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1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电工钢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的参数辨识
1
作者 夏依莎 杨帆 +2 位作者 姜慧 王鹏博 郝翰学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3650,I0037,共9页
电工钢磁化特性的准确建模在变压器的电、磁、力等多物理场分析计算中尤为重要,而常见的Jiles-Atherton(JA)磁滞模型对参数的高敏感性限制了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因此,JA模型材料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是其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 电工钢磁化特性的准确建模在变压器的电、磁、力等多物理场分析计算中尤为重要,而常见的Jiles-Atherton(JA)磁滞模型对参数的高敏感性限制了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因此,JA模型材料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是其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JA模型材料参数识别的改进差分进化(improveddifferential evolution,IDE)算法。该算法在变异机制中有机融入了Jaya算法中的变异算子,并且突变因子和交叉率在特定范围内随机产生。将改进算法应用于磁滞回线的参数识别,可明显改善传统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有效提高参数识别的精度。最后,将所提出的JA模型参数识别算法应用于变压器的有限元多物理场建模中,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相符,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变异机制 参数辨识 电力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ction of Observation Interference on Z component of Geomagnetic Field From DC Power Lines 被引量:8
2
作者 TANG Bo ZHANG Jiangong +2 位作者 MENG Suimin LIU Xingfa DENG Changz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21-I0021,23,共1页
为减小直流输电线路对地磁场观测的干扰,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精确求解了线路对地磁Z分量的干扰水平。以观测点为原点建立了地磁仪器观测点坐标系,推导了观测点坐标系各坐标轴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表达式。根据空间矢量点积的定义,得... 为减小直流输电线路对地磁场观测的干扰,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精确求解了线路对地磁Z分量的干扰水平。以观测点为原点建立了地磁仪器观测点坐标系,推导了观测点坐标系各坐标轴在地心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表达式。根据空间矢量点积的定义,得到了空间电流磁场矢量投影到地磁Z分量方向的求解公式。利用推导的公式和直流线路电流磁场三维计算模型,最终求得直流线路对地磁Z分量观测的干扰水平。由此,开发了"直流线路对地磁观测干扰校正系统",并开展了地磁台站和野外联合地磁观测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线路和地磁观测台站距离不超过10km时,提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修正 电源线 地磁场 观测站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DC Z分量 地震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Electromagnetism Compatibility of Single-chip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Suppression Technique 被引量:2
3
作者 HE Hong JIN Shijiu +3 位作者 ZHANG Dajian MENG Hui ZHU Xianwei TANG Lu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As for the Domino effect dv/dt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uring the rapid switching course of single-chip switching power supply,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ource,and then diagno... As for the Domino effect dv/dt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uring the rapid switching course of single-chip switching power supply,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ource,and then diagnoses the essential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ference and switching activity based on the timely and area measured waveform,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coupling path of interference mode,and sets up circui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ransverse mode interference and common mode interference.Put forward different suppression methods fi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tching power electromagnetism compatibility common mode interference transverse mode interference coupling pa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laser power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ser heat conduction lap welded joint between AZ31B magnesium alloy and DP780 galvanized steel 被引量:3
4
作者 GAO Ju-ming WANG Dan +2 位作者 ZHUANG Dong-dong ZHAO Xin-yi LEI Yu-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463-3475,共13页
In this work, laser heat conduction lap welding(LHCLW)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 and DP780galvanized steel shee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defocused laser beam. The effects of laser power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 In this work, laser heat conduction lap welding(LHCLW)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 and DP780galvanized steel shee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defocused laser beam. The effects of laser power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 were studied.