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迭代QR分解的MMSE V-BLAST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赟 汪晋宽 +1 位作者 宋昕 解志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针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在MIMO系统接收端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大量伪逆运算导致检测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用一种基于迭代QR分解的MMSE V-BLAST算法,避免了伪逆运算,有效地降低了检测算法的复... 针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在MIMO系统接收端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大量伪逆运算导致检测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用一种基于迭代QR分解的MMSE V-BLAST算法,避免了伪逆运算,有效地降低了检测算法的复杂度,使系统检测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多散射物无线通信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提案算法在保证相同信噪比,误码率没有显著变化的前提下,系统检测复杂度明显改善.理论分析证明,系统中有效天线数目越多,所提出的算法优越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SE v-BLAST 误码率 迭代QR分解 系统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信道估计下的软输出MMSEV-BLAST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军 李少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5-1228,共4页
针对信道编码MIMO系统,该文推导出了实际信道估计下的软输出MMSEV-BLAST检测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了信道估计误差和判决误差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该文所提算法在几乎没有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降低残余误码平层,获得显著的... 针对信道编码MIMO系统,该文推导出了实际信道估计下的软输出MMSEV-BLAST检测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了信道估计误差和判决误差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该文所提算法在几乎没有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降低残余误码平层,获得显著的性能增益;所提算法对信道估计误差方差的估计可靠性不敏感,因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MMSE v-BLAST 软输出 信道估计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V-BLAST非线性预编码方法
3
作者 傅洪亮 陶勇 张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77-3079,共3页
针对垂直分层空时方案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MIMO-OFDM下行链路系统中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V-BLAST非线性模代数预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几何均值分解获得各子信道具有相同等效噪声增益的预编码矩阵,再... 针对垂直分层空时方案传统检测存在误层传输效应及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MIMO-OFDM下行链路系统中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V-BLAST非线性模代数预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几何均值分解获得各子信道具有相同等效噪声增益的预编码矩阵,再在发射端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波信道间进行非线性模代数预编码,可以有效地消除分层空时码的误层传输效应,在接收端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误码性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行链路接收机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垂直分层空时 几何均值分解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VR的电力系统扰动后最低频率预测 被引量:32
4
作者 薄其滨 王晓茹 刘克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8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v-支持向量回归(v-SVR)的快速预测扰动后电力系统最低频率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发电机的最大出力限制、旋转备用的水平及分配方式、原动机-调速器系统和负荷等对电力系统频率动态的影响。通过与PSS/E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可知... 提出了一种基于v-支持向量回归(v-SVR)的快速预测扰动后电力系统最低频率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发电机的最大出力限制、旋转备用的水平及分配方式、原动机-调速器系统和负荷等对电力系统频率动态的影响。通过与PSS/E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使用v-SV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扰动后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及最低频率,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推广性。进一步,可将使用v-SVR方法所训练出的模型应用于电力系统频率的在线安全稳定评估和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紧急控制措施,防止系统频率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低频率 频率动态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回归 v-SvR 广域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音人脸图像的总间隔v最小类内方差SVM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冰 王士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48-152,共5页
提出总间隔v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TM-v-MCVSVMs),用于解决含有噪音人脸图像的分类问题,它综合了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MCVSVMs)和总间隔v-支持向量机(TM-v-SVM)的优点。给出了TM-v-MCVSVMs在小样本问题和非线性分类问题中的解决方... 提出总间隔v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TM-v-MCVSVMs),用于解决含有噪音人脸图像的分类问题,它综合了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MCVSVMs)和总间隔v-支持向量机(TM-v-SVM)的优点。给出了TM-v-MCVSVMs在小样本问题和非线性分类问题中的解决方法。经初步的实验验证,在含有噪音人脸图像的分类问题中,TM-v-MCVSVMs获得了比MCVSVMs和TM-v-SVM更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MCvSvMs) 总间隔v-支持向量机(TM-v-SvM) 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PCA) 核主成分分析(K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矢量的最小类内方差SVM与噪音人脸分类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冰 王士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4-167,202,共5页
