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agating adaptive-weighted vector median filter for motion-field smoothing 被引量:2
1
作者 LinMengdong YuSong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In the field of predictive video coding and format convers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towards estimation of the true inter-frame motion. The restoration of motion vector field computed by 3-D RS is addressed... In the field of predictive video coding and format convers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towards estimation of the true inter-frame motion. The restoration of motion vector field computed by 3-D RS is addressed and a propagating adaptive-weighted vector median (PAWVM) post-filter is proposed. This approach decomposes blocks to make a better estimation on object borders and propagates good vectors in the scanning direction. Furthermore, a hard-threshold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calculating vector weights to improve the propagating. By exploiting both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he vector field and the matching error of candidate vectors, PAWVM makes a good balance between the smoothness of vector field and the prediction error, and the output vector field is more valid to reflect the true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estimation block effect true motion vector median flat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艳辉 连一闻 +5 位作者 刘芳妍 黄珂 贾怡童 孟繁琪 吴洁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联合环泊酚组(EC组,n=29)和环泊酚组(C组,n=30)。EC组给予环泊酚前2 min静注艾司氯胺酮0.3 mg/kg,C组于相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剂量调整梯度为0.04 mg/kg,检查时若出现阳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增加0.04 mg/kg,阴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减少0.04 mg/kg。阳性反应为麻醉诱导后2 min患者BIS无法降至60或置入胃镜时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2级及以上。记录环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robit概率回归分析法计算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C组比较,EC组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0.05)。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为0.21 mg/kg(95%CI 0.12~0.25 mg/kg),ED_(95)为0.32 mg/kg(95%CI 0.26~0.39 mg/kg),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为0.37 mg/kg(95%CI 0.32~0.40 mg/kg),ED_(95)为0.48 mg/kg(95%CI 0.43~0.54 mg/kg)。与C组比较,EC组使用环泊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诱导ED_(50)、ED_(95)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艾司氯胺酮0.3 mg/kg可降低环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诱导时的ED_(50)并减少检查过程中环泊酚总用量,术中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环泊酚 无痛胃肠镜 半数有效剂量 麻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环泊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被引量:1
3
作者 梅凤美 赵金兵 +2 位作者 金晶星 陆军 曾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复合丙泊酚或环泊酚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Ce_(50))。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老年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65岁,BMI 20~30 kg/m^(2)。将患者... 目的探讨并比较复合丙泊酚或环泊酚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Ce_(50))。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老年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65岁,BMI 20~30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环泊酚组(C组),每组33例。两组首例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30 ng/ml,达到效应室浓度后根据分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或环泊酚0.30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且BIS≤60,给予罗库溴铵0.60 mg/kg,肌松完全TOF为0后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心血管阳性反应为气管插管后2 min内HR或SBP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舒芬太尼的靶浓度由序贯法确定,相邻浓度梯度比为1∶1.2。根据气管插管反应,上调或下降一个浓度梯度,直至第7个阳性反应-阴性反应交叉点时结束试验。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前(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气管插管后3 min(T_(3))和气管插管后5 min(T_(4))的HR、SBP、DBP和BIS。采用Dixon-Mood半数有效量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Ce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P组比较,C组T_(1)时SBP明显升高;T_(2)—T_(4)时BIS明显降低(P<0.05)。P组和C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e_(50)分别为0.253 ng/ml(95%CI 0.215~0.297 ng/ml)和0.241 ng/ml(95%CI 0.209~0.279 ng/ml),两组Ce_(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复合丙泊酚1.5 mg/kg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e_(50)为0.253 ng/ml(95%CI 0.215~0.297 ng/ml),复合环泊酚0.30 mg/kg时舒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e_(50)为0.241 ng/ml(95%CI 0.209~0.279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有效浓度 舒芬太尼 环泊酚 气管插管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日间乳腺微创手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路 张雪婷 +2 位作者 刘继珍 赵阳 张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日间乳腺微创手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于日间手术中心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5.0 kg/m 2,ASA分级Ⅰ~Ⅱ级。