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GA based algorithm for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for loss red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reconfigu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Mohammad Mohammadi Mahyar Abasi A.Mohammadi Rozbah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es and the cost of system operation, namely, energy loss cost due to both reconfiguration and DSTATCOM placement, are combined to form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e minimize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ie switches, DSTATCOM location and size have been optimally determine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condition.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of loss sensitivity is used for the selection of weak nodes in the power system for the placement of DSTATCO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settings of the DFACTS device along with optimal selection of tie switches in reconfiguration process are govern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Simulation results on IEEE 33-bus and IEEE 69-bus test system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orial method using DSTATCOM and reconfiguration is preferable to reduce power losses to 34.44% for 33-bus system and to 45.43% for 69-b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FACTS (DFACTS)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power loss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2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能质量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量化分析
3
作者 王亭岭 李帅 +2 位作者 熊军华 侯永辉 许鹏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4,共9页
分别推导出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偏差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对这3种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基波和谐波的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推导出一种计及3种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 分别推导出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偏差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对这3种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基波和谐波的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推导出一种计及3种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和现场试验对所推导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对典型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耗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证明:在计及3种电能质量扰动下配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误差与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比分别能保持在2%和3%以内;不同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不同附加损耗之间存在耦合,不满足叠加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新能源配电网 电能损耗 谐波 三相不平衡 电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改进RNN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学军 张世元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是衡量电网系统设计、运维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用户数量激增、用能特征多样化的大数据背景下,线损率的计算评价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线损率是衡量电网系统设计、运维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用户数量激增、用能特征多样化的大数据背景下,线损率的计算评价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传统线损计算方法依赖于电网参数,精细化程度偏低,计算准确率不佳。【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循环神经网络(RNN)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利用K-means算法对智能配电网的海量用户数据进行分类预处理,以降低数据冗余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分类数据中提取线损指标,这些指标随后被输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其中,核心深度学习模型是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改进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融合而成,该模型能够挖掘配电网数据特征,实现线损的智能分析。通过IEEE33节点的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充分展示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均方误差(MSE)和相对误差百分数(RE)分别为3.15 MW和2.43%,计算精度较高。