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举,非恶制也”:科举停废120年的反思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海峰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87,共9页
科举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对人类文明进程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创立科举制的国家,中国在科举制废止120年之后,有必要继续为科举正名,改变科举是“恶制”的看法。自从清末改革科举,尤其是1905年废科举以来,科举制长期被人们误解... 科举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对人类文明进程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创立科举制的国家,中国在科举制废止120年之后,有必要继续为科举正名,改变科举是“恶制”的看法。自从清末改革科举,尤其是1905年废科举以来,科举制长期被人们误解,但也有不少著名人物客观地肯定科举制的长处。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否定,并不意味着应该永远被否定。过去人们对科举抱有太多的误会和偏见,现在需要澄清笼罩在科举上面的迷雾,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中国人不应该再继续将科举制妖魔化,现在是到修改中学教科书对科举制负面评价的时候了。科举利弊并存,但并非“恶制”,而是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停废 科举平反 考试制度 公平取士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高考英语内容改革的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武尊民 乔辉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高考英语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高考英语的试卷设计、题型选用、试题命制都体现出高考英语命题在积极响应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在推进... 高考英语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高考英语的试卷设计、题型选用、试题命制都体现出高考英语命题在积极响应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在推进过程中,高考英语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明确测试构念、研制并引入新题型、完善试卷结构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深入思考高考英语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让考试任务的考查目标与课标要求进一步校准,不断完善和提高试题质量,高考英语内容改革需要在丰富试题素材情境、创新题型设计与研制、研究难度控制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考英语 考试内容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考试为专题 以学术为乐业——专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海峰
3
作者 赵凯 刘海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共18页
为推动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与系统化,使各学科原本分散的独立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为现实考试改革提供历史镜鉴,刘海峰教授创立科举学,提出了“为科举平反”“理性评价科举”等主张,使科举学逐渐从“险学”成为“显学”。高考研究是... 为推动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与系统化,使各学科原本分散的独立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为现实考试改革提供历史镜鉴,刘海峰教授创立科举学,提出了“为科举平反”“理性评价科举”等主张,使科举学逐渐从“险学”成为“显学”。高考研究是刘海峰教授科举研究的自然延伸,作为高考改革稳健派的代表性学者,他善于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着眼从全局分析高考改革面临的问题,强调应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相关研究成果为高考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政策咨询。刘海峰教授以学术为乐业,善于融汇古今,在跨学科视野下,他的学术贡献包括科举学、高考改革、教育史、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产出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面向未来,他寄语教育学后辈学人要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善于从优秀成果中汲取经验,在不懈努力中追求新知、争取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学 高考研究 教育史 高等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举经济、“考市”到高考经济
4
作者 刘海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科举经济是指因科举考试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和花费。明清闱场供给体系体现了科举制度设计的精细与严密,科举考官尤其是乡试主考官的供给十分丰盛。士子应举花费不菲,但无论家庭贫富与否,多数士子还是希望能够应举。赴考经费是举子花费的大... 科举经济是指因科举考试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和花费。明清闱场供给体系体现了科举制度设计的精细与严密,科举考官尤其是乡试主考官的供给十分丰盛。士子应举花费不菲,但无论家庭贫富与否,多数士子还是希望能够应举。赴考经费是举子花费的大项,公车送考和各种助考组织或基金的运作体现了科举制度下官民协作的独特机制。科举时代每逢科举考试前后都会形成一种特别的科举集市——“考市”,这是一种专门服务科举考生而形成的市场,周期性的考市使京城和省会、州县经济得到了周期性的繁荣。废科举后考市也随之衰废,但只要存在大规模考试,就会出现不同形式的考市。当今社会考试经济依然兴旺发达,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对教育及考试的重视;另一方面,它的过度膨胀和异化也值得警惕。高考经济利弊并存,要在适当满足社会合理需求的同时,不忘教育育人为本的初心,使高考回归其作为选拔人才活动的本质,而非制造商业狂欢的契机。从科举经济、“考市”到高考经济都是考试社会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对此应当理性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经济 闱场供给 公车送考 考市 高考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技术融合支撑建设工程审批的应用
5
作者 马力 李潇 +1 位作者 张弛 杨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0,167,共5页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测量通常采用RTK与全站仪结合的作业模式,测绘数据生产效率低,成果不直观、利用率低。本文以广州市某项目为例,探索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BIM建模技术对优化审批改革的支撑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通过多角度空...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测量通常采用RTK与全站仪结合的作业模式,测绘数据生产效率低,成果不直观、利用率低。本文以广州市某项目为例,探索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BIM建模技术对优化审批改革的支撑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通过多角度空基观测能够高效率地完成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生成高精度正射影像图、实景三维模型;利用BIM构建报建三维模型,通过应用BIM测量仪器实现可视化放线放样;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生成BIM竣工三维模型,与BIM报建三维模型集成融合后进行对比分析,高效地支撑验收审批。试验结果表明,多技术融合的方式能够满足审批改革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BIM建模 审批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举制的普适理念、历史功用与现实观照
