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务人员热生理反应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1
作者 胡啸峰 丛澳 +3 位作者 胡今鸣 唐睿君 韩昕格 吴建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5,共7页
为定量分析警务人员在高温和低温作业环境下的热生理反应规律,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气候室的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人工气候室、环境控制系统、作业强度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分析系统5个部分。依托此平台,设计了一套实验... 为定量分析警务人员在高温和低温作业环境下的热生理反应规律,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气候室的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人工气候室、环境控制系统、作业强度模拟装置、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分析系统5个部分。依托此平台,设计了一套实验教学方案,涵盖实验原理、内容、所需设备设施及具体操作步骤,专门用于测量警务人员在高、低温环境下的热生理反应;该方案已通过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准确测量并分析不同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下警务人员的生理反应特征及其规律,可为警察职业安全健康及数据警务技术领域的实验教学提供平台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生理反应 实验教学平台 人工气候室 警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R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德育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于朝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3,共6页
为探讨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TPSR)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践路径,系统开展了TPSR理论内涵解析与课程体系构建,并通过三大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进行模式验证。在集体性项目教育中深度融入TPSR理念,实现德育元素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 为探讨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TPSR)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践路径,系统开展了TPSR理论内涵解析与课程体系构建,并通过三大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进行模式验证。在集体性项目教育中深度融入TPSR理念,实现德育元素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能力及社会担当精神。实践表明,该教育模式不仅有效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更显著强化其道德品质修养与健全人格塑造,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兼具理论加注与实践意义的本土化实施方案,实现了体育育人与德育目标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 德育教育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啮齿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构建
3
作者 郭正刚 庞晓攀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4-2151,共8页
草原啮齿动物学是草地保护学的重要分支,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价值观点,精神追求,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能实现立德树人和育才育人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基于草原啮齿动物学课... 草原啮齿动物学是草地保护学的重要分支,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价值观点,精神追求,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能实现立德树人和育才育人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基于草原啮齿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引领学生树立三观、厚植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和勇担历史责任4个方面分析了思政元素挖掘潜力,重构了哑铃型备课模式,丰富和拓展了课堂教授方法,构建了思政元素融入草学啮齿动物学路径。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生满意度达88%以上,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中国故事 历史责任 融入路径 备课模式 授课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规则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基于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勇 徐文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7,共6页
教学活动始终离不开教学规则的指引和规范,其实践是理解和改善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本质内涵上说,教学规则是教师主体间的有限性体验、教学共识、共同意志、共同意义以及教学共同行动的统一,具有普适性、伦理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教学... 教学活动始终离不开教学规则的指引和规范,其实践是理解和改善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从本质内涵上说,教学规则是教师主体间的有限性体验、教学共识、共同意志、共同意义以及教学共同行动的统一,具有普适性、伦理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教学规则的实践价值在于揭示教学活动的真实运行逻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增强教师的教学规则意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秩序;重构教师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激活教师的教学动力和活力。然而,教学规则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理性的视角认识和运用教学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规则 教师教学共识 教学活动 教学秩序 责权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综合实验优化设计
5
