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及时变效应
1
作者 王娟 魏荣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正负向交替变化的非对称影响。基于计量模型从我国入境旅游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视角,考察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1997—2021年省域层面...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正负向交替变化的非对称影响。基于计量模型从我国入境旅游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视角,考察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1997—2021年省域层面的入境旅游流量和收入的影响及时变效应。研究发现: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和流量均独立存在负面影响,且前者更为显著。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在响应方向、强度和时长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入境旅游 旅游收入 旅游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96
2
作者 李振亭 马耀峰 +1 位作者 李创新 张佑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5.3%;中国入境旅游流流质总体偏低,但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流量的环比增速.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流质在个别年份受特殊事件影响呈现负增长,但很快便反弹,不会改变其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中国入境旅游流 流量 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小娟 陈磊 +2 位作者 胡静 龚箭 付琼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8,共5页
以1995--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为基础,对浙江省及其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演化及匹配度变化进行分析。浙江省入境旅游流量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流质整体下降,二者反向发展,2003年是流... 以1995--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为基础,对浙江省及其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演化及匹配度变化进行分析。浙江省入境旅游流量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流质整体下降,二者反向发展,2003年是流质和流量变化的重要拐点。在流量方面,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市场份额呈现3种态势:逐渐降低型,稳步上升型,起伏不定型;在流质方面,丽水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稳居第1位且高于3.00,其他各市流质均在0.50~2.00之间波动起伏。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匹配结构不断优化,同步双高型城市、同步中间型城市数量增加,匹配偏离型城市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流量 流质 匹配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SM的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结构特征分析——以中国入境旅游六大典型区域为例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郑鹏 亢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6,共7页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 构建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模型,基于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在合理划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域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六大典型区域的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态矩阵,探讨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流在中国东部表现为"等级式"集散模式,在中国西部表现为"等级式"与"接触式"并存的集散模式;入境旅游流集散的地域空间集中性十分突出,且集聚源区域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呈现高度重合性,尤其六大典型区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极其显著;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地域空间的梯级差异化特征鲜明,整体呈现"东—西递进式"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移态矩阵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地域结构 入境旅游典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1 位作者 马红丽 顾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5,共5页
以北京为集聚扩散点,借助杠杆原理,本文分析了1996~2006年北京与我国15个热点旅游省市双向入境旅游流平衡点动态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5条旅游流中流动强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北京←→广东两条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流平衡点的总... 以北京为集聚扩散点,借助杠杆原理,本文分析了1996~2006年北京与我国15个热点旅游省市双向入境旅游流平衡点动态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5条旅游流中流动强度最大的是北京←→上海、北京←→广东两条入境旅游流,集聚扩散流平衡点的总体转移规律呈现出逐年向北京趋近的态势;从转移幅度来看,近距离和远距离对流省市与北京之间的平衡点向北京转移的幅度大于中距离对流省市,总体呈现出“U”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杠杆原理 北京市 动态转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李振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0-456,共7页
基于1997~2010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及入境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从共时性与历时性2方面分析了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演变过程,并... 基于1997~2010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及入境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从共时性与历时性2方面分析了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演变过程,并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时空差异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部六省集聚与扩散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河南省次之、山西省为第三位、湖北省为第四位、安徽省为第五位、湖南省为第六位;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扩散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山西省为第二位、江西省为第三位、湖南省为第四位、湖北省为第五位、河南省为第六位;中部六省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旅游流扩散的重要"二次目的地";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是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重要"二次客源地";入境旅游流不仅存在"东-西"递进演化规律,中部六省内部之间同样存在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现象,资源禀赋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来源地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具有显著的互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集聚与扩散 时空演变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入境旅游流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60
