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5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ing capacity of multimodal multi-commodities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from critical link volumes
1
作者 许旺土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2年第4期492-497,共6页
The commodity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between all origin-destination ( OD ) pairs over the multimodal multi-commodities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MFTN) is determined. A multi-ob- jectives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ommodity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between all origin-destination ( OD ) pairs over the multimodal multi-commodities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MFTN) is determined. A multi-ob- jectives mathematical model is formulated for determining the OD capacity over the MMFTN accord- ing to a transporting capacity matrix that increased from the reference matrixes. The corresponding incremental factor for estimating the capacity matrix is obtained via the maximal likelihood estima- tion method that samples data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stimated commodity volumes and carrying capacities of the critical links.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s are tested by an experimental highway and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an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relevant results of OD capacities are displayed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is cer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capacity multimodal multi-commodities transportation origin-destination(OD) matrix estimation critical links incremental factor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王奕迪 徐孙浩 +1 位作者 马忠臣 李配配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通过分析洛阳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接驳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优化轨道交通系统和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基于GIS分析、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站点特征、站点设计与布局、客流特征与出行需求及... 通过分析洛阳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接驳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优化轨道交通系统和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基于GIS分析、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站点特征、站点设计与布局、客流特征与出行需求及公共交通政策与管理等因素。结果显示,站点周边的功能混合度、人口密度、公共设施和服务质量等因素,以及站点的出入口位置、数量、通达性对步行接驳质量有显著影响。此外,乘客的出行目的、时间分布和交通换乘需求也对步行接驳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基于调研结果,建议采取提升步行网络密度、提升步行网络的整体性等措施,以改善洛阳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接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步行交通 公共交通 交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互通的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评价方法
3
作者 王晓潮 任绍坤 +2 位作者 邓连波 李竞爽 何渊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了在城际铁路公交化改造过程中全面、科学地评价运营方案的公交化程度,文章基于互联互通视角,从公交化内涵和构成要素出发,确立体现公交化特征的技术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明确取值范围、理想值、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标,形成具有多... 为了在城际铁路公交化改造过程中全面、科学地评价运营方案的公交化程度,文章基于互联互通视角,从公交化内涵和构成要素出发,确立体现公交化特征的技术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明确取值范围、理想值、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标,形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包括基于理想值的指标项标准化量度处理、多层次指标权重计算、公交化运营方案总体评价和公交化瓶颈计算在内的公交化运营评价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内莞惠(东莞-惠州)城际铁路、穗莞深(广州-东莞-深圳)城际铁路构成的城际铁路系统的公交化运营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运营方案所存在的平均客流停站服务比、最大断面满载率及中转时间比例系数这3方面瓶颈在改造方案中均得到显著改善。该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城际铁路系统的运营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公交化运营评价 互联互通 瓶颈分析 公交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IM卡上送交通卡交易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周迅 李敏 《江苏通信》 2025年第1期38-42,64,共6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SIM卡的NFC贴卡公交支付技术,该技术对提升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公交NFC刷卡支付的常见方式,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公交移动网络不稳定和公交交易数据上传安全性的不足。随后... 本文探讨了基于SIM卡的NFC贴卡公交支付技术,该技术对提升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公交NFC刷卡支付的常见方式,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公交移动网络不稳定和公交交易数据上传安全性的不足。随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SIM卡并通过BIP协议上送交通卡交易数据的安全方案。该方案利用BIP协议建立了更高速、更安全的连接通道,从而有效提升了现有NFC贴卡公交支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M卡 安全公交支付 BIP协议 空中写号 网络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大城市高铁站点市内可达性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5