作者 董晶亮 陈霄雷 +4 位作者 刘强 周鹏 丁海滨 方焘 赵秀绍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231,共8页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多为固定配比的水泥基材料验证性实验,未充分融入现代绿色低碳理念及科学设计方法。该教学实验提出以碱激发赤泥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材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50℃、碱激发剂掺量16...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多为固定配比的水泥基材料验证性实验,未充分融入现代绿色低碳理念及科学设计方法。该教学实验提出以碱激发赤泥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材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50℃、碱激发剂掺量16%、赤泥掺量10%条件下,该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32.18%和42.21%。该材料及优化方法已在白鹭大桥伸缩缝修复工程中成功应用,工程成本降低了10.8%,修复材料力学性能提升了11.3%。该教学实验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现场操作和数据分析训练,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推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响应面法 实验教学 材料配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低碳化建设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王宏业 段冶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实验室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高校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探究其低碳化建设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该文在分析高校低碳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实验室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高校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探究其低碳化建设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该文在分析高校低碳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标准制度、意识行为、建筑设备、监测回收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低碳化建设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室低碳化评价标准、管理制度(含教师绩效和学生考评)、意识行为、建筑设计建造、设备选型运行、排放量化监测及污染回收处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助力我国高校低碳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低碳化建设 教学科研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7
作者 李诚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逐步推广,高等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农业植物病理学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如何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通过分析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特...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逐步推广,高等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农业植物病理学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如何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通过分析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特点,提出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的具体路径,并在教学内容、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表明,将思政教育融入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社会责任 生态文明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责任伦理及风险应对 被引量:6
8
作者 龚洪 陈恩伦 唐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9,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里,确保乡村教师坚守数字与信息责任伦理,已成为合理运用数字资源提升高质量教学的职业操守。当乡村教师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失去责任伦理的规约与限制,易造成数字化信息茧房行为蔓延,致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偏离乡土... 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里,确保乡村教师坚守数字与信息责任伦理,已成为合理运用数字资源提升高质量教学的职业操守。当乡村教师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失去责任伦理的规约与限制,易造成数字化信息茧房行为蔓延,致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偏离乡土教情,损害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可信生态链。为提升乡村教师合理开发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明确数字责任伦理的特定取旨,从强化主体责任伦理意识、紧扣乡村教学实际、恪守求真务实底线向度,纾解“信息茧房”行为泛化隐忧,提升“数实融合”尽责能力水平,夯实“可信尚善”责任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化教学资源 高质量教学 数字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机制论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陶磊 吕昕怡 高毓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1,共8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包含三重机制:一是主导与规约——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动力机制;二是联合与共鸣——以人技协同为主线的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运行机制;三是支撑与规制——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包含三重机制:一是主导与规约——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动力机制;二是联合与共鸣——以人技协同为主线的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运行机制;三是支撑与规制——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引领保障机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整体政治底蕴有待提升,人机协同中智能技术的僭越和规训以及情感评价体系存在结构性障碍,致使教师情感陷入动力机制启动不畅、运行机制虚化、支撑机制乏力等三重困境。亟须从“强化‘信仰、信念、信心’政治定力,筑牢情感内生机制”“构建‘融入、融合、融通’教学生态,优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上接、下连、互通’顶层设计,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着手突破,以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教师情感价值实现机制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 情感价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的可能生活及其教学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楚慧杰 程良宏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儿童的可能生活基于现实并指向未来,是儿童行动能力所能实现,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规划和创造生活。可能生活之所以“可能”,在于儿童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于儿童的可能生活是有待实现的现实生活,在于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去... 儿童的可能生活基于现实并指向未来,是儿童行动能力所能实现,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规划和创造生活。可能生活之所以“可能”,在于儿童原本就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在于儿童的可能生活是有待实现的现实生活,在于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去探索并实现可能生活。儿童的可能生活能够彰显儿童的主体性,促进儿童完整生活的建构,发展儿童良好的创造性。儿童可能生活的教学实现路径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引导儿童感悟生活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为儿童提供多种可能;尊重儿童作为生活主体,保障儿童足够的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可能生活 教学实现 生活空间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洪森 刘建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5,共6页
