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 and nature》
1
作者 杨滟珺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I0044-I0044,共1页
关键词 man and nature man and n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interpreting "Universe" and Recovering "Benevolence" -- To Commemorate the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the Theory of Benevolence Published 120 Years
2
作者 Zhang Shugu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88,共6页
Yan Fu's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Tan Sitong' s Theory of Benevolence are thetwo important books published in the great turning poin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oth booksnot only harshly criticize the monarchy, tak... Yan Fu's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Tan Sitong' s Theory of Benevolence are thetwo important books published in the great turning poin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oth booksnot only harshly criticize the monarchy, take the lead in appealing for liberty, equality and democra-cy, but also give a creative explanation of universe -man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basic issue of Chi-nese thought,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osmology and morality toward a new worldoutlook, social outlook and value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nt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new ide-as and new theories. Both books have the "Prejudice" given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but be-cause of their ideological resources, thinking coordinates and methodological path differences, theyconstitut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of contrast and complementarity in theory. Therefore, conducting amore in - depth analysis and summing up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m are enough toprovide valuable lessons for us in "restarting the thinking of universe -man" in today's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E man BENEVOLENCE natural SELECTION SOCIAL SELECTION objective BELI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own-faulted basin zone and high disaster risk zone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惠敏 苏桂武 +1 位作者 邓砚 高庆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7,共8页
Shanxi Province is a region with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floods and waterlogging, meteorological and geologic hazards, and agrobiohazards in China.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hanxi Province is a region with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floods and waterlogging, meteorological and geologic hazards, and agrobiohazards in China.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wn-faulted basin zone in Shanxi Province provides an available condition for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these hazards, so that the basin zone becomes an area with frequent occurrence of the hazards, such as earthquakes, floods and waterlogging, meteorological and geologic hazards and agrobiohazards in Shanxi and with their most serious interaction and mutual intensification. Moreover, the basin zone is an area with dense population and most concentrate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 and social-economic property in Shanxi.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the two factors caused the zone to be a high natural disaster risk area in Shanxi. For reduc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xi, it is necessary to regard the basin zone as an important area for disaster reduction in Shanxi and to carry out integrated disaster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断陷盆地 自然灾害 灾害风险 综合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ibutions to Hom-Schunck optical flow equations-part I: Stability and rate of convergence of classical algorithm 被引量:3
4
作者 DONG Guo-hua AN Xiang-jing FANG Yu-qiang HU De-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09-1918,共10页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ion into a continuous flow.