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志怪”的社会新闻文体论证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振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魏晋"志怪"这一文体一直被划入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领域,其历史原因是概念内涵上的模糊、对志怪文体错误的定位。实际上"志怪"的内容是中国早期的社会新闻,它在内容上属于"实录"性质,不是虚构,因此不属... 魏晋"志怪"这一文体一直被划入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领域,其历史原因是概念内涵上的模糊、对志怪文体错误的定位。实际上"志怪"的内容是中国早期的社会新闻,它在内容上属于"实录"性质,不是虚构,因此不属于小说;"志怪"在采辑过程中很讲究时新性和知新性,文字多重奇闻怪谈,因而也有别于史传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 社会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史记》“志怪笔法”透视司马迁的情感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明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0-72,共3页
关于《史记》的“志怪笔法” ,学术界论述颇详 ,但很少有学者从情感出发去解读和挖掘其背后的东西 ,设身处地地理解司马迁的心灵世界。其实《史记》是太史公的心灵史诗 ,史蕴诗心 ,它超越了具体的史实和叙述层面 ;在“善恶报应”说和“... 关于《史记》的“志怪笔法” ,学术界论述颇详 ,但很少有学者从情感出发去解读和挖掘其背后的东西 ,设身处地地理解司马迁的心灵世界。其实《史记》是太史公的心灵史诗 ,史蕴诗心 ,它超越了具体的史实和叙述层面 ;在“善恶报应”说和“天命观”论调的深层 ,包含着一位正直史学家对于不合理社会现象所作的非理性说明和不自觉的情感渗透 ,我们得细加琢磨方能领略其“得意忘言”的特殊旨趣 ,这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志怪笔法 司马迁 情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