6
作者 刘希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共8页
科举制的基本理念为选举贤能、考试甄别、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具有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性价值。放眼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国科举制不仅为古代日本、朝鲜、越南所移植与效仿,而且为欧美近代文官制度所借鉴,故可谓中国古代一项具有世界性... 科举制的基本理念为选举贤能、考试甄别、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具有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性价值。放眼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国科举制不仅为古代日本、朝鲜、越南所移植与效仿,而且为欧美近代文官制度所借鉴,故可谓中国古代一项具有世界性贡献的制度发明。科举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巨,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及教育功用,尤其是在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清末废止科举制的直接动因在于发展新式教育,但从根本上说科举制是“废于时而非废于制”。与科举考试类似,当今公务员招考、高考及硕士招考等同为大规模考试,可以从科举制中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举制 科举制 普适理念 历史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科举制度与启文写作
7
作者 马自力 刘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6,共8页
北宋科举制度之下的启文写作是士人重视的礼节习尚。登科及第的举子常作谢启奉送考官与执政名公,复启为接受者对投启者的回复,皆以恭贺为本。北宋举业启文的本质是士人获取社会资本的工具:呈递考官的启文为士人获取了仕途最初的社会资本... 北宋科举制度之下的启文写作是士人重视的礼节习尚。登科及第的举子常作谢启奉送考官与执政名公,复启为接受者对投启者的回复,皆以恭贺为本。北宋举业启文的本质是士人获取社会资本的工具:呈递考官的启文为士人获取了仕途最初的社会资本,而奉送先达名公则扩大了社会资本的范围,复启亦为写作者建立新交际圈层提供了可能。举业启文拥有统一的文本样态,而选贤纳士、仕进心迹、崇奖乐进分别为破题、自叙、颂德的主要内容。制度的变革催动启文进行文本内部的更新,主题之变与语辞生新正是科举制度引发举业启文新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启文 科举制度 创作风尚 文体风貌 文体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的专业性及其提升策略——基于学生视角的质性分析
8
作者 虞宁宁 杨明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研究生教育的起点,对保障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提升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的专业性,构建和完善具备专业特点且适用于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制度,对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研究生教育的起点,对保障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提升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的专业性,构建和完善具备专业特点且适用于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制度,对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生视角看,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的专业性表现在考试构成、考试命题、考试组织和评阅录取四个维度上。当前,专业硕士招生考试存在自命题专业课试题重复率高、内容偏重知识记忆、实践性内容不足、评分缺乏统一标准、复试科学性与严谨性不足等问题。提高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的专业性,应转变初试统考命题思路,增强初试对专业技能的测评;提升复试自命题的针对性、精准化、开放性和实践性;明确评分标准,提升评阅水平;加强面试环节的科学设计和规范管理,突显专业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考试 专业性 学生视角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八点建议
9
作者 杨德广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2,共10页
我国在高科技领域面临美西方打压,急需发展高科技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否认,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短板,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严重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反思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受挫的原因,开展关于选拔和培养拔... 我国在高科技领域面临美西方打压,急需发展高科技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否认,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短板,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严重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反思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受挫的原因,开展关于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大讨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此提出如下教育改革建议: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发展超常教育和英才教育,设立尖子班和特色班,缩短中小学学制,创设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组织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这些建议旨在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通过深刻的教育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专特长学生 教育改革 高考招生制度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所业于朝:宋代进卷的源流与传播
10
作者 张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从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宋代进卷应当渊源自唐代科举考前所纳“公卷”,而非私下呈递的行卷,宋人一般将这种进卷行为称为“进所业”。在宋代科举兴盛的背景下,进卷被应用于制科、馆职、学官试、词科试中,成为宋代官员选任的重要环节。宋... 从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宋代进卷应当渊源自唐代科举考前所纳“公卷”,而非私下呈递的行卷,宋人一般将这种进卷行为称为“进所业”。在宋代科举兴盛的背景下,进卷被应用于制科、馆职、学官试、词科试中,成为宋代官员选任的重要环节。宋代进卷承袭唐代公卷的著述性质,秉持以臣事君的写作姿态,往往以系列策论文的形式呈现,意在自陈政见。宋代进卷在以专集文本形态流传的同时,还会被拆解收录入文章选本,从现存文章选本中可复原出零散的篇章。同时,文章选本的单篇采择消解了进卷文章的原始写作语境,对技术性写作经验的强调掩盖了进卷文本背后隐藏的微言大义。宋代进卷产生、演变与流传的全过程,反映出科举制度对士大夫写作的引导和规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所业 进卷 公卷 宋代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审批体制改革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来自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经验证据