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的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全面考虑各种配电网的影响因素,获得更精准的线损计算结果。此外,通过与两种经典文献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优势。【结论】基于改进RNN模型的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方法通过K-means算法和AHP预处理提取线损指标,再利用CNN-LSTM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有效提高了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方法主要针对低压配电网线路侧的线损进行分析,对于更高等级电压的线损分析尚未深入研究,但其在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分析中显示出优异的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将扩展到更广泛的校验分析,以提高方法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此外,该方法的提出也为智能配电网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还能为电网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升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量的日益增加,智能化的线损分析方法将成为电力系统运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低压配电网 K-MEANS聚类 层次分析法 特征提取 CNN-LSTM模型 智能线损分析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损耗的水光充储配电网节点碳排放特性分析
5
作者 龙川 韩宇奇 +3 位作者 王湘 叶圣永 杨新婷 鲁宗相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针对现阶段配电网各节点碳排放特性不清晰的问题,以含有分布式小水电和分布式光伏等分布式发电、充电负荷和储能系统的水光充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分析配电网节点碳排放特性。首先根据碳排放流与潮流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配电网潮流计算的... 针对现阶段配电网各节点碳排放特性不清晰的问题,以含有分布式小水电和分布式光伏等分布式发电、充电负荷和储能系统的水光充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分析配电网节点碳排放特性。首先根据碳排放流与潮流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碳排放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储能系统充放电的损耗对应产生碳排放的问题,建立储能系统碳排放模型,提出将储能损耗均摊到储能放电量的计量方法。最后以典型水光充储配电网为算例,采用碳排放流计算方法分析不同节点碳势和碳排放时空分布特性,分析分布式小水电、分布式光伏、储能接入和不同电动汽车充电策略下的配电网节点碳势和碳排放分布情况,揭示分布式小水电、分布式光伏、储能接入和不同电动汽车充电策略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 碳排放 配网潮流 储能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配电网谐波抑制与降损增效协同优化
6
作者 栗志鹏 刘少博 +4 位作者 杨浩 董蕊 祁琛峰 沈硕 赵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9,共10页
随着配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谐波污染和网络损耗已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同步优化电容器和有源功率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配置,实现谐波抑制与网络损耗最小化的... 随着配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谐波污染和网络损耗已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同步优化电容器和有源功率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配置,实现谐波抑制与网络损耗最小化的双重目标。利用谐波功率流分析模型进行谐波评估,根据谐波穿透法进行频域建模。对失真配电网络中的电容器和APF的同步配置建模,利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解决电容器和APF同步配置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配置电容器和APF能够显著改善网络的电压质量,所提的同步优化方法不仅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功率流 配电网质量 网络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的IDBO-ELM配电网台区线损计算
7
作者 刘子悦 周强 +3 位作者 陈佳佳 张梦雪 贾广烨 郝子健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7,共10页
低压配电台区用户数目庞大、线路复杂,传统线损计算工作量大,新型负荷接入配电台区增加了线损计算难度。该文提出改进蜣螂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优化的极限学习机(exteme learning machine,ELM)配电台区线损计算方... 低压配电台区用户数目庞大、线路复杂,传统线损计算工作量大,新型负荷接入配电台区增加了线损计算难度。该文提出改进蜣螂算法(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优化的极限学习机(exteme learning machine,ELM)配电台区线损计算方法,综合分析多元因素与台区线损关联性,得到影响台区线损计算准确度的特征因素;将台区线损数据和影响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数据集,采用交叉验证法划分数据集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网格搜索法确定ELM隐藏层节点数,并用IDBO确定ELM隐藏层权值和偏差,实现对ELM算法的优化,建立IDBO-ELM配电台区线损计算模型。通过与现有模型进行算例对比分析可得所提出的模型线损计算均方根误差为0.2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63%,决定系数可达0.98,能够实现对配电网台区线损的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线损计算 特征选择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网日理论线损率的概率分析方法
8
作者 侯兴哲 王思韡 +7 位作者 苏宇 程瑛颖 陈文礼 陈飞宇 吴至友 黄浩川 何艺铭 颜伟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7,共11页
