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及相平衡理论的汾河流域磺胺类抗生素生态风险阈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瑞民 赵静 +3 位作者 韩文辉 王林芳 马双绕 夏星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磺胺素类抗生素(SAs)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SAs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进入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对流域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可以作为评估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阈值,因此确定水体和沉积物中SAs的P... 磺胺素类抗生素(SAs)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SAs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进入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对流域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可以作为评估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阈值,因此确定水体和沉积物中SAs的PNEC是风险评估的关键。本研究以黄河支流——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采集水体和沉积物的样品,发现水体中SAs的磺胺甲恶唑(SMX)含量最高,均值为73.6 ng·L^(-1),而磺胺醋酰(SAAM)检出率最高,高达100%。沉积物中仅检出了2种SAs类抗生素,为磺胺醋酰(SAAM)和磺胺喹恶啉(SQX),但检出频率却高达100%。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SSD)得到水体中SAs的生态风险阈值为3.40~440μg·L^(-1)。在此基础上,基于水-沉积物密度、体积比等参数,采用相平衡理论(EqP)进一步得到了沉积物中SAs的生态风险阈值为0.065~75.5 mg·kg^(-1)。基于确定的生态风险阈值,对汾河流域SAs现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仅水体中的甲氧苄啶(TMP)的风险商(RQ)均值为0.014,存在一定的低风险,但超标概率仅为8%,而其他类别在水体和沉积物中RQ均低于0.01,均无显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SAs)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相平衡理论(EqP) 生态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中PFOS的预测无效应浓度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亚辉 曹莹 +2 位作者 周腾耀 王一喆 刘征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70-1677,共8页
采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我国生物物种的生态毒性数据,根据欧盟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对不同环境介质中PFOS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进行了推导.我国水体、沉积物及土壤中PFOS的PNEC值分别为1μg/L,2.7μg/kg(湿重),1μg/kg... 采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我国生物物种的生态毒性数据,根据欧盟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对不同环境介质中PFOS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进行了推导.我国水体、沉积物及土壤中PFOS的PNEC值分别为1μg/L,2.7μg/kg(湿重),1μg/kg(湿重).该数值为我国PFOS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淡水 沉积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8
3
作者 汪涛 杨再福 +4 位作者 陈勇航 张姚姚 孙冉冉 薛滢 张梦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8-1514,共7页
抗生素滥用导致地表水中频繁检出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收集整理磺胺甲恶唑(SMX)、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二甲嘧啶(SMZ)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慢性毒性参数数据(NOEC)及其在中国14个... 抗生素滥用导致地表水中频繁检出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收集整理磺胺甲恶唑(SMX)、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二甲嘧啶(SMZ)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慢性毒性参数数据(NOEC)及其在中国14个不同地表水中的环境检测浓度(MEC),得到SMX、TMP、SMZ的NOEC值范围分别为9.4~2500、157~200000、300~200000μg.L-1,其对藻类、甲壳类、鱼类3个营养级中最敏感的物种分别为大型蚤Daphniamagna、斑马鱼Daniorerio、月牙藻Pseudokirchneriellasubcapitata,三者的NOEC值分别为120、157、1000μg.L-1;地表水中SMX、TMP、SMZ最大MEC分别出现于白洋淀湖(940ng.L-1)、莱州湾(330ng.L-1)、九龙江(775.5ng.L-1)。采用风险评价因子(RAF)和物种敏感性分布(SSD)分别计算出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RAF法得到的PNEC值分别为12、15.7、100μg.L-1,SSD法得到的PNEC分别为4.674、107.394、255.516μg.L-1。通过风险熵(RQ)法对不同地表水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除了白洋淀湖中SMX的RQ值为0.201,存在潜在风险,其他水域中RQ均小于0.1,说明中国地表水中SMX、TMP、SMZ风险很小或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预测无效应浓度 风险评价因子 物种敏感性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我国物种毒性数据的多溴联苯醚预测无效应浓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曹莹 朱岩 +2 位作者 张亚辉 李霁 王飞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9-619,共11页
