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ring and Autumn of the Lü Clan and Yellow Emperor School
1
作者 Li F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296,共4页
To which school Spring and Autumn of the Lü Clan belongs is the base of carrying out the study of its thoughts and philosophy,which has always caused controversy.This question should be answered not from the narr... To which school Spring and Autumn of the Lü Clan belongs is the base of carrying out the study of its thoughts and philosophy,which has always caused controversy.This question should be answered not from the narrowperspective of a certain school,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integration. Spring and Autumn of the Lü Clan is a consummate work of YellowEmperor School. There are four reasons for this conclusion: firstly,it shares the same ideological system and basic thoughts with YellowEmperor School. Second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views,it carrie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oughts of YellowEmperor School. Third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factors of various schools,it carrie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YellowEmperor School. Fourthly,it raises the banner of"YellowEmperor",and inherits many words from works of YellowEmperor Sch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春秋 学校工作 发展趋势 思想体系 思想观念 思想因素 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黄帝内经》运气学说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潘海鸥 王琳琳 +5 位作者 邹祎晨 邓岳潼 王睿 崔鸿嵘 乔文军 杨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4,共6页
目的通过《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五运六气的文化负载词英语译文翻译策略的研究,为中医跨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五运六气(five movements and six Qi)的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以《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的记... 目的通过《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五运六气的文化负载词英语译文翻译策略的研究,为中医跨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五运六气(five movements and six Qi)的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以《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的记载为词源,追溯文化负载词的中文词义。以倪懋兴、李照国和杨明山译本为比照,提出直译和音译两种译文。结果运气学说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保存且体现了汉语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采用音译和直译的翻译方法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结论运气学说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以实现跨文化传播为目标,从而促进中医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 文化负载词 英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黄帝神话体系建构
3
作者 梁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7,180,共12页
先秦至西汉前期是黄帝神话流变与定型的重要阶段。先周和西周初年对黄帝神话进行文化追忆,重在想象其神性与自然属性。春秋战国诸子出于“鉴古知今”的思想动机,采用假托、附会、重释等路径将黄帝塑造为兼具巫、人、神、仙的属性,从而... 先秦至西汉前期是黄帝神话流变与定型的重要阶段。先周和西周初年对黄帝神话进行文化追忆,重在想象其神性与自然属性。春秋战国诸子出于“鉴古知今”的思想动机,采用假托、附会、重释等路径将黄帝塑造为兼具巫、人、神、仙的属性,从而出现“百家言黄帝”的盛况。战国诸子重视古史重构,促使黄帝褪去了神话色彩而成为受四臣辅助或四面求贤的人间圣君,迈出了黄帝神话到古史传说转变的重要一步。在汉代政治一统、思想信仰多元的背景下,司马迁踵武前人,采取祛魅与返魅的路径重构黄帝形象,分别构建了黄帝的血缘始祖、帝王统绪与神话形象的多重身份。从此,黄帝多以华夏血缘始祖、帝王之首的身份出现而受到广泛而持久的推崇。我们应重点考察黄帝神话体系所体现的神话思想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神话 思想意蕴 建构路径 生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建构黄河文化形象的历史实践与时代价值
4
作者 杨琳 王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着其深远博大的文化内涵。陕甘宁边区地处黄河之滨,黄河既是保卫边区的天然军事屏障,更是抗战时期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和象征,在陕甘宁边区...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着其深远博大的文化内涵。陕甘宁边区地处黄河之滨,黄河既是保卫边区的天然军事屏障,更是抗战时期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和象征,在陕甘宁边区历史、文化和精神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以陕甘宁边区对黄河文化形象的构建为研究对象,着眼于黄河与陕甘宁边区紧密的历史地理联系,尝试回到历史现场,挖掘黄河文化建构的历史表述、艺术叙事以及相关文艺作品,探讨黄河故事的价值与意义,尝试从陕甘宁边区对黄河文化形象建构的历史实践出发,为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黄河文化 形象建构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路径
5
作者 邱丽君 孙倩 张建宇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121-124,共4页
河南黄河文化深深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农耕文明特色彰显不够,文化符号识别度欠缺,文化形象塑造较为单一;在国际传播路径方面,渠道较为狭... 河南黄河文化深深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农耕文明特色彰显不够,文化符号识别度欠缺,文化形象塑造较为单一;在国际传播路径方面,渠道较为狭窄,传播内容同质化,传播受众定位模糊,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为此,要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提升河南黄河文化符号识别度;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拓展河南黄河文化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明 河南黄河文化符号 国际形象塑造 国际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海雾诊断分析及卫星云图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松影 史月琴 +2 位作者 赵婷婷 王玉琦 孟鑫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3,共13页
