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5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Assessing Chines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1
作者 Zhu Jiachu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2-288,共7页
This paper pays its attention on Chines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MIS). Chinese MIS is developing so rapidly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MIS assessment makes significant sense and therefore ... This paper pays its attention on Chines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MIS). Chinese MIS is developing so rapidly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MIS assessment makes significant sense and therefore the three layers construct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theory is appli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The final research model contains MIS features including personalization,localization,reachability,connectivity,convenience and ubiquity as the input layer variables,perceived MIS quality and MIS satisfaction as the hidden layer variables and reuse intention as the output layer variable. MIS risk is identified as the mediating variable. Theoretically,the framework is robust and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how customers evaluate a certain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Practically,the model based on ANN should shed some light on how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customer perceived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for both MIS giants and new c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互联网服务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移动 中国 应用 评估 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QoS-aware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 based on predictive network inform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云松 谭冠政 +1 位作者 A.S.M.LIBDA 马丽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87-2193,共7页
In converge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vertical handoff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ccurs when an end user switches from one network to another (e.g., from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 In converge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vertical handoff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ccurs when an end user switches from one network to another (e.g., from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o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Efficient vertical handoff should allocate network resources efficiently and maintain goo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the end us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determin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vertical handoff can be performed. The channel usage situation of each access network is formulated as a birth-death process with the objective of predicting the avaliable bandwidth and 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A reward function is used to capture the network bandwidth and 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is expressed as a cost function. An end user will access the certain network which maximizes the total function defin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ward fimction and the cost func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including higher bandwidth for end users and lower new call blocking and handoff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for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vertical handoff quality of service (QoS) birth-death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bandwidth algorithmand its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integrated service network
3
作者 宋晖 叶梧 +1 位作者 冯穗力 黄生叶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660-664,共5页
Because of no strict expression of calculating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CBP) in the solution procedure of virtual-path bandwidth allocation problem,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bandwidth through CBP and traffic loa... Because of no strict expression of calculating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CBP) in the solution procedure of virtual-path bandwidth allocation problem,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bandwidth through CBP and traffic load adopts the iteration algorithm in common, which is an invers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CBP through traffic load and bandwidth. It limits computing speed by a long way because of including recursion. An approximate algorithm of bandwidth is presented.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lgorithm with that of another classical algorithm and conclude that the former makes a great increase in speed with little error about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dWIDTH quality of service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virtual p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nlinear service 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kyline operator
4
作者 HUO Ying ZHANG Jiand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4期743-750,共8页
The concept of service composition can provide the complex functionality for users. A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he number of services grows exponentially. It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o find out t... The concept of service composition can provide the complex functionality for users. A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he number of services grows exponentially. It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o find out the optimal service composition solution quickl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nlinear service 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kyline operator. The Skyline operator is to find a collection of data that cannot be dominated by others, which is used to prune the redundant services to reduce the search space. Then the service composition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nonlinear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by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AMPL), and solved by the existing nonlinear solvers Bonmin.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ervice composition, while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y of service service composition Skyline service branch-and-bound Sky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optimal route discovery for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5
作者 MUKUND B.Wagh GOMATHI 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732-1745,共14页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VANETs) are a significant field in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for improving road security.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vehicles is enclosed under VANETs. Many experiments ...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VANETs) are a significant field in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for improving road security.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vehicles is enclosed under VANETs. Many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region of VANET improvement. A familiar challenge that occurs is obtaining various constrain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trics. For resolving this issue, this study obtains a cost design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issue by focusing on the QoS metrics such as collision, travel cost, awareness, and congestion. The awareness of QoS is fuzzified into a price design that comprises the entire cost of routing. As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endures from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such as complexity, unassisted issues in mutation, detecting slow convergence, global maxima, multifaceted features under genetic coding, and better fitting, the currently established lion algorithm (LA) is employed. The computation is analyzed by deploying three well-known studies such as cost analysis, convergence analysis, and complexity investigations. A numerical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outcome has also been studi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correlation analysis among various cost functions. It is found that LA performs better than GA with a reduction in complexity and routing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ular ad-hoc network lion algorithm fuzzy quality of service ROU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allocation of random access period for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6
