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纳新 殷进垠 +1 位作者 陶崇智 孔凡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组合 油气盆地 油气地质 资源评价 中东-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的发育及对矿产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启示 被引量:46
2
作者 吴根耀 陈焕疆 +1 位作者 马力 徐克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2,共10页
作者首次提出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一个独立的构造单元。基于火成岩及变质岩和古地磁的研究成果认为苏鲁洋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最终闭合 ,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而出现高原 ,因而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性质上应属碰撞高原。文中还讨... 作者首次提出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一个独立的构造单元。基于火成岩及变质岩和古地磁的研究成果认为苏鲁洋在晚侏罗—早白垩世最终闭合 ,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而出现高原 ,因而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性质上应属碰撞高原。文中还讨论了高原边缘的冲断 -推覆带和其内部的复杂结构 (包括沿主碰撞 -剪切带发育的相对高峻地带和相对开阔的山间磨拉石盆地 ) ,认为该高原是规模宏伟的东亚燕山造山系中变形变质相对弱的部分。高原自早白垩世末起坍塌 ,晚白垩世是东亚燕山造山系的全面坍塌期 ,第三纪时燕山期高原已不复存在。强烈的岩浆活动不仅使苏皖地区 ,也使胶东、小秦岭、赣东北等地的燕山期成矿具明显的区域专属性。晚中生代—新生代的构造事件造成苏皖—黄海地区岩石圈强度低、地热梯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燕山期高原 发育 矿产 油气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缘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前景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24
3
作者 何家雄 陈胜红 +1 位作者 刘士林 刘海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珠江口盆地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大规模油气勘探以来,在北部裂陷带及中央隆起区已陆续发现了20多个油气田。目前北部裂陷带及中央隆起区勘探程度较高,盆地南部裂陷带及隆起区处于深水区域,勘探及研究程度甚低。近几年油气勘探获得了重... 珠江口盆地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大规模油气勘探以来,在北部裂陷带及中央隆起区已陆续发现了20多个油气田。目前北部裂陷带及中央隆起区勘探程度较高,盆地南部裂陷带及隆起区处于深水区域,勘探及研究程度甚低。近几年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展示出巨大的勘探前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盆地不同区域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及特点,分区带对其油气资源前景及有利勘探方向进行剖析,明确提出,北部裂陷带中深层领域和南部裂陷带白云凹陷及周缘深水区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有利方向,应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快油气勘探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中深层 油气资源前景 勘探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海域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 被引量:36
4
作者 黄志超 叶加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优化勘探目标的选择,加快东海海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在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和资源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东海海域的油气勘探战略选区评价。东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但不同区域勘探潜力不一,以东... 为优化勘探目标的选择,加快东海海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在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和资源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东海海域的油气勘探战略选区评价。东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但不同区域勘探潜力不一,以东海陆架盆地最为重要,冲绳海槽盆地次之。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勘探以西湖凹陷最具潜力,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次之,其中西湖凹陷的油气勘探以始新统和渐新统为重点层系,瓯江凹陷以古新统为主攻目标,闽江凹陷以中生界为主要勘探层位。冲绳海槽盆地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以陆架前缘坳陷最为有利,以中新统为重点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资源评价 战略选区 东海陆架盆地 冲绳海槽盆地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西气东输”资源保障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文杰 江同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在该盆地已累计探明油气田26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6×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近1×1012m3,建成了年产原油逾600×104t、天然气150×108m3、油气当量接近2000...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在该盆地已累计探明油气田26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6×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近1×1012m3,建成了年产原油逾600×104t、天然气150×108m3、油气当量接近2000×104t的生产基地,促成并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从天然气资源平面分布看,塔里木盆地具有全盆含气但相对集中的特征,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库车坳陷、中央隆起、塔西南坳陷,上述3个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为5×1012~6×1012m3,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地区;而从天然气资源纵向分布看,该盆地78%的天然气资源量富集在中新生代地层中,台盆区天然气资源主要富集在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上古生界石炭系中,前陆区天然气资源主要富集在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中。据第三轮全国资源评价结果,该盆地可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7.96×1012m3,目前的油、气资源探明率均不足15%,勘探前景广阔。"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沿线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 储量 开发 产量 西气东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硫及其在中东原油中的分布 被引量:22
6
作者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4,共6页