作者 叶勇 许红梅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高铁站点是高铁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交汇点,其城市内部可达性直接影响着高铁效应的发挥。当前,高铁站可达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外部可达性方面,对城市内部可达性研究相对较少,定量评价方法及城市间横向对比研究相对不足。基于中国铁路1... 高铁站点是高铁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交汇点,其城市内部可达性直接影响着高铁效应的发挥。当前,高铁站可达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外部可达性方面,对城市内部可达性研究相对较少,定量评价方法及城市间横向对比研究相对不足。基于中国铁路12306、百度地图等多源数据,采用城市轨道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个大城市行政、经济、文化、教育、旅游5类客流中心的高铁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十个大城市高铁站点市内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各城市及各功能节点可达性水平差异明显;教育、旅游、行政类中心的高铁站点可达性明显低于文化和经济类;高铁站市内可达性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并无明显相关性。根据高铁站城市内部可达性特征,从转变高铁站点选址价值导向、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快速公共交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高铁站点市内可达性提升策略,旨在为未来的高铁站点规划布局和城市内部接驳系统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点 市内可达性 时间成本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
6
作者 张以乾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在“双碳”目标和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推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变革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本文拟从构建新一代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创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服务模式、健全多元协同的低碳转型治理机制三个维度,系统探讨新时期推进公共交... 在“双碳”目标和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推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变革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本文拟从构建新一代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创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服务模式、健全多元协同的低碳转型治理机制三个维度,系统探讨新时期推进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认为,应统筹运用新技术赋能、数据价值挖掘、体制机制创新等手段,加快构建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公共交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引领交通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公共交通 运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车单位面积合理立席人数研究
7
作者 《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乘客对于出行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公交车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直接影响了公交车厢内的拥挤程度,既有标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出行体验和舒适度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公交服务相关标准和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乘客对于出行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公交车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直接影响了公交车厢内的拥挤程度,既有标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出行体验和舒适度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公交服务相关标准和研究发展趋势、相关行业客运服务的标准要求对比、公交大数据分析、实地测试调研和论证分析多个方面,分析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的合理取值提出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的建议值。考虑提高广大乘客舒适度,建议公交车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的标准为4人,为核定公交车定员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立席人数 定员标准 满载率 公交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通韧性的基于MGWR模型的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影响分析
8
作者 孙煦 马天行 +1 位作者 林坤 郭子艾 《交通工程》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北京市公交客流数据为分析样本,结合兴趣点及用地等多源数据,选取北京市6个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公交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的影响,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全局模型(OLS)... 以北京市公交客流数据为分析样本,结合兴趣点及用地等多源数据,选取北京市6个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公交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的影响,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全局模型(OLS),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局部模型(MGWR和GWR)在探究公交客流与建成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更优的评价结果,MGWR的拟合效果最佳;(2)公交客流受多因素影响,并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3)各变量的影响程度体现出空间异质性规律,商业服务设施和交通服务设施与公交客流存在正相关,增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变化时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从而提高城市交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建成环境 公交客流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模型的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技术应用——以某公交枢纽停车楼为例
9
