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方和方法的电力系统稳定域估计
1
作者 张巍巍 李兆明 +2 位作者 师洪涛 高峰 张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1,共5页
目前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主要使用小信号分析方法,但当大信号扰动发生时,电力系统内在的非线性无法忽略,小信号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值得商榷。在大信号扰动时,构造合理的暂态能量函数并确定系统临界稳定对应的函数值(临界能量),从而确定... 目前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主要使用小信号分析方法,但当大信号扰动发生时,电力系统内在的非线性无法忽略,小信号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值得商榷。在大信号扰动时,构造合理的暂态能量函数并确定系统临界稳定对应的函数值(临界能量),从而确定稳定域并非易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表达的平方和方法来估计电力系统的稳定域。该方法将电力系统通过多项式近似的方式表达,利用平方和方法将李雅谱诺夫函数的构造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构造的李雅谱诺夫函数,再通过优化计算得到稳定域的边界。最后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估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域 平方和方法 多项式近似 李雅谱诺夫函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算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干扰环境下的阵列非同步测量研究
2
作者 刘璞 阮自康 +1 位作者 张晶博 张二亮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4,共6页
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估计是实现麦克风阵列多参考非同步测量的前提。针对在外场环境中存在强背景噪声导致现有多参考非同步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辨识方法,补全麦克风阵列扫描得到的... 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估计是实现麦克风阵列多参考非同步测量的前提。针对在外场环境中存在强背景噪声导致现有多参考非同步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的辨识方法,补全麦克风阵列扫描得到的互谱矩阵,并基于互谱矩阵分解得到的部分场实现声全息成像。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抑制低信噪比情形下背景噪声干扰对声学相对传递函数矩阵估计和麦克风互谱矩阵补全的影响,当信噪比低于10 dB时,误差能够减小2%以上,有效提高了麦克风阵列非同步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测量 多参考互谱法 传递函数矩阵 总体最小二乘 强背景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的桁架损伤识别
3
作者 唐国源 吴柏生 汤彭恩布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9-645,共7页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引入倒数变量的概念,提出一种将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相结合的桁架损伤识别方法。这种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针对测量振型不完整的情况,引入一种基于不完整振型的控制方程,并使用基于非负最小二乘法的迭代策...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引入倒数变量的概念,提出一种将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相结合的桁架损伤识别方法。这种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针对测量振型不完整的情况,引入一种基于不完整振型的控制方程,并使用基于非负最小二乘法的迭代策略求解损伤识别问题。该迭代方法在每一循环中使用非负最小二乘法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及程度,通过排除非损伤单元重新构造新的系数矩阵,利用新的系数矩阵与原右端项进行下一循环的求解直至达到收敛精度要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原基于广义柔度矩阵的识别方法相比,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效果更好。在有噪声与测量振型不完整的情况下,使用不完整振型控制方程与所述迭代策略结合的方法可以保持一定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损伤识别 倒数变量 广义柔度矩阵 不完整振型 迭代 非负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永忠 叶家福 +1 位作者 卢健 王宽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8-102,共5页
由于机床运动轴几何误差、热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构建机床参考坐标系到刀具的变换矩阵以及参考坐标系到工件的变换... 由于机床运动轴几何误差、热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构建机床参考坐标系到刀具的变换矩阵以及参考坐标系到工件的变换矩阵。基于两种变换矩阵,构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综合误差模型。同时,建立机床的误差非线性补偿模型,引入单位矩阵,通过最小二乘法实施待估计参数的非线性参数估计,实现机床加工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加工误差可以控制在0.01 mm以内,通过消除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加工误差的大幅降低;在精加工阶段,其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最小二乘法 加工误差补偿 变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参数识别方法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被引量:40
5
作者 索南加乐 李宗朋 +2 位作者 王莉 焦在滨 马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93-97,125,共6页
国内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运行,在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尽快选出故障线路对电网运行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频域方法进行小电流接地选线。通过矩阵束方法提取故障后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国内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运行,在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尽快选出故障线路对电网运行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频域方法进行小电流接地选线。通过矩阵束方法提取故障后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频点信息,解决了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提取频域信号不准确的问题。提取频点信息后,利用频域方程求解线路对地电容值并进行选线。与时域参数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对采样频率要求低、计算精度高。同时,频带分析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首容性频带滤波方式具有更宽的频带,理论上不需要滤波。经ATP-EMTP仿真和实时数字仿真器录波数据验证,该方法选线正确、有效,耐过渡电阻能力强,不受消弧线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选线 矩阵束算法 最小二乘估计 模型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的工频分量提取方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康小宁 屈亚军 +3 位作者 焦在滨 李绍頔 汪冬辉 宁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6-70,113,共6页