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稳”以及“从稳到质”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拾遗补阙、增量求稳和人才引领,由此应... 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稳”以及“从稳到质”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拾遗补阙、增量求稳和人才引领,由此应建设以兼职、专职和高层次人才为主的教师队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未来应该以“构想—行动”为主轴,围绕“高素质”“双师型”和“创新型”,从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发展体系构建以及学术研究责任更新等方面助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建设,促进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 专业发展体系 学术研究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文鹏 杨方正 高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是:顺应五育融合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是:顺应五育融合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时代诉求,关注学生能力提升;响应体育教师教学的紧迫需要,推动教学深入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体现在体育多模态资源、体育多模态情境创设、体育多模态问题引导、体育多模态学习与创造、体育多模态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实现路径为:(1)思维革新,树立多模态思维,深化多模态认知,形成体育多模态教学理念;(2)符号表征,基于教学主题,挖掘体育多模态资源,创设体育多模态学习环境;(3)案例开发,立足教学需要,打造精品案例,创建体育多模态教学案例库。研究设计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小青蛙总动员”课例,以促进体育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多模态教学模式 理论构建 实现路径 课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压力对煤体动态力学响应特征教学实验设计
13
作者 刘怀谦 王磊 +3 位作者 李少波 王春华 焦振华 袁安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85,共10页
煤层开采过程中除受动静载叠加作用外,还受瓦斯压力耦合效应影响,极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该文借助自主研制的可视化含瓦斯煤动静组合加载实验系统(SHPB-GAS),设计并开展了不同初始瓦斯压力下煤体动态冲击实验课程教学... 煤层开采过程中除受动静载叠加作用外,还受瓦斯压力耦合效应影响,极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该文借助自主研制的可视化含瓦斯煤动静组合加载实验系统(SHPB-GAS),设计并开展了不同初始瓦斯压力下煤体动态冲击实验课程教学,阐述了SHPB-GAS实验系统工作原理与构成、设备操作及后期数据处理方法,剖析了瓦斯压力对煤体动态力学响应特征及冲击应变场实时演化特征的影响,探索了“SHPB-GAS+”测试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交叉融合运用。该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实验思维,有利于构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含瓦斯煤 动态力学响应 CT技术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共鸣的内涵、发生机制与促成策略
14
作者 赵明洁 李如密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7,共12页
教学共鸣是师生精神交往的一种主体间思想和感情默契、和谐的互动过程及其所达成的完满状态。该概念既揭示了师生作为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又为基于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彼此回应进行了合理注解。教学共鸣的发生需要知觉... 教学共鸣是师生精神交往的一种主体间思想和感情默契、和谐的互动过程及其所达成的完满状态。该概念既揭示了师生作为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又为基于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彼此回应进行了合理注解。教学共鸣的发生需要知觉、同感和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协同配合:具身性的知觉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前提;自发性的同感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关键;持续性的回应是教学共鸣发生的保障。由此,根据知觉、同感与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特点给出促成教学共鸣从理想转化为课堂实践中真实发生的三种策略:保留教学张力,利用反差与暗示推动情绪起伏的知觉策略;自发转换视角,从类比关联中寻找共鸣点的同感策略;彼此吸纳转化,在相呼相应中实现视域融合的回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共鸣 知觉 同感 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学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指导框架与项目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俊民 袁瑀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4,共13页
为提高儿童幸福感和社会包容性,落实国家课程有关社会情感能力的学习结果,在国家课程倡导有意识教学的背景下,新西兰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指南文件《在早期学习中支持社会情感能力》,为学前教育提供指导框架,支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 为提高儿童幸福感和社会包容性,落实国家课程有关社会情感能力的学习结果,在国家课程倡导有意识教学的背景下,新西兰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指南文件《在早期学习中支持社会情感能力》,为学前教育提供指导框架,支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2020年,在前期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新西兰政府发起三个专门针对学前教育的社会情感学习试点项目,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西兰学前教育正在寻求儿童主导学习和教师主导学习之间的一种平衡;通过提供策略和实践指导,可以提升教师有意识地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信心和实践能力,改善实践效果。