提出基于公共矢量的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CV-MCVSVM),用于提高噪音人脸图像分类问题中的抗噪性能。它继承了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MCVSVMs)的优点,引入了由公共矢量(CVs)构成的散度矩阵Scom,由于CVs包含了样本中的共同信息,因此CV-... 提出基于公共矢量的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CV-MCVSVM),用于提高噪音人脸图像分类问题中的抗噪性能。它继承了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MCVSVMs)的优点,引入了由公共矢量(CVs)构成的散度矩阵Scom,由于CVs包含了样本中的共同信息,因此CV-MCVSVM在定义中将每个样本减去了CVs的均值,保留了更多的分类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抗噪能力。给出了CV-MCVSVM的推导过程。经实验验证,在含有噪音人脸图像的分类问题中,CV-MCVSVM获得了比MCVSVMs和总间隔v-支持向量机(TM-v-SVM)更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最小类内方差支持向量机(MCvSvMs) 总间隔v-支持向量机(TM-v-SvM) 判别公共矢量(DCvs) 公共矢量(Cvs)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平方根法”最优解严格的数学证明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建华 张颖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对分层界限的确定方法中著名的“累积平方根法”(快速近似法)的最优解,从n元函数微分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完整严格的数学证明,进一步给出了估计量方差V(xst)的最小值,并且提出了最优界点Xh的规范的搜寻流程。
关键词 最优解 估计量方差v(-^Xst)的最小值 乘数法 最优 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领域自适应概率密度估计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敏 俞林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传统概率密度估计法建立好密度估计模型后,无法将源域知识传递给相关目标域密度估计模型。提出用无偏置v-SVR的回归函数来表示传统概率密度估计法获得密度估计信息,并说明无偏置v-SVR等价于中心约束最小包含球及概率密度回归函数可由中... 传统概率密度估计法建立好密度估计模型后,无法将源域知识传递给相关目标域密度估计模型。提出用无偏置v-SVR的回归函数来表示传统概率密度估计法获得密度估计信息,并说明无偏置v-SVR等价于中心约束最小包含球及概率密度回归函数可由中心约束最小包含球中心点表示。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提出中心点知识传递领域自适应概率密度估计法,用于解决因目标域信息不足而无法建立概率密度函数的场景。实验表明,此种领域自适应方法进行领域间知识传递的同时,还能达到源域隐私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密度函数 无偏置v-SvR 中心约束最小包含球 核心集 领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动结式的三种宾语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晓琴 《汉语学报》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本文将动结式所带的宾语分为使动、受事、形式宾语三类,指出成为动结式宾语的基本条件是宾语和补语之间必须构成他动或使动语义关系,最低合格条件是客观上存在宾语和补语的搭配形式(尽管二者没有语义上的指向关系)。
关键词 动结式 使动宾语 受事宾语 形式宾语 最低合格条件(最大容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系统最小能耗下的运控曲线计算
10
作者 张雷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4-220,共7页
目前高速磁浮交通牵引系统多采用双端供电模式,针对该工作模式下给定运控曲线的等电流、等电压分配策略产生大量区间能耗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以最小能耗为目标的运控曲线计算。首先建立双端供电模式下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d-q轴等效电路模... 目前高速磁浮交通牵引系统多采用双端供电模式,针对该工作模式下给定运控曲线的等电流、等电压分配策略产生大量区间能耗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以最小能耗为目标的运控曲线计算。首先建立双端供电模式下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d-q轴等效电路模型,分别根据等电流法和等电压法分配双端变流器的电流,然后将整个高速磁浮交通牵引系统的能耗作为目标函数,再把运行耗时和区间距离作为约束条件,最后通过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法求出最小能耗点,进而得到高速磁浮的运控曲线。经仿真计算发现,该方法能在满足等电流和等电压分配策略的情况下,找到符合约束条件的最小能耗点和其所对应的运控曲线,使得整个高速磁浮交通牵引系统的能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 双端供电模式 运控曲线 最小能耗 拉格朗日条件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粒径钒/铁共掺杂纳米TiO_2透明光触媒乳液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瑞雪 太优一 +2 位作者 俞欢 郝文卓 李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2-588,共7页
采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以TiCl_4、硝酸铁、偏钒酸铵等为主要实验原料,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3.8nm的钒/铁共掺杂纳米TiO_2透明光触媒乳液.对样品的组成、物相、粒径、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通过XRD、EDS、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 采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以TiCl_4、硝酸铁、偏钒酸铵等为主要实验原料,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3.8nm的钒/铁共掺杂纳米TiO_2透明光触媒乳液.对样品的组成、物相、粒径、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通过XRD、EDS、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来进行表征.采用酸性红3R染料为实验降解材料,研究了钒/铁共掺杂纳米TiO_2光触媒的光催化特性.结果表明,样品乳液的光催化性能在回流时间是15min,pH值是6,钒/铁掺杂量的比例是0.5%时达到最好.将加入相同酸性红3R染料溶液的样品乳液,在太阳光照持续60min的条件下,降解率最高能够达到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透明光触媒乳液 钒/铁共掺杂 最小粒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斌 陈庆伟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6-1176,共11页
针对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在悬停状态下滚转力矩与横侧向推力存在强耦合、系统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利用坐标变换和输入输出线性化将系统分解成最小相位子系统和非最小相位子系统.对非最小相位子系统... 针对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在悬停状态下滚转力矩与横侧向推力存在强耦合、系统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利用坐标变换和输入输出线性化将系统分解成最小相位子系统和非最小相位子系统.对非最小相位子系统,采用稳态系统中心的方法求解理想内部动态,并跟踪系统理想内模设计了LQR控制器,使得内部动态有界;对最小相位子系统设计了高增益控制器使得外部动态渐进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器对给定轨迹和飞行器机动轨迹都有较好的跟踪效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最小相位系统 理想内模 轨迹跟踪 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玮 韦岗 《电讯技术》 2005年第3期26-29,共4页
分层空时码(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BLAST系统中一类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检测算法,依据信号模型,分析推导了基于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估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 分层空时码(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BLAST系统中一类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检测算法,依据信号模型,分析推导了基于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估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以上算法与判决反馈及最佳排序思想结合的方法,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提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和特点,结果表明分层空时码用于无线通信具有极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系统 垂直分层空时码 迫零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 判决反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