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谣言与革命——关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政治传播学分析 |
黄岭峻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
|
辛亥革命后广东近代城市的发展(1911—1936) |
张晓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5
|
|
3
|
由热情而理性:1911-1912年间杜亚泉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及认识 |
李学桃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4
|
陈子英:鲁迅青年形象建构的一个隐秘侧影 |
王丹
刘铁群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民国商家对辛亥革命的特殊纪念——“双十节”广告与“广告”双十节 |
郭辉
罗福惠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6
|
辛亥革命后武汉音乐生活的变化 |
田可文
李俊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7
|
新世纪之初的辛亥革命史研究(2000—2009) |
章开沅
田彤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8
|
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
王奇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6
|
|
9
|
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 |
刘伟
张佩佩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0
|
辛亥革命与早期共产党人的思想启蒙 |
刘世华
谷雨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1
|
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嬗变及历史影响 |
王凌皓
朱志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2
|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 |
王毅武
皮永华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 |
谢俊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4
|
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
史革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15
|
试论土司制度终结的标志 |
杨庭硕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6
|
“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 |
许纪霖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7
|
武昌起义后清、袁、孙妥协原因述论 |
丁健
李金全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3
|
|
18
|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 |
吴福环
苗健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9
|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 |
皮永华
陈哲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20
|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林家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