针对低压配网确定性日理论线损率计算难以支撑其波动范围的量化考核问题,提出一种低压配网日理论线损率的概率分析方法。首先,考虑低压配网三相四线接线实际,假设已知配变低压侧三相电压、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三相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 针对低压配网确定性日理论线损率计算难以支撑其波动范围的量化考核问题,提出一种低压配网日理论线损率的概率分析方法。首先,考虑低压配网三相四线接线实际,假设已知配变低压侧三相电压、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三相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随机模型并进行模拟。考虑源荷相关性,采用等概率变换原则与秩相关结合的拉丁超立方技术抽样。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采用考虑三相不平衡的注入电流牛顿法计算潮流结果及日线损率的概率分布,为低压配网降损提供决策依据。最后,以实际低压配网衡山花园的实测数据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网 理论线损率 概率分布 拉丁超立方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融合”的高损设备分析治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琨 张志强 +1 位作者 孔海洋 刘鲁楠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2期67-72,共6页
当前中低压配网高损设备存在治理周期偏长、高度依赖人工、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文章融合网上电网系统电力大数据,深化应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从线损工单闭环管理、高损原因智能诊断、降损方案模拟仿真3个方面构建分析模型,开展... 当前中低压配网高损设备存在治理周期偏长、高度依赖人工、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文章融合网上电网系统电力大数据,深化应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从线损工单闭环管理、高损原因智能诊断、降损方案模拟仿真3个方面构建分析模型,开展线损工单统计分析、高损原因诊断评价、降损方案定量评估,实现高损设备治理时限压缩42%,基层线损管控人员工作量减少56%,中低压配网线损率下降至2.5%,探索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损设备分析治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线损 电力大数据 闭环管理 智能诊断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配电网降损节能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航 曹媛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62-64,共3页
以某地区农村电网降损节能优化项目为例,结合配电网基本情况,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剖析线损形成原因。以降损增效为目标,结合农村用电实际情况,制定降损节能方案,对电网布局结构、线路路径、变压器配置等进行全面规划和改造,同时,从制度... 以某地区农村电网降损节能优化项目为例,结合配电网基本情况,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剖析线损形成原因。以降损增效为目标,结合农村用电实际情况,制定降损节能方案,对电网布局结构、线路路径、变压器配置等进行全面规划和改造,同时,从制度、科技赋能、组织工作等角度提出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线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营销 农村配电网 线损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接入光伏配电网电能分层模糊调度研究
11
作者 刘海涛 张爽 +3 位作者 薛飞 孙大伟 祁升龙 芦翔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0,共7页
为了降低光伏配电网电能损耗、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光伏配电网的电能分层模糊调度方法。构建光伏配电网分层优化调度模型:以光伏配电网交直流之间调度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最优潮流的上层优化调度模... 为了降低光伏配电网电能损耗、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光伏配电网的电能分层模糊调度方法。构建光伏配电网分层优化调度模型:以光伏配电网交直流之间调度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最优潮流的上层优化调度模型;以区域交换功率最小、上层优化结果误差最小以及区域内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模型预测的下层优化调度模型。运用模糊算法对2个目标函数进行模糊处理,结合Pareto最优解理论与模糊决策理论来获得最优调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下光伏配电网网损在20:00达到最大值,即0.14 WM,在05:00达到最小值,即0.094 WM,均低于2种对比方法;而运行成本分别降低了10785.8元、4402.4元。该方法可确保配电网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光伏配电网 分层模糊调度 电能网损 调度成本 区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损贡献度的同源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数据治理方法
12
作者 鲍若愚 宣羿 +1 位作者 赵健 李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06-2917,I0071-I0074,共16页
低压配电台区负荷投切不规范或表计错误建档等工程问题都将导致云端业务系统出现拓扑数据异常(topology data exception,TDE)。这类情况多发生在电压曲线高度近似的同电源点网络,通过现有方法难以监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损贡献度的... 低压配电台区负荷投切不规范或表计错误建档等工程问题都将导致云端业务系统出现拓扑数据异常(topology data exception,TDE)。这类情况多发生在电压曲线高度近似的同电源点网络,通过现有方法难以监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损贡献度的同源低压配电台区拓扑数据治理方法。首先根据线损方程得到台区下终端用户的回归系数和线损贡献度指标,并将指标突破阈值的TDE逐轮撤出台区。接着针对多个异常拓扑功率堆叠使线损波动特征大量丢失的问题,提出回归系数强制趋向策略,通过构建贝叶斯回归模型并融入具有双峰特性的边界趋向鼓励机制进一步检出潜在的TDE。最后提出基于电压相关性和线损平衡的阶梯式归真模型,先通过相关性分析逐级定位TDE隶属的10kV首端大馈线和0.4kV低压台区集,再利用线损贡献度规则溯源其准确的户变关系,实现拓扑数据闭环治理。所提方法已部署至华东某电力公司数据中台,并用八百余个实际台区数据验证校核,识别准确率为97.05%,具备较好的鲁棒性与泛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台区 同源网络 线损贡献度 数据治理 户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DM技术的多频段电力载波通信装置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义辉 彭石 +3 位作者 王承民 邢志坤 宋桂贤 王朋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0-67,共8页
