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薪酬契约有效性吗?--来自高管薪酬黏性的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杰英 黄素勤 郝思源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1,共18页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以及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薪酬契约有效性,抑制了高管薪酬黏性。经过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以及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薪酬契约有效性,抑制了高管薪酬黏性。经过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抑制高管薪酬黏性,且企业薪酬管制强度和内部职工监事会影响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数字化转型能够发挥内部治理和内部监管效应,弥补薪酬管制不足和职工监事监管不善的问题,进而抑制高管薪酬黏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在内控质量较低、外部审计监督不严和高管薪酬操纵动机强烈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在理论上为探索高管薪酬黏性的治理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在实践上为企业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管薪酬黏性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问题 薪酬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的“委托—代理”:一个分析农村机构养老何以可能的概念
2
作者 程欣 刘燕舞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0,共11页
由于传统赡养伦理与市场化照护之间的冲突,机构养老常因“孝养分离”而被诟病为“有养无孝”。然而,实地调查发现,在农民家庭的养老实践中,将父母送去养老机构的子代依旧被认为符合孝道规范。以孝的“委托—代理”作为分析概念发现,新... 由于传统赡养伦理与市场化照护之间的冲突,机构养老常因“孝养分离”而被诟病为“有养无孝”。然而,实地调查发现,在农民家庭的养老实践中,将父母送去养老机构的子代依旧被认为符合孝道规范。以孝的“委托—代理”作为分析概念发现,新的孝道伦理因子代的孝心、代偿的金钱和父辈的自我调适而成为可能。父代因责任扩张、情感驱动及理性抉择而认可了“孝的委托”的合法性。以货币的象征价值为观念基础,以市场化养老服务的实践效益为现实基础,道德、情感与金钱的互动关系在机构养老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重构,并使“孝的代理”具有合法性。现代农民家庭中互惠的协商型代际关系、弹性且利他的赡养方式以及实用理性的伦理认同支撑了孝道伦理的实践转型,并使孝的“委托—代理”有了付诸实践的合法性理据,从而使机构养老有了实践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孝的“委托—代理” 农村养老 孝道转型 协商型代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政绩考核转型与新质生产力
3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74,共20页
政绩考核转型及其相伴的政府角色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3年政绩考核新规构造的准自然实验,在委托代理和注意力分配框架下,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和2010—2021年城市数据,考察了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影响... 政绩考核转型及其相伴的政府角色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3年政绩考核新规构造的准自然实验,在委托代理和注意力分配框架下,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和2010—2021年城市数据,考察了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影响及作用链路。结果发现:政绩考核转型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原因在于政绩考核转型引致政府角色转变,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政绩考核转型会强化政府的资助者和执法者角色,通过增加财政科技支出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政绩考核转型会深化政府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角色,通过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创业活跃度,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异质性分析证实,在不同条件下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具有异质性影响,在高政府效率、强地方政府竞争和强官员晋升激励的城市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既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延展了政绩考核体系的解释范围,也为通过确立正确政绩观和官员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绩考核转型 新质生产力 多任务委托代理 注意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于有组织科研参与“揭榜挂帅”:理论框架、实践困境和变革图景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秀华 金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2,共11页
基于大科学模式、“委托-代理”关系、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构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所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如大部分... 基于大科学模式、“委托-代理”关系、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构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所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如大部分产业技术难题未能有效解决、“赛马制”的实践困境、不完全契约下的高校信心困境、信息不对称性下的政府和企业路径依赖抉择;技术性风险有高校有组织科研边界、政府治理边界等。根据现实困境对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未来变革图景进行展望,提出自由探索式科研和有组织科研有机对接、搭建有组织科研竞合机制、打造技术治理赋能型政府、细化单位企业技术需求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有组织科研 “揭榜挂帅” 大科学模式 “委托-代理”关系 不完全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看人”“看事”机制有效吗?——以解决“融资贵”问题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黎莉 朱雅雯 乌云花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3,共15页
“看人——获取软信息”“看事——获取硬信息”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厘清其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对于缓解“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市382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 “看人——获取软信息”“看事——获取硬信息”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厘清其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对于缓解“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市382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看人”“看事”机制对不同类型融资成本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看人”“看事”机制对显性融资成本无影响,“看人”机制对隐性融资成本的增加作用更强,“看事”机制对转嫁成本的增加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看人”“看事”机制引发的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市场融资成本高的本质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和软信息硬化是缓解“融资贵”问题的有效路径。据此,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加快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引进能人型村干部等方面提出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担保 “看人” “看事” 融资成本 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代理成本与融资约束——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树良 闫明丽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2,共11页
随着ESG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企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以2013~2023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代理成本在企业ESG表现和融资约束之间发挥的中... 随着ESG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发展,企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以2013~2023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代理成本在企业ESG表现和融资约束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企业提升ESG表现能降低代理成本,进而缓解融资约束。机制分析表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提升ESG表现能缓解融资约束,且该缓释作用在成长期企业中最明显,而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只在成长期样本企业中显著。采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法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为研究企业ESG表现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 委托代理问题 利益相关者 企业生命周期 融资约束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金经理激励机制与股票错误定价——一项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媚 杨晓兰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2,共22页
