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留盐间低阻油层识别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韬 商国庆 +1 位作者 陈飞虎 卢新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对文 1 3北块低阻油层与文 1 3西块同层位高阻油层取心资料对比与钻井试油资料结合分析 ,认为文留盐间低阻油层测井曲线特征是和油藏地质特征与钻井过程两方面因素有关。
关键词 文留油田 文13北块 低阻油层 矿化度 渗透率 特征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乐锦鹏 张哨楠 +3 位作者 丁晓琪 乐锦波 熊迪 朱志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7,9,共7页
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研究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结果表明:该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由泥岩、粉砂岩及薄层细砂岩组成;砂泥岩呈互层分布,存在大量泥质条带和生物扰动构造,其中以泥岩、粉砂岩最为发育;粒间溶... 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研究苏北盆地张家垛油田阜三段.结果表明:该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由泥岩、粉砂岩及薄层细砂岩组成;砂泥岩呈互层分布,存在大量泥质条带和生物扰动构造,其中以泥岩、粉砂岩最为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内微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其中粒内溶孔最为发育;研究区为浅湖亚相沉积,发育坝砂、滩砂和浅湖泥沉积微相,沉积相带、成岩因素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物性的重要条件.阜三段储层主要以坝砂为主,其次是滩砂;坝砂粒度较粗,杂基含量低,粒间孔、溶孔发育,砂体厚度大,储集性能好,而滩砂粒度较细,杂基含量高,微孔发育,胶结作用弱,砂体厚度薄,物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垛油田 阜三段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储层伤害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玉双 李庆印 王小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8,共6页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对储层的潜在危害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高岭石所造成的水敏和速敏。本文利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的伤害研究表明,1)马岭油...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粘土矿物主要成份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对储层的潜在危害依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高岭石所造成的水敏和速敏。本文利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真实砂岩模型进行的伤害研究表明,1)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速敏,临界速度的大小与渗透率呈正相关,一般渗透率越小,临界速度也越小。由于实际注入水的矿化度较实验用地层水的矿化度要低,故注水开发中的速敏伤害较实验结果要强。2)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存在弱一中等程度的水敏,K+的存在和注入水盐度的提高会减轻水敏伤害的程度,注入水的盐度以5-10 g/L为宜。3)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较无水敏伤害条件下的驱油效率低11.35%,宏观波及系数也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油层采收率。建议加强对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注水开发中的储层保护研究,在注水开发中采取更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以提高油层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储层伤害 速敏 水敏 驱油效率 采收率 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闵北断块低阻油层识别上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清华 程祥 +2 位作者 王晶 周宇成 刘强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11期52-57,共6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化,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中不断被发现,在实际的勘探过程中低阻油层的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低阻油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其含油性受多个因素影响。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评价低阻油层有很大的困难。针对闵桥...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化,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中不断被发现,在实际的勘探过程中低阻油层的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低阻油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其含油性受多个因素影响。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评价低阻油层有很大的困难。针对闵桥油田断裂构造错综复杂、油层低阻特征典型、测井解释难度大等特点,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已知样本进行学习获得识别模式,并使用自编软件,成功识别了闵北断块阜宁组三段低阻油层。识别结果显示,该层新增油井8口,含油面积增加0.53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3.62万t,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深化了对该断块油气分布规律与油藏类型的认识,理论意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人工神经网络 闵北断块 BP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CO_2混相驱替试验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奉东 王震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300,共5页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为复杂小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仅32%。该文通过将CO2混相驱油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与矿场试验相结合,进行了开采效果的理论和实际分析与对比。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采用CO2混相驱可以使该油藏采...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为复杂小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仅32%。该文通过将CO2混相驱油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与矿场试验相结合,进行了开采效果的理论和实际分析与对比。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采用CO2混相驱可以使该油藏采收率达到47%,比水驱油的方式提高15%。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已累计注入CO2气5 842×104m3,增产原油3×104t,提高采收率2%,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CO2混相驱油是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对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三次采油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油 矿场试验 提高采收率 复杂小断块油藏 泰州组 草舍油田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马氏链模型预测油田产量 被引量:1
6
作者 文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8-60,共3页
油田开发中,将产量波动较大的油田视为一个随机动态的灰色系统,结合灰色模型和马氏链模型的优点,采用具有擅长全局搜索和高度鲁棒性特点的遗传算法,直接优化求解模型的灰参数和马氏链的状态空间,建立起预测油田产量的灰色马氏链预测模... 油田开发中,将产量波动较大的油田视为一个随机动态的灰色系统,结合灰色模型和马氏链模型的优点,采用具有擅长全局搜索和高度鲁棒性特点的遗传算法,直接优化求解模型的灰参数和马氏链的状态空间,建立起预测油田产量的灰色马氏链预测模型。实践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克服2种方法在动态预测上的不足,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高,且方法简便易行,在油田开发动态预测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马氏链模型 灰色马氏链模型 实数编码 自适应遗传算法 油田动态预测 大庆油田北一区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