智能配电网的迅猛发展给电力载波技术带来巨大的挑战,传统协议标准如G3-PLC、PRIME、Home Plug、G.9960、IEEE P1901等标准已不能满足配电网的要求。文中以OFDM技术为依托,自主研发新一代电力载波装置。装置的带宽可在7.8 kHz至10 MHz... 智能配电网的迅猛发展给电力载波技术带来巨大的挑战,传统协议标准如G3-PLC、PRIME、Home Plug、G.9960、IEEE P1901等标准已不能满足配电网的要求。文中以OFDM技术为依托,自主研发新一代电力载波装置。装置的带宽可在7.8 kHz至10 MHz之间灵活调整,装置收发前端和物理层处理单元在FPGA芯片中实现,MAC/汇聚层处理单元在ARM芯片中实现。数据进行通信时的信号功率衰减及信号失真率均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测试结果验证了所研发装置实现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力线载波技术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理论线损概率分布函数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涵 袁越 +2 位作者 侯语涵 郝思鹏 张仰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444-6454,I0013,共12页
线损是衡量配电系统节能减排和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大量随机性和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带来新的挑战。该文从概率角度出发,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节点注入电流基础上,结合广义非中心... 线损是衡量配电系统节能减排和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大量随机性和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带来新的挑战。该文从概率角度出发,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节点注入电流基础上,结合广义非中心卡方分布推导了任意电流分布下配电网理论线损概率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并首次给出配电网理论线损的均值、方差和矩生成函数的准确表达式。考虑到理论线损概率分布难以直接计算,提出一种基于Raphaeli级数的线损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线损计算公式能够准确、高效地计算线损均值和概率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损 配电网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源协同多阶段投资规划的配电网过网费机制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震波 牛文蕙 +1 位作者 罗紫航 张雯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204,共11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会造成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流失,且现行输配电价制定机制尚不能真实反映“余电上网”模式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网源协同多阶段投资规划的配电网过网费机制设计。首先,根据负荷增长情况... 针对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会造成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流失,且现行输配电价制定机制尚不能真实反映“余电上网”模式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网源协同多阶段投资规划的配电网过网费机制设计。首先,根据负荷增长情况,以投资年份、投资容量为决策变量,将分布式电源规划周期分为若干阶段,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提过网费模型分别求出各阶段对应的过网费。其中,源网协同多阶段规划模型的建立以分布式电源投资主体效益最大及配电网网损和电压波动最小为目标,过网费计算模型则依据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输配电资产占用情况、电压等级和电气距离等关键影响要素,构建了含基础费用、阻塞附加费用和交叉补贴费用的分布式电源过网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与分布式电源投资规划相结合的过网费机制能够保证投资主体的效益和配电网的资产回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和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源协同 过网费 多阶段投资规划 分布式电源 经营权损失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补偿的双端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强钢 宋佳航 +2 位作者 廖建权 周念成 许晓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7-287,共11页
双端直流配电网是一种双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可为直流负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源电压。然而,负荷的功率波动和不平衡使线路电压跌落增大,可能导致直流负荷的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指标越限,影响直流负荷的正常运行。文中基于电压... 双端直流配电网是一种双端电源供电的网络结构,可为直流负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源电压。然而,负荷的功率波动和不平衡使线路电压跌落增大,可能导致直流负荷的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指标越限,影响直流负荷的正常运行。文中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外环电压控制,考虑中线电压补偿,提出基于电压补偿等效模型的直流配电网电压偏差及不平衡度联合抑制策略,实现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首先,建立双端直流配电网潮流模型,将VSC电压下垂控制引入潮流模型,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电压偏差和不平衡度的特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电压最低点为分点获得双端电源供电回路压降的简化等效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等效阻抗参数辨识,构建双端直流配电网的电压补偿等效模型。