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depends explicitly on smoothness of the image sequence, size of image domain, value of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and finally discretization step. Specifically, as the discretization step approaches to zero, stability holds unconditionally. The analysis also clarifies relations amo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the original variation formulation and the PDE system. The proper regularity of solution and natural images is briefly surveyed and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claims both on convergence and exponenti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Hom-Schunck equations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rate heat equations energy integral and estimate Gronwall inequality natural images REGU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Teena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5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era.Based on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this paper analyzed,from the Marxist perspective,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 ent of people,the value of peo ple and social development,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argeted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for teenagers,and proposed to develop and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arry out extensive education on the Marxism,socialism patriot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teenagers build socialism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 their faith in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mmu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T the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nature of man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PATRIOTISM traditional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集成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方法论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胜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核心内涵是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系统集成强调问题导向,其重点是以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为指向,进一步加强改革举措,打通改革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系统集成在目标指向上强调突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评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集成 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一致性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生态正义的前提反思、现实困囿及纾解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森 陶莉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生态正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当前,人工智能为协调人类社会中的生态利益、分配生态资源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正义目标提供了新机遇。然而,在利用人工智能推进生态正义的过程中,也需注意避免陷入一些价值认知误区... 生态正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当前,人工智能为协调人类社会中的生态利益、分配生态资源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正义目标提供了新机遇。然而,在利用人工智能推进生态正义的过程中,也需注意避免陷入一些价值认知误区,必须正视技术资本化与“反生态性”逻辑、算法机制与公平分配失衡、技术应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三重矛盾。从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筑牢数字安全共同体、构建技术创新共同体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出发,科学引导人工智能的运行过程和发展方向,重塑人工智能赋能生态正义的多样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态正义 资本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捕集电厂-电转气-液化天然气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8
作者 骆钊 杨林燕 +3 位作者 王华 张杨 沈鑫 郑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8-448,共11页
为解决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碳排放量高、供气不足等难题,提出一种含碳捕集电厂-电转气-液化天然气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碳捕集电厂和电转气设备的“碳耦合”以及液化天然气站的“电-气耦合”,构建含碳捕集电厂-... 为解决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碳排放量高、供气不足等难题,提出一种含碳捕集电厂-电转气-液化天然气协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碳捕集电厂和电转气设备的“碳耦合”以及液化天然气站的“电-气耦合”,构建含碳捕集电厂-电转气-液化天然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引入阶梯型碳交易机制,提出碳捕集电厂-电转气-液化天然气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以云南某大型工业园区为例,验证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风光消纳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低碳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液化天然气 综合能源系统 碳交易 电转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杰 贾宏杰 +3 位作者 靳小龙 穆云飞 李敬如 胡诗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51,共12页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氢能利用模式,提出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多微网IES电-氢-热P2P交易框架及定价模型。其次,考虑单一微网的电-氢-热多元耦合约束及不同微网间电-氢-热多能互济,兼顾经济性及环保性,提出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混氢天然气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模型。然后,提出基于次梯度法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该P2P问题,从而保护各微网的隐私。所提方法设计了动态电、氢、热P2P价格,将传统的电力共享模式拓展为DSG电-氢-热多元协同共享模式。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促进电能、氢能及热能协同共享,并降低多微网IES总运行成本及总碳排放量,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 分布式智能电网 微网 综合能源系统 混氢天然气 低碳优化 端对端交易 电-氢-热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江苏省为例
10