静脉注射阿...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日间乳腺微创手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方法: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于日间手术中心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5.0 kg/m 2,ASA分级Ⅰ~Ⅱ级。静脉注射阿芬太尼10μg/kg,30 s后静脉注射环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体动反应≥2级为阳性。采用Dixon序贯法试验,环泊酚初始剂量0.40 mg/kg,剂量梯度为0.04 mg/kg,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 50和ED 95。结果:共纳入36例患者。复合10μg/kg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日间乳腺微创手术体动反应的ED 50(95%CI)为0.285(0.263~0.303)mg/kg;ED 95(95%CI)为0.337(0.314~0.421)mg/kg。结论:复合10μg/kg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日间乳腺微创手术体动反应的ED 50为0.28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体动反应 半数有效剂量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避效应下中央分隔设施对道路空间路权的影响
5
作者 陈莹 杜志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202,共8页
为寻求最佳的中央分隔设施布设方式,通过驾驶仿真建立中国常见的4种中分带形式,提取轨迹、速度相关数据;以道路空间路权中的横向路权为基础,选取道路利用率为指标,分析实际路权与名义路权的差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高度设施下的驾驶人... 为寻求最佳的中央分隔设施布设方式,通过驾驶仿真建立中国常见的4种中分带形式,提取轨迹、速度相关数据;以道路空间路权中的横向路权为基础,选取道路利用率为指标,分析实际路权与名义路权的差异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高度设施下的驾驶人轨迹整体波动范围具有显著性差异。由规避效应所触发的向右偏移中,弹性交通柱场景R_(5)下的轨迹偏移达到最大,其次是交通隔离栏R_(7)、突起路标R_(2),均大于未设置设施的双黄线场景R_(1);虽然设施的增设触发驾驶人的规避效应,但一定程度的横向偏移可以提高道路利用率,最高可提升11.15%,出现在R_(5)中;同时,设施的设置抑制驾驶人的行车速度,可实现交通安全与交通设计的双向提高;最终计算得出,满足最大限度名义路权利用率的中分带宽度为0.844 m,设施高度为138.6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避效应 中央分隔设施 空间路权 设施高度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环泊酚抑制老年患者前列腺穿刺时体动反应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皓天 庄楷 +2 位作者 胡晶辉 嵇富海 彭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索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环泊酚镇静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老年男性患者49例,年龄65~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 目的探索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环泊酚镇静半数有效剂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老年男性患者49例,年龄65~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联合环泊酚组(E组,n=23)和环泊酚组(C组,n=26)。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后,E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2 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上下序贯法确定环泊酚镇静诱导的给药剂量。E组环泊酚起始剂量为0.2 mg/kg,C组环泊酚起始剂量0.3 mg/kg,剂量梯度均为0.05 mg/kg。若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第1针前列腺穿刺不出现体动,下一例患者的环泊酚剂量减少0.05 mg/kg,反之下一例剂量增加0.05 mg/kg。出现7个无体动和有体动的拐点交替后终止研究。记录环泊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恶心呕吐、精神系统不良反应。采用Probit法计算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C组比较,E组环泊酚总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_(50)为0.22 mg/kg(95%CI 0.19~0.26 mg/kg),C组的ED_(50)为0.38 mg/kg(95%CI 0.31~0.46 mg/kg)。与C组比较,E组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_(50)明显降低(P<0.05)。E组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_(95)为0.28 mg/kg(95%CI 0.25~0.49 mg/kg),C组的ED_(95)为0.51 mg/kg(95%CI 0.44~1.25 mg/kg)。与C组比较,E组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_(95)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时环泊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D_(50)为0.38 mg/kg,联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 mg/kg后其ED_(50)降低至0.2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环泊酚 老年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5
7
作者 钱淑雯 郭旋 +1 位作者 沈耘 张马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在鼻咽通气道下完成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38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在鼻咽通气道下完成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38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3 min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2 min后置入鼻咽通气道。首例患者给予瑞马唑仑0.2 mg/kg,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确定下一例患者瑞马唑仑的剂量,若前一例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时出现以下任意一种阳性反应(摇头、呛咳、体动、HR增快幅度>基础值的20%、SBP或DBP升高幅度>基础值的20%),则下一例麻醉诱导时瑞马唑仑剂量增加0.01 mg/kg,反之则减少0.01 mg/kg,直到出现7次折返后停止。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ED_(50)、95%有效剂量(ED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ED_(50)为0.193 mg/kg(95%CI 0.191~0.195 mg/kg),ED95为0.209 mg/kg(95%CI 0.205~0.213 mg/kg)。结论复合舒芬太尼时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鼻咽通气道置入反应的ED_(50)为0.193 mg/kg(95%CI 0.191~0.19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半数有效剂量 鼻咽通气道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间隔时间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旭林 徐世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技术在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有效间隔时间。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01例,年龄20~40岁,BMI 20~35 kg/m 2,ASAⅠ或Ⅱ级,孕期37~4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五组:PIEB间隔时间...