作者 杜敏华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在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中,建筑信息数据量庞大,导致这些数据难以在模型中实现实时更新,进而影响了后续建筑管理的效果,使得管理成本及潜在风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公交枢纽停车楼为例,设计基于BIM模型的公共交通... 在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中,建筑信息数据量庞大,导致这些数据难以在模型中实现实时更新,进而影响了后续建筑管理的效果,使得管理成本及潜在风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公交枢纽停车楼为例,设计基于BIM模型的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技术。在三维坐标空间中,通过建筑设计数据的映射建立相应的BIM模型。通过数据集成的方法,将建筑施工过程的数据实时导入到BIM模型中。结合数据的关联编码处理,实现公共交通建筑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设计技术在公交枢纽停车楼的项目建设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管理效果,项目建设的成本风险较低,在公共交通建筑精细化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管理 精细化管理 BIM模型 公共交通建筑 交通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Tobit的公交系统效益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朱正 王帅 《交通工程》 2025年第3期60-65,74,共7页
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服务与保障。公交线网是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为更好地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评价,优化公交运行效能,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基于BCC模型,以泰州市海陵区18条公交线... 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服务与保障。公交线网是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为更好地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评价,优化公交运行效能,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基于BCC模型,以泰州市海陵区18条公交线路运营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定量的角度对公交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线路技术效率值低于1,这说明部分线路运营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评价基础上,使用Tobit回归模型对投入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政策和改进管理措施提供指导,对促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运行 BCC模型 Tobit回归分析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毗邻公交运行评估与发展策略研究
11
作者 高菊红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对上海市毗邻公交的站点选址、站间距设置、客流效益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从线网层次、客流效益、设施共享等角度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际线、骨干线、一般线、短驳线、定制线、响应线6个层次组成的线网架构,并提出了信息、设... 对上海市毗邻公交的站点选址、站间距设置、客流效益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从线网层次、客流效益、设施共享等角度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际线、骨干线、一般线、短驳线、定制线、响应线6个层次组成的线网架构,并提出了信息、设施共享和支付互通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公交 站间距 线路客流 线网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模型的公交故障预测——以北京市为例
12
作者 邵强 倪丹 +3 位作者 陈兴付 易乐 米磊 陈艳艳 《交通工程》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随着公交车辆运营强度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公交车辆发生故障的频率也随之增加。如何提前对公交车辆故障进行预测对于优化公交维修策略以及提升车辆保养维修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利用北京公交车辆的维修数据,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 随着公交车辆运营强度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公交车辆发生故障的频率也随之增加。如何提前对公交车辆故障进行预测对于优化公交维修策略以及提升车辆保养维修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利用北京公交车辆的维修数据,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将影响车辆的主要特征参数作为输入指标,实现对公交车辆故障的预测。通过与北京公交集团的真实维修数据对比,发现本文建立的公交车辆故障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83.98%,具有较好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支持向量机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出行偏好的微循环公交站点需求挖掘方法
13
作者 黄洁玲 温家欣 +1 位作者 陈炳法 黄海南 《交通工程》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从公交站点与城市设施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建立适老化站点评价体系,并利用可拓物元学理论对现有站点进行合理度测算,得出适老化站点的初始方案。在现有适老化和非适老化站点的基础上,筛选潜在站点后进行合理度测算,得到的潜在适老化站点... 从公交站点与城市设施关联性的角度出发,建立适老化站点评价体系,并利用可拓物元学理论对现有站点进行合理度测算,得出适老化站点的初始方案。在现有适老化和非适老化站点的基础上,筛选潜在站点后进行合理度测算,得到的潜在适老化站点与现有适老化站点为最终布设方案。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福州金榕片区实际案例计算结果表现良好,所选取指标能建立适老化公交站点评价体系,基于组合赋权的可拓物元站点合理性评价模型能准确地评价适老化公交站点的布局合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站点合理度 线路规划 微循环公交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公交公司成本规制研究
14
作者 高铭 《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探讨县级公交公司在成本规制方面的实践与挑战,分析成本规制对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成本规制政策的梳理和县级公交公司运营情况的实地调研,揭示了成本规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 本文探讨县级公交公司在成本规制方面的实践与挑战,分析成本规制对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成本规制政策的梳理和县级公交公司运营情况的实地调研,揭示了成本规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成本规制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公司 成本规制 服务质量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铁路公交化运营组织研究
15