作者 Jin hyuk KIM Chang ki HONG Sang bang CHO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195-2201,共7页
A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 allows integration of low power, invasive or noninvasive miniaturized sensors around a human body. WBAN is expected to become a basic infrastructure element for human health monitor... A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 allows integration of low power, invasive or noninvasive miniaturized sensors around a human body. WBAN is expected to become a basic infrastructure element for human health monitoring. The Task Group 6 of IEEE 802.15 is formed to address specific needs of body area network. It defines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that supports various physical layers. In this work, we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simple slotted ALOHA scheme, and then propose a novel allocation scheme that controls the random access period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to optimize channel efficiency. NS-2 sim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latency and throughput using the proposed MAC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channel efficiency quality of service low lat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京宇 杨延砚 +4 位作者 张元鸣飞 刘小燮 张娜 张之良 周谋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目的从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结构、环节、结果指标等方面,分析2022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现状。方法本报告数据源自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2023年度调查共纳入全国7250家医疗机构的康复医... 目的从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结构、环节、结果指标等方面,分析2022年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现状。方法本报告数据源自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2023年度调查共纳入全国7250家医疗机构的康复医疗质量相关数据,覆盖全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康复医院,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医院。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3153家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的医院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在2023年度纳入调查的7250家综合医院中,仅3277家设置康复医学病房。综合医院中,56.46%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医师数、77.67%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数、51.18%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未达到国家要求。尽管较2021年有所改善,但人才缺口依然显著。此外,综合医院骨科、神经内科病房、重症医学科病房的早期康复介入率分别为13.98%、20.82%和21.36%。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平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率为77.69%,康复医院出院患者ADL改善率为66.78%。结论康复医学科病房配置及设施规模不足,康复服务人力资源短缺,康复服务与临床服务的融入欠缺,康复服务的效果与效率尚有提升空间等。建议扩大康复服务规模、完善学科建设;提高康复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将康复服务融入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临床康复指南和技术规范;构建康复医学信息平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医疗服务 质量安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邵倩 王磊 +5 位作者 张文红 邹慕蓉 马震 王繁可 郑昊 李磊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核心方向。鉴于不同患者群体对健康需求的多元化与分层性,融合医学人文服务模式,精细化医院管理策略,运用智能化管理工具,科学且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构建一个覆盖全生命周...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核心方向。鉴于不同患者群体对健康需求的多元化与分层性,融合医学人文服务模式,精细化医院管理策略,运用智能化管理工具,科学且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构建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确保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且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 服务体系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绩效资源到高质量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海艳 郭晶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实际情况,从资源的创新性服务体系、业务流程整合的顶层设计、服务赋能的资源服务创新等角度总结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结合学校“十四五”... 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实际情况,从资源的创新性服务体系、业务流程整合的顶层设计、服务赋能的资源服务创新等角度总结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从服务学科内涵式建设、科技创新生态、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文化育人等发展战略,介绍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成果。提出大学图书馆须主动融入学校战略,将资源的学术性价值转化为服务的应用性价值,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学术信息支撑价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资源 服务 一体化 高质量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指南针报告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建龙 王新才 +4 位作者 邵燕 刘丹 胡希琴 吴爱芝 张璐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8,共11页
报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一体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总结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先进经验,分析研判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一体推进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工作提供方... 报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一体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总结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先进经验,分析研判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一体推进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主要趋势包括:(1)资源服务一体化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事业发展和治理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以服务为指针一体推进资源建设,形成多源融合、供求平衡的信息资源体系;(3)以资源为基础一体推进服务创新,形成智慧涌现、难题共解的信息服务体系;(4)统筹馆员、用户、技术、文化等相关方面,增强业务的整体性、事业的有机体和生态的共同体特征;(5)全面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增强高校图书馆支撑和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信息文化 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十五五”战略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柯平 彭亮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十五五”阶段的新变化将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深刻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要在变革的内外部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了解环境与发展态势,通过科学战略规划思维来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战略规划。文章在概述战略规划思维的... “十五五”阶段的新变化将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深刻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要在变革的内外部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了解环境与发展态势,通过科学战略规划思维来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战略规划。文章在概述战略规划思维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改革创新、数智技术等角度重点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与任务、重点与难点、转型与升级,为公共文化服务“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十五五”规划 战略规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逻辑、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做出的最新部署,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是一个新问题,鲜有文献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做出的最新部署,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是一个新问题,鲜有文献对此展开研究。鉴于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何以可能—难在哪里—如何破难”为逻辑主线,阐析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生成逻辑、实施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应遵循科技创新的实践逻辑、数字赋能的发展逻辑、要素优化的形成逻辑、制度建设的保障逻辑、人才本位的价值逻辑。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存在“创新不足”“数字鸿沟”“供给乏力”“保障不佳”“人才匮乏”的实施困境。