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技术在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有效间隔时间。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01例,年龄20~40岁,BMI 20~35 kg/m 2,ASAⅠ或Ⅱ级,孕期37~4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五组:PIEB间隔时间40 min组(P40组,n=20)、PIEB间隔时间50 min组(P50组,n=19)、PIEB间隔时间60 min组(P60组,n=20)、PIEB间隔时间70 min组(P70组,n=20)和PIEB间隔时间80 min组(P80组,n=22)。给予负荷剂量12 ml 1 h后采用PIEB模式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间隔时间根据各组分配时间确定,泵内药物为0.1%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15μg/ml共12 ml。根据有效镇痛率(第一产程结束前无需追加镇痛药物的产妇比例),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半数有效间隔时间(EI_(50))和90%有效间隔时间(EI_(90))。记录镇痛前、镇痛后20 min、1、2、3、4 h、宫口开全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分娩镇痛中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情况(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新生儿体重、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P40组、P50组、P60组、P70组和P80组有效镇痛率分别为95.0%、84.2%、70.0%、55.0%和50.0%,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EI_(50)和EI_(90)分别为76.5 min(95%CI 69.0~93.9 min)和43.4 min(95%CI 17.6~52.7 min)。两组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15μg/ml PIEB行分娩镇痛的EI_(50)和EI_(90)分别为76.5 min(95%CI 69.0~93.9 min)和43.4 min(95%CI 17.6~52.7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 氢吗啡酮 半数有效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MUHOZA Bertrand-Geoffrey 梁增辉 +3 位作者 谢艳乐 陈书涵 吴有杰 袁静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评估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 50)。方法:选取2023年4至7月在本院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研究,初始环泊酚诱导剂量为0.3 mg/kg,相邻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梯度差值... 目的:评估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 50)。方法:选取2023年4至7月在本院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研究,初始环泊酚诱导剂量为0.3 mg/kg,相邻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梯度差值为0.03 mg/kg,如果患者意识消失则下一例患者降低1个梯度,反之则升高1个梯度,待出现7个交叉拐点则终止该研究。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环泊酚ED 50以及95%CI。记录开始给药至给药后3 min内患者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 2)、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谱指数(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每30 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给药后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情况和诱导期间环泊酚总剂量。结果:共纳入26例,年龄65~78岁,BMI 18.0~28.0 kg/m 2,ASA分级Ⅱ~Ⅲ级。环泊酚诱导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 50(95%CI)为0.267(0.250~0.284)mg/kg。与麻醉诱导即刻比较,给药后30、60、90、120、150、180 s时的MOAA/S评分、BIS、MAP明显下降(P<0.05),HR无明显变化;患者均未发生注射痛、低血压和需要处理的心动过缓。结论: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 50(95%CI)为0.267(0.250~0.28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半数有效量 老年患者 序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镇宇 万婷婷 +4 位作者 王冠华 邱文蕊 张奕文 陈汉文 吕婷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施耐德(Schnider)模型靶控输注(TCI)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初次人工流产患者46例,年龄18~35岁,妊娠6~9周,BMI 18~25 kg/m^(2),ASA...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施耐德(Schnider)模型靶控输注(TCI)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初次人工流产患者46例,年龄18~35岁,妊娠6~9周,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n=25)和生理盐水组(C组,n=21)。L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Schnider模型TCI丙泊酚,初始效应室靶浓度设为4.0μg/ml,依据Dixon序贯法,如在扩张宫颈时发生2级及以上体动反应,为阳性反应,则下一例升高一个浓度梯度,否则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为0.5μg/ml。连续出现7个阳性反应拐点时终止研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两组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和95%有效浓度(EC_(95))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和宫颈扩张效果,丙泊酚注射痛和术后15 min VAS疼痛评分,围术期低氧血症、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为3.82μg/ml(95%CI 3.59~4.03μg/ml),EC_(95)为4.25μg/ml(95%CI 4.04~5.10μg/ml)。C组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为4.09μg/ml(95%CI 3.71~4.41μg/ml),EC_(95)为4.65μg/ml(95%CI 4.36~6.48μg/ml)。与C组比较,L组丙泊酚EC_(50)明显降低,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减少,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丙泊酚注射痛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可降低Schnider模型TCI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减少丙泊酚使用量,降低静脉注射痛发生率,宫颈扩张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泊酚 人工流产术 半数有效剂量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剂量研究
11
