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求中美亚太良性互动 被引量:6
1
作者 袁鹏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1期55-66,156,共12页
中国崛起、美国"重返"及区域内其他力量的发展,导致亚太地区格局正在发生近百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中美战略博弈已经成为决定亚太格局走势的最主要矛盾,因为中国崛起势头难以逆转,美国亚太"再平衡&... 中国崛起、美国"重返"及区域内其他力量的发展,导致亚太地区格局正在发生近百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中美战略博弈已经成为决定亚太格局走势的最主要矛盾,因为中国崛起势头难以逆转,美国亚太"再平衡"也是一次兼顾历史与现实、涉及内政与外交、得到美国两党共同支持的重大战略性选择,力量之变与战略之变同时发生,两强对立势难避免。但是,由于两国不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和根深蒂固的历史积怨、在亚太地区各具优势彼此难以替代、在全球其他地域和领域的合作有助抵消亚太对抗,加之双边利益深度捆绑,中美博弈未必会走向战略对抗,而完全具备走向良性互动的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一个根本问题(亚太主导权)的破解、两套体系的对接、三大海域的危机管控、四组三边关系的经营和五个多边组织的互动等"一二三四五"问题。这既是中美实现亚太和平共处的前提,也是能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亚太地区 和平共处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右翼势力论纲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共7页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抬头""蠢动"的复活轨迹,再度将已修秦晋之好的中日关系推入了低谷,其两个"60年"可谓一脉相承。如何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干扰,进而确保亚太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安全,无疑是摆在亚洲人民特别是日中美三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右翼势力 军国主义 中日关系 亚太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和平主义的和平政治思想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91,共7页
绿色和平主义是一种新兴的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国际政治领域,它提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通过分析绿色和平政治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主要内涵和理论特点,可以看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的提出既是对生态环境危机和对传统外交政策... 绿色和平主义是一种新兴的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国际政治领域,它提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通过分析绿色和平政治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主要内涵和理论特点,可以看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的提出既是对生态环境危机和对传统外交政策的回应和反叛,也是对其他学科关于生态政治研究理论的总结。绿色和平政治思想在内涵上主要包括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整体和系统的方法解决全球问题、非国家行为体是构建和平世界的主导力量、坚持非暴力原则,其理论上具有全球性、大众性、理想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和平主义 生态环境 和平政治 全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倍政府修宪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永生 《国际安全研究》 2015年第5期130-154,共25页
修改和平宪法是安倍晋三右倾政治的核心。安倍政府推动修宪,有着长期积累的、复杂的远期背景,即历史、社会、法律根源,这些社会根源长期根植于二战以后的日本社会。近期背景包括社会、国际和安倍右翼政权执政。其中领导者个人因素也起... 修改和平宪法是安倍晋三右倾政治的核心。安倍政府推动修宪,有着长期积累的、复杂的远期背景,即历史、社会、法律根源,这些社会根源长期根植于二战以后的日本社会。近期背景包括社会、国际和安倍右翼政权执政。其中领导者个人因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倍认为提振经济并非易事,只有树立修宪的旗帜,才能使自己执政时间更长。经过国内外多层博弈之后,安倍顽固地坚持修宪路线。修宪的核心目标是要删除宪法第九条,获得对外交战权,建立国防军,改变战后国际秩序,成为不受任何束缚的、全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为此,安倍政府不断进行舆论准备、政策准备和组织准备。如果修宪成功,日本将拥有国防军、交战权,并施行"积极和平主义",将成为一个强势的日本、危险的日本,在客观效果上将带来亚太地区安全上的某些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引发地区动荡和军备竞赛。但是,在安倍执政期内,很难实现修宪的目标,其成功的概率只有40%。不过,即使安倍政府推动的修宪不能成功,自其执政以来到现在所推动的修宪,也已经给亚太地区安全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引起了地区国家之间的猜忌和关系紧张,也导致这些国家在心理上加强了对日本的戒备,同时推动了东亚地区实际军备竞赛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修宪 日本右翼政治势力 亚太安全 恩给制 积极和平主义 解禁集体自卫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与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伟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6,共12页
195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各国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亚太地区和平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后,中国以东道主身份掌握议事内容和规则的主导权,用多种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同时,中国... 195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会议,各国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亚太地区和平议题。在会议召开前后,中国以东道主身份掌握议事内容和规则的主导权,用多种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同时,中国通过会务准备与群众动员,为国家形象塑造创造环境并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此外,各国友好人士亦在会前会后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了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国通过举办亚太和会,传播了自身“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等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事业的起步阶段积累了成功经验,并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新中国外交 国家形象 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修宪”思潮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宝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和平宪法”的颁行,不但为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制度基础,而且为亚太地区持久和平提供了政治保障。然而,战后70多年来日本保守势力一直在处心积虑修改乃至废除和平宪法。如果说最初的“芦田修正”只是埋... “和平宪法”的颁行,不但为战后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制度基础,而且为亚太地区持久和平提供了政治保障。然而,战后70多年来日本保守势力一直在处心积虑修改乃至废除和平宪法。如果说最初的“芦田修正”只是埋下了“修宪”隐患,那么日后日本保守势力掀起的四次“修宪”浊浪则将和平宪法推向岌岌可危的境地。而无论日本保守势力怎样兜售和平宪法“强加论”“过时论”“阻碍贡献论”,都掩盖不了其向战前回归即复活军国主义的政治图谋和本质。日本“修宪”逆流之所以来势汹汹、愈演愈烈,既与日本政治右倾化和右翼势力重新抬头息息相关,也同美国出于冷战和反华需要采取放任乃至纵容态度密不可分。推动日本国民更多更快走向觉醒、努力壮大日本政坛护宪政治力量、推动亚太各国结成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平宪法之国际统一战线,是遏制乃至粉碎日本保守势力“修宪”政治图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保守势力 “修宪”思潮 政治右倾化 亚太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创21世纪的亚太和平、安全与繁荣 被引量:2
7
作者 孔铉佑 《亚非纵横》 2015年第6期1-5,122,共5页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进入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新时代,各国利益相互交融、休戚与共。亚太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经历转型,在两场金融危机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在合作共赢中谋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增长的重要引擎和自由贸易的先...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进入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新时代,各国利益相互交融、休戚与共。亚太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经历转型,在两场金融危机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在合作共赢中谋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增长的重要引擎和自由贸易的先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成为时代潮流。亚太各国之间、亚太与整个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 中国 和平 安全 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