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26
1
作者 R.Palanivel P.Koshy Mathew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hip building industry by incorporating friction st...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A5083-H111 aluminum allo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hip building industry by incorporat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ool rotational speed,welding speed,and axial force.FSW wa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three-factor five-level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 with full replications techniqu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applied to developing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technique was used to check the adequacy of the developed model.The FSW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also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to maximize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The joint welded at a tool rotational speed of 1 000 r/min,a welding speed of 69 mm/min and an axial force of 1.33 t exhibits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compared with other j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design expert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 (RS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的热脉冲响应分析
2
作者 卞纯燕 杨文成 缪馥星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686,共11页
柔性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元件发生变形,极易影响其功能性.本研究建立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热脉冲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封装层与基底层的层厚比对整体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柔性电子器件元件的... 柔性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元件发生变形,极易影响其功能性.本研究建立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热脉冲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柔性电子器件元件封装层与基底层的层厚比对整体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柔性电子器件元件的热脉冲响应.初步得到:当热脉冲载荷从50 W/m~2增大至150 W/m~2时,功能层中心单元温度上升约0.47%,热应力增大约25.87%;若封装层与基底层的层厚比从0.2增大到5.0,功能层中心单元的热应力降低约92%,热应变降低约99%,沿层厚方向的位移降低约86%.初步结果可为柔性电子器件元件热脉冲载荷的优化设计和防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器件元件阵列 热脉冲响应 温度场 热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水集输多因素腐蚀环境中20钢的腐蚀行为
3
作者 常铭 王菁 +4 位作者 殷新田 王瑟 王玉博 潘景亚 李轩鹏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8,共7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掺水集输多因素腐蚀环境中20钢的腐蚀行为。通过设计试验,构建了温度、溶氧含量、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H_(2)S含量等因素及其耦合与腐蚀电流密度(J_(corr))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模型和各因素...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掺水集输多因素腐蚀环境中20钢的腐蚀行为。通过设计试验,构建了温度、溶氧含量、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H_(2)S含量等因素及其耦合与腐蚀电流密度(J_(corr))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模型和各因素的显著性。结果表明:温度、溶氧含量、SRB含量、温度与溶氧含量耦合、温度与SRB含量耦合、SRB含量和溶氧含量耦合对腐蚀电流密度影响显著,但是当H_2S质量分数在0~529mg/kg范围内时H_(2)S含量以及其与其他因素的耦合影响不显著;P_(areto)权重分析显示各单一因素及耦合因素对腐蚀电流密度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温度(64.90%)、溶氧含量(15.27%)、温度和溶氧含量耦合(9.39%)、温度和SRB含量耦合(5.29%)、SRB含量(2.67%)、SRB含量和溶氧含量耦合(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腐蚀环境 20钢 响应曲面法(RSM) 方差分析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T和CNN-BiLSTM的散绕同步电机定子绕组短路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于跃强 陈宇 +2 位作者 赵仲勇 宫小宇 唐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6-2176,共11页
近年来,基于脉冲频率响应法(impulse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IFRA)的神经网络模型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检测定子绕组故障。然而,这些模型普遍具有鲁棒性不强、抗噪能力差等特点,究其原因是大多数的模型采用简单的神经网络架构且常规的... 近年来,基于脉冲频率响应法(impulse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IFRA)的神经网络模型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检测定子绕组故障。然而,这些模型普遍具有鲁棒性不强、抗噪能力差等特点,究其原因是大多数的模型采用简单的神经网络架构且常规的IFRA普遍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对暂态信号进行时频变换,而FFT并不适合处理暂态突变的非平稳信号。文中以散绕结构的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为检测对象,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al wavelet transform,CWT)代替FFT处理IFRA的暂态信号,并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构建CNN-BiLSTM模型对采用CWT变换之后的信号进行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WT处理后的频域序列作为该模型的输入,相较于其它结构单一的模型,其平均准确率最优且高达99.01%。噪声对比实验表明:采用CWT变换后的数据能使故障诊断模型的鲁棒性及泛化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定子绕组 脉冲频率响应法 小波变换 CNN-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响应面法的Ti-6Al-4V ELI钛合金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庆贞 魏学涛 +2 位作者 张涛 张磊 魏旭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3-649,共7页