11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1 位作者 朱承亮 肖远飞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发挥专利制度“压舱石”作用切实赋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亟需重点关注。借助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准自然试验,首次检验了专利审批体制改革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专利审批体...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发挥专利制度“压舱石”作用切实赋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亟需重点关注。借助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准自然试验,首次检验了专利审批体制改革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专利审批体制改革有效驱动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但对非关键核心技术和策略性创新并无显著影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改革发挥效能的重要路径;在内部研发基础较强企业、外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改革效应更为明显;改革实施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模式呈现独立研发与合作研发并存局面,但后者以企业间合作模式为主,产学研和政企等跨界合作模式尚不成熟。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的积极作用,也为持续深化我国专利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了潜在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审批体制改革 专利快速预审 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之间:苏轼、苏辙制举科目解疑
12
作者 陈安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1,207,208,共8页
苏轼与苏辙在嘉祐六年制科登第,但他们所应的科目到底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抑或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历来未有定论。宋代官修史书记录他们所应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二苏自述也称所应为直言之科,然而,欧阳修《举苏轼应制科状》以... 苏轼与苏辙在嘉祐六年制科登第,但他们所应的科目到底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抑或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历来未有定论。宋代官修史书记录他们所应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二苏自述也称所应为直言之科,然而,欧阳修《举苏轼应制科状》以及王安石与沈遘所拟的二苏授官制却称他们所应的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通过考析宋代制举制度、渊源及习称,大抵可以推知二苏所应为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二苏自述所应为直言之科,并非特指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而是代指制举本身。他们所坚持的用语习惯,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制举核心价值的认知,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在制举上所寄寓的政治理想与实际的制举现实间的某种冲突与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制举科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沼气和P2G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13
作者 霍殿阳 张立梅 +1 位作者 刘宁 刘永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为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风、光等新能源以满足当地电能需要,提出了沼气和P2G相结合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沼气和P2G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各模块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为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风、光等新能源以满足当地电能需要,提出了沼气和P2G相结合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沼气和P2G的农村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各模块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其次,为了农村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建立了系统总成本和碳排放量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隶属度函数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权重,在求解策略上引入了帝国竞争算法,并融入了精英策略与自适应改革率机制,求解复杂的优化问题。通过对算法的高效运用,求解了RIES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优配置方案,包括设备配置的优化以及单目标和多目标情况下的运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多目标方案在成本目标减少不到1000元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将近12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优化 沼气 P2G 自适应改革率 帝国竞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14
作者 王立枫 王琳 +5 位作者 巩雪 徐渐 张英蕾 迟玉杰 张华江 夏宁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122-125,130,共5页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满足专业工程认证的要求,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存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了在现有的专业工程认证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和考核形...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满足专业工程认证的要求,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存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了在现有的专业工程认证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改革的必要性,采用引用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等元素,提高“大食物观”背景下食品专业学生在专业工程认证教育下的综合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工程认证 食品添加剂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硕士招生考试改革的动因、举措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斯日古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专业硕士教育是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与学术硕士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我国专业硕士招生考试改革的动因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等密切相关。