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ancial Supports to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Northeast China
1
作者 CONGDan-yang LIYou-hua TANGXiu-q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Supporting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i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mad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 the strategy going into effect, it will be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 Supporting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i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mad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 the strategy going into effect, it will be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economy and finance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Based on the financial fact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analyses on the key issues concerning finance and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countermeasures in five aspects are put forward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REJUVENATION money raising non-performing lo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evaluation mode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2
作者 CHEN Hongguang QI Guoyou ZHANG N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The paper viewed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hadn't technologies of thei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whose sources mainly depended on imitation and introduction f... The paper viewed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hadn't technologies of thei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whose sources mainly depended on imitation and introduction from abroa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dex criteria system of 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enterprises may revise the model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situations to evaluate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scientifically and quickly. The findings will be helpful to correlative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the related policies and als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 of enterpr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industry ba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appraised criteria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ing Subsidies to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Necessity of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3
作者 WEIHeng LIYou-hua CONGDan-y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As an old industrial base, Nor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ain production base. To rejuvenate Northeast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farming products processing, lengthen industrial chain and de... As an old industrial base, Northeast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ain production base. To rejuvenate Northeast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farming products processing, lengthen industrial chain and develop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d industrial base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互嵌式发展实践路径
4
作者 魏冉 谷月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55-58,共4页
该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个典型区域,开展普通话应用推广情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内蒙古和辽宁省普通话的推广现状、普及程度、应用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过程中采用实践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 该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个典型区域,开展普通话应用推广情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内蒙古和辽宁省普通话的推广现状、普及程度、应用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过程中采用实践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在少数民族和乡村地区收集关于普通话推广应用的资料和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持续推进已经初见成效,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和乡村地区,特别是老人群体,普通话的普及率仍然偏低。此外,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混合使用在日常语言的应用中十分普遍,此类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标准普通话的深入推广。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该文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的深度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普通话应用推广 民族团结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型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建议
5
作者 郝望望 唐阔 +5 位作者 郭磊 蔡云 迟子芳 颜增光 郭观林 王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5,共10页
大型污染场地污染面积大、环境风险高、管控和修复难度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影响严重。我国大型污染场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涉及行业类型广泛,因长年连片工业活动遗留了众多此类场地,亟需采取针对性的土壤污... 大型污染场地污染面积大、环境风险高、管控和修复难度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影响严重。我国大型污染场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涉及行业类型广泛,因长年连片工业活动遗留了众多此类场地,亟需采取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而此项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和技术各方面,常规的管控和修复思路并不完全适用该类型场地。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大型污染场地界定标准、基于风险与适应性的管理策略及典型实践案例,识别出我国存在大型污染场地界定标准不明确、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与资金保障不完备等问题。鉴于此,提出我国大型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管理工作建议:①明确大型污染场地的界定标准,筛查并形成清单,因地施策管控已有、预防新增;②推动自然规划等部门与环境部门协作,以“环境修复+开发利用”试点为依托,构建大型污染场地内部风险分级管理模式,完善调查、风险评估、管控和修复、长期监测的全方位、全周期技术标准体系;③强化复合污染机理研究、建立修复决策支持系统、拓展多元化资金筹集,通过推进科研突破、信息化升级与强化资金保障等措施,支撑大型污染场地长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污染场地 老工业基地 场地清单 风险管控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效应
6
作者 高浩宇 黄荣荣 陈亮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88-4698,共11页