委托代理背景下的激励机制设计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如何对从事风险决策的代理人进行激励.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的股票交易实验,通过引入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两类角色模拟现实基金经理决策环境,研究基... 委托代理背景下的激励机制设计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如何对从事风险决策的代理人进行激励.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的股票交易实验,通过引入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两类角色模拟现实基金经理决策环境,研究基金经理激励机制与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在对基金经理分别采用线性激励(按比例提成)、凸性激励(奖励好的)和凹性激励(惩罚差的)的三种情况下,市场都出现了股票错误定价现象.与线性激励相比,凸性激励和凹性激励导致了显著更高的错误定价.基金经理风险偏好水平和过度自信水平均为激励机制影响股票错误定价的作用机制.此外,实验发现激励机制是通过影响基金经理风险选择行为而非羊群行为,进而影响股票错误定价.本研究探索了微观层面基金经理激励机制设计和宏观层面市场错误定价之间的关系,对基金公司激励制度设计,以及监管部门加强对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风险的审慎监管、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经理 激励机制 股票错误定价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结构对国际组织决策偏好的影响——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例
8
作者 陈胤默 张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8,共16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收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管理层员工结构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员工结构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决策偏好产生正向影响。借款国国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中层...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收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管理层员工结构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决策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员工结构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决策偏好产生正向影响。借款国国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中层管理人员越多,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和地区部门主任的管理岗位的国民越多,担任执行董事和副执行董事人数越多,在欧洲和西半球地区部门任职管理人员越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决策更偏好于该国。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借款国与美国外交立场一致,获得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援助越多,借款国国民担任管理人员越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决策会更偏好于该国。中国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时,常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从人力资源视角提供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以期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管理层结构 地域代表性 决策偏好 委托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煤矿安全管理者激励模式 被引量:25
9
作者 曹庆仁 曹明 +1 位作者 李爽 宋学锋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5,共6页
针对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包括政府、矿业公司和煤矿管理者的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定量分析了安全工作风险、安全工作绩效和政府奖惩之间的关系,对煤矿管理者的行为激励有一... 针对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包括政府、矿业公司和煤矿管理者的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定量分析了安全工作风险、安全工作绩效和政府奖惩之间的关系,对煤矿管理者的行为激励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表明:①风险规避的煤矿管理者在安全工作上的努力水平会随着安全工作风险程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安全工作绩效系数减小而减小,但会随着政府奖惩系数增大而增大。②要想使煤矿管理者在安全工作上保持较高的努力水平,政府应该在保证矿业公司"参与"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奖惩系数,以此来弥补安全工作"负面"因素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 委托代理关系 双重委托代理模型 安全绩效 多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最优合同设计 被引量:44
10
作者 周明 张异 +1 位作者 李勇 但斌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研究在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合同设计问题对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制造商质量检测决策的影响。在合同设计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行动隐匿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限定合同参数的取值来激励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行动,在实现供应商和... 本文研究在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合同设计问题对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制造商质量检测决策的影响。在合同设计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行动隐匿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限定合同参数的取值来激励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行动,在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供应链整体质量收益(质量成本)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质量管理 合同设计 委托代理关系 道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阶段贷款最优决策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娟 徐渝 +1 位作者 冯耕中 李毅学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之一在国内外都有所发展,这种业务模式在解决银行和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同时,引入了新的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针对新的问题,引入阶段贷款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和降低道德风险,...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之一在国内外都有所发展,这种业务模式在解决银行和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同时,引入了新的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针对新的问题,引入阶段贷款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和降低道德风险,运用参数函数比较了阶段贷款和一次性贷款的异同,得出了阶段贷款优于一次性贷款的结论,并通过运用合约作为阶段贷款的有效补充机制来更好的控制代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货质押 委托代理 阶段贷款 道德风险 参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风险条件下的供应链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尤建新 朱立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2-1098,共7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道德风险条件下如何控制供应链质量的问题.建立了供应商和购买商期望收益函数,考虑了供应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质量预防水平隐匿)和购买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质量检验水平隐匿),以及存在双边道德风险(质量预防水...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道德风险条件下如何控制供应链质量的问题.建立了供应商和购买商期望收益函数,考虑了供应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质量预防水平隐匿)和购买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质量检验水平隐匿),以及存在双边道德风险(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三种情况下,如何设计质量合同设计.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供应商和购买商的道德风险值,并量化描述所支付的信息租金.仿真实验表明:当供应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时,购买商支付的信息租金和期望收益将减少,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将增加;当购买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时,供应商支付的信息租金和期望收益将减少,购买商的期望收益将增加;当存在双边道德风险时,供应链支付的信息租金为供应商和购买商存在单边道德风险时所支付的信息租金之和,供应链联合期望收益的损失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委托代理关系 道德风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 被引量:100
13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44,共11页