作者 陈超 陶旸 张大骞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3,共5页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两统一”之后江苏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种...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两统一”之后江苏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种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一体化建设路径,以保障调查监测成果在省市县三级的纵向贯通。该建设思路已在江苏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中得到成功验证,可为其他地区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主数据库 管理系统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人-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11
作者 初建杰 原炳坤 +3 位作者 王刚 王波 丁少闻 安启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18,共6页
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人因要素在早期阶段融入设计仍有待提升,且常规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体系缺少将人与系统其余部分进行整合的充分考虑,导致开发迭代周期变长,也大幅增加了研制成本。针对这... 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人因要素在早期阶段融入设计仍有待提升,且常规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体系缺少将人与系统其余部分进行整合的充分考虑,导致开发迭代周期变长,也大幅增加了研制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人因领域元模型构建方法,在人-系统整合的框架下,采用MBSE将人因需求整合至载人航天器的开发过程中,并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ML建立人因领域元模型,以实现在载人月球探测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中融入人因需求,为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有效减少研制中出现人因设计问题,降低研制成本。通过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建模,验证人因领域元模型建立方法的有效性,为类似系统设计的MBSE扩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人-系统整合 MBSE 元模型 SYS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生美学: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尝试
12
作者 韩清玉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5,F0002,共8页
自主知识体系指不以西方学科范式和理论观念为衡量尺度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形态,具有原创性、主体性和时代性三个主要特征。“生生美学”研究可以视为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重要尝试。生生美学包含审美本体论(生生)、经验论(生命... 自主知识体系指不以西方学科范式和理论观念为衡量尺度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形态,具有原创性、主体性和时代性三个主要特征。“生生美学”研究可以视为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次重要尝试。生生美学包含审美本体论(生生)、经验论(生命感)、审美范畴(生气、气韵生动、生意等)等问题域,是一个完备的美学体系;相对于西方生命哲学、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生生美学是具有中国形态的生态美学,是原创的本土理论话语;生生美学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超越后现代的新的意义系统。对生生美学诸理论面向的揭示,对于丰富中国当代美学的思路与方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自主知识体系 天人合一 生命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呼图壁地区超深超高压致密气藏压裂扩展模拟及优化设计
13
作者 张芮菡 熊卓航 +3 位作者 赵传凯 石磊 闫利恒 仇鹏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8,共14页
呼图壁地区HT1井区储层埋深较大,低孔低渗透且致密,高温高压和天然裂缝发育条件下的裂缝扩展规律尚不明确,压裂施工存在挑战。针对此问题,首先对目的层岩心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三轴压缩实验,获取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分布特征;然后... 呼图壁地区HT1井区储层埋深较大,低孔低渗透且致密,高温高压和天然裂缝发育条件下的裂缝扩展规律尚不明确,压裂施工存在挑战。针对此问题,首先对目的层岩心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三轴压缩实验,获取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分布特征;然后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综合利用相关实验数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解释等资料,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最后以地质力学模型为约束,开展考虑天然裂缝的直井压裂扩展模拟、施工参数优化设计以及生产历史拟合及预测。结果表明:(1)目标区块杨氏模量平均值为37.5GPa,泊松比平均值为0.25,最大水平主应力平均值为220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平均值为180MPa,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值远大于常规气藏(普遍小于100MPa);(2)基于停泵压降的裂缝参数反演,通过设置小尺度天然裂缝参数长度为70m,间距为150m,拟合了压裂缝长;(3)排量8m^(3)/min,射孔长度8~10m,加液量910m^(3),砂比10%~16%为最优参数;(4)压裂投产下,稳产时间延长8年,累计产气量增加16.13×10^(8)m^(3),压裂效果改善明显,为相关区块开发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致密气藏 地质工程一体化 压裂参数优化 天然裂缝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的建模与求解
14
作者 肖峻 王聪 宋晨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共10页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定义;进而,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模型;再次,给出了基于二分修正仿真的能碳安全域的求解与观测方法;最后,通过电-气耦合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域 碳排放 碳流约束 电-气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河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路径创新——基于巢湖综合治理的案例考察
15
作者 董玮 许玉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1-219,共9页
流域作为国土空间中的基本生态单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时代河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应有之义。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上,论文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予以河湖流域更为细微化、焦点化的... 流域作为国土空间中的基本生态单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时代河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应有之义。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上,论文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予以河湖流域更为细微化、焦点化的治理指引。通过阐明生态文明建设映射在河湖治理中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解析生态自然观、经济观、民生观、系统观、法治观对于河湖治理的指导思路,引入巢湖综合治理这一重要案例,揭示巢湖综合治理的三阶段演化格局及其在生态安全、经济、法治、技术等体系方面存在的现实症结,结合日本琵琶湖—淀川流域的治理历程及其对我国河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构建兼具流域治理特点、蕴含区域发展特色的河湖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生态文明建设 巢湖综合治理 流域治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16