我国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实践可借鉴国际理论成果和优秀实践经验,关注有意识教学和文化响应实践,加强对教师和家长实践能力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学前教育 社会情感能力 有意识教学 文化响应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单元教学中发展社会责任的“三阶式”教学模式探索——以“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浪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2,共4页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提升。以“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为例,探索了发展社会责任素养的“三阶式”教学模式: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内化社会责任意识;探讨社会现实问题,提升社会责任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外化社...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提升。以“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为例,探索了发展社会责任素养的“三阶式”教学模式: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内化社会责任意识;探讨社会现实问题,提升社会责任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外化社会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社会责任 “三阶式”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家系选育F_2早期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估计 被引量:16
17
作者 马爱军 王新安 +4 位作者 黄智慧 杨志 曲江波 李猛 郭建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了评估大菱鲆选育F2的早期育种效果,采用3种方法,即,Ⅰ:比较F2选择系和对照系的最小二乘均值,Ⅱ:比较连续2代(F1和F2)选择系目标性状间的育种值,Ⅲ:比较F2选择系和对照系的育种值,估测了6月龄大菱鲆体重的选择反应,并进而分析了现实... 为了评估大菱鲆选育F2的早期育种效果,采用3种方法,即,Ⅰ:比较F2选择系和对照系的最小二乘均值,Ⅱ:比较连续2代(F1和F2)选择系目标性状间的育种值,Ⅲ:比较F2选择系和对照系的育种值,估测了6月龄大菱鲆体重的选择反应,并进而分析了现实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选择反应估测值存在一定差异,其相应估测的现实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也不相同;3种方法估测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和遗传获得的均值分别为3.1983±0.5880、0.2941±0.0531和8.70±1.60,显示出足够大的早期选择反应、中等的现实遗传力和较低的遗传获得,预示利用家系选育对大菱鲆进行遗传改良能够取得良好的育种成效,同时,这些群体还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选择育种 选择反应 现实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珠母贝选系F_2早期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估计 被引量:29
18
作者 邓岳文 符韶 +1 位作者 杜晓东 王庆恒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对马氏珠母贝基础群体进行持续选择建立选系F2,比较了选系F2与对照群体早期生长差别,并估计了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在第8、14、21和35天,选系F2的平均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群体(P<0.05)。在第8、14、21和35天,选择反应和现实... 对马氏珠母贝基础群体进行持续选择建立选系F2,比较了选系F2与对照群体早期生长差别,并估计了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在第8、14、21和35天,选系F2的平均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群体(P<0.05)。在第8、14、21和35天,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3~0.89和0.36~0.51。本研究表明利用群体选择可以明显改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的生长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选择反应 现实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激励下框架结构系统辨识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炜明 朱宏平 +1 位作者 吴贤国 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231,共4页
在激励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试验加速度数据,对某三层框架进行了结构系统参数的辨识。引入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模拟环境激励的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加速度响应,生成了Hankel矩阵,计算了相应的互相关函数;运用奇异值分解... 在激励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试验加速度数据,对某三层框架进行了结构系统参数的辨识。引入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模拟环境激励的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加速度响应,生成了Hankel矩阵,计算了相应的互相关函数;运用奇异值分解求得了系统的特征值,通过计算指标MAC、EMAC、MPC、CMI,剔除了系统的虚假模态,得到了结构的相应频率与阻尼,与实测数据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未知激励下,特征实现算法能较准确地对结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系统辨识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及现实遗传力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振 闫喜武 +4 位作者 张跃环 杨鹏 姚托 杨凤 张国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对菲律宾蛤仔中的斑马蛤、黑斑马、白斑马三品系进行混合选择,测量了各实验组的壳长,计算了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上选组壳长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单向上选是行之有效的遗传改良方法。在不同的生长发... 对菲律宾蛤仔中的斑马蛤、黑斑马、白斑马三品系进行混合选择,测量了各实验组的壳长,计算了不同品系斑马蛤的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上选组壳长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单向上选是行之有效的遗传改良方法。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斑马蛤品系的选择反应(R)和现实遗传力(2Rh)出现阶段性变化,从平均水平上看,R在幼虫期为0.688±0.184,稚贝期为0.605±0.214,养成期为0.670±0.120;2Rh在幼虫期为0.392±0.081,稚贝期为0.344±088,养成期为0.380±0.058。从一周年的生长情况来看,三个品系总的R为0.654±0.179,斑马蛤、黑斑马蛤和白斑马蛤品系的R分别为0.655±0.155、0.525±0.116、0.782±0.170;三个品系总的2Rh为0.373±0.070,斑马蛤、黑斑马蛤和白斑马蛤品系的2Rh分别为0.372±0.042、0.300±0.028、0.445±0.031。不同品系间R和2Rh次序为白斑马>斑马蛤>黑斑马,说明各斑马蛤品系的选择效果是不同的,品系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斑马蛤 品系 选择反应 现实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