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对中东原油中的元素硫、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总活性硫、腐蚀性硫进行了分析 ,并讨论了不同类型活性硫的加和值与总活性硫的相关性、初馏点至 3 5 0℃馏分中总活性硫和总硫的关系、总活性硫与腐蚀性硫的关系... 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方法对中东原油中的元素硫、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总活性硫、腐蚀性硫进行了分析 ,并讨论了不同类型活性硫的加和值与总活性硫的相关性、初馏点至 3 5 0℃馏分中总活性硫和总硫的关系、总活性硫与腐蚀性硫的关系、同一原油中不同类型活性硫和不同原油中总活性硫的分布以及中东原油在硫化合物分布上与哈萨克斯坦原油的差别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硫 元素硫 硫化氢 硫醇 中东原没 石油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诅咒”:论石油因素对中东的消极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文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7,117,118,共15页
石油经济的系统性影响是中东政治的一大特色。总体来看,石油经济兴起对中东国家的负面影响更大:一是产油国享受到巨额财富的短期利益,但经济结构和发展价值观却受到长远损害;二是石油经济消解了产油国以及非产油国工业化的决心,加剧了... 石油经济的系统性影响是中东政治的一大特色。总体来看,石油经济兴起对中东国家的负面影响更大:一是产油国享受到巨额财富的短期利益,但经济结构和发展价值观却受到长远损害;二是石油经济消解了产油国以及非产油国工业化的决心,加剧了地区经济不平衡;三是石油经济导致中东保守势力壮大,使它们更加依附于西方国家;四是石油经济使美元霸权“绝处逢生”,国际金融旧秩序更趋强化。在此背景下,虽然中东产油国也曾经进行过工业化尝试,但其“购买工业化”模式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因素 中东工业化 保守势力 国际金融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资源在中东研究中的基本使用途径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胡礼忠 顾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56-65,共10页
查找文献资料是国际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东研究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能熟练使用电子资源,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电子资源有着快捷、高效的特点,克服了查找纸质资源费时、费力的不足。本文从如何检索国内外已有... 查找文献资料是国际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东研究也是如此。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能熟练使用电子资源,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电子资源有着快捷、高效的特点,克服了查找纸质资源费时、费力的不足。本文从如何检索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论著、查阅国内外第一手资料以及利用档案馆、图书馆和科研机构的网络资源等方面入手,探讨与中东研究相关的电子资源的基本使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研究 电子资源 数据库 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评价双因素法及其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武明辉 徐旭辉 +2 位作者 程喆 张海君 刘翠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6-779,共4页
随着中国油气勘查区块登记制度的实施,"快速、定量、系统"地对多个区块目标进行统一的评价优选已经成为现代油公司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都分别建立或试图建立一套适应本公司特色的优化投资结构的勘探... 随着中国油气勘查区块登记制度的实施,"快速、定量、系统"地对多个区块目标进行统一的评价优选已经成为现代油公司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都分别建立或试图建立一套适应本公司特色的优化投资结构的勘探目标评价与勘探决策体系,其中区块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介绍目前常用的区块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区块评价的特点,采用双因素区块评价方法对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部分勘探区块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区块的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区块评价 双因素法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油气与中国石油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学文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7年第3期27-33,共7页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应是开放和外向型的,其核心思想是“保内争外”,即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中国石油企业应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坚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应是开放和外向型的,其核心思想是“保内争外”,即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中国石油企业应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坚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直面国际博弈。中东国家油气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关系友好,应是中国石油企业对外开展能源合作的首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油气资源 中国石油企业 能源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伯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8,62,共4页
介绍了中东各大石油出产国的油气资源和石油石化产业的情况及发展战略 ,包括油气出口、石化产业扩张、合资合作、扩展国外市场和自主研发等方面。中东各国的策略正从单纯的石油输出改变为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石油石化产业。
关键词 石油 石化 中东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华东地区上空水汽平衡状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玉琴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21,共8页
华中华东地区,为我国纬度较低、海岸线最长的地区。该区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均居全国之首。其维系因子———空中水汽,业经本文计算,其年总蓄留量+19774.54亿m3,相当水深1397mm,为水资源总量的1.76倍,全... 华中华东地区,为我国纬度较低、海岸线最长的地区。该区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均居全国之首。其维系因子———空中水汽,业经本文计算,其年总蓄留量+19774.54亿m3,相当水深1397mm,为水资源总量的1.76倍,全国第一。该区任何季节,水汽输入量总大于输出量,是我国唯一没有水汽亏耗之季的地区。夏季(6~8月)为该区水汽最大输入季节(43864.4亿m3),也是最大输出季节(-36150.9亿m3)。通过外边界水汽输送,本区失去水汽,年总量-701.6亿m3;通过国内边界获得来自比邻地区的水汽补给,年总量+20476.14亿m3。所以,该区是一藉比邻地区水汽补给以资对外境水汽的亏耗,并藉以维持本区降水过程及水资源保持的地区。本区终年向温带海域黄海、东海上空输送水汽,年总量27853.3亿m3;全年获自热带海域南海上空水汽,年总量+26500.6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平衡 平衡状况 水资源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北非变局对我国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实施的几点启示
13
作者 申延平 吴朝东 梅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0-33,44,共5页