7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1 位作者 李振亭 高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旅游环境 耦合协调度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2 位作者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姚云霞 管卫华 李在军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62,共11页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0~2012年江苏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方法、GIS软件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入境旅游流及外汇收入稳步上...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0~2012年江苏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方法、GIS软件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入境旅游流及外汇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后江苏入境旅游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在2000~2005年期间,港澳游客占据江苏的主要入境客流市场,2005年后外国游客成为江苏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角;入境旅游流流质不断提高,各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江苏入境旅游流流量受民航客运量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而交通线路长度及星级酒店对旅游流质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入境旅游流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集聚 分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黎霞 雷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114,共8页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余年间,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省(区/市)在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与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对西部地区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绝对集中指数、首位度、旅游...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余年间,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省(区/市)在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与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对西部地区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绝对集中指数、首位度、旅游流流质指数、四象限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各省(区/市)2000-2012年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3年间,西部12个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流量的空间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总体上较为平稳,流量位序变化呈现出"高、低位态势平稳,中间位激烈竞争"的局面,空间集中形态长期处于极高寡占型,首位分布结构较为合理;重庆、西藏、陕西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长期高效,四川、广西、甘肃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长期低效;西部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主要存在"有效改善"、"逐步倒退"、"平稳波动"、"剧烈波动"等4种类型;西部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按"流量-流质"可划分为4种类型:"大流量-高流质"(云南、陕西、内蒙古、重庆)、"大流量-低流质"(广西、四川)、"小流量-高流质"(新疆、西藏)、"小流量-低流质"(贵州、甘肃、青海、宁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流量 流质 时空差异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巧娟 马耀峰 +1 位作者 张岩君 高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1,共5页
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的入境旅游流为例,借助SPSS统计软件,利用转移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相关分析和耦合分析等方法,对15条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之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入境旅游流转移具有经济、... 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的入境旅游流为例,借助SPSS统计软件,利用转移态、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相关分析和耦合分析等方法,对15条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之间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入境旅游流转移具有经济、资源和交通导向性;(2)陕西与北京、上海、广东等旅游资源丰富及可进入性好的省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较大;(3)浙江属于非耦合区域,江苏和广西属于低度耦合区域,山东、上海、重庆和云南属于中度耦合区域,北京、河北、辽宁、贵州、天津、广东、福建和四川属于高度耦合区域.在此基础上对陕西与15个典型省市旅游业如何更好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转移态 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2008年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四川、云南为例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2 位作者 贺雅坤 褚玉良 张颖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9,共8页
文章构建了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基于1994~2008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和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数据,定量测评陕西、四川、云南三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与扩散指数、入境旅游流集聚态指数与... 文章构建了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基于1994~2008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和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数据,定量测评陕西、四川、云南三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与扩散指数、入境旅游流集聚态指数与扩散态指数;通过时间序列对比,揭示西部三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集散特征与动态变化过程;通过西部三省之间的对比,分析其入境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地域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集散能力最强,云南省居中,陕西省最弱;中国入境旅游客流系统是一个"东部引领西部,西部反作用于东部"的时空地域格局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文章结合历时性分析方法和共时性分析方法,选取西部三省开展入境旅游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旨在为探索中国西部入境旅游客流集散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潜在机理提供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典型省份 客流集聚与扩散 时空差异 西部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流转移视角的云南入境旅游发展历程分析 被引量:65
14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3-27,共5页
云南旅游业自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入境游客市场中有46.69%是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但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云南扩散转移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研究发现:京津冀是云南最... 云南旅游业自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入境游客市场中有46.69%是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但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云南扩散转移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研究发现:京津冀是云南最大入境旅游中转地,但年际变动较大;长三角排名第二,其入境旅游流转移保持较快增长;珠三角向云南转移数量最少,且近些年不增反减。云南旅游在拓展三大入境旅游中转地客源市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转移 入境旅游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与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吴冰 马耀峰 王晓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以西安市为样本区域,探析西安市入境旅游流发育和饭店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方法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入境旅游流-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建立耦合评价系统和评价模型。结果西安市入境旅游流系统和饭店业系统综合发展... 目的以西安市为样本区域,探析西安市入境旅游流发育和饭店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方法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入境旅游流-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建立耦合评价系统和评价模型。结果西安市入境旅游流系统和饭店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耦合互动效应明显,耦合协调度也在逐年提升,但两系统仍处于由失调向低水平协调缓慢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业发展水平滞后于旅游流发育水平。结论西安饭店业必须转变经营模式,注重结构性调整,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和集团化运作能力,协调好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之间的平衡,促进西安饭店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饭店业 耦合协调度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与资源区位的关系 被引量:101