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joint were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tensile shear strength, microhardness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various phases at the Mg/steel interfac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alvanized layer could promote the metallurgical bonding between magnesium alloy and steel by improving the diffusion ability of molten magnesium alloy at the steel interface and reacting with Mg, so as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joint. A continuous dense layered eutectic structure(α-Mg+MgZn) was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joint, while MgZn_(2)and MgZn phase was formed at the weld edge zone and heat affective zone(HAZ), whereas no reaction layer was generated between the uncoated steel and magnesium alloy. A sound joint could be obtained at 2.5 kW,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nsile shear strength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of 42.9 N/mm. The strength was slightly reduced at 2.6 kW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icrocracks in the eutectic reaction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magnesium alloy DP780 galvanized steel laser heat conduction lap welding laser power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in Researches on Reradiation Interference from UHV Power Lines 被引量:3
5
作者 TANG Bo ZHAO Zhibin +2 位作者 ZHANG Jiangong LIU Xingfa CHEN Bi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2-2382,共11页
Reradiation interference(RRI) from ultra high voltage(UHV) power lines has become a hotspot for researches in electromagnetic(EM) interference between UHV power grids and adjacent radio stations.The mechanism of RRI,n... Reradiation interference(RRI) from ultra high voltage(UHV) power lines has become a hotspot for researches in electromagnetic(EM) interference between UHV power grids and adjacent radio stations.The mechanism of RRI,numerical simulations,methods of protecting distance calculation,an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RRI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using results of works reported by IEEE and Chinese publications.We conclude in this review that RRI at short and medium wavelengths can be simulated using method of moment(MoM) and two commonly used models,the wire model and the surface model,which have different applicable conditions.We indicate that the accurate simulation of RRI at higher frequencies using uniform 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is still beyond our capability because it requires studies of the relative simulation methods.We also suggest that further researches of the mechanism of RRI and the prediction of resonance frequencies above 1.7 MHz are necessary for dealing with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existing power lines and radio stations because resonance frequencies proposed by IEEE are less than 1.7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辐射干扰 数值模拟 共振频率 电力线路 IEEE 共振特性 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complexity hybrid powe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subcarrier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OFDMA
6
作者 Weilin Jiang Zhongzhao Zhang Xuejun Sha Linan S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879-884,共6页
To improve the total throughput of the uplink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a low complexity hybrid power distribution(HPD) combined with subcarrier allo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For the fairn... To improve the total throughput of the uplink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a low complexity hybrid power distribution(HPD) combined with subcarrier allo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For the fairness mechanism for the subcarrier,th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s first analyzed to calculate the capacity of the multi-cell.The user selects the subcarrier with the largest channel gain.Based on the above subcarrier allocation scheme,a new kind of HPD scheme is proposed,which adopts the waterfilling-power-distributed scheme and the equal-power-distributed scheme in the cell-boundary and the cellcenter,respectively.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waterfilling-power-distributed scheme in the whole cell,the proposed HPD scheme decreases the system complexity significantly,meanwhile its capacity is 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qual-powerdistributed scheme over the same subcarrier allo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 inter-cell interference(ICI) hybrid power distribution(HPD) subcarrier al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nd optimization of ferrite-rich sulfoaluminate-based composite cement suitable for cold region tunnels
7