研究提出,以加强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弥合数字鸿沟为举措、以优化要素配置为根基、以加快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加强人才培育为关键,为新质生产力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相应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科技创新 数字鸿沟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晟 凌吉莉 +2 位作者 魏娟 秦国军 黄守道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74-3300,共27页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 大力发展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风电机群高性能服役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单机容量和装机规模持续增大,风况、海况等复杂环境使大规模风电机群服役性能-安全运行能力-发电效益之间的协同优化难度增加,机组安全准确预警与服役质量调控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该文主要针对风电机群服役质量动态调控需求,首先,从关键部件层面论述齿轮箱、变桨系统、变流器、发电机和叶片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及齿轮箱和变流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梳理与比较;然后,就健康度、环境因素对单机服役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从高品质发电、维保优化和尾流控制对机群服役质量影响展开论述;最后,对未来风电机群服役质量调控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研究热点进行探讨与预测,旨在为提升风电机群的服役性能和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机群 风电机组 服役质量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我国服务业就业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祥利 莫正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质表现为智能创造、交互适应、跨模态融合、创新识别等,对服务业就业市场带来劳动力成本和劳动技能的变化、产生劳动方式与劳动结构的变化、造成就业市场的“极化”现象与网络效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服务业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质表现为智能创造、交互适应、跨模态融合、创新识别等,对服务业就业市场带来劳动力成本和劳动技能的变化、产生劳动方式与劳动结构的变化、造成就业市场的“极化”现象与网络效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从数量、结构、形态和质量4个维度呈现出有利于就业的创造效应、协作效应与平台化效应,同时也存在不利于就业的替代效应、转移效应与结构效应。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一是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跨界与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的就业创造能力;二是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统服务业就业的冲击,提高从业者的岗位匹配度;三是加强人机协作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构建新型劳动协作关系;四是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力度,确保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服务业 就业需求 高质量发展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嵌入对制造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军涛 闫昱睿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2,共12页
以专业化服务要素嵌入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运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了30个省份16个制造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程度,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嵌入对制造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以专业化服务要素嵌入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运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了30个省份16个制造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程度,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嵌入对制造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嵌入可以提升制造企业创新质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该核心结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嵌入可以通过在产业层面增强产业链完整性和协同性、在企业层面促进研发合作两条路径提高制造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嵌入对具有更强知识吸收能力的高出口密集度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创新质量有更好的提升效应。研究结论为探索以生产性服务业嵌入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创新的两业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创新质量 产业链 地区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能缓解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吗?——基于我国东中西部7省11139名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卫东 胡依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开展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顺民意、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省64所中小学校11139名学生的调查,探讨了课后服务质量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课后服务质量越... 开展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顺民意、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基于全国东中西部7省64所中小学校11139名学生的调查,探讨了课后服务质量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课后服务质量越高,对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效果越好;第二,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对于缓解城市学生学业负担更有效,对小学与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心理弹性、作业压力在课后服务质量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之间起中介作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能够显著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弹性、缓解其作业压力,共同推动学业负担的降低。因此,应构建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开展第三方综合督导评估;建立多元协同课后服务资源保障机制,打造课后服务经费“补给站”;健全课后服务管理与质量监督平台,确保课后服务发挥减负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服务质量 学业负担 心理弹性 作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如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郁 李竞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7,共21页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著的差异,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经济型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分别通过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提高城市间居民收入差异的中介机制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也有显著区别,人口规模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在公共服务供给作用机制中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普遍,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和普遍,而经济型公共服务的影响仅限于经济高增速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未形成。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针对中小城市,应全面加大各种类型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而流动人口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则应更大力度地推动户籍政策改革,使得流动人口获得更多的公共福利,以更有效地发挥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 作用机制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创新质量: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航燕 杨卓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7,共13页
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创新质量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的关键,更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摆脱技术困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2全国... 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创新质量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的关键,更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摆脱技术困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2全国2 852家上市制造业企业样本,实证分析企业服务化转型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质量,并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技术研发投入两条路径对创新质量发挥传导作用;国有、技术密集型和高研发补贴型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水平对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政府应加快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创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创新质量 上市企业 人力资本结构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三甲儿童医院特需服务管理创新实践及思考
19
作者 张宝红 张洁 +3 位作者 刘小梅 王佳 赵颖 郭群英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97,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高品质、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笔者基于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三甲儿童医院特需医疗服务的社会需求、服务特点以及人员能力素质要求。通过文献回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高品质、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笔者基于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三甲儿童医院特需医疗服务的社会需求、服务特点以及人员能力素质要求。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医院在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通过医疗服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与创新,可以有效提高特需服务质量,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同时助推医院整体医疗服务与管理的高质量提升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特需 高质量发展 特需医疗 儿科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价值的协同感知信息传输控制方案
20
作者 刘建航 周翔 +1 位作者 李世宝 崔学荣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254,共10页
路边单元(RSU)检测感知道路环境后形成协同感知信息(CPM),将该CPM由RSU传输至道路中的车辆,可以扩大车辆的感知范围,有效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指数。但是,在车辆和行人众多的城市场景中,RSU感知道路个体(包括车辆、行人等)后形成的CPM数... 路边单元(RSU)检测感知道路环境后形成协同感知信息(CPM),将该CPM由RSU传输至道路中的车辆,可以扩大车辆的感知范围,有效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指数。但是,在车辆和行人众多的城市场景中,RSU感知道路个体(包括车辆、行人等)后形成的CPM数据规模过大,其中包含过多低安全价值的感知对象信息(POI),将其频繁共享给车辆容易造成网络拥塞,从而增加传输延迟,降低CPM的服务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命名为TRAC的CPM传输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改进的碰撞预警时间(Improved-TTC)识别道路个体的碰撞风险,从而确定感知对象信息的交通安全价值。根据该安全价值,路边单元可以有选择性地传输POI。TRAC方案中的自适应CPM传输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的网络状态决定CPM的生成频率。CPM高价值传输内容选择算法根据交通安全价值决定应该传输哪些POI。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降低了传输延迟,提高CPM的服务质量,与现有方案相比,TRAC方案的CPM传输延迟最多可降低了89%,服务质量最多可提升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信息 协同感知信息 信息价值 辅助驾驶 传输延迟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