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rmacological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product in China
1
作者 Yong-xiang ZH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1-94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水凝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宇 刘楠楠 +4 位作者 费珊珊 刘召杨 刘一丁 韩天宇 石广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8,共9页
中药水凝胶由中药提取物与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结合制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等领域广泛应用。作为药物载体,水凝胶可实现药物缓释,减少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文章详细介绍了天然水凝胶、合成... 中药水凝胶由中药提取物与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结合制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等领域广泛应用。作为药物载体,水凝胶可实现药物缓释,减少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文章详细介绍了天然水凝胶、合成水凝胶及其理化性质,探讨中药水凝胶的释药机制和应用前景。通过结合传统中药与现代水凝胶技术,有望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拓展其应用范围,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水凝胶 凝胶基质 缓释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性腹泻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3
作者 田劭丹 罗美 +2 位作者 郑智 侯丽 陈信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7,共7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相关性腹泻是TKIs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TKI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而且会影响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和用药依从性,亦是临床常见导致药物剂量降低,用药时间延迟甚...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相关性腹泻是TKIs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TKI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而且会影响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和用药依从性,亦是临床常见导致药物剂量降低,用药时间延迟甚至中断治疗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基本治疗原则,以及中医药干预TKIs相关性腹泻具有较显著临床疗效的临床实践,专家组通过德尔菲法就TKIs相关性腹泻中医药治疗规范相关问题反复征询、归纳、修改、讨论并形成共识,旨在扩大TKIs可能临床获益人群、推广中医药诊疗措施在TKIs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以改善腹泻相关症状、提高抗肿瘤疗效及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腹泻 靶向治疗药物 不良反应 中医药 专家共识 德尔菲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段小凤 朱锋钊 +2 位作者 王锋 张华琦 赵会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对于科教融汇的重视程度、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融汇渠道以及教师队伍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开展具体实践。具体...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对于科教融汇的重视程度、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融汇渠道以及教师队伍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开展具体实践。具体对策包括构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融相辅相成的新模式,搭建平台畅通科教融汇渠道,以及引育结合提升教师团队教科研水平等。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科教融汇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包括政、校、行、企、研协同搭建创新驱动基地,创新“六双融通、互育共培”人才培养模式,建成融入山地特色高新技术的教学资源体系,协同攻关纵深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双高三能型”教师队伍。本文为提升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区域产业发展等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教融汇 茶叶产业体系 中兽药制造 生态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新 曲琳卓 +2 位作者 王勇 关宏锏 吴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与体征,与化疗药物呈剂量相关性。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疗...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与体征,与化疗药物呈剂量相关性。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疗效有限,因此探究CIPN的发病机制、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该文将从分子和细胞层面阐述CIPN的发病机制,以及对CIPN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毒性 化疗诱导疾病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熏洗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探讨中药致肝毒性的作用特点及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依婷 磨宁芳 +3 位作者 秦秋云 李妞妞 李卓娴 夏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6-784,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分析中药致肝毒性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中收录的252味中药,归纳出114味具有致肝毒性的药材,并综合分析相关文献,通过频数算法归纳总结致肝毒性中药在功效类别、四气...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分析中药致肝毒性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中收录的252味中药,归纳出114味具有致肝毒性的药材,并综合分析相关文献,通过频数算法归纳总结致肝毒性中药在功效类别、四气五味、归经以及毒性成分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祛风湿药和清热药致肝毒性药材占比最高,药味以苦为主,药性以寒性为主,归经多在肝、肺、脾、胃;生物碱类成分是主要的致肝毒性活性成分;肝毒性表现包括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机制涉及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为降低毒性,传统采用酒制、醋制等方法。结论:通过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了解中药致肝毒性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 肝毒性 四气五味 归经 生物碱类 药物性肝损伤 祛风湿药 清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调控铁死亡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新进展
7
作者 裴金英 宋金洲 +4 位作者 马到丰 罗孝廷 刘斌 董晓红 丛树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9-648,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进行性记忆障碍。铁死亡是近些年新兴起的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方向,是一种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大量证据表明AD与大脑中的铁死亡密切相关,然而其参与AD...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进行性记忆障碍。铁死亡是近些年新兴起的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方向,是一种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大量证据表明AD与大脑中的铁死亡密切相关,然而其参与AD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可能由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和氨基酸代谢诱导,从而影响大脑中铁离子的沉积。迄今为止,部分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已被深入研究,例如红景天、远志、银杏、茯苓等,这些中药在靶向铁死亡治疗AD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本综述系统阐述了大脑中铁的代谢、铁死亡的特点,并重点关注铁死亡代谢调控机制。同时,本文还讨论了铁死亡和AD的联系,并同时列举了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AD的药物,以期为今后铁死亡抑制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 铁死亡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干预胰腺星状细胞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程汝阳 宋蔚宁 +4 位作者 蒋鑫 王业豪 刘林 卢芳 刘树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3-800,共8页