16
作者 孙根年 冯茂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64,共6页
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的双指标组合,构建了一个旅游市场竞争态的模型。据此将我国西部12个省区入境旅游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广西、四川为"明星"市场;云南、陕西、内蒙古为"金牛"市场;重庆、甘肃、青海、宁夏为&q... 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的双指标组合,构建了一个旅游市场竞争态的模型。据此将我国西部12个省区入境旅游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广西、四川为"明星"市场;云南、陕西、内蒙古为"金牛"市场;重庆、甘肃、青海、宁夏为"幼童"市场;新疆、贵州、西藏为"瘦狗"市场,并深入分析了各市场在参与入境旅游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与态势。同时,又着重从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两个方面对其竞争态的形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与资源丰度、区位指数呈十分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这为西部各省区入境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市场竞争态 形成因素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83
17
作者 马耀峰 李永军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以入境旅游流 (客流 )为研究对象 ,以中国 1 2个旅游热点城市 (京、沪、苏、杭、宁、西、穗、深、厦、桂、昆、蓉 )为实证 ,凭借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国家旅游局有关资料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研究了来华入境旅游流、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 以入境旅游流 (客流 )为研究对象 ,以中国 1 2个旅游热点城市 (京、沪、苏、杭、宁、西、穗、深、厦、桂、昆、蓉 )为实证 ,凭借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国家旅游局有关资料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研究了来华入境旅游流、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动态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入境旅游流 旅游热点城市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预测 被引量:36
18
作者 周鹏 任建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5期68-72,共5页
中国海外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市场格局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文章分别从旅游客源、旅游客源地、旅游客源国3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格局的现状特点,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根据前若干年的数据,对15个主要客源国未来3年的发展趋势进... 中国海外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市场格局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文章分别从旅游客源、旅游客源地、旅游客源国3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格局的现状特点,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根据前若干年的数据,对15个主要客源国未来3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4点扩大海外客源市场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入境旅游 客源市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13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变研究: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瑞英 席建超 葛全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5,共6页
在世界旅游大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各区域的旅游吸引力、政策、营销等的不同引起入境旅游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中国入境旅游的时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将中国分为八大旅游区域,采用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世界各大洲入境客源市场在八... 在世界旅游大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各区域的旅游吸引力、政策、营销等的不同引起入境旅游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中国入境旅游的时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将中国分为八大旅游区域,采用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世界各大洲入境客源市场在八大旅游区域的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试图阐述在中国旅游进程加快过程中入境旅游变迁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1 1996—2010年来自各大洲的入境游客量在全国八大旅游区板块都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2011—2013年入境游客量下滑,究其原因与中国旅游发展的内外部因素都有关,但总之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由不成熟及不稳定变得不断成熟起来。2总体来说,1996—2013年全国各区域入境旅游客源结构得到改善,但是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入境客源结构有恶化趋势,大西南地区自2005年以来入境旅游结构较差,大西北地区结构不稳定。3 1996年以来,区域性增长速度差别越来越小。另外,中国各区域旅游成熟度和开放性在加强,各旅游区域的地理聚集性越来越差,中国八大旅游区域的各大洲入境旅游从偏好于某一区域向全国分散旅游趋势转化,分散旅游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时空演变 结构效应 空间效应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入境旅游流的收敛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纪小美 陈金华 付业勤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0,共14页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验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探讨了2005年-2013年中国市域入境旅游流增长收敛、溢出效应的时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入境旅游流分布呈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格局,港澳台客流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国客流由沿海...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验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探讨了2005年-2013年中国市域入境旅游流增长收敛、溢出效应的时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入境旅游流分布呈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格局,港澳台客流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国客流由沿海、沿边向中部不断填充;②旅游流增长空间自相关,高增长率地市集中于中西部,供需结构的优化推动中西部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③旅游流增长率满足绝对与条件收敛假设,中西部初始值低,后续增速较快,东部初始值高,后续增速放缓;④旅游资源、经济外向度、与京沪穗的距离这三大全域型影响因素的作用最显著;⑤空间外溢效应具有距离敏感性与市场差异性,对客流的促进作用大于资金流,对外国人客流的促进作用大于港澳台。本文提出加强与京沪穗及边境国家的合作、完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关注游客偏好动向,延长停留时间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时空格局 收敛 空间溢出 市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