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等长肌力测定在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史惟 李惠 +3 位作者 苏怡 陆恺 侯芳华 杨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评价定量等长肌力测定在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方法共21例Duchenne型(19例)和Becker型(2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采用手持式肌力测定仪检测患儿髋、膝、踝等部位肌群肌力,比较不同检测者间... 目的评价定量等长肌力测定在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肌力测定中的信度。方法共21例Duchenne型(19例)和Becker型(2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采用手持式肌力测定仪检测患儿髋、膝、踝等部位肌群肌力,比较不同检测者间和同一检测者两次测试结果间的相关性,以评价手持式肌力测定仪的不同检测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手持式肌力测定仪测定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肌群具有良好的不同检测者间信度(ICC=0.762~0.978)和重测信度(ICC=0.690~0.938),但二者对远端肌群(足跖屈和足背屈)信度均相对较低。结论手持式肌力测定仪在Duchenne型和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下肢肌力测定中具有较好的不同检测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可以用于监测肌力变化和评价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杜氏 肌力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腰肌对髋关节功能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单大卯 伍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由于髂腰肌在人体中所处位置、肌纤维走向、起止点位置关系等,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适宜方法获得在体运动过程中该肌工作可信的定量数据。结合下肢肌肉附着点三维坐标的研究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根据髋关节解剖位和运动全程幅... 由于髂腰肌在人体中所处位置、肌纤维走向、起止点位置关系等,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适宜方法获得在体运动过程中该肌工作可信的定量数据。结合下肢肌肉附着点三维坐标的研究提供的有关资料、数据,根据髋关节解剖位和运动全程幅度中肌长度、力臂的变化规律,对髂腰肌的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对下肢机械轴即髋膝关节中心连线作用而言,在解剖基准位,髂腰肌对髋关节有旋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 髂腰肌代起点 下肢机械轴 下肢肌肉功能模型 肌力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伍勰 单大卯 魏文仪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建立人体下肢肌肉功能的数学模型并编写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为人体运动过程中的下肢各肌肉力学描述及评估提供快速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利用现有的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及其与体表骨性形态学参数的回归方程等相关研究成果... 目的建立人体下肢肌肉功能的数学模型并编写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为人体运动过程中的下肢各肌肉力学描述及评估提供快速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利用现有的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及其与体表骨性形态学参数的回归方程等相关研究成果,利用VisualC++6.0平台,编写下肢肌肉功能评定软件。结果软件系统可输出任意模拟姿态或实际运动过程中的下肢肌肉功能参数。结论本研究成果可从肌肉动力学层面来指导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也可应用于相关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肌肉附着点坐标 肌肉功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英伟 邹晓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将振动训练运用在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经过8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改善效应。将16名吉林省速滑队女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和振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8... 将振动训练运用在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经过8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改善效应。将16名吉林省速滑队女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和振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8周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为2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速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效果。尽管8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速滑运动员下肢肌群的最大力量无明显优势,但能显著性提高下肢肌群爆发力与耐力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速滑运动员的下蹲跳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速滑 下肢肌力 爆发力 肌肉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走缓慢2年 双下肢无力1年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昊 石志鸿 +2 位作者 韩彤 阎晓玲 纪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2-705,共4页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因行走缓慢2年、双下肢无力1年,于2019年3月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201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缓慢,家人诉其走路“声音大”,因无明显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未予重视;1年前(2018年2月)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因行走缓慢2年、双下肢无力1年,于2019年3月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201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缓慢,家人诉其走路“声音大”,因无明显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未予重视;1年前(2018年2月)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易跌倒,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2018年3月29日)血清肌酸激酶(CK)728 U/L(24~200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涵体 肌疾病 下肢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