作者 张乐 马孟召 +4 位作者 董王军 路耀军 高也悦 黄绍强 杨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方法选择一直生活在亚高原地区,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30例,采用上下序贯法,脊麻罗哌卡因初始剂量14 mg(1.4 mL),有效定义...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方法选择一直生活在亚高原地区,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单胎产妇30例,采用上下序贯法,脊麻罗哌卡因初始剂量14 mg(1.4 mL),有效定义为脊麻注药后15 min内针刺双侧感觉阻滞平面T6或以上,胎儿娩出前不需额外硬膜外麻醉。根据前一例是否有效决定下一例产妇的剂量递增或递减1 mg。分别用Dixon上下序贯法和保序回归,计算罗哌卡因的ED50和95%CI,记录研究期间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共30名产妇参与研究,平均年龄(30.88±5.56)岁,孕周(40±1.41)周,身高(156.69±5.80)cm,体重(67.44±10.48)kg。Dixon上下序贯法计算等比重罗哌卡因的ED50为10.68 mg(95%CI:9.65~12.58 mg)。保序回归计算ED50为10.33 mg(95%CI:9.41~12.07 mg),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术中产妇出现低血压8例,心动过缓1例,恶心呕吐7例,未出现高血压、寒颤。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亚高原地区脊麻剖宫产的ED50为10.68 mg,高于目前已知的平原地区患者所需的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原 罗哌卡因 剖宫产 半数有效剂量(ED50) 脊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15
12
作者 蒋婷婷 刘月 +5 位作者 徐漫 谭其莲 蒋宇智 孙蓓 赵雅梅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1-794,共4页
目的 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行胃镜检查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阿芬太尼(30 s内推注完毕),随后给予丙泊酚... 目的 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行胃镜检查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阿芬太尼(30 s内推注完毕),随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靶控浓度为3μg/ml,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为0分时置入胃镜。依据Dixon序贯法确定阿芬太尼剂量(初始剂量为4.5μg/kg),如出现胃镜置入阳性反应,则下一位患者增加剂量至高一级,否则降低剂量至低一级,剂量梯度为0.5μg/kg。胃镜置入阳性反应标准:胃镜置入时或1 min内患者出现呛咳、恶心和(或)发生体动反应。研究过程中出现7次折返则停止试验。计算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复合丙泊酚时单次静脉推注阿芬太尼抑制胃镜检查患者置入反应的ED_(50)为4.70μg/kg(95%CI 3.92~5.79μg/kg),ED_(95)为5.87μg/kg(95%CI 5.23~16.94μg/kg)。结论 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胃镜检查患者置入反应的ED_(50)为4.7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 胃镜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时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雪芳 苏国宁 +3 位作者 李赟 宋端怡 邓敏 卜林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 目的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果七氟醚的ED50为4.2%,95%可信区间为4.1%~4.3%。结论七氟醚可用于婴幼儿全凭吸入诱导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召鑫 徐波 +1 位作者 张兴安 屠伟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1组)、中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2组)和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3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时分别以0、0.4、0.6和0.8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15min,然后以初始效应室靶浓度(Ce)1.0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每次待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与靶浓度平衡时以0.2μg/ml逐步升高丙泊酚的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观察和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50及其95%CI,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D1、D2和D3组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及其95%CI分别为2.30(2.24~2.36)、1.92(1.87~1.96)、1.60(1.55~1.65)和1.41(1.35~1.45)μg/ml。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与右美托咪定的血浆靶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84,P<0.01)。与P、D1和D2组比较,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血浆靶浓度的升高,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_(50)逐渐降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4或0.6ng/ml能明显降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适合辅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意识消失 靶控输注 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云霞 曾思 兰志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 通过序贯法测定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下舒芬太尼在双腔气管插管中抑制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非心脏手术患者,诱导时舒芬太尼目标靶控效应室浓度根据序贯法原... 目的 通过序贯法测定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下舒芬太尼在双腔气管插管中抑制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非心脏手术患者,诱导时舒芬太尼目标靶控效应室浓度根据序贯法原则设定,当出现6个交叉点时终止试验.双腔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阳性的标准:在双腔气管插管5 min内患者HR或MAP升高超过基础值的20%.结果 实际21例患者纳入统计.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Dixon-Mood法计算为0.34 ng/ml(95%CI:0.33~0.36 ng/ml);Probit回归模型测得为0.34ng/ml(95%CI:0.31~0.37 ng/ml).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下,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0.34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咪达唑仑 半数有效浓度 双腔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膝关节腔注射罗哌卡因镇痛ED_(50)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芳俊 何燕 +1 位作者 杨霜 李洪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膝关节腔注射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镇痛ED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诊治术老年患者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0~75岁, 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 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膝关节腔注射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镇痛ED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诊治术老年患者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0~75岁, 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 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 组),每组36例。