从故障暂态信号中准确地提取出工频分量对于继电保护十分重要。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采用衰减指数和模型,可以有效消除各类谐波及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文中通过仿真研究了采样频率、时间窗及模型阶数等关键参数选取对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 从故障暂态信号中准确地提取出工频分量对于继电保护十分重要。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采用衰减指数和模型,可以有效消除各类谐波及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文中通过仿真研究了采样频率、时间窗及模型阶数等关键参数选取对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滤波器及数据采样对算法的影响。最后,在1个工频周期下与傅氏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矩阵束 工频分量 滤波器 傅里叶算法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线路故障谐波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索南加乐 王莉 +1 位作者 夏经德 何世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3,共7页
针对特高压线路典型分布参数特性,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方法-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实时分析故障电流谐波。以1000 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中间和末端发生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时的故障信号中... 针对特高压线路典型分布参数特性,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方法-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实时分析故障电流谐波。以1000 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中间和末端发生单相接地和三相短路时的故障信号中的自由分量衰减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最小二乘矩阵束法以衰减指数函数为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故障信号中的频率分布、相应的频率衰减时间常数以及含量。同时也给出了电科院1000 kV的动模波形和EMTP仿真波形的结果比较。动模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合理,该方法很适合于暂态谐波分析,为分析暂态量对保护的影响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暂态过程 谐波分析 奇异值分解 离散Fourier变换 最小二乘矩阵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矩阵束算法的同步电机参数辨识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宇辉 陈峰 +1 位作者 李慧敏 李天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2,共6页
为了精确检测同步电机参数,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和矩阵束相结合的新算法。该方法运用小波变换对短路电流进行消噪处理,提高其信噪比。运用矩阵束算法提取预处理后的短路电流各分量的频率和阻尼,然后对短路电流各分量的幅值和相位使用最... 为了精确检测同步电机参数,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和矩阵束相结合的新算法。该方法运用小波变换对短路电流进行消噪处理,提高其信噪比。运用矩阵束算法提取预处理后的短路电流各分量的频率和阻尼,然后对短路电流各分量的幅值和相位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进而实现同电机参数的辨识。针对在不同信噪比下的短路电流采样数据,分别运用TLS-ESPRIT算法和该方法进行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与TLS-ESPRIT算法相比,该方法采用的数据样本数较少。在信噪比大于30dB时,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在信噪比低于30dB时(15~25dB),仍能精确地辨识同步电机的参数。该算法的计算精度高,抗噪性强,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参数辨识 小波预处理 矩阵束算法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由振荡频率识别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 被引量:27
9
作者 梁振锋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康小宁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30,10,共7页
针对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识别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自由振荡频率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线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由于线路电容和并联电抗器的储能,并联电抗器会出现自由振荡电流。利... 针对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识别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自由振荡频率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线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由于线路电容和并联电抗器的储能,并联电抗器会出现自由振荡电流。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获取并联电抗器电流的自由振荡频率。瞬时性故障时,线路零模网络与线模网络在电弧熄灭后停止能量交换,该自由振荡频率等于零模网络固有频率主频;永久性故障时,线路零模网络与线模网络通过故障端口进行能量交换,该自由振荡频率等于零模网络和线模网络固有频率主频的算术平均值。因此,通过计算自由振荡频率的数值即可实现永久性故障判别。EMTP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永久性故障,且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自由振荡频率 最小二乘矩阵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线路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索南加乐 吴双惠 +2 位作者 侯卓 侯元文 周芝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8-42,共5页