作者 PENG You LI Li +5 位作者 TAN Xian-jun QIU Xin ZHENG Pei-chao XIE Jun CHEN Wei-zhong REZIWANGULI Sha-ta-e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794-2809,共16页
To develop suitable grouting materials for water conveyance tunnels in cold regions,firstly,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ferrite-rich sulfoaluminate-based composite cement(FSAC grouting materia... To develop suitable grouting materials for water conveyance tunnels in cold regions,firstly,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ferrite-rich sulfoaluminate-based composite cement(FSAC grouting material)at 20 and 3℃.The results show that low temperature only delays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FSAC grouting material within the first 3 d.Then,the effect of four typical early strength synergists on the early properties of FSAC grouting material was evaluated to optimize the early(£1 d)strength at 3℃.The most effective synergist,Ca(HCOO)_(2),which enhances the low-temperature early strength without compromising fluidity was selected based on strength and fluidity tests.Its micro-mechanism was analyzed by XRD,TG,and SEM method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ost suitable dosage range is 0.3 wt%−0.5 wt%.Proper addition of Ca(HCOO)_(2)changed the crystal morphology of the hydration products,decreased the pore size and formed more compact hydration products by interlocking and overlapping.However,excessive addition of Ca(HCOO)_(2)inhibited the hydration reaction,resulting in a simple and loose structure of the hydration products.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controlling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preventing water and mud inrushes during the excavation in cold region tu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ite-rich sulfoaluminate cement cold zone early strength synergist mechanical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pumped storage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滔 朱正发 刘受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00-3606,共7页
为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噪声干扰引发的导频污染问题,设计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模型CE-SERNet。将导频位置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值当作低分辨率带噪声图像,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进行去噪和恢复高分... 为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噪声干扰引发的导频污染问题,设计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模型CE-SERNet。将导频位置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值当作低分辨率带噪声图像,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进行去噪和恢复高分辨率图像,实现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低导频和高导频条件下都优于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相比传统的LS算法和MMSE算法,在估计精度上有较大提升,在不同的信道场景下,拥有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噪声干扰 导频污染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 注意力机制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供电系统传导干扰黑箱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浩宇 孙红鹏 +3 位作者 张涛 张刚 白焱 段建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7-2357,I0026,共12页
飞机和船舶中的独立供电系统具有多等级电网混合交联、多元电气设备动态加载的特点,由此造成其传导干扰多源、多径传输,传导干扰分析和抑制面临极大困难。该文提出采用黑箱建模方法,仅基于设备端口特性参数的测量,通过戴维南等效建立传... 飞机和船舶中的独立供电系统具有多等级电网混合交联、多元电气设备动态加载的特点,由此造成其传导干扰多源、多径传输,传导干扰分析和抑制面临极大困难。该文提出采用黑箱建模方法,仅基于设备端口特性参数的测量,通过戴维南等效建立传导干扰的多端口网络模型,进而可通过模型的级联构建系统级传导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无需设备内部电路参数和配置信息,模型通用性强。通过24 V直流供电系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用电设备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该方法仍能准确预测系统的传导发射情况,证明了该方法是系统级传导干扰分析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电磁干扰 黑箱模型 戴维南等效 独立供电系统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协同运行下考虑余热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利猛 王硕 +2 位作者 王娜 马语泽 李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8,共10页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提出一种含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P2G)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策略。首先考虑垃圾焚烧电厂-P2G的协同运行,引入细化电转气两阶段运行过程,在传统电转气的基础上加入氢燃料电池以减少能量阶...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提出一种含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焚烧电厂-电转气(P2G)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策略。首先考虑垃圾焚烧电厂-P2G的协同运行,引入细化电转气两阶段运行过程,在传统电转气的基础上加入氢燃料电池以减少能量阶梯损耗,并将甲烷化反应热回收利用;其次为提高垃圾焚烧能源利用效率,考虑加装含水源热泵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消耗部分电能来回收烟气余热以及消纳风电,并增设CO_(2)分离装置,结合P2G将回收的CO_(2)合成CH4,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最后基于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构建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利用GUROBI建模优化引擎对此模型进行求解,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碳捕集 垃圾焚烧电厂 电转气 阶梯型碳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历史使命、重大难题与改革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小洲 潘韵涵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高质量发展瓶颈、体制机制困境等难题与挑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构... 