R组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DR 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1μg/kg 的混合液。术后2 h VAS 评分低于3分为镇痛有效。采用序贯法确定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15%,相邻浓度比值为1.1,镇痛有效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镇痛无效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采用 Dixon-Massey 法确定 ED50及其95%CI。记录术前5 min(T0)、术后1 h(T1)、2 h (T2)、3 h(T3)、6 h(T4)、12 h(T5)、24 h(T6)和48 h(T7)患者 BP 和 HR,并对患者进行改良的 OAA/S 评分和 VAS 评分。结果术前和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 BP、HR、VAS 评分和 OAA/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 组 ED50为0.31%(95%CI 0.30%~0.32%);DR 组 ED50为0.14%(95%CI 0.14%~0.1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强罗哌卡因膝关节腔注射用于患者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可减少罗哌卡因的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膝关节镜 术后镇痛 E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ED_(50)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路强 丁路 +1 位作者 韩正飞 杨志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ED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ED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选择L3~4椎间隙穿刺,S组为舒芬太尼和0.5%罗哌卡因,其中舒芬太尼固定为5.0μg,C组为0.5%罗哌卡因,根据预实验结果及序贯法原则,S组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给药剂量为8.0mg,C组第1例患者罗哌卡因给药剂量为9.0mg。此后如前一例患者符合有效标准则后一例患者给药剂量下调1.0mg,反之则上调1.0mg。ED50采用Dixon-Massey序贯法计算。结果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麻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E聩。为6.40mg(95%CI:5.98~6.80mg),单纯罗哌卡因的ED50为8.42mg(95%CI:7.79~9.03mg)。与给药前比较,C组给药后3、6、15min后MAP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S组(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5.0μg舒芬太尼时,罗哌卡因ED50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静 赵玲 +1 位作者 向富森 李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2-764,共3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方法选择2018年2-8月行前臂尺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从预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的其中一个较...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方法选择2018年2-8月行前臂尺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从预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的其中一个较大容量22 ml开始试验,相邻容量梯度变化为1.2 ml。若前一例患者阻滞30 min内疼痛完全缓解视为阻滞成功,下一例患者罗哌卡因容量下降一级;若阻滞30 min内疼痛未完全缓解视为失败,下一例患者罗哌卡因容量上升一级,获得7个拐点研究结束。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EV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40例患者中23例(58%)阻滞成功,0.5%罗哌卡因EV50为17.9 ml(95%CI 15.5~20.3 ml)。结论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用于前臂尺骨骨折患者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半数有效容量EV50为17.9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锁间隙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勇 李娜 +2 位作者 周秀珍 张智洁 孙继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头孢噻肟及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合剂的不同配比制剂对细菌腹腔感染小鼠的治疗进行研究,寻找最佳配方。方法:将健康小鼠随机分组,建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埃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感... 目的::对头孢噻肟及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合剂的不同配比制剂对细菌腹腔感染小鼠的治疗进行研究,寻找最佳配方。方法:将健康小鼠随机分组,建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埃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感染模型,感染1h后分别给予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1∶1, 3∶1, 5∶1, 7∶1不同配比制剂及头孢噻肟、他唑巴坦单剂,观察记录感染后7d小鼠的生存率。结果: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合剂(1∶1, 3∶1, 5∶1, 7∶1)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腹腔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单剂,半数有效剂时(ED50 )比较P<0. 01;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1∶1, 3∶1)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耐药菌腹腔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单剂,ED50比较P<0. 01。头孢噻肟和他唑巴坦(5∶1, 7∶1)治疗作用与头孢噻肟单剂相比无明显差异,ED50比较P>0. 05。结论:头孢噻肟与他唑巴坦合剂(1∶1, 3∶1)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产酶耐药菌、产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感染的小鼠有显著的抗菌治疗作用,为较好的配方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 他唑巴坦 体内抗菌作用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值滤波在井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唐金良 曹辉 +1 位作者 王立华 吴永栓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中值滤波是一种简便有效且信号失真较小的信号处理方法。在不同的道集域下,井间地震资料中的直达波、一次反射波和多次反射波在相邻道间的时差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利用这一特点,应用中值滤波在不同道集域内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滤波处理,... 中值滤波是一种简便有效且信号失真较小的信号处理方法。在不同的道集域下,井间地震资料中的直达波、一次反射波和多次反射波在相邻道间的时差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利用这一特点,应用中值滤波在不同道集域内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利用实验室复杂地质模型地震数据,进行了中值滤波压制噪声、突出有效信号,以及波场分离等处理方法的研究,最终得到了很好的上、下行反射波波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资料处理 波场分离 反射波 地震数据 直达波 有效信号 时差 实验室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