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以炎症反复发作和胰腺组织受到进行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情恶化时还会增加CP患者胰腺癌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着CP患者的身体健康。近些年,C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胰腺星状细胞(PSC)的激活及在胰腺纤维化中... 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以炎症反复发作和胰腺组织受到进行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情恶化时还会增加CP患者胰腺癌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着CP患者的身体健康。近些年,C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胰腺星状细胞(PSC)的激活及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本文详细叙述了PSC在CP中的作用机制,总结了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干预PSC治疗CP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治疗CP的研究方向,为日后CP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中药 胰腺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9
作者 金淼鑫 赵晖 +2 位作者 朱平生 苗明三 乔靖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肝脏代谢功能更接近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筛选DILI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造模动物、造模方法、成模时间、阳性药物、检测指标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在DILI动物模型中小鼠占比74.14%,其中C57BL/6小鼠占比27.41%,KM小鼠占比25.07%,ICR小鼠占比10.70%及Balb/c小鼠占比7.57%。对乙酰氨基酚为最常用造模药物占比63.57%。对所纳入文献中的常用造模药对乙酰氨基酚造模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鼠造模剂量最多的是300 mg/kg,占比31.46%;大鼠的造模剂量多为1000 mg/kg。最常用的造模时间是24 h,占比40%;其次是12 h,占比23.24%;再次是6 h,占比16.22%。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腹腔注射,占比56.87%;其次是灌胃占比41.51%。常用的检测指标的方法有蛋白质印迹法,占比27.45%;其次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占比26.61%。主要用来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变化。最常用阳性对照药物为水飞蓟素,占比37.61%;其次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联苯双酯,占比分别为27.52%和26.61%。通过对所选造模条件进行赋值权重,提出最佳模型为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24 h后检测小鼠的表观指征群、血清和肝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表现即为造模成功,最佳模型占比56.42%。以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为模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建立DILI模型,通常24 h后即可造模成功;选用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酸或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药;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水平,结合肝脏指数、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模型建立、检测与评价的最佳指标。结论:通过文献挖掘和系统化分析,对既往DILI模型建立规律及潜在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出DILI动物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和评价指标,为建立临床吻合度高且重复性好的DILI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模型分析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介导肺癌耐药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天琪 夏金婵 +4 位作者 曾华辉 许莹雪 薛忠慧 苏梦娇 韩佳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6-1664,共9页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的发生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肿瘤耐药的发生与发展。TAMs可在不同信号刺激下极化为M1和M2两种亚...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的发生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肿瘤耐药的发生与发展。TAMs可在不同信号刺激下极化为M1和M2两种亚型,研究表明,M2型TAMs与肺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通过促血管生成、免疫逃逸、肿瘤干细胞样改变、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肺癌耐药的发生。中药(TCM)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已被证实可改善肿瘤耐药、延缓肿瘤恶性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综述了TAMs与肺癌耐药之间的关系,梳理了TCM及其活性成分调控TAMs改善肺癌耐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靶向TAMs改善肺癌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耐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辅合一”特性天然中药凝胶治疗糖尿病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少辉 刘丽 +3 位作者 兰馨怡 高瑜若 刘怡柯 黄光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治疗周期长,传统清创换药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药辅合一”特性天然中药具有“药效物质”与“成胶辅料”的特点,其水凝胶有保水、保护伤口、负载药物实现缓释等效果,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通过抗菌、抗炎、抗氧化... 糖尿病创面愈合延迟,治疗周期长,传统清创换药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药辅合一”特性天然中药具有“药效物质”与“成胶辅料”的特点,其水凝胶有保水、保护伤口、负载药物实现缓释等效果,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通过抗菌、抗炎、抗氧化、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作用途径促进伤口愈合。本文对具有“药辅合一”特性的中药水凝胶的设计及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效果进行系统梳理,从而为中药材的新剂型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凝胶 糖尿病伤口 创面愈合 中医 辅料 药辅合一 甘草酸 葛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免疫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丽娟 王宗玉 +2 位作者 赵雅丽 覃川福 邱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病理机制复杂。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肿瘤免疫细胞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抗肿瘤免疫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使免疫反应被抑制,最终导致癌症持续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HCC方面...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病理机制复杂。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肿瘤免疫细胞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攻击,抗肿瘤免疫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使免疫反应被抑制,最终导致癌症持续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HCC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中药能够调控免疫细胞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与转移。本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免疫细胞如何通过免疫抑制途径影响HCC进展以及中药如何调控免疫细胞发挥抗HCC作用,以期为HCC治疗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细胞 免疫抑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耐药性及兽用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兆兴 石凯 +2 位作者 李欣悦 王学兵 顾进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5期17-23,共7页