作者 章勇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市域(郊)铁路是都市圈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备受关注。文章以上海金山铁路公交化运营组织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车站、列车、时间等不同因素对金山铁路公交化客流特征的影响,挖掘其客流在时空维度呈现的不同规律,如直达客流比重... 市域(郊)铁路是都市圈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备受关注。文章以上海金山铁路公交化运营组织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车站、列车、时间等不同因素对金山铁路公交化客流特征的影响,挖掘其客流在时空维度呈现的不同规律,如直达客流比重大、中间站客流主要往返于上海南站、工作日客流量明显高于非工作日且早晚高峰潮汐现象显著。着重探究上海南联络线开通后带来的多方面变化,从优化公交化运营策略的角度出发,提出高峰时段增加列车开行密度、细分客流灵活列车交路、优化列车服务间隔时间、加强与城市交通融合衔接等建议,旨在为市域(郊)铁路的公交化运营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公交化列车 运营组织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枢纽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16
作者 施鹏 马南 +4 位作者 马明义 张鑫铭 尚喆 李洪德 马伟 《交通工程》 2025年第2期39-44,63,共7页
为解决目前国内外主流风险评估模型中存在的“被割裂、不连续、弱关联、零散乱”等问题,通过综合运用解构聚构法、检查表法、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新型交通枢纽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先运用解构聚构法将被评估对象... 为解决目前国内外主流风险评估模型中存在的“被割裂、不连续、弱关联、零散乱”等问题,通过综合运用解构聚构法、检查表法、专家打分法、AHP层次分析法提出一种新型交通枢纽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先运用解构聚构法将被评估对象按照组织架构和物理边界进行格线化解构聚构,然后运用检查表法、专家打分法对各格线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格线公共安全风险指数(以下简称安全指数),再运用AHP层次分析法逐级向上对各层级安全指数进行加权累加,最终生成被评估对象的安全指数。经实证研究测试,该模型可用于宏观、中观、微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在信息化基础上可实时动态自动生成不同层级的量化安全指数,用以研判公共安全形势并及时向公众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系统安全 格线化 解构聚构 公共安全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企业多元化经营方向研究
17
作者 姜文 《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第2期31-34,40,共5页
近年来,公交企业面临客流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和运营成本上升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企业需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政府支持公交企业探索多元化经营,增加收入来源,降低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公交企业可以通过综合开发... 近年来,公交企业面临客流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和运营成本上升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企业需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政府支持公交企业探索多元化经营,增加收入来源,降低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公交企业可以通过综合开发车、站、场等传统要素,以及加强数据、碳排放权等新经济要素的运营来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例如开展包车服务、定制公交服务,利用场站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公交企业也应关注数据资源交易和碳交易等新兴商业模式,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市场交易,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企业 运营服务 场站开发 数据资源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M模型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8
作者 毛舒焕 《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提高城乡居民出行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引入OSM模型,从财政保障、线网规划、经营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监管五大维度17项指标入手,构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提高城乡居民出行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引入OSM模型,从财政保障、线网规划、经营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监管五大维度17项指标入手,构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该指标体系在城乡公交一体化评估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指标体系建设、提升数据采集准确性及深化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建议,为科学合理评估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M模型 城乡公交一体化 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的苏州古城交通优化策略探究
19
作者 韩敏 蒋继儒 周丹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古城是苏州最主要的交通发生与吸引区域,交通时空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干道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内部居民出行不便。在分析苏州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指出古城交通理性发展的趋向,重点从构建古城交通微循... 古城是苏州最主要的交通发生与吸引区域,交通时空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干道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内部居民出行不便。在分析苏州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指出古城交通理性发展的趋向,重点从构建古城交通微循环系统以及完善公共交通供给体系两个方面提出苏州古城交通优化的路径,以期为古城交通模式转型落位、交通资源高效配置、古城保护与更新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供给体系 微循环 公共交通 服务品质 交通需求 苏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的信号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名元 戴宏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均在向网络化运营推进,各种轨道交通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是工程建设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信号系统的兼容性则是实现各种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一个基础条件。目前,CBTC系统和CTCS列控系统在各自轨道...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均在向网络化运营推进,各种轨道交通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是工程建设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信号系统的兼容性则是实现各种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一个基础条件。目前,CBTC系统和CTCS列控系统在各自轨道交通领域均处于统治性的市场地位,两种列控系统对土建条件的需求截然不同,由此导致工程规模、功能定位等各方面的重大差异。重点论述两种列控系统在运营能力、公交化运营等方面的差异,针对目前互联互通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信号系统 公交化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