本研究采用端面铣削方式对Ti-6Al-4V ELI(TC4)钛合金进行加工,结合工艺参数进行建模以预测工件的表面质量并确定最佳切削参数。为了实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精确预测,在三轴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了相应的试验。试验基于Box Behnken方法(BBD)... 本研究采用端面铣削方式对Ti-6Al-4V ELI(TC4)钛合金进行加工,结合工艺参数进行建模以预测工件的表面质量并确定最佳切削参数。为了实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精确预测,在三轴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了相应的试验。试验基于Box Behnken方法(BBD)进行了四因素和三水平的设计,减少了试验所需的数目。试验中选择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作为输入参数,将每次试验所测量的表面粗糙度作为输出参数。最终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之间的二次关系,并进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以评估所建立的模型。同时,利用RSM进行优化分析,确定铣削参数以实现最小表面粗糙度。分析表明,使用RSM建立铣削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回归模型,其校正系数为96.16%,模型能够较好反应输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映射关系,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用于输入参数限制内任何铣削条件的表面粗糙度预测。经优化分析和试验验证,所得铣削参数能够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可应用于实践生产中的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二次回归模型 表面粗糙度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科技政策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据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科技政策 时滞效应 中关村 脉冲响应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轻微变形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剑 夏珩轶 +2 位作者 杜林 王有元 雷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2,共8页
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能够瞬时测取变压器绕组全频段下的响应特性,为促进它的实际应用,采用波前为5ns、脉宽为50ns的脉冲电压波作为激励信号,通过提高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分频段去噪以获取具有较高频谱上限和精度的脉冲响应曲线。针对频... 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能够瞬时测取变压器绕组全频段下的响应特性,为促进它的实际应用,采用波前为5ns、脉宽为50ns的脉冲电压波作为激励信号,通过提高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分频段去噪以获取具有较高频谱上限和精度的脉冲响应曲线。针对频响法对变压器绕组的轻微变形不灵敏的缺点,对5kV温升变压器和500kV电力变压器的高压绕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模拟轻微变形实验,并将频响法和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的检测结果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比频响法测试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测取的频谱上限可达数十MHz。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能有效检测各种变压器绕组的轻微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级脉冲 脉冲响应 轻微变形 相关性分析 变压器 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度-小波能量谱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程军圣 于德介 +1 位作者 杨宇 邓乾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特点 ,构造脉冲响应小波 ,采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来提取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尺度 -小波能量谱比较法。通过对具有外圈缺陷、内圈缺陷的滚动轴承振动信...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特点 ,构造脉冲响应小波 ,采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来提取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尺度 -小波能量谱比较法。通过对具有外圈缺陷、内圈缺陷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分析 ,说明尺度 -小波能量谱比较法不仅能检测到滚动轴承故障的存在 ,而且能有效地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分析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尺度-小波能量谱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结构模态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中付 华宏星 +2 位作者 石银明 宋汉文 陈之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1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把遗传算法应用于模态参数的辨识中 ,提出一种新的时域模态参数辨识方法。把线性结构系统的频率、阻尼比、幅值和相位的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 ,然后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特性 ,找出全局最优解。数字模拟表明 ,该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识... 把遗传算法应用于模态参数的辨识中 ,提出一种新的时域模态参数辨识方法。把线性结构系统的频率、阻尼比、幅值和相位的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 ,然后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特性 ,找出全局最优解。数字模拟表明 ,该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识别幅值、频率、阻尼比和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模态分析 参数辨识 脉冲响应 频率 阻尼 线性结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分析——基于波特假说的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陶群山 胡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7,共6页
波特假说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论证了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正向变化关系。而在安徽省1990-2008年的农业生产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变量,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的环境规制... 波特假说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论证了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正向变化关系。而在安徽省1990-2008年的农业生产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变量,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假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了安徽省环境规制是农业科技进步产生的原因,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则更深入地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进步影响滞后的趋势和影响程度。由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只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环境规制是不利于农业的科技进步的;但从长期效益来看,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因此,在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严格对农业废弃物的排放限制,制定较严格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科技意识,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来促使农业生产者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农业科技进步 波特假说 Johansen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响应的IGBT模块内部缺陷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生奇 周雒维 +2 位作者 孙鹏菊 吴军科 李亚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70-2677,共8页