采用多溴联苯醚(PBDEs)对我国广泛分布生物物种的生态毒性数据,根据欧盟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对不同环境介质中PBDEs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我国淡水环境PBDEs(四溴、五溴、八溴)的PNEC水分别为50μg&#... 采用多溴联苯醚(PBDEs)对我国广泛分布生物物种的生态毒性数据,根据欧盟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对不同环境介质中PBDEs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我国淡水环境PBDEs(四溴、五溴、八溴)的PNEC水分别为50μg·L^(-1)、0.53μg·L^(-1)、0.017μg·L^(-1)。沉积物环境PBDEs(四溴、五溴、八溴和十溴)的PNEC沉积物分别为823.35 mg·kg^(-1)wt、1.55 mg·kg^(-1)dw、12.72 mg·kg^(-1)dw、>38.41 mg·kg^(-1)dw。土壤环境PBDEs(四溴、五溴、八溴和十溴)的PNEC土壤分别为668.3mg·kg^(-1)wt、0.38 mg·kg^(-1)dw、147 mg·kg^(-1)dw、>98 mg·kg^(-1)dw。次生毒性PBDEs(五溴、八溴和十溴)的PNEC经口分别为0.3~0.7 mg·kg^(-1)、0.56 mg·kg^(-1)、2 500 mg·kg^(-1)。该数值期为我国PBDEs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预测无效应浓度 淡水 沉积物 土壤 本土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防污漆中铜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梅承芳 梁慧君 +5 位作者 周小翠 田亚静 邓桂荣 许玫英 栾天罡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为有效控制防污漆中杀生物活性物质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活性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筛选环境友好型活性物质提供依据。以25种国产防污漆中的铜为评估对象,采用防污漆活性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方法,分步进行暴露评... 为有效控制防污漆中杀生物活性物质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活性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筛选环境友好型活性物质提供依据。以25种国产防污漆中的铜为评估对象,采用防污漆活性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方法,分步进行暴露评估、危害性评估和风险表征。暴露评估采用海洋防污剂预测环境浓度模型(MAMPEC)中的港口、码头和开阔海域等典型暴露场景;危害性评估基于铜对淡水和海水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评估因子法;风险表征采用熵值法。结果表明,铜对全部水生生物和海水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2.8和2.3μg·L^(-1),藻类对铜最为敏感。除1种配方外,其余24种防污漆配方中铜的风险熵均小于1,可判定铜为"相对低风险"类活性物质,使用上述防污漆时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较小。铜在不同暴露场景中的环境风险分析表明其对水流交换较弱海域的码头造成的风险最大,其次是默认港口和码头,对于公海造成的风险最小。根据现有的评估结果,设计含铜型防污漆配方时,应使铜的释放速率不大于33.5μg·cm^(-2)·d^(-1),以避免对较封闭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防污漆活性物质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典型暴露场景 环境预测浓度 预测无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淡水环境中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瑜 丁婷婷 +2 位作者 肖欣欣 张亚辉 何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4-1631,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剂超量使用,导致大量DBPs(disinfection by-products,消毒副产物)进入自然水体,可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以5种HAAs(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剂超量使用,导致大量DBPs(disinfection by-products,消毒副产物)进入自然水体,可能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以5种HAAs(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为研究目标,基于筛选的本土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采用欧盟《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中的评估系数法和平衡分配法分别推导了5种HAAs在水体和沉积物两种介质中的PNEC(预测无效应浓度)值.结果表明:5种HAAs对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大小顺序均为一溴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二溴乙酸;5种HAAs(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的PNEC w(水体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0.025、0.030、0.060、0.016和1.956 mg L,PNEC s(沉积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0.021、0.026、0.057、0.013和1.679 mg kg(以湿质量计).研究显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排放的DBPs对水生态环境可能造成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出水中5种HAAs的监测和去除,从而减少排入到自然水体中的HAA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水体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的甲基叔丁基醚水生生物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玉婷 高子竣 +3 位作者 于洋 张丽丽 林军 竹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2-380,共9页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其具有较强的水溶性且在水体中难以被降解。