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actical φ_0-stability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tochastic perturbation theory
1
作者 赵平 康宇 宗西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5-238,共4页
The notions of practical φ0-stability were introduced for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ufficient conditions on such practical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comparison principle and the cone-valued Lyap... The notions of practical φ0-stability were introduced for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ufficient conditions on such practical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comparison principle and the cone-valued Lyapunov function methods. Based on an extended comparison theorem, a perturbation theory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systems wa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ctical φ 0-stability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comparison principle perturbation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丹 徐晓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主流,但依然存在组织协同性不足、场域联动性不强、资源支撑性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淡薄、保障机制阻滞、考核评价失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思维,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的研究与体系构建
4
作者 莫雷 陈友芳 +4 位作者 张卫 李盛兵 张学波 马早明 王瑞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206,共18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运算性学习、联结性机能与运算性机能两对基本范畴,解答了个体学习的本质问题,以及个体学习机能的形成问题,建立了创新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基于学习双机制理论构建的本源性教学理论,本文重点解答学校学科教学应该“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优选式全程重复”人类知识生产过程与“前瞻性全面继承”人类经验的基本理念,整合了多种教学理论派别,构建了独具创新性的学科教学理论。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话语体系的学与教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本源性学习理论 本源性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因子优选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模型
5
作者 郑好 李登华 丁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面板堆石坝变形主要受外部荷载和内部材料蠕变影响,而影响因子过多会造成特征冗余,引起预测精度过拟合问题;因子过少导致信息表达不全,造成预测效果差,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涵盖面广,可解释性强的因子集并从中优选格外重要.... 面板堆石坝变形主要受外部荷载和内部材料蠕变影响,而影响因子过多会造成特征冗余,引起预测精度过拟合问题;因子过少导致信息表达不全,造成预测效果差,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涵盖面广,可解释性强的因子集并从中优选格外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集成因子优选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模型,使用ReliefF与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算法通过权重集成获得因子贡献值排序,再分析因子累计贡献率差量阈值剔除非关键因子,获得关键因子.以新疆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以特征缩减率FRR、归一化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nMAP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以及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面对不同的预测模型都可准确地获得最佳因子,有效地提升了预测精度.相对于传统因子优选算法适应性更强,预测能力提升最显著,解决了影响因子冗余或者欠缺带来的预测能力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为大坝安全监测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因子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因子优选 SHAP理论 贡献度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6
作者 徐国利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一种新经世致用论。这种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是对传统经世致用论批判与继承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史学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一种新经世致用论。这种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是对传统经世致用论批判与继承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史学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实践理性精神,而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家新经世致用论提供了历史解释的视域。马克思主义史家虽然认为革命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但往往为了革命性而忽视科学性。故史学要真正做到经世致用,必须以尊重史学科学性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家 新经世致用论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内外之道:中国宗族实践的儒学人类学面向
7
作者 宋雷鸣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6,共12页
作为儒学的一种礼仪形态,宗族实践理应结合儒学的角度来思考。儒学中的“礼”是人类共性的表现,它贯通着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是一个超出“社会”和“文化”内涵的概念,它提醒研究者应在更为宏大的宇宙论场景中来考察宗族。“礼... 作为儒学的一种礼仪形态,宗族实践理应结合儒学的角度来思考。儒学中的“礼”是人类共性的表现,它贯通着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是一个超出“社会”和“文化”内涵的概念,它提醒研究者应在更为宏大的宇宙论场景中来考察宗族。“礼”又是“道”的表现形式,道不仅贯通万物,还统合内外,而“心性”是统合内外的枢纽,甚至有“心即宇宙”的说法。这些思想为弥合现代学术中常见的二元裂痕提供了启示。基于上述理论逻辑,“礼”“道”“心性”等概念为缓和宗族研究中的众多争论,以及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实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效用