为提高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运行的可靠性,研究了缺陷对IGBT模块内部寄生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IGBT模块内部缺陷诊断方法,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方法基于... 为提高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模块运行的可靠性,研究了缺陷对IGBT模块内部寄生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IGBT模块内部缺陷诊断方法,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方法基于IGBT模块失效过程中电或热老化导致的内部寄生参数变化,即在IGBT模块集射极开路状态下,通过在门极与发射极之间施加扫频激励信号,获取不同运行阶段集射极响应频谱的变化,由此判断IGBT模块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辨识IGBT模块内部硅片失效缺陷,能够为及时替换赢得时间,从而避免模块的完全失效及由此造成的装置损坏,与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其响应时间更充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缺陷 IGBT模块 脉冲响应 频率响应分析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彭凌 丁恩俊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1)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在制约着变量的运动,使二者之间短期内的偏离不会太远,长期则会走向均衡;(2)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耕地数量变化是耕地保护政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保护政策不是耕地数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3)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表明,耕地数量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为持续的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随着滞后期的加大而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其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因此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因此,应制订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力度,这是解决耕地过快减少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变化 耕地保护政策 计量分析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苦丁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志伟 陈坤 +1 位作者 胡银川 李明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5,共7页
在对微波辅助提取苦丁茶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过程中,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4因素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通过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来选定3个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进行BBD(Box-Behnken Design... 在对微波辅助提取苦丁茶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过程中,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4因素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通过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来选定3个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进行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从而确定它们的最优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实验的最佳值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8min;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响应面分析得到的苦丁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75%,料液比1∶21.6,提取温度80.35℃,总黄酮提取率为7.622 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总黄酮 方差分析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55
14
作者 陈利根 龙开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38.37%。(2)耕地资源数量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解释水平达到50%;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解释水平不到1.2%。(3)耕地资源数量、经济发展均显著地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因此,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要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作为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经济发展 计量分析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视角下原生和再生资源消费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庭政 段宁 武春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9-174,共6页
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聚焦这种新经济模式下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动态关系,以世界铅资源为实证对象,利用1974-2006年世界铅资源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组织样本,基于协整关系分析构建VAR模型,在VAR模型框架下研究原生铅产量和再生铅产量对来... 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聚焦这种新经济模式下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动态关系,以世界铅资源为实证对象,利用1974-2006年世界铅资源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组织样本,基于协整关系分析构建VAR模型,在VAR模型框架下研究原生铅产量和再生铅产量对来自不同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原生铅产量、再生铅产量与铅消费总量之间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这意味着在当前经济系统中,对铅资源是刚性需求,没有有效替代品,其供给的途径只有原生铅和再生铅两种。