中东北非变局引起世界的巨大关注,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重要因素之一。动荡对我国在该地区的石油工程投资项目造成的损失较大,对石油供应产生的影响有限。由于该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外石油供应渠道,长期看动荡会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和能源... 中东北非变局引起世界的巨大关注,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重要因素之一。动荡对我国在该地区的石油工程投资项目造成的损失较大,对石油供应产生的影响有限。由于该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外石油供应渠道,长期看动荡会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和能源安全产生牵制和威胁。变局反映出我国进口严重依赖该地区、缺乏应对变局的经验,开展国际合作评价需要兼顾资源和投资环境;对全球油气资源状况掌握不够,缺乏有效的基础地质理论指导和有力的基础资料支撑,削弱了我国石油公司国际竞争能力等问题。鉴于我国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国际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积极参与油气资源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拓展境外资源利用空间和能力;加强全球矿产资源包括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开展基础性地质研究工作;提高技术,资金,整体运作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石油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北非变局 油气资源 海外勘探开发油气战略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国家石油战略调整(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明 《阿拉伯世界》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走强,中东国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才是国家生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石油产业是多数中东产油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走强,中东国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才是国家生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石油产业是多数中东产油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国家为实现经济来源多样化,实施石油发展战略,以增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是势在必然,不断调整和完善其石油战略,则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东国家 石油战略 石油价格战略 国际石油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XH凹陷烃资源预测──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分析
15
作者 肖国林 周才凡 李桂群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375-382,共8页
应用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对XH凹陷下第三系勘探目的层的三个勘探层烃资源量作出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凹陷内各勘探层,尤其是渐新统勘探层,烃资源量相当可观。提出在渐新统内的地层圈闭中可进一步作详细的勘探工作。
关键词 石油 勘探层 分析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
16
作者 钱学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65-70,共6页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外交 中东能源 产油国 国家利益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资源丰度统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7
作者 鄢琦 周总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5,306,共5页
根据中国东部断陷盆地21个标准区的石油资源丰度及其相关地质参数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石油资源丰度诸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其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认为,石油资源丰度与评价单元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储集层的储层厚度、砂岩含量、孔隙... 根据中国东部断陷盆地21个标准区的石油资源丰度及其相关地质参数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石油资源丰度诸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其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认为,石油资源丰度与评价单元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储集层的储层厚度、砂岩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圈闭面积系数6大地质因素关系密切。采用地质因素多元回归技术,建立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资源丰度与其主控地质因素之间的统计模型,建立了预测石油资源丰度的数学模型,使石油资源丰度取值更合理和客观,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法 统计模型 石油资源 资源丰度 断陷盆地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4年《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探析
18
作者 杨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1944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该报告将石油利益确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在中东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将大西洋宪章的"机会均等"原则运用于战后美国对外石油资源... 1944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该报告将石油利益确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在中东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将大西洋宪章的"机会均等"原则运用于战后美国对外石油资源的争夺中;提出了美国对外石油供应的"半球"石油政策,即"东半球"的石油主要由中东地区供应,"西半球"的石油由美洲地区供应。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的目标是攫取和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保护美国国内的石油资源储备。考察《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过程,揭示美国战后对外石油政策的本质,有益于全面认识美国构建战后石油安全战略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美国对外石油政策》 中东石油资源 “半球”石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东市场石油工程建设HSE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4-136,共3页
为了公司在中东市场顺利开展施工生产工作,使用论证方法对中东石油工程建设项目HSE管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东HSE管理显现了既有别于欧美,又有别于中亚和东亚的特殊管理文化,就石油工程建设HSE管理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中东 石油工程 HSE 管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