利用MICAPS气象常规观测资料、NOAA PSL分析数据、ECMWF ERA5再分析数据,基于2009—2023年卫星云图观测结果,选取38个典型的黄渤海海雾个例,对黄渤海海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形成及持续条件、边界层、卫星云图特征等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MICAPS气象常规观测资料、NOAA PSL分析数据、ECMWF ERA5再分析数据,基于2009—2023年卫星云图观测结果,选取38个典型的黄渤海海雾个例,对黄渤海海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形成及持续条件、边界层、卫星云图特征等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渤海海雾绝大多数在黄海生成,登陆后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东部及丹东地区。黄渤海海雾季节性分布特征主要与海表面温度的月变化相关。海雾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为黄渤海处于有利天气形势下且有偏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以及海雾形成前6~24 h的气海温差在0~2.5℃阈值范围内。海雾的形成是降温增湿的过程。海雾的持续与逆温层厚度、温差和梯度相关,雾区上空有暖干层存在。受海陆分布、地形及输送水汽气流方向和分布等因素影响,海雾的分布区域与其在卫星云图上呈现的形态不同。此外,还对渤海海雾较少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 海雾 卫星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气味配伍理论探析
7
作者 张钰欣 张小虎 +2 位作者 姜婧 张保春 翟双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1-888,共8页
气味配伍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该理论架构于运气学说之上,以气为核心,从人体内外环境的气化失衡对疾病进行认识;将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从寒热、盛衰两个方面共同对自然、人体的气化进行调节;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根据运气盛衰... 气味配伍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该理论架构于运气学说之上,以气为核心,从人体内外环境的气化失衡对疾病进行认识;将四气、五味理论结合,从寒热、盛衰两个方面共同对自然、人体的气化进行调节;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根据运气盛衰与气候寒温,针对脏气虚实与病性寒热,运用药食气味抵御气候失常对人体的侵害,并调整五脏气化,使人体恢复至气机调和、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源,寒热为其表象,以四气平之;盛衰为其根源,以五味补泻。四气与五味的结合实质上是对人体阴阳失衡的多方面调整,而多种气味间的相互配伍,则能扩大药物的作用范围,制约药物的气味偏颇,做到祛邪与扶正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气味配伍 药性理论 理论探讨 运气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黄河内蒙古河道冰型分类方法研究
8
作者 韩琳 何厚军 +1 位作者 张秀伟 张宝森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7,共7页
平封冰、立封冰、清沟是黄河内蒙古河道稳封期的几种冰面类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积是防凌决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内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多波段光谱+NDSI+NDFSI... 平封冰、立封冰、清沟是黄河内蒙古河道稳封期的几种冰面类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积是防凌决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内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为切入点,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多波段光谱+NDSI+NDFSI、多波段光谱+纹理特征为特征向量,组合了6个实验方案,基于资源三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河道冰面类型进行了分类实验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1)以支持向量机为分类器,以多波段光谱+NDSI+NDFSI为特征向量的监督分类方案对河冰冰型分类的总体精度最高,尤其提高了立封冰和清沟的识别能力;2)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道冰型识别中,以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为分类器的监督分类算法比近红外单通道阈值法的精度高,稳健性好。研究结果为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河道冰型自动分类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冰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黄河内蒙古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段畸形河势的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
9
作者 秦梦春 白玉川 +2 位作者 徐海珏 刘军政 白洋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5,共14页
1985年以来黄河下游游荡段畸形河势频发,为科学治理黄河增加了难度。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精准解译遥感影像,结合历史数据资料,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游荡段1985—2023年畸形河势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游荡段上段、中段和下段的3个典型畸... 1985年以来黄河下游游荡段畸形河势频发,为科学治理黄河增加了难度。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精准解译遥感影像,结合历史数据资料,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游荡段1985—2023年畸形河势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游荡段上段、中段和下段的3个典型畸形河势河段的演变过程。为了定量表示主流偏离治导线的程度,提出了偏离规划度的概念,然后从局部河段、单个河湾和断面3个尺度的形态变化分析了游荡段畸形河势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畸形河势位置发生了上移,目前多发生在游荡段上段;枯水多沙条件易形成畸形河势;偏离规划度小于0.2的河段不会发生畸形河势;畸形河势的发展受到河床质的影响,裁弯会从深泓点开始冲刷,并不断往两侧发展。本研究成果可为科学治理黄河下游游荡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河势 时空分布 演变过程 遥感影像 治导线 黄河下游游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通天”论与中医天人整体哲学解构
10
作者 刘立安 孙永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28,共4页