另外,对于来自市场消费规模、原生和再生铅产量的变动冲击,再生铅所做出的响应比原生铅更富有弹性,这一结论可以很好的阐释为什么再生资源市场比原生资源市场波动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资源 再生资源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追踪信号分解与往复机械故障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孟庆丰 范虹 +1 位作者 王祺 何正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6-699,共4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提取往复机械振动信号冲击特征的信号处理方法 .方法的核心是基于特别选定的基元函数将信号展开 .在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分解信号时 ,应用指数衰减正弦波函数作为信号分解的基元函数 ,能够十分理想地匹配信号中的冲击响应...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提取往复机械振动信号冲击特征的信号处理方法 .方法的核心是基于特别选定的基元函数将信号展开 .在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分解信号时 ,应用指数衰减正弦波函数作为信号分解的基元函数 ,能够十分理想地匹配信号中的冲击响应波形 ,与往复机械振动信号有最好的相似性 .往复机械的故障诊断实例证明 ,利用该方法提取信号中的瞬态冲击响应特征是可行的 .研究结果为机械冲击故障的特征提取与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解 往复机械 故障诊断 匹配追踪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Fenton氧化处理油墨废水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爱舫 梁旭黎 +2 位作者 张莹 韩雪多 崔京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20,132,共5页
采用Fenton氧化对油墨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选取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及FeSO4投加量为自变量,以废水的COD去除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计了3因素、3水平包括17个实验点的实验方案。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实验结果... 采用Fenton氧化对油墨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选取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及FeSO4投加量为自变量,以废水的COD去除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计了3因素、3水平包括17个实验点的实验方案。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及分析,建立了COD去除率与3个自变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研究了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油墨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H2O2投加量及FeSO4投加量与COD去除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确定Fenton氧化优化条件:初始pH值2.7,H2O2投加量779 mg/L,FeSO4投加量806 mg/L。在该优化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4.2%。经实验验证,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性良好,偏差仅为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废水 FENTON试剂 FENTON氧化 响应曲面法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类型棚洞的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群利 王全才 +1 位作者 吴清 郭绍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2-76,共5页
借助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棚洞结构在落石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过程,通过分析比较5类棚洞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的特征,研究不同结构类型的抗冲击性能。研究表明:不同结构类型棚洞在同等冲击作用下会有不同的动力响应,全拱式和半拱式... 借助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棚洞结构在落石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过程,通过分析比较5类棚洞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的特征,研究不同结构类型的抗冲击性能。研究表明:不同结构类型棚洞在同等冲击作用下会有不同的动力响应,全拱式和半拱式棚洞的抗冲击性能比门式有优势,斜柱式比直柱式抗冲击性能好;门式和半拱式棚洞的柱体顶部内侧与顶板交接处,全拱式棚洞的拱柱底部是最大等效应力的集中部位,实际工程中可采取局部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洞结构 落石 数值分析 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随机激励下高速客车的工作模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金新灿 孙守光 +1 位作者 邢鸿麟 邓爱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8,共5页
根据线性系统在环境激励下各输出点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具有相类似的数学表达式,得出了互相关函数理论可同多种经典时域模态分析方法(如:多参考点LSCE法)相结合进行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在试验台上以白噪声激励... 根据线性系统在环境激励下各输出点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具有相类似的数学表达式,得出了互相关函数理论可同多种经典时域模态分析方法(如:多参考点LSCE法)相结合进行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在试验台上以白噪声激励模拟环境激励,对新试制的300km/h高速铰接式试验客车进行了工作状态下的模态试验和分析,并与传统的模态识别法(FRF)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二种方法对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的识别误差分别不超过5.4%和9.9%。这表明,利用环境激励法进行系统工作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识别是行之有效的,该法可推广应用于在实际线路上运行的各类车辆的模态试验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工作模态 模态分析 互相关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铣削钛合金材料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明海 李世永 郑耀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1-346,340,共7页
在传统铣削基础上赋予铣刀超声扭振,研究加工参数(振幅、铣削速度、进给量)对铣刀侧刃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扭振铣削试验,得到了单变量加工参数对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应用方差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研究了加工参数各因素及交互因... 在传统铣削基础上赋予铣刀超声扭振,研究加工参数(振幅、铣削速度、进给量)对铣刀侧刃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扭振铣削试验,得到了单变量加工参数对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应用方差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研究了加工参数各因素及交互因素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显著性,优化了加工参数,建立了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施加的超声扭振可明显降低表面粗糙度;超声扭振铣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振幅、铣削速度、进给量;采用大振幅和低铣削速度更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扭转振动 振动铣削 表面粗糙度 方差分析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