8
作者 刘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路径决策的重要基础,将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新空间。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司法数字孪生、数据质量管控和深度挖掘分析三种技术路径实现。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应用机制包括建立顶层设计... 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路径决策的重要基础,将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新空间。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司法数字孪生、数据质量管控和深度挖掘分析三种技术路径实现。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应用机制包括建立顶层设计服务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各级法院面向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服务机制,建立府院联动的司法大数据综合研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数据 社会治理 理论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范式·向度:媒介可供性视角下运动健康传播的阐释
9
作者 李芳 姜亚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6,共11页
数智技术迭代重塑健康管理应用新场景,助推运动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从传统到现代的跃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耦合、范式和向度三个维度展开,探究媒介可供性理论关照下的运动健康传播理论互构、多维转... 数智技术迭代重塑健康管理应用新场景,助推运动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从传统到现代的跃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耦合、范式和向度三个维度展开,探究媒介可供性理论关照下的运动健康传播理论互构、多维转向和实践创新的内在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得出,媒介三维可供性与运动健康传播具有较高耦合性,体现为:个体健身内容智创与主体健康意识觉醒,数字健身社群互动与大众运动行为转变,健身场景破圈重构与“生成健康”促进。媒介可供性视域下运动健康传播范式主要体现为权力下沉——从“权威中心”到“多维共创”的格局转向;价值升维——从“工具理性”到“情感联结”的文化转向;决策科学——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健康干预。研究从个体赋权、群体动员与社会治理三层面提出运动健康传播的新向度,以期为我国运动健康传播实践提供本土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可供性 运动健康传播 范式 传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历史和实践基础
10
作者 刘旭东 王志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共9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代不断深化的教学实践变革,涌现出各种具有原创性的教学改革观念和教学改革探索,为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去揭示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逻辑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准确凝练教学实践变革中生成的教学认识;持续推进教学实践变革,深化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推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当代诠释,丰富教学论概念范畴的传统意蕴;彰显教学论学科话语的实践品格,提升新时代教学实践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教学论 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 教学实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耕读书院育人模式构建探赜
11
作者 杨育智 安步赢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耕读书院育人模式的研究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思维与方法探索其发展逻辑,分析育人主体、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评价4个互动协调的要素和整体性、动态性、多样性、开放性4个与之相应的特征,进而通过明确其目标指向性,拓展其主体多元性... 耕读书院育人模式的研究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思维与方法探索其发展逻辑,分析育人主体、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评价4个互动协调的要素和整体性、动态性、多样性、开放性4个与之相应的特征,进而通过明确其目标指向性,拓展其主体多元性,强化其活动指向性,提高其评估科学性,达成对耕读书院育人模式的整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耕读书院 育人模式 耕读教育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12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因、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
13
作者 李锦宏 李文博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0,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深入,旅游业发展转向依赖科技创新和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进入数智时代,数智要素、创意要素、生态要素和人才要素的自我革新,促使传统旅游生产力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演进,形成新型质态的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深入,旅游业发展转向依赖科技创新和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进入数智时代,数智要素、创意要素、生态要素和人才要素的自我革新,促使传统旅游生产力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演进,形成新型质态的旅游劳动资料、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劳动者,推动旅游新业态创新、传统业态革新和服务能力提升。据此,应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强复合人才培养,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提升服务质量和产业效率,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旅游业质量、效率、动力的根本变革以及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策源地 内在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型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克豹 雷猛猛 +1 位作者 贾谊 汪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 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究认为“教会、勤练、常赛”源于多学科理论的科学指引、教育教学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育人价值的时代演变;初步构建以教会、勤练、常赛为要素,以“教会为基、勤练为体、常赛为枢”为结构、部分功能和整体功能一体化的教学模型,实践路径为:强化教师意识,提升“教会、勤练、常赛”实践性;激活场域资源,构建“教会、勤练、常赛”家校社共同体;完善政策支持,保障“教会、勤练、常赛”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会、勤练、常赛” 教学模型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健康理论与实践:历史、现状与未来