专业硕士招生考试从多样... 专业硕士教育是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与学术硕士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我国专业硕士招生考试改革的动因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等密切相关。专业硕士招生考试从多样化尝试到联考再到全国统考,符合研究生招生考试发展规律。面对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新形势,专业硕士招生考试改革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出台为契机,在笔试和复试环节加强产教融合,发挥专业硕士“双导师”制的优势,加强高校导师与行业专家的合作交流,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差异,调整复试内容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招生考试改革 实践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举的双重角色:制度支柱与文化主脉
16
作者 蔡正道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5,共8页
科举在中国实施了1300年,对唐宋以后的中国具有深远且全方位的影响,可以说,科举在中国历史上曾承担着制度支柱与文化主脉的双重角色。作为制度支柱,科举藉由持续再生产文官的功能,构建起稳固的官僚政治与君臣共治的政治架构,并为其他制... 科举在中国实施了1300年,对唐宋以后的中国具有深远且全方位的影响,可以说,科举在中国历史上曾承担着制度支柱与文化主脉的双重角色。作为制度支柱,科举藉由持续再生产文官的功能,构建起稳固的官僚政治与君臣共治的政治架构,并为其他制度提供了坚实支撑。这种制度承载力既源于其对公正原则的坚守与无可替代的取士职能,又暗合中华民族对于一统价值的内在追求。作为文化主脉,科举的考试内容从诗赋到经义的转变,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最终促成了理学主流地位的形成。随着明代功名体系的完善,地方士绅以理学为指导开展宗族建设与民间讲学,使文化深植乡土的同时,也为广袤疆域凝聚起共同的华夏文化认同。这两个维度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既彰显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智慧,亦揭示了科举绵延千年的深层逻辑。因此,对科举客观且深刻的评价,不仅有助于今人对自身传统的清醒认识,更于树立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传统中国 制度支柱 文化主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科举教科书:《钦定四书文》的编选与文风宗尚
17
作者 宋豪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4,共9页
乾隆元年,方苞奉敕编选《钦定四书文》,这是清代一部官修的科举教科书。乾隆下旨编选此书有着以儒家正统思想管束士子、涵养国家“气运”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长治久安的根本目的以及作为考官阅卷衡文、应试士子写作八股文具体而明确的范... 乾隆元年,方苞奉敕编选《钦定四书文》,这是清代一部官修的科举教科书。乾隆下旨编选此书有着以儒家正统思想管束士子、涵养国家“气运”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长治久安的根本目的以及作为考官阅卷衡文、应试士子写作八股文具体而明确的范本和颁行该书作为“举业指南”的实用目的。方苞将明代时文划分为四个时期,概括各期特点,并指出自己的选文原则。他认为好的时文需要具备“发明义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三个要素,为士人提供了“制科之标准”。“清真古雅”契合清廷所倡导的“清真雅正”的文风宗尚。《钦定四书文》的颁行促进了清初时文的兴盛和文风宗尚的取向,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就清代科举实情而论,该书的颁行虽并未切实起到振起士风、引领文风的理想效果,然仍不失为对有清一代科举产生极大影响的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苞 《钦定四书文》 科举教科书 “清真雅正” 文风宗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观念到制度:清末巡警部的裁改争议
18
作者 郭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1905年末,清廷在京师新设巡警部,立刻引发舆论非议。报媒指责其建制在各国绝无仅有,应改隶“内部”以正名实。对此,巡警部官员亦感困惑。丙午改制期间,围绕“内部”设制方案的若干争论,使得本与旧制改革无关的巡警部建制,其裁改走向与... 1905年末,清廷在京师新设巡警部,立刻引发舆论非议。报媒指责其建制在各国绝无仅有,应改隶“内部”以正名实。对此,巡警部官员亦感困惑。丙午改制期间,围绕“内部”设制方案的若干争论,使得本与旧制改革无关的巡警部建制,其裁改走向与传统部院、中枢机关、皇室机构的改制问题紧密相连。在全面仿行西制落实行政专门化的趋势中,统治集团对“内”的层级认知有别,举棋不定。受此影响,巡警部无论改为“内部”或民政部,局面都相当被动。不同时期各类名实错位的改制方案,体现出时人对于移植域外的“内部”和警察制度的复杂考虑,恰是围绕“内”的中西政制文化差异,造成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警部 内务行政 丙午改制 皇权体制 民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互动效应
19
作者 张亚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两项重要的招生选拔制度。2014年迄今,我国已在29个省份实施了新高考方案,新高考与研究生招生考试在招生对象、考试内容及评价标准上虽然存在差异,但两者具有相同的考试性质、功能和招...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两项重要的招生选拔制度。2014年迄今,我国已在29个省份实施了新高考方案,新高考与研究生招生考试在招生对象、考试内容及评价标准上虽然存在差异,但两者具有相同的考试性质、功能和招考体制,在改革进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互动效应。新高考的整体改革,不仅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教学与评价制度改革,也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及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变革产生了多层面的影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推动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拓展,对新高考具有导向作用与外溢影响。从人才选拔的整体性、连续性的视角,全面认识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变革的政策导向,综合考量新高考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教育影响,需要相互借鉴改革经验,统筹兼顾,不断完善新高考、研究生招生改革举措,以促进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研究生招生考试 制度改革 互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需要继续强化育人功能
20
作者 庞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新高考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加强育人功能,其在实践中有所成效,亦遇到“瓶颈”。继续强化新高考改革的育人功能,应从强调“价值理性”、促进“招生育人”、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入手,推动生涯教育的组织实... 新高考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加强育人功能,其在实践中有所成效,亦遇到“瓶颈”。继续强化新高考改革的育人功能,应从强调“价值理性”、促进“招生育人”、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入手,推动生涯教育的组织实施,使用“大教育观”引领高考育人;提升招生与培养的科学化水平,通过高等教育支持高考育人;促进“两依据一参考”的持续优化,基于制度与技术保障高考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教育功能 育人功能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