奶牛乳房炎对全球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耐药菌的广泛出现,显著降低了传统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性,中药作为“减抗替抗”的重要抓手,有望为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阐述了近五年国内引... 奶牛乳房炎对全球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耐药菌的广泛出现,显著降低了传统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性,中药作为“减抗替抗”的重要抓手,有望为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阐述了近五年国内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现状,对国内批准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兽用中药或中药提取物进行整理汇总,重点选取并介绍了白头翁和连翘及其提取物在奶牛乳房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探讨了兽用中药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为兽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耐药性 兽用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14
作者 唐怡 王国泰 +1 位作者 蒋雨涵 吴晨旸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9-1206,共8页
肝细胞癌(HCC)作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TAM在HCC免疫抑制、免疫逃逸、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以及药物耐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凭借其独特的治疗... 肝细胞癌(HCC)作为全球性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TAM在HCC免疫抑制、免疫逃逸、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以及药物耐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凭借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在调控TAM、改善HCC预后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中药调控TAM在HCC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讨了TAM在HCC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基于中医理论,系统分析了中药成分对TAM募集、极化、活性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当前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调节TAM的极化状态,促进M1型抗肿瘤巨噬细胞的形成,抑制M2型肿瘤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在抑制HCC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抗血管生成和增强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作用。此外,本文还总结了中药单体、复方及新型制剂在HCC治疗中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如通过抑制TAM分泌细胞因子、调节信号通路、影响代谢途径等,为中药在HCC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HCC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对IncX4型耐药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影响
15
作者 沈雪 甘德浩 +3 位作者 陈璐 郑婷婷 范克伟 邓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3,共9页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对IncX4型耐药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了解中药单体影响质粒接合转移效率,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膜接合转移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在亚抑菌浓度芦荟大黄素、姜黄素作...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对IncX4型耐药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了解中药单体影响质粒接合转移效率,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膜接合转移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在亚抑菌浓度芦荟大黄素、姜黄素作用下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效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接合转移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测定中药单体作用下耐药株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分析两种中药单体影响质粒pSD11接合转移的相关机制。【结果】在亚抑菌浓度下,芦荟大黄素、姜黄素能抑制质粒pSD11的接合转移。在抑制接合转移有效浓度下,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均能上调质粒Ⅳ型分泌系统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芦荟大黄素可抑制染色体上接合转移相关基因h-ns、cpxR、pilT的表达量,而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ns、cpxR、pilT的表达量存在多重效应。芦荟大黄素能抑制耐药菌MG1655/pSD11生物膜的形成,而姜黄素对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总体呈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特点。【结论】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并不是通过抑制Ⅳ型分泌系统关键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质粒pSD11的接合转移。芦荟大黄素抑制质粒接合转移的机制包括下调pilT的表达量以及抑制耐药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不同浓度姜黄素通过影响cpxR、pilT的表达以及生物膜形成抑制质粒接合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IncX4型质粒 接合转移 细菌生物膜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现实为导向:抗战时期新四军对中医药的运用
16
作者 何家伟 杨可淳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4,共14页
医药短缺是影响新四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难题。抗战初期,新四军积极筹建西医人才队伍,拓宽西药获取渠道,使医药困难得以暂时缓解。皖南事变后,由于日伪实行医药管制,新四军西医西药获取渠道严重受阻,致使医药困境再度加剧。基于此... 医药短缺是影响新四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难题。抗战初期,新四军积极筹建西医人才队伍,拓宽西药获取渠道,使医药困难得以暂时缓解。皖南事变后,由于日伪实行医药管制,新四军西医西药获取渠道严重受阻,致使医药困境再度加剧。基于此,新四军遵循中共中央方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破除中西医门户之见,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政策。中医药政策的制定,是新四军在极端困境下采取的应急之策。新四军通过筛选与培养中医人才扩充医疗队伍,甄别与利用中草药缓解西药短缺,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医药为抗战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医疗保障。对中医药的改造与运用,是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医药卫生领域践行“自力更生”策略的重要体现。