从我国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分别研究在单一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双重代理关系下,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掏空-自利博弈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证明了:1)在单一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 从我国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出发,建立理论模型分别研究在单一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双重代理关系下,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掏空-自利博弈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证明了:1)在单一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因素为公司成长性、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以及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成长性越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大股东的掏空程度就越低.2)在双重代理关系下,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因素为大股东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和专业能力、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以及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和专业能力越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大股东的掏空倾向和掏空程度就越低.3)在双重代理关系下,影响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因素为公司成长性、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以及管理层薪酬绩效敏感度.公司成长性越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管理层薪酬绩效敏感度越高,管理层的自利倾向和自利程度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掏空 管理层自利行为 双重代理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永彪 张磊 +1 位作者 张生太 刘丹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9,共7页
当参与者的信息并非完全时,将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在委托代理问题相关研究中,通常假定委托人较代理人占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委托人不得不把工作交由他人去做。但代理人不会无偿替委托人做事,委托人必须向其支付报酬,当... 当参与者的信息并非完全时,将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在委托代理问题相关研究中,通常假定委托人较代理人占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委托人不得不把工作交由他人去做。但代理人不会无偿替委托人做事,委托人必须向其支付报酬,当然明智的委托人也必定会对自己提供的报酬提出相应的要求。此时,必须求得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为激励代理人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而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为了解委托人需要签订的契约,首先应知道委托人当前的处境,即其所面临的不对称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隐匿行动和隐匿信息两种)及其引发的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还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发生的时序和其他限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不对称 时序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回收的环境质量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尤建新 段春艳 +1 位作者 黄志明 钟之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975,共7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普及化后将存在大量废弃动力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提出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环境质量成本控制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分析,分别构建对称信息条件下废弃动力电池回收的环境质量成本控制模型,以及非对称信息条... 针对新能源汽车普及化后将存在大量废弃动力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提出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环境质量成本控制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分析,分别构建对称信息条件下废弃动力电池回收的环境质量成本控制模型,以及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商的单边道德风险环境质量成本控制模型和政府的单边道德风险环境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模型,并运用Matlab对数值算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存在回收商和政府期望收益同时最优的环境质量成本预防水平和环境质量检测水平;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无论回收商还是政府存在单边道德风险时,回收商在环境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始终处于负收益状态,整个逆向供应链的联合期望收益也始终处于负收益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成本 博弈论 委托代理关系 动力电池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采购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胜祥 刘宝平 刘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针对目前采用的委托方对代理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监督策略成本会引起最优解迁移,并以实例予以了说明.同时,给出了军事经济效能观测指标的选择原则和多行动代理方的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关键词 博弈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机制 道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策执行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丁煌 定明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2,共6页
政策执行问题一直困扰着政策制定者,在影响政策执行的众多因素中,信息不对称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它通常干扰着政策的顺利执行,对这种干扰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提前采取若干措施来抑制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政策执行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内部治理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红英 童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4,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些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但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构成及运行机制等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是困扰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些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但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构成及运行机制等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是困扰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司内部治理的基本概念,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在"股东-董事会-经理人"三者间构建了一个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其次从董事会治理模式、董事会构成以及董事会信息共享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企业内部治理进行了探讨,力图为国有企业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公司内部治理 委托代理 董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模式双重道德风险及监管建议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纪鹏 林蔚然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2,共9页
VIE模式作为中概股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主要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股票发行与海外直接上市的高门槛。VIE模式帮助大量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关口融得资金,但由于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协议而非传统的股权来实现对境内企业的控制,使其成为... VIE模式作为中概股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主要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股票发行与海外直接上市的高门槛。VIE模式帮助大量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关口融得资金,但由于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协议而非传统的股权来实现对境内企业的控制,使其成为上市模式的另类。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指出VIE模式所独具的双重道德风险。鉴于VIE模式尚且存在一定的现实需要,本文指出在监管模式上,证监会应一方面加大披露力度,让外国投资者切实了解到VIE模式的风险,另一方面拓宽境内境外的融资渠道,让VIE模式真正成为一个历史称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模式 双重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勇强 姜琳 华心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5-58,共4页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界出现的一种特别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业主与EPC总承包商以及业主与PMC承包商之间的两种委托代理关系,基于激励约束原理构建了解决这两种委托代...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界出现的一种特别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业主与EPC总承包商以及业主与PMC承包商之间的两种委托代理关系,基于激励约束原理构建了解决这两种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模型,从而对承包商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优化PMC模式下项目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承包 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