以《黄帝内经》“通天”相关论述为指引,结合多学科互鉴,考察了中医药乃至中华文明中的天人整体哲学,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层次与路径,并综合多学科知识,呈现了三者相应的内涵解读视角。继而参合所考析之天人... 以《黄帝内经》“通天”相关论述为指引,结合多学科互鉴,考察了中医药乃至中华文明中的天人整体哲学,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层次与路径,并综合多学科知识,呈现了三者相应的内涵解读视角。继而参合所考析之天人整体哲学层次,进行了《黄帝内经》“通天”理论及与之相应的实践要素解构,提要式解诂了“形体之柔”“精神之抟”“形神若一”,并简要探讨了中医运动观、养心观、清静观等养生与技艺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天 整体观念 中医哲学与经典理论 抟精神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与多源遥感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分类
11
作者 张念秋 毛德华 +3 位作者 冯凯东 甄佳宁 相恒星 任永星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3,共9页
精确识别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对加强滨海湿地生态质量监测、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上的Sentinel-1/2影像,构建包含物候、传统光学、红边和雷达特征的特征向... 精确识别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对加强滨海湿地生态质量监测、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上的Sentinel-1/2影像,构建包含物候、传统光学、红边和雷达特征的特征向量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2021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探讨物候特征在分类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7.91%,Kappa系数为0.97,2021年黄河三角洲湿地中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和柽柳的面积分别为49.91 km^(2),39.91 km^(2),79.36 km^(2)和20.86 km^(2);②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拟合曲线可有效提取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的物候特征,其中可分性较强的特征有最大值日期、基准值、生长期振幅、季初增长率和季末衰减率;③与其他特征变量相比,加入物候特征后总体精度提升幅度最大,物候特征在分类中的作用更为突出。研究结果能够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监测与生态保护提供方法参考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Sentinel-1/2影像 物候特征 湿地植物群落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密乃固探讨恶性肿瘤的病机和辨治
12
作者 房立广 高丹丹 +2 位作者 王彤 张亚楠 王世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581,共6页
阳密是《黄帝内经》对于人体阳气正常功能状态的重要总结,基于阳密乃固理论提出阳气保持周密、通密和静密的状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状态至关重要。阳失其密是恶性肿瘤发病和进展的核心病机,表现为阳虚、阳郁和阳躁。阳虚不能密则阳失温卫... 阳密是《黄帝内经》对于人体阳气正常功能状态的重要总结,基于阳密乃固理论提出阳气保持周密、通密和静密的状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状态至关重要。阳失其密是恶性肿瘤发病和进展的核心病机,表现为阳虚、阳郁和阳躁。阳虚不能密则阳失温卫而邪气稽留;阳郁不能密则阳失温通而痰瘀结聚;阳躁不能密则阳失清静而灼阴耗精。针对阳失其密的核心病机,在临床当中辨证使用温阳益气以治其未发、通阳化浊以散其窠臼、清解躁阳以抗癌解毒的治疗方法。将恢复阳密的状态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目标,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阳密乃固 阳失其密 恶性肿瘤 温阳益气 通阳化浊 清解躁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前后旅游形象感知对比与优化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视角
13
作者 徐敏 肖云蕾 张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以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为例,借助Python对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游网站的游记数据进行爬取,以申遗成功的时间为界,从游客视角建立申遗成功前后旅游形象感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情感”模型,通过对游客感知差异关键要素... 以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为例,借助Python对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旅游网站的游记数据进行爬取,以申遗成功的时间为界,从游客视角建立申遗成功前后旅游形象感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情感”模型,通过对游客感知差异关键要素的提取和旅游形象识别,揭示盐城黄海湿地在申遗成功前后旅游形象感知差异的规律性特征并提出优化对策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世界遗产地 申遗成功前后 旅游目的地形象 黄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黩武帝”“光绪帝”与“包皇帝”——克拉邦德中国文学改编中的君主形象研究
14
作者 饶贝蕾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72,共10页
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克拉邦德于1915—1925年通过改编创作中国题材的诗歌、小说与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其对于德国君主威廉二世的立场变化与政治想象。以李白、杜甫等人的战争诗为蓝本改译的诗集《沉鼓醉锣》(1915)标志着克拉... 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克拉邦德于1915—1925年通过改编创作中国题材的诗歌、小说与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其对于德国君主威廉二世的立场变化与政治想象。以李白、杜甫等人的战争诗为蓝本改译的诗集《沉鼓醉锣》(1915)标志着克拉邦德对黩武君主从拥护走向批判的立场变化;“仿中国小说”《末代皇帝》(1923)对“光绪帝”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家对君主“还权于民”的政治期待;改编自元杂剧的同名戏剧《灰阑记》(1925)中兼具诗人与法官气质的“包皇帝”形象则承载了作家对君主重视文化与法制的冀望。以克拉邦德于1917年针对德皇发表的政论文《致威廉二世皇帝的公开信》为现实切入点,对其不同创作阶段中的君主形象进行系统性分析,有助于揭示中国文学在德国作家表达政治理念及情感诉求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邦德 君主形象 《沉鼓醉锣》 《末代皇帝》 《灰阑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马胡儿却受遗:模范忠臣金日磾的“史实”与“史相”
15
作者 黎镜明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以战俘身份入居西汉宫廷养马,是族属和阶层上的双重“边缘人”。元狩四年(前119)前后,汉匈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汉武帝蹈袭贾谊“三表五饵”故智,试图通过厚待降附贵人实现“仁畜匈奴”的政治目标,作为“降者之杰”的... 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以战俘身份入居西汉宫廷养马,是族属和阶层上的双重“边缘人”。元狩