为估算MTBE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数据库检索法收集MTBE危害信息,并对危害数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其具有较强的水溶性且在水体中难以被降解。为估算MTBE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和数据库检索法收集MTBE危害信息,并对危害数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法预测不同种类水生生物5%物种危害浓度(HC_(5)),应用评估因子法推导获得PNEC值。数据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在调研的17篇文献179条数据中,高质量可靠数据54条,占评估数据的30%。另有33条来自数据库的数据满足质量要求。采用SSD法获得全部物种、鱼类、水生植物、节肢动物的HC_(5)值,其中正态分布模型得到的HC_(5)值分别为128.56、491.13、143.25和117.71 mg·L^(-1);逻辑斯谛分布模型得到的HC_(5)值分别为129.62、485.78、151.83和121.5 mg·L^(-1)。应用评估因子法估算出全部物种、鱼类、水生植物和节肢动物的PNEC分别为42.85、161.93、47.75和39.23 mg·L^(-1)。研究表明,MTBE对不同种类水生生物的PNEC值存在差异,其中节肢动物生物相对敏感。本研究基于现有数据完成,以期为MTBE的环境风险评估及水质基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MTBE)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数据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高危害日化品的筛选及其水生生物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
8
作者 张璐莹 于洋 +7 位作者 黄怡 王力明 郑玉婷 张丽丽 李晨男 高子竣 林军 于彩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56,共1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日用化学品(以下简称日化品)走进家庭,部分日化品中可能含有潜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的物质(CMR),在方便生活的同时带来了污染,也危害了人体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数据库检索法收集了包括国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日用化学品(以下简称日化品)走进家庭,部分日化品中可能含有潜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的物质(CMR),在方便生活的同时带来了污染,也危害了人体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数据库检索法收集了包括国际香料组织香水成分清单、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8(草)清单和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草)在内的8类日化品成分清单,通过与高关注物清单、致癌物清单和内分泌干扰物(EDCs)清单等进行名录比对筛重,识别出典型高危害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DBP作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软化剂等,多应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中,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潜在危害。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DBP对我国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开展了危害数据质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调研的23篇文献以及数据库数据中,共计41条有效数据满足评估要求。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获得通过质量评估的全部物种、鱼类和藻类的5%物种危害浓度(HC)值,其中正态分布模型得到的HC值分别为0.59、1.97和0.42 mg·L^(-1);逻辑斯蒂分布模型得到的HC值分别为0.63、2.08和0.23 mg·L^(-1)。应用评估系数法估算出全部物种、鱼类和藻类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值分别为0.118、0.394和0.046 mg·L^(-1)。研究表明,DBP对不同种类水生生物的PNEC值存在差异,其中藻类相对敏感。本研究基于现有数据完成,以期为DBP的环境风险评估及水质基准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化学品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数据质量评估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安全性评价方法中阳性参照物的筛选及预测无效应浓度值的确定
9
作者 李启元 马晓妍 +1 位作者 王晓昌 王永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74-80,共7页
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确定应用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微藻生长抑制试验、水蚤抑制运动试验及鱼类致死试验的4种典型水生生物毒性检测的最优阳性参照物,并计算获得它们的PNEC值。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毒... 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确定应用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微藻生长抑制试验、水蚤抑制运动试验及鱼类致死试验的4种典型水生生物毒性检测的最优阳性参照物,并计算获得它们的PNEC值。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微藻生长抑制试验、水蚤抑制运动试验及鱼类致死试验的最优阳性参照物分别为:硫酸锌、氯化铜、重铬酸钾、氯化汞,基于全物种的PNEC值分别为114、11.0、16.0、7.30μg/L。此研究将为采用成组生态毒性的水质安全分级评价的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毒性得分标准,使该评价方法的使用更为便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安全性评价 阳性参照物 预测无效应浓度 物种敏感性分布 生态毒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