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前牙倾斜角度对种植治疗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金 蒲必双 +3 位作者 夏玉兰 王成泽 王罡 兰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616,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前牙与牙槽骨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选取上颌恒牙牙列完整的患者150例(年龄19-48岁,男性和女性各75例),按性别和牙位分为6个组。以牙槽骨长轴为基准,在CBCT影像上测量上颌前牙牙体长轴的相对倾斜...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前牙与牙槽骨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选取上颌恒牙牙列完整的患者150例(年龄19-48岁,男性和女性各75例),按性别和牙位分为6个组。以牙槽骨长轴为基准,在CBCT影像上测量上颌前牙牙体长轴的相对倾斜角度(偏向腭侧为正,偏向唇侧为负)。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上颌前牙的牙体长轴均偏向牙槽骨长轴的腭侧。男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体长轴与牙槽骨长轴所成角度a的平均值分别为16.22°(2.50°-28.80°)、17.50°(3.80°-29.50°)、16.27°(1.00°~31.50°),而女性的相应测量结果平均值分别为15.20°(2.20°~27.20°)、15.99°(4.10°-33.30°)、15.01°(3.50°-27.40°)。结论上颌前牙与牙槽骨的倾斜方向不一致,所有上颌前牙牙体长轴均偏向于牙槽骨长轴腭侧。通过CBCT观察上颌前牙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可以指导种植时机,种植体植入位置以及骨增量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体长轴 牙槽骨长轴 美学区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牙区牙槽骨骨壁厚度及牙根长轴的测量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娟芳 田雪丽 +3 位作者 田丽萍 杜田丰 王茜 马艳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前牙唇舌侧骨壁厚度,以及牙根长轴相对牙槽突长轴的位置关系,为即刻种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54例中国汉族正常个体的CBCT图像,测量下颌前牙釉牙骨质界(CEJ)下1、3、5、7 mm处唇、舌侧骨壁厚度,以...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前牙唇舌侧骨壁厚度,以及牙根长轴相对牙槽突长轴的位置关系,为即刻种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54例中国汉族正常个体的CBCT图像,测量下颌前牙釉牙骨质界(CEJ)下1、3、5、7 mm处唇、舌侧骨壁厚度,以及牙根长轴相对牙槽突长轴的位置关系,比较左右侧同名牙、每个牙位唇舌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唇舌侧骨壁厚度及牙根长轴与牙槽突长轴夹角的差异。结果:下颌前牙左右侧同名牙相应骨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下尖牙CEJ下1 mm处的唇舌侧骨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下中切牙和下侧切牙CEJ下1 mm处唇侧比舌侧骨壁厚,其余部位舌侧比唇侧骨壁厚(P<0.05)。不同性别间唇舌侧骨壁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颌尖牙处男性牙根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小于女性(P=0.018)。结论:测定了中国人汉族正常人群下颌前牙区不同高度水平唇舌侧骨壁厚度,为成人即刻种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牙 锥形束CT 唇舌侧骨壁 牙根长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中硫酸软骨素类蛋白多糖的类型和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虎 周庭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31-233,共3页
采用骨质蛋白质的三步 (盐酸胍 - EDTA-盐酸胍 )提取法 ,较完全地提取兔长骨和人牙槽骨骨质中各类蛋白多糖 ( PGs) ,并采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 ,再用单克隆抗体 ( MAb2 B6、MAb3B3和 MAb1 B5)检测、分析其中 PGs的... 采用骨质蛋白质的三步 (盐酸胍 - EDTA-盐酸胍 )提取法 ,较完全地提取兔长骨和人牙槽骨骨质中各类蛋白多糖 ( PGs) ,并采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 ,再用单克隆抗体 ( MAb2 B6、MAb3B3和 MAb1 B5)检测、分析其中 PGs的类型和性质 .结果表明 ,兔长骨中 PGs的主要类型为 DS类 ( 4 5k D)、C6S类 ( 2 0 0 k D)、C4S类 ( 4 5k D)和 COS类 ( 2 0 0 k D) PG;人牙槽骨中则主要含 DS类 PG( 4 5k D) ,和少量 COS类 PG( 4 5k D和 1 1 0 k D) ,未发现 C4S类 PG.