以参数辨识结果作为电压外环控制输入,提出考虑中线电压补偿的双端直流配电网电压就地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双端直流配电网潮流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中线电压补偿 下垂控制 最小二乘法 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波动性的配电网线损率阈值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群 陈灿玉 +3 位作者 青倚帆 佃钰林 冷敏瑞 刘雪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362,共9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后,异常线损率的判定阈值不合理导致漏检率较高的问题,提出考虑光伏波动性的10 kV配电网线损率波动阈值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分布式光伏电量的并网形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电量异常情况;其次,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拟合... 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后,异常线损率的判定阈值不合理导致漏检率较高的问题,提出考虑光伏波动性的10 kV配电网线损率波动阈值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分布式光伏电量的并网形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电量异常情况;其次,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拟合输入特征与线损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线损率的方法,取代基于量测数据的潮流计算线损率的方法;然后,基于天气类型SCF指数,采用Monte Carol模拟体现光伏发电量的波动性,求得考虑光伏发电随机性的配电网线损率概率密度函数,并以此划定线损率的异常判定阈值。最后以IEEE 37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实际评估光伏接入后在考虑气象因素条件下配电线路日线损率的概率密度分布,并与电网的传统判定阈值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线损 配电网 长短时记忆网络 异常光伏计量点 SCF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与线路参数联合辨识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尚 卫志农 +2 位作者 黄蔓云 郑玉平 孙国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0,共11页
在低压配电网中,用户频繁地扩建和改接导致台账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数据缺失等问题,难以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拓扑及线路参数。针对无相角量测信息且含未知数量零注入功率“隐节点”的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 在低压配电网中,用户频繁地扩建和改接导致台账存在信息更新滞后、数据缺失等问题,难以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拓扑及线路参数。针对无相角量测信息且含未知数量零注入功率“隐节点”的低压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表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与线路参数联合辨识方法。基于低压配电网的电气特性以及辐射状网络的结构特点,推导出一种功率-电压比形式的线性逆潮流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求解得到阻抗距离矩阵,再利用无判定阈值形式的改进分组递归算法实现拓扑与线路参数的联合辨识。最后,在IEEE欧洲低压测试馈线和中国南京市某地区的实际低压配电网中对所提算法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智能电表 潮流 拓扑辨识 线路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数据的低压台区异常线损诊断新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晓林 张佳元 +3 位作者 崔超奕 黄璐涵 骆一萍 曾翔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17,共9页
低压配电网台区的线损分析对发现和解决异常线损问题,减小用电损失以及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事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真实台区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压台区线损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网诊断规则对所采集的原始... 低压配电网台区的线损分析对发现和解决异常线损问题,减小用电损失以及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事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真实台区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压台区线损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网诊断规则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并通过对台区线损特征地提取和分类,建立了基于电压信息的二分K-means聚类诊断算法和基于电量信息的全局搜索诊断算法,实现了对台户异常电能表的快速定位及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通过剔除异常电能表和实际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台户关系 异常线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输配一体化电网有损潮流的精细化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淏 谢开贵 +2 位作者 邵常政 胡博 郑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93-2607,共15页
多端柔性互联输配一体化电网内部的运行方式复杂、网损特性差异显著,导致传统一刀切的网损补偿方法难以准确刻画网损的实际情况,影响了输(配)电交直流有损潮流模型的应用潜力和输配边界潮流的一致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定点迭... 多端柔性互联输配一体化电网内部的运行方式复杂、网损特性差异显著,导致传统一刀切的网损补偿方法难以准确刻画网损的实际情况,影响了输(配)电交直流有损潮流模型的应用潜力和输配边界潮流的一致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定点迭代的精细化有损潮流模型。针对网损补偿方法不准确的问题,综合考虑网络类型、数据属性和物理特征等因素,为输、配电网及交、直流电网的精准有损潮流分析建立了差异化的网损补偿模型。针对输配边界潮流的不一致问题,将输配一体化有损潮流建模为一个双层定点迭代问题,并采用主从分裂法实现协同求解。在多个算例中分析了不同有损潮流模型的性能差异及其原因,讨论了所提模型在求解精度、收敛速度和计算效率等方面的优势,验证了所提模型在不同控制方式和优化目标下的鲁棒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输配一体化 潮流分析 网损补偿 定点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