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高质量发展瓶颈、体制机制困境等难题与挑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构建理念、机制与模式交互作用的IMM改革框架,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科学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引导作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整体性、循环性和持续性机制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育人、社会、专业等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现代化强国 理念 机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雪平 魏佳俊 +2 位作者 白岩松 李少岩 刘玉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1486,共16页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对大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为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首先,为满足不同的恢复决...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的风电渗透率不断提升,风电机组对大停电后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日益显著。为应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恢复在线决策方法。首先,为满足不同的恢复决策需求,引入分层控制结构,将恢复任务解耦,以动态更新的风电预测信息为基础,提出基于两种滚动机制的双层滚动优化策略:上层考虑元件恢复次序的后效性,采用前瞻到底滚动机制进行元件恢复次序决策;下层考虑风电预测精度近高远低的实际,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滚动机制进行发电机组出力计划和负荷恢复计划决策。然后,在反馈校正环节,根据实测风电数据,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实时调度模型并修正风电功率预测。最后,通过修改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实际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大停电 风电不确定性 滚动机制 在线恢复 实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邻近干扰源的GNSS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分析
14
作者 王晓亮 刘雨晖 吴仁彪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37,共16页
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广泛,近年来各种新型无线电干扰不断出现,使GNSS应用系统的稳健性受到影响。GNSS在民航飞机运行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民航飞机GNSS信号干扰的问题,国... 当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广泛,近年来各种新型无线电干扰不断出现,使GNSS应用系统的稳健性受到影响。GNSS在民航飞机运行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民航飞机GNSS信号干扰的问题,国内外已开展了利用民航飞机数据进行干扰源定位的研究,现有相关研究一般假设分析空间中仅存在单个干扰源,而在实际中发现了一些干扰民航GNSS信号的干扰源附近存在其他GNSS干扰源的案例。干扰源影响空间范围的分析对于指导干扰源定位、有效排查干扰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干扰GNSS信号的主干扰源周围存在邻近干扰源的情况下,邻近干扰源对主干扰源的干扰空间范围在不同参数下的影响程度问题,给出了一种对邻近干扰源带来的干扰空间影响范围的变化的分析方法,并系统分析了存在邻近干扰源情况下干扰影响空间范围的变化情况。为克服存在邻近干扰源时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影响因素多,部分影响因素还存在一定耦合性的难题,首先在空间指定位置机载GNSS接收机接收干扰信号功率建模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主干扰源周围不存在和存在邻近干扰源这两种情况下空间中不同位置的干扰信号接收功率;其次分析存在邻近干扰源时干扰空间范围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最后在曲线间改进豪斯多夫距离的基础上,提出边界差异均值和边界差异标准差两个定量指标,定量化评估存在邻近干扰源时与无邻近干扰源时相比不同参数下干扰空间范围的差异。通过这一定量化评估,可以获知在什么情况下存在邻近干扰源时对干扰空间范围影响小,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单干扰源假设的定位分析模型不会对干扰源定位结果产生大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存在邻近干扰源时会使干扰空间范围产生显著变化,在这些情况下再使用单干扰源假设的定位分析方法干扰源定位结果将可能产生显著偏差。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源天线方向图确定的情况下,邻近干扰源与主干扰源的功率比、主干扰源的功率值、干扰源间距和分析高度层都会对空间干扰范围产生影响;实验分析结果通过边界差异均值和边界差异标准差给出了主干扰源周围不存在和存在邻近干扰源这两种情况下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差异小的条件。实验结果中不同条件空间影响范围的特点以及干扰影响空间范围差异小的条件,可以指导可能存在多个干扰源的场景下干扰源的有效定位与排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干扰 干扰范围分析 干扰功率分析 改进豪斯多夫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潮条件下电缆附件XLPE-SiR界面击穿及失效特性
15
作者 宋鹏先 朱明正 +3 位作者 唐庆华 林国洲 胡泉伟 安家慧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3,共10页
电缆附件绝缘界面处的水分入侵是导致电缆附件电气击穿和绝缘失效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水分对界面放电及击穿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为此本文通过实验与仿真对电缆附件绝缘界面在水分作用下的击穿失效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通过... 电缆附件绝缘界面处的水分入侵是导致电缆附件电气击穿和绝缘失效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水分对界面放电及击穿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为此本文通过实验与仿真对电缆附件绝缘界面在水分作用下的击穿失效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描述干燥界面和潮湿界面击穿过程中的放电演变特性。然后,结合放电产物和电场分析,解释了水分对界面击穿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一个现场案例证实了所提的绝缘界面在水分作用下击穿机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绝缘界面击穿过程中放电分阶段发展并会产生气体;气体所形成的气泡区域会发生严重的电场畸变,降低界面的电气强度;气泡的动态运动也增加了界面放电随机性,使得界面击穿过程伴随有多次随机路径的离散电弧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缆附件 失效机理 界面击穿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武 范鑫豪 +1 位作者 沈智方 刘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0-648,共9页