15
作者 陈木新 田添 +8 位作者 洪炀 陈军虎 刘婧姝 何健 陈先发 李琴 郑金鑫 冯铁建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7-455,共9页
本文总结了中国全健康(One Health)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进展,探讨了全健康治理范式,以提升中国及全球传染病防控能力,为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提供范例。特别是我国很早就将全健康理念应用于血吸虫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中,不仅关注人... 本文总结了中国全健康(One Health)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进展,探讨了全健康治理范式,以提升中国及全球传染病防控能力,为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提供范例。特别是我国很早就将全健康理念应用于血吸虫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中,不仅关注人类健康,还强调动物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系统动力学模型、eDNA技术、全健康经济学评价技术及全球全健康指数等工具在疾病防控和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为全健康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尽管这些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挑战,但通过加强跨学科合作、完善标准化协议及推动国际合作,全健康理念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为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实践 全健康 人类 动物 环境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竞合逻辑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王丹 吴立保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本研究依托竞合理论,针对省域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固化、合作联动不足和分类目标建设失衡、合作理念和行动不足等问题,提出竞合视角下省...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本研究依托竞合理论,针对省域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固化、合作联动不足和分类目标建设失衡、合作理念和行动不足等问题,提出竞合视角下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多主体竞合生态关系,建立互涉共生的省域高校分类发展主体,形成互补嵌入的结构化竞合和评价机制,分类引领确立互为目标的价值旨归以突破传统分类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组织惯习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高等教育 分类发展 竞合理论 生态关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薪火映方寸:家庭场域中代际学习信息实践的系统化解析与框架构建
17
作者 李金昊 赵宇翔 +2 位作者 吴晨煜 赵延柯 朱庆华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2,共13页
在老龄化与数智化叠加背景下,推动老年群体有效融入数字社会,提升其数字素养,已成为实现“积极老龄观”与“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议题。文章旨在从信息实践视角出发,系统探讨家庭场域中代际学习对老年人数字融入的支持机制,揭示其作为... 在老龄化与数智化叠加背景下,推动老年群体有效融入数字社会,提升其数字素养,已成为实现“积极老龄观”与“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议题。文章旨在从信息实践视角出发,系统探讨家庭场域中代际学习对老年人数字融入的支持机制,揭示其作为一种协作性信息实践的结构特征与行为逻辑;同时引入活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元人种志方法,对多源文本资料中的代际学习信息实践活动进行概念提炼,识别八大核心要素,并构建四大系统结构;进一步基于“活动-行动-操作”的行为层级分析模型,划分代际学习信息实践的三个演化阶段:需求驱动,学习实践与结果反馈。研究表明,家庭代际学习是一种嵌入社会文化情境的系统化信息实践活动,静态上表现为信息生产、代际交流、代际分享与任务协作四大系统的交互联动;动态上呈现出层级分明的行为结构与阶段递进的演化路径,揭示了代际互动中数字技能培育与情感联结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学习 信息实践 数字素养 数字融入 活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与弥合:芬兰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18
作者 曹艳玲 王岩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共12页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教学模式的系统设置,为师范生开展研究活动并运用研究整合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生层次教师所具备高阶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芬兰经验表明,师范生可通过实践型研究联结抽象理论和具象实践,通过构建“理论-研究-实践”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理论-实践鸿沟 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 “研究驱动实践”机制 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探析
19
作者 何莹 李春梅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等特征相契合,具有丰富的系统意蕴。基于系统论视域,发现高校实践...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等特征相契合,具有丰富的系统意蕴。基于系统论视域,发现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仍存在理念偏差、动力不强、协作不畅、对接不足等系统困境,并从系统集成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优化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部要素协调+外部环境互动”模式,通过建章立制、凝聚共识,契合需求、激发动力,整合资源、协同共建,统筹规划、因时而新等路径,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系统集成,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系统集成 实践育人 共同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昊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是,构建多重机制保障教学运行,创新“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课程化进程,运用“两种思维”提升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多重机制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