新四军的中医药实践展现了军部与其所属部队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多维互动,体现了各部队医疗卫生实践的同一性与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华中抗日根据地 中医中药 西医西药 医疗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特征及结局指标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婧 王慧 +7 位作者 宋仕群 吉广荷 郭亚坤 要丹柠 赵书晗 李多多 夏如玉 张立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背景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目的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 背景口服中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相关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尚未得到统一和规范。目的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以口服中药为AECOPD治疗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结其文献特征和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治疗AECOPD临床试验设计和结局指标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取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和临床试验注册方案,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2022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情况进行描述。结果纳入578篇文献,包含574篇已报告试验结果的RCT及4个临床试验注册方案。574篇RCT共纳入51508例患者。88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患者的疾病分级,361篇文献在纳入标准中限定了中医证型,6篇文献报告了盲法,6篇文献提及了随访。纳入文献共涉及4030个结局指标,单篇文献结局指标数量范围为1~24个。按照结局指标的功能属性,将其归为8个指标域: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测、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安全性评价、其他,报告率最高的指标域是理化检测,报告频次排名前5位的结局指标项目是:有效率(11.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7.5%)、中医症状/证候评分(7.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6.8%)、用力肺活量(4.6%)。445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的组成,报告率排名前5位的研究指标依次为症状(423篇)、体征(281篇)、中医证候评分(203篇)、实验室检查(89篇)、肺功能(71篇)。结论口服中药治疗AECOPD的RCT涉及的结局指标数量多、范围广,纳入的文献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口服中药对AECOPD患者的症状体征、理化检测指标、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价和安全性结局等方面的影响。但结局指标的选择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结局指标主次不清;主要关注替代终点,对临床终点的关注不足;对卫生经济学指标关注不足;有效性参考来源不一、判断标准不一。研究者可参考已发表的核心指标集,合理设计结局指标,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疾病加重期 随机对照试验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级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然 赵琪 刘远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利用情况,为中医医院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37家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合并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利用为中医药特色服务利...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医药特色服务的利用情况,为中医医院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37家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合并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利用为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不同分层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共收集7,542例门诊患者,55.81%的患者开具了中药饮片处方,27.95%的患者采用了中医非药物疗法,31.77%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未采用中医药特色方法治疗。不同地理位置、就诊科室、医生职称患者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6.459、393.670、54.343,P<0.01),而不同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三级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情况良好,但不同科室对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利用各有侧重。中西部地区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情况优于东部地区。职称越高的医生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的比例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门诊患者 中医药特色服务 中药饮片 中医非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水煎液对犊牛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琪 张惠玲 +8 位作者 刘日蓉 孙月 李培锋 樊舒婷 宋晨 郝普国 徐文琦 郭宇 赵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耐药情况及蒲公英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7份犊牛源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耐药情况及蒲公英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7份犊牛源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进行8种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水煎液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将菌株与蒲公英水煎液作用后进行耐药消除试验。结果显示,从107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44株犊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为41%;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 CTX-M基因携带率为8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qnr(S)基因携带率为32%;蒲公英水煎液对筛选出的耐药菌株的MIC为200 mg/mL;经蒲公英水煎液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且更不容易出现耐药。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而蒲公英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可降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临床疗效,本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源大肠杆菌 中药 耐药性 耐药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及其天然产物通过靶向铁死亡治疗癌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焦泉慧 钟凌云 +2 位作者 程子文 吕小斌 章常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铁死亡是一种独特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各种形式的坏死和自噬的新型死亡表型。许多从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可在不同癌症中通过诱导铁死亡发挥抗癌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铁死亡的调控可影响肿瘤细胞对药... 铁死亡是一种独特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各种形式的坏死和自噬的新型死亡表型。许多从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可在不同癌症中通过诱导铁死亡发挥抗癌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铁死亡的调控可影响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甚至逆转耐药。一些天然产物与化学治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吉西他滨等联用可通过诱导铁死亡增强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该文主要总结了可以通过诱导铁死亡发挥抗癌作用的中药及其天然产物,可为癌症治疗和逆转耐药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发掘中药的潜在优势、拓宽中药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天然产物 癌症治疗 靶向铁死亡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