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我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使得示范区城市PM... 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我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使得示范区城市PM_(2.5)浓度平均下降了3.238μg/m^(3),约占政策前示范区城市PM_(2.5)浓度均值的7.711%,显著改善了示范区城市的空气质量.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区政策主要是通过推动示范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环境规制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与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相比,示范区政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效应在老工业城市和复合型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南方地区中更为显著.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中国式分权在示范区建设和空气质量改善二者间存在调节效应:相比于集群式示范区和在年度考核中仅获得合格评价的示范区,单一式示范区和获得优秀和良好评价的示范区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可能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空气质量 老工业城市 资源型城市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破解产业负锁定困境:以湖北十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乔英俊 张延锋 +2 位作者 李垣 肖俊涛 薛塬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构建开放式区域创新生态,解决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资源和能力不足问题,是破解老工业基地产业负锁定困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理论综述分析,以老工业基地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分析如何构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机制、特色科技... 构建开放式区域创新生态,解决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资源和能力不足问题,是破解老工业基地产业负锁定困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理论综述分析,以老工业基地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分析如何构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机制、特色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支撑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和创新生态良性互动的螺旋式创新模式,按照“盘活产业存量—培育新增长点—优化区域创新治理—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走出区域产业负锁定和路径依赖,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国立科研机构 创新生态 产业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政策与城市绿色创新——来自中国资源型与老工业城市的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倩雯 曾军平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绿色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新发展理念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09-2019年中国资源型与老工业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 绿色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新发展理念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2009-2019年中国资源型与老工业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机制分析表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和创新投入效应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对不同城市特征和不同绿色创新类型具有差异性影响,具体表现为对资源型城市和复合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程度较高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可进一步扩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范围,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城市创新投入,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城市绿色创新 资源型城市 老工业城市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倩华 边志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1年中国152个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该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1年中国152个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该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多轮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这一影响存在明显的推广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示范区建设能够通过产业集聚、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三条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3)异质性分析发现,示范区建设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效应在老工业城市和集群式示范区中更为显著,在资源型城市与单一式示范区中相对较弱,在复合型城市中尚未显现。研究结论:应持续优化并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强化环境规制与支持技术创新,因地制宜细化政策安排,探索多元化产业转型路径,合力推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老工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柳力玮 刘艳军 +3 位作者 辛奕霖 付慧 金雨 吴函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7-1248,共12页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收缩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了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整体不高,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与增长城市的差距逐渐减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城市收缩程度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②城市收缩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在城市收缩的初期、中期、后期依次表现为无显著影响、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③从全局角度来看,城市收缩程度对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水平和资源依赖程度对其作用机制存在门槛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生态环境质量 PSR模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士君 王丹 宋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方向的同时强化城际之间的行业联系;哈大齐以及黑龙江东北城市组群则应做好资源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在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城市群组内部城市职能分工,加速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弱化不同等级城市间纵向联系的行政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在城市群组之间亦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为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城市群组 结构调整 功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的规划思考——以《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佳文 王磊 胡继元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05-113,共9页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分析,认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业基地建设与城市综合发展是否协调,基地与城市之间是否良好互动。通过对鞍钢工业基地与鞍山城市的关系梳理,分析了鞍山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单位制社会等诸多方面难题,从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从下列路径来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城市逐步转型升级:面向区域寻找产业转型动力;同步推进主导产业的精深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控矿山开采,加强生态治理;改造社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 城市转型 工业体系 单位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北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立军 刘海波 盛群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探讨了东北高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作用:为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科技支持和急需人才。在分析东北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东北高校的特点,提出了东北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 探讨了东北高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作用:为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科技支持和急需人才。在分析东北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东北高校的特点,提出了东北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东北高校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人才和重点科技支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东北 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国霞 佟连军 +1 位作者 李国平 鲁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9-655,共7页
夕阳产业地域(OldIndustrial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 夕阳产业地域(OldIndustrial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城市经济区进行分类,得出抚顺、本溪、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七台河、辽源等10个夕阳产业地域;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从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夕阳产业地域振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阳产业地域 指标体系 划分方法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工业基地演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琳琳 金凤君 洪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8-1387,共10页
