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魏建 宋艳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3-197,共5页
威慑理论是法经济学在刑法领域的核心贡献。自贝卡利亚和边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威慑理论归于沉寂,贝克尔复兴了这一理论,近代波斯纳、沙维尔、莱维特等使之更加细致,深入研究了刑罚决定各个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尽管一些实证研究证... 威慑理论是法经济学在刑法领域的核心贡献。自贝卡利亚和边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威慑理论归于沉寂,贝克尔复兴了这一理论,近代波斯纳、沙维尔、莱维特等使之更加细致,深入研究了刑罚决定各个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尽管一些实证研究证明威慑效应确实存在,但批评意见始终不绝。在批评意见的激励下以及借助于经济学的新进展,威慑理论在向着更加精致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行为经济学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威慑理论的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经济学 刑罚 罚金 监禁 威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刑法有期刑上限的提高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东平 薛夷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21,共8页
在2004年末的刑法改革中,日本将维持了近百年之久的有期刑上限,分别从单罪15年提高至20年,并合罪、再犯加重从20年提高至30年。这一改革也引发了相关的凶恶、重大犯罪法定刑的变化及其论争。此次刑法改革中涉及的诸如人均寿命的提高、... 在2004年末的刑法改革中,日本将维持了近百年之久的有期刑上限,分别从单罪15年提高至20年,并合罪、再犯加重从20年提高至30年。这一改革也引发了相关的凶恶、重大犯罪法定刑的变化及其论争。此次刑法改革中涉及的诸如人均寿命的提高、有期刑与无期刑之间差距的缩小、"通过严罚化以抑止凶恶犯罪"的"重重轻轻"刑事政策等问题,对同处东亚地区的我国刑法有期徒刑上限修改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司法实践,我国刑法有期徒刑上限宜提高为单罪20年,数罪并罚最高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有期刑上限 刑事政策 刑罚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刑事案件的法律关系与法律救济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婧 朱志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5-179,共5页
校园刑事案件近年来频发且有蔓延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校园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其法律关系是教育刑事法律关系。其中,主体为国家与实施犯罪行为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依法行使刑罚权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 校园刑事案件近年来频发且有蔓延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校园刑事案件具有特殊性,其法律关系是教育刑事法律关系。其中,主体为国家与实施犯罪行为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依法行使刑罚权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对国家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校园刑事案件中作为犯罪人的学生、教师等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鉴于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在校园刑事案件法律救济方面应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扩大非监禁刑的司法适用;适用辩诉交易制度解决未成年学生犯罪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刑事案件 教育刑事法律关系 辩诉交易 非监禁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数罪并罚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丽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我国刑法数罪并罚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未规定同种主刑的并罚原则;未规定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并罚;未规定同种附加刑合并处罚的原则;规定对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并罚只执行有期徒刑可能导致以轻刑吸收重刑、导致以拘役的执行为前提的制度... 我国刑法数罪并罚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未规定同种主刑的并罚原则;未规定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并罚;未规定同种附加刑合并处罚的原则;规定对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并罚只执行有期徒刑可能导致以轻刑吸收重刑、导致以拘役的执行为前提的制度无法适用;规定对异种附加刑应分别执行可能难以适用;等等。针对上述不足,应当对刑法规定进行修改,包括:明确规定同种主刑、同种附加刑的并罚原则;明文规定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并罚;明文规定将拘役等量折算成有期徒刑再与有期徒刑并罚;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罪并罚 主刑 附加刑 有期徒刑 拘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监禁刑改革的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红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非监禁刑是在监狱等监管场所之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是对犯罪人不剥夺自由的刑罚。伴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作为与犯罪对应存在的、惩罚犯罪手段的刑罚,应该也必须发生变化。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犯罪的形式、手段发生了... 非监禁刑是在监狱等监管场所之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是对犯罪人不剥夺自由的刑罚。伴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作为与犯罪对应存在的、惩罚犯罪手段的刑罚,应该也必须发生变化。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犯罪的形式、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刑罚的理念和种类就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确立轻缓、宽和、非监禁的刑罚理念,增加非监禁刑的种类,完善现有的非监禁刑制度,把能否对犯罪人适用非监禁刑作为必经程序纳入法庭审理阶段,扩大适用非监禁刑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禁刑 刑罚理念 刑罚改革 刑罚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军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0,共5页
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区矫正人力不足,更好地教育和改造社区服刑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法院自身审判职能和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的实现,从而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但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应定位为社区矫正的... 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区矫正人力不足,更好地教育和改造社区服刑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法院自身审判职能和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的实现,从而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但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应定位为社区矫正的决定者和矫正过程的配合者,同时要注意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与协调,解决自身存在的司法资源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监禁刑 社区矫正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实施手法与途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元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30-36,79,共8页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预防和促使罪犯重返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已经被许多国家广为采用。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既是行刑社会化的体现,也是社区矫正工作目标的要求。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是矫正对象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实现的重要保证。如何保...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预防和促使罪犯重返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已经被许多国家广为采用。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既是行刑社会化的体现,也是社区矫正工作目标的要求。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是矫正对象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实现的重要保证。如何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能够有效实现,笔者认为:整个社区矫正工作过程必须始终坚守社会化手法参与其中,社区矫正工作社会化途径主要针对矫正对象适应能力提升与自我功能完善,以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会化 实施手法 非监禁刑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被引量:1
8
作者 冉传慧 谭明 向晓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法,对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使这一司法政策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使刑罚的执行不逾越法律的轨道,对社区矫正的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过程进行检察监督极具紧迫...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法,对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使这一司法政策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使刑罚的执行不逾越法律的轨道,对社区矫正的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过程进行检察监督极具紧迫性和必要性。与监禁刑检察监督相比,非监禁刑的检察监督具有特殊性,探讨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检察监督机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 检察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九)》终身监禁制度之商榷——终身监禁制度之辨析及其制度改造之经济分析
9
作者 徐祎苧 文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随着国家首例终身监禁案例的宣判,《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罪增加终身监禁制度的修改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学界对这一修改早已有不同的声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总结对终身监禁制度的正面评价,并从多角度对终身监禁之价值进行辨析... 随着国家首例终身监禁案例的宣判,《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罪增加终身监禁制度的修改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学界对这一修改早已有不同的声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总结对终身监禁制度的正面评价,并从多角度对终身监禁之价值进行辨析;同时从法经济学的立场出发,运用刑罚经济分析中的"效用最大化"评价此项制度变动之效率状况。由此得出结论:关于终身监禁制度的正面评价仍有待商榷;从法经济学角度看,终身监禁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达到增加犯罪成本、降低犯罪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修正案九 终身监禁 制度价值辨析 刑罚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