针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特征提取尺度单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MTPNet)。首先,在Transformer构架的基础上,利用维数不变嵌入,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挖掘风电功率序列本身时序特征,保证了... 针对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特征提取尺度单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Transformer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MTPNet)。首先,在Transformer构架的基础上,利用维数不变嵌入,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挖掘风电功率序列本身时序特征,保证了特征提取时维数不被破坏;其次,利用融合自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挖掘气象条件与功率之间的全局依赖关系;最后,融合风电功率序列本身时序特征和气象条件依赖关系,实现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MTPNet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提升;消融实验证明了模型各模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特征提取 长短期记忆网络 维数不变嵌入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时间双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光伏发电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军 潘佳音 +1 位作者 赵珍珠 肇启迪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针对光伏发电预测中存在的输入特征变量选择不精准和长时间历史信息难以捕捉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时间双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深度学习模型(DA-GRU)。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挖掘不同影响特征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重要程度,通过... 针对光伏发电预测中存在的输入特征变量选择不精准和长时间历史信息难以捕捉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时间双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深度学习模型(DA-GRU)。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挖掘不同影响特征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重要程度,通过时间注意力机制衡量历史信息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捕捉长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它对比模型,说明其对复杂非线性光伏发电功率数据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预测 双阶段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变量变分模态分解及绿证-碳联合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
18
作者 刘晓军 熊健 +2 位作者 王艺博 刘闯 徐粤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76-4291,共16页
为了挖掘热电联产、储能设备等多元设备的差异化响应能力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ES)中不确定变量的有效应对,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变量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绿证-碳联合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IES运行框架下,提出... 为了挖掘热电联产、储能设备等多元设备的差异化响应能力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ES)中不确定变量的有效应对,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变量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绿证-碳联合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IES运行框架下,提出了面向电/热/气负荷等不确定变量VMD低/中/高频分量的设备差异化响应方法流程;其次,在绿证和碳交易机制基础上,考虑绿证碳减排机理,构建了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再次,考虑IES内多元设备的差异化幅/频响应能力,建立了一种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IES经济优化调度模型,并将模型依据VMD低/中/高频分量顺序进行逐层传递、迭代求解;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提高IES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碳减排能力,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绿证交易机制 碳交易机制 风电消纳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电力负荷缺失数据填充模型
19
作者 赵冬 李亚瑞 +1 位作者 王文相 宋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数据的缺失值填充精度,保障后续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高效进行,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填充模型(DFAIM),该模型由注意力机制模块和动态加权融合模块构成,通过注意力机制模块的两种不同注意力机制挖掘特征与...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数据的缺失值填充精度,保障后续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高效进行,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填充模型(DFAIM),该模型由注意力机制模块和动态加权融合模块构成,通过注意力机制模块的两种不同注意力机制挖掘特征与时间戳之间的深层关联;其次,通过动态加权融合模块将可学习的权重赋予注意力机制模块的两个输出以得到特征表示;最后,利用特征表示来替换缺失位置的值,从而得到准确的填充结果。使用纽约市某地区的气象及负荷数据集及UCI电力负荷数据集对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填充模型,DFAIM在评价指标MAE、RMSE和MRE上均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值填充 注意力机制 电力负荷 时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耦合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轻量化抗偏无线输电耦合机构研究
20
作者 张鑫 杨帅鑫 +1 位作者 王文杰 范兴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43-4354,共12页
由于目前无人机WPT系统中存在耦合机构机载端质量大、体积大、抗偏能力差以及电磁干扰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轻量化抗偏无线输电耦合机构和一种基于F-LCCL型单侧谐振补偿网络的无人机WPT系统。首先,分析了无人机对于耦合机构的设计需求... 由于目前无人机WPT系统中存在耦合机构机载端质量大、体积大、抗偏能力差以及电磁干扰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轻量化抗偏无线输电耦合机构和一种基于F-LCCL型单侧谐振补偿网络的无人机WPT系统。首先,分析了无人机对于耦合机构的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具备轻量化和抗偏特性的电场耦合机构设计思路,从结构设计、电场分布和抗偏能力三方面展开分析。然后,设计F-LCCL型单侧谐振补偿网络,对系统进行理论建模及输出特性分析,并基于该谐振补偿网络设计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后,搭建仿真及实验平台,对系统的无线电能传输能力、抗偏特性和输出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机载侧具备较强的轻量化抗偏水平,且在一定负载变化范围内具备变负载恒压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机构 轻量化 抗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