作者 李红伟 陈位发 +2 位作者 杨杨 万崇山 刘玲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4,共8页
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气传输调压过程中的压力能,给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利用压力能发电和冷能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方案。首先,考虑天然气压力能存在发电与制冷两种利用形式,建立了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电-热-气-冷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建立了... 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气传输调压过程中的压力能,给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利用压力能发电和冷能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方案。首先,考虑天然气压力能存在发电与制冷两种利用形式,建立了含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的电-热-气-冷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建立了以系统日运行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经济优化调度模型,包含购电成本、购气成本和设备运维成本等;最后,基于MATLAB平台,调用CPLEX求解器对该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合某实际工业园区的运行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经济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不引入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相比,所提模型可降低74.9%的系统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压力能 综合能源系统 发电 制冷 经济优化 协调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李合户”:民族交融的自然位育与在地实践
17
作者 牛乐 王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3,共10页
“张李合户”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蒙汉民族交融形成的文化习俗,也是兼具象征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该习俗始于明初,从早期简单的走亲访友及祭祀祖先活动,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合户”社火,在民俗仪式中呈现由“分”达“合... “张李合户”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蒙汉民族交融形成的文化习俗,也是兼具象征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该习俗始于明初,从早期简单的走亲访友及祭祀祖先活动,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合户”社火,在民俗仪式中呈现由“分”达“合”的符号表征,成为研究西北地区蒙汉融合历史的文化样本。两姓族谱中的名讳记录、改姓与分姓、分户与合户等历史事件从不同侧面呈现了蒙汉民族在语言、亲属制度、生计选择、户籍体系等方面的交互影响,体现了多民族血缘关系与文化谱系的融合生长,在此过程中,自然位育、社会变迁与人的情感动机、在地实践互构形塑,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实质动力,形成多元交融的文化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张李合户” 蒙汉民族关系 自然位育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FM-16QA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处理方法
18
作者 国强 董欣玥 戚连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134,共12页
在雷达通信一体化领域,设计出既能实现雷达探测功能又能实现通信信息传输功能的同波形信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在雷达信号脉冲内对通信信息调制后自相关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频带利用率以及低自相关旁瓣的基于非线性调频(NLFM... 在雷达通信一体化领域,设计出既能实现雷达探测功能又能实现通信信息传输功能的同波形信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在雷达信号脉冲内对通信信息调制后自相关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频带利用率以及低自相关旁瓣的基于非线性调频(NLFM)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形式。将NLFM信号作为16阶正交幅度调制(16QAM)信号的载波,建立NLFM-16QA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模型,分析该信号的模糊函数以及相关的雷达与通信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所提出的NLFM-16QAM信号因其通信基带信号的随机性使雷达功能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运动目标探测性能这一问题,将一体化系统的接收端作出改进,提出小波包降噪联合自然梯度算法对NLFM-16QAM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信号的频带利用率明显高于低阶调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的频带利用率,在自相关性能方面,所提信号比16QAM-LFM信号的积分旁瓣比降低了23.07 d B,峰值旁瓣比降低了26.08 d B,NLFM-16QAM信号在经过改进接收端的联合算法处理后,运动目标的检测结果获得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信号设计 非线性调频信号 自相关性能 小波包降噪 自然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红娟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F0002,共9页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实现了...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实现了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创新发展。第一,建构人与自然共同体,重塑“人-自然”互生逻辑,从本体论层面实现对传统自然观的创新;第二,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构“人-自然”平等格局,从认识论层面实现对传统自然观的创新;第三,扬弃“天”的内在价值,深化“人-自然”价值统一,从价值论层面实现对传统自然观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传统自然观 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与道德:明式书房中的“天人合一”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哲琼 王奕雯 季铁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明式文人书房“天人合一”的核心设计理念及其实现方式。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和物质文化研究法,系统考察明代文人书房的文献记载、图像资料及有关文物。研究发现,明代文人是从时间、空间、道德三个维度,在对天... 本文旨在探讨明式文人书房“天人合一”的核心设计理念及其实现方式。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和物质文化研究法,系统考察明代文人书房的文献记载、图像资料及有关文物。研究发现,明代文人是从时间、空间、道德三个维度,在对天时、天场、天德的拟真中,将书房塑造为一个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的道德文化空间:仿天时体现在按月令更替书画、按四时更换花木;拟天场是通过选址外部与自然环境相连,内部用天然材料、仿生形制、自然纹样等营造;法天德则强调以礼制规范空间秩序,以朴素自然为审美追求。这种对天的多维度效仿,使明式书房不再仅是静态的物质空间,更是滋养文人、连接“天”与“人”的精神场域,这一发现为当下博物馆与私人住宅中“中国书房”的还原与再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式书房 天人合一 古典家具 传统家具 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