根据此结果可以推测 ,兔长骨以混合方式 (软骨成骨和类骨质成骨 )骨化 ,而人牙槽骨则以类骨质成骨为主 .两者骨质结构和损伤后修复方式可能也有一定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多糖 CS 骨质结构 成骨方式 骨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牙与牙槽骨的位置关系对种植治疗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于甜甜 蒲必双 +3 位作者 刘金 夏玉兰 王罡 兰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正中矢状面下颌前牙与牙槽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CBCT影像库中选取下颌恒牙列完整的影像学资料150例,按照性别、牙位分为6组,以受测牙正中矢状面的牙槽骨长轴为基准,...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正中矢状面下颌前牙与牙槽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下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CBCT影像库中选取下颌恒牙列完整的影像学资料150例,按照性别、牙位分为6组,以受测牙正中矢状面的牙槽骨长轴为基准,测量下颌前牙牙体长轴相对于牙槽骨长轴的倾斜角度(偏舌侧为正,偏唇侧为负)。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尖牙牙体长轴相对于牙槽骨长轴倾斜角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77°(-8.17°~16.10°)、6.12°(-2.87°~17.57°)、5.01°(-8.13°~17.67°),女性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依次为5.38°(-5.63°~12.93°)、5.81°(-7.70°~15.70°)、6.21°(-7.70°~17.87°)。其中,男性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尖牙倾斜角度在-10°~10°区间的百分比依次为87.34%、80.67%、88.00%,女性依次为90.67%、82.66%、82.66%。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下颌前牙牙体长轴相对于牙槽骨长轴倾斜角度在(-10°~10°)的百分比均超过80%,且牙体长轴偏向唇侧均不超过10°,偏向舌侧均不超过20°。结论绝大多数下颌前牙牙体长轴与牙槽骨长轴的方向基本一致,临床上可以参考二者的位置关系制定合理的种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牙 牙体长轴 牙槽骨长轴 正中矢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锥形束CT测量健康上前牙唇侧骨板形态及牙长轴倾角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扬 李晓光 +5 位作者 朱洁 李菁雯 胡苏宁 李聪 赵晶 梁宇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图像数字化测量的方法,测量健康上前牙唇侧骨板厚度、釉牙骨质界(CEJ到骨嵴顶距离及牙长轴倾角,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由Newtom VGI■CBCT机拍摄获得的345例CBCT影像,使用NNT软件分别在上颌中切牙、侧...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图像数字化测量的方法,测量健康上前牙唇侧骨板厚度、釉牙骨质界(CEJ到骨嵴顶距离及牙长轴倾角,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由Newtom VGI■CBCT机拍摄获得的345例CBCT影像,使用NNT软件分别在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正中矢状平面上测量CEJ下4 mm、根中点和根尖水平的唇侧骨板厚度,CEJ距骨嵴顶距离和牙长轴倾角,记录各牙位CEJ下4 mm水平唇侧骨板厚度≥1 mm的例数。结果1)中切牙的牙长轴倾角,CEJ距骨嵴顶距离,CEJ下4 mm、根中点和根尖水平的骨板厚度均值分别为15.2°±6.2°、(1.5±1.0)mm、(0.8±0.4)mm、(0.6±0.4)mm和(1.3±0.7)mm;侧切牙和尖牙的上述5项测量值分别为16.2°±8.8°、(1.6±1.0)mm、(0.7±0.5)mm、(0.4±0.6)mm和(1.1±0.7)mm;19.0°±6.2°、(1.8±1.0)mm、(0.9±0.6)mm、(0.4±0.6)mm和(1.2±0.7)mm。2)345例患者中,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CEJ下4 mm水平骨板厚度≥1 mm者分别占28.3%、25.8%和42.7%。3)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CEJ到骨嵴顶距离与年龄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50、0.62(P<0.01)。结论健康上前牙唇侧骨板厚度较薄,CEJ到骨嵴顶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牙长轴较牙槽突长轴舌倾,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有利于提高相关口腔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侧骨板 牙长轴 锥形束CT 数字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