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存在,使得高压输电串补线路阻抗出现非连续性,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产生影响。以750kV电压等级的串补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故障后电流信号中的自由分量分布以及衰减情... 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存在,使得高压输电串补线路阻抗出现非连续性,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继电保护原理产生影响。以750kV电压等级的串补输电线路为模型,用EMTP仿真建模,给出了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分析线路故障后电流信号中的自由分量分布以及衰减情况,得到串补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法可以在故障后快速识别出信号频率及相应的衰减时间常数,给出保护安装处实际感受到的谐波变化情况。该方法适合于暂态谐波分析,为分析故障暂态对保护的影响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故障特征 最小二乘矩阵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模型识别的串补线路保护方案 被引量:13
11
作者 焦在滨 张梦瑶 +2 位作者 何世恩 马涛 索南加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6-193,25,共8页
为解决目前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可靠性和灵敏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模型识别的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案。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方法,准确获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过程中各频点的电压电流相量,通过列写基于分布参数的输电线路端口... 为解决目前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可靠性和灵敏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域模型识别的带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方案。利用最小二乘矩阵束方法,准确获取电力系统故障暂态过程中各频点的电压电流相量,通过列写基于分布参数的输电线路端口电压方程,构建串补输电线路全频带模型误差函数。利用全频带误差模型和工频量故障定位结果,识别故障点相对于串补电容的位置,若故障位于串补电容前,则直接驱动断路器跳闸;若故障位于串补电容后,则根据传统的电平检测逻辑动作。该方法仅利用单端量电气量,不受串补电容器和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或称限压电阻)的影响,提高了串补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串联补偿线路 频域模型识别 最小二乘矩阵束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多层土壤的格林函数 被引量:12
12
作者 潘卓洪 张露 +1 位作者 谭波 文习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0-156,共7页
为解决垂直多层土壤格林函数理论推导复杂和数值求解方法繁琐的问题,提出了符号方程理论推导方法和自适应高精度复镜像数值求解的方案。符号方程法借助镜像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实现了机械化推导,可以求得格林函数通用的封闭表达式。自适应... 为解决垂直多层土壤格林函数理论推导复杂和数值求解方法繁琐的问题,提出了符号方程理论推导方法和自适应高精度复镜像数值求解的方案。符号方程法借助镜像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实现了机械化推导,可以求得格林函数通用的封闭表达式。自适应高精度复镜像法先使用二次采样方法对格林函数的封闭表达式进行智能采样,然后运用矩阵束法直接对离散化的格林函数系数进行复镜像拟合,能够显著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度,弥补了传统Prony法和广义函数束法在数值稳定性和精度方面的不足。经由算例对比,该方法准确有效,可以应用于垂直或水平多层土壤接地问题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多层土壤 格林函数 矩阵束法 复镜像法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RIT矩阵束法的UWB雷达目标特征提取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东红 张永顺 +1 位作者 陈志杰 方棉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55-16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ESPRIT矩阵束法的UWB雷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把提取信号极点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Prony算法相比有明显地改进,能有效地提取出目标回波信号的极点和留... 提出了一种基于ESPRIT矩阵束法的UWB雷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把提取信号极点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Prony算法相比有明显地改进,能有效地提取出目标回波信号的极点和留数,并对随机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该方法特别适用于UWB雷达或其它高分辨率雷达的目标特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特征提取 ESPRIT 矩阵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D模型的目标二维散射中心提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菁 周建江 汪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8-962,共5页
为精确描述隐身目标的高频电磁散射特性,该文用基于几何绕射理论的GTD模型代替以镜面散射为主的指数和模型。同时,为克服传统矩阵束算法(MEMP)计算量大、距离坐标配对等问题,该文提出用修正矩阵束算法和二维旋转不变技术(2D-ESPRIT)提... 为精确描述隐身目标的高频电磁散射特性,该文用基于几何绕射理论的GTD模型代替以镜面散射为主的指数和模型。同时,为克服传统矩阵束算法(MEMP)计算量大、距离坐标配对等问题,该文提出用修正矩阵束算法和二维旋转不变技术(2D-ESPRIT)提取基于GTD模型的目标二维散射中心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文的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以边缘绕射等为主要散射源的隐身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 GTD模型 MEMP算法 ESPRIT算法 隐身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电网低频振荡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党杰 李勇 +3 位作者 徐友平 黄涌 曾正 董明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4-18,共5页