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业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产业转型是破解发展困境的关键。论文构建了工业基地识别指标体系,从全国尺度对1985、2001和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进行识别和筛... 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业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产业转型是破解发展困境的关键。论文构建了工业基地识别指标体系,从全国尺度对1985、2001和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进行识别和筛选,分析其演化特征,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基地的产业演化路径。研究结论:1整体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多数基地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装备制造业发展尤其缓慢;2资源型工业基地一直维持单一产业主导的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应当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向资源深加工方向转变,从而发展成为新型原材料基地,或延伸产业链,建设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的综合工业体;3成熟型工业基地的产业组合方式由多种行业组合向双行业主导的轨迹演变,未来发展应继续依托产业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4衰退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由多种产业组合发展向单一产业主导的方向演变,未来应依托所在区域的一体化分工,逐步推进自身的工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基地 产业转型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港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耀光 王宁 赵永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来看,港口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我国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连港今后发展的要求,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从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来看,港口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我国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连港今后发展的要求,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和港口建设布局,并提出了对策和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国际航运中心 东北亚 大连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宇 董雯 +1 位作者 刘毅 李小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9-1370,共12页
通过资源型产业竞争力和空间集聚扩散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基础地位明显,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应,但相比全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2资源型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各异。3不... 通过资源型产业竞争力和空间集聚扩散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基础地位明显,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应,但相比全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2资源型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各异。3不同资源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态势及演化路径不同。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东北地区应针对不同资源型产业实施差异化的产业调整方案、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型产业附加值、以产业区为空间支点推动资源型产业政策精准化、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抓手推动资源型产业空间优化配置和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保障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所有制下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要素差异化比较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区企业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维 金娜 钟川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2-47,共6页
创新驱动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以2011-2013年东北老工业典型地区装备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规模实力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市场环境要素及创新利益要素4个创新驱动影响要素,通过... 创新驱动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以2011-2013年东北老工业典型地区装备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规模实力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市场环境要素及创新利益要素4个创新驱动影响要素,通过相关矩阵赋权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驱动关键影响要素及其主要影响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创新驱动关键要素维度下的现实基础不同,对企业创新发挥主要作用的要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创新资源要素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较大,市场环境要素对外资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更大,创新利益要素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创新驱动要素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振兴:困局与突破(专题讨论):东北三省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6
19
作者 黄群慧 石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112,共13页
2014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严峻。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下行是东北三省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针对2015年东北三省的工业运行表现,从产业结构、体制机制和供给要素三个层面分析东北三省工业经... 2014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严峻。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下行是东北三省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针对2015年东北三省的工业运行表现,从产业结构、体制机制和供给要素三个层面分析东北三省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主要有:重化工业比重大、国有经济占据主导、东北人口流失问题严重。针对东北三省各自的具体情况分析,三个省份发展存在以下突出“短板”,如辽宁存在出口下降过快问题,吉林省存在工业一柱擎天、汽车工业2015年大幅下降问题,黑龙江则面临农业比例过大的问题。东北地区需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老工业基地 工业经济下行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产业结构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于婷婷 宋玉祥 +1 位作者 浩飞龙 阿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9-717,共9页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老工业基地,在面临新一轮振兴机遇的形势下,人口分布的集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亟待细致梳理。根据中国第四、第五、第六次分县人口普查资料,运用洛伦兹曲线、人口密度相对变化率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1990~2...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老工业基地,在面临新一轮振兴机遇的形势下,人口分布的集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亟待细致梳理。根据中国第四、第五、第六次分县人口普查资料,运用洛伦兹曲线、人口密度相对变化率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1990~2010年、176个县域的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10个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从总体分布格局变化特征来看,20 a来人口密度始终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且以省会城市为主的多中心"T"型人口分布空间格局越来越明显;(2)1990~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经历了从相对分散到相对集中的变化过程,且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所占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占地面积大。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人口密度存在高高、低低集聚现象;(3)从人口密度变化类型来看,1990~2010年,共80个县域属于快速增加和缓慢增加类型,快速降低和缓慢降低类型的县域共96个,其中辽宁省县域人口密度变化"两极化"现象较为明显;(4)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同时作用于人口密度变化,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时空演变 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