分析了用传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研究互联大电网运行特性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综合分析法。该方法将奇异熵用于模态阶数的提取,既能在有无噪声的情况下都准确确定模态阶数,又能减少计算复... 分析了用传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研究互联大电网运行特性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综合分析法。该方法将奇异熵用于模态阶数的提取,既能在有无噪声的情况下都准确确定模态阶数,又能减少计算复杂度。以华中电网2009年6月17日发生的由金竹山B厂开关爆炸导致的电网功率波动事件为例,对比了小干扰稳定分析方法和所提出的综合分析法的仿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WAMS和奇异熵矩阵束方法的综合分析法是以特征值分析法为代表的传统低频振荡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能够较为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电网的振荡特性,为分析由多重扰动引起的或特殊运行方式下的低频振荡现象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广域测量系统(WAMS) 奇异熵矩阵束方法 仿真分析 小干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广义χ^2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孔松泉 达庆利 徐泽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9-662,共4页
基于完全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定义 ,以及互反判断矩阵与互补判断矩阵完全一致性定义之间的转换公式 ,证明了若干定理 ,提出了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广义 χ2 方法 ,研究了它的一些优良性质 ,如 :强条件下保序性等 ,给出了一个简洁的收敛... 基于完全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定义 ,以及互反判断矩阵与互补判断矩阵完全一致性定义之间的转换公式 ,证明了若干定理 ,提出了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广义 χ2 方法 ,研究了它的一些优良性质 ,如 :强条件下保序性等 ,给出了一个简洁的收敛性迭代算法 ,并把上述结论推广到群体决策中 .人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可根据不同的决策问题 ,适当地选取算法中的参数α ,以便作出合理的决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判断矩阵 广义χ^2方法 排序 完全一致性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多芯片组件中垂直通孔互连的矩阵束矩量法仿真 被引量:6
17
作者 姬五胜 肖建康 熊旭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在微波多芯片组件中,处在不同层的信号传输线是通过通孔连接在一起的。由于通孔会导致信号传输的不连续性,对信号的传输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矩阵束矩量法仿真了多层电路中通孔的散射特性,并总结了通孔几何尺寸和平行导体板间距变化时通... 在微波多芯片组件中,处在不同层的信号传输线是通过通孔连接在一起的。由于通孔会导致信号传输的不连续性,对信号的传输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矩阵束矩量法仿真了多层电路中通孔的散射特性,并总结了通孔几何尺寸和平行导体板间距变化时通孔的散射特性所表现出来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互连 通孔 散射参数 矩阵束矩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圆阵的空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辉 李晓明 +1 位作者 葛临东 周立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6-7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均匀圆阵的空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模式激励技术对接收数据进行变换,再利用变换后数据之间的互相关关系将数据进一步映射到空时域,然后构造出一对空时DOA矩阵束,通过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就能够计算出所...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均匀圆阵的空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模式激励技术对接收数据进行变换,再利用变换后数据之间的互相关关系将数据进一步映射到空时域,然后构造出一对空时DOA矩阵束,通过矩阵束的广义特征值就能够计算出所有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该方法完全避免了DOA矩阵类方法中难以克服的角度兼并问题,与UCA- ESPRIT算法相比,减小了孔径损失,使能够估计的信号数目增加了一倍。该方法具有免搜索和参数自动配对的特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圆阵 二维波达方向 模式激励法 矩阵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酉变换-矩阵束的稀布线阵方向图综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海鸥 王布宏 刘新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67-2673,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非迭代的稀布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方向图采样数据进行centro-Hermit化处理,然后通过酉变换构造等价实矩阵束,得到非均匀单元位置与新矩阵束广义特征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实矩阵奇异值分解,并舍弃非主要奇... 该文提出一种非迭代的稀布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方向图采样数据进行centro-Hermit化处理,然后通过酉变换构造等价实矩阵束,得到非均匀单元位置与新矩阵束广义特征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实矩阵奇异值分解,并舍弃非主要奇异值以获得低阶左奇异向量矩阵,进而求得稀布阵列的阵元位置和相应激励。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能够直接得到阵元位置的实数解,奇异值分解和特征值分解均在实数域进行,提高逼近程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量,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利用少量阵元即可高效实现线阵的方向图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布阵 Centro-Hermit矩阵 酉变换 矩阵束 方向图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点优化配置的电压暂降故障点定位估计 被引量:26
20
作者 周超 田立军 +1 位作者 侯燕文 齐蔚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02-107,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监测点优化配置的电压暂降故障点定位新方法。针对由输电线路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首先以监测点数目最少为目标,以全网各节点电压暂降完全可观测为约束条件,构建监测点优化配置的0-1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根据监测点最... 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监测点优化配置的电压暂降故障点定位新方法。针对由输电线路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首先以监测点数目最少为目标,以全网各节点电压暂降完全可观测为约束条件,构建监测点优化配置的0-1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根据监测点最优配置结果及其修正方案,以故障时监测点电压幅值信息为量测量,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对故障点故障位置及故障线路进行定位估计。通过对IEEE 39节点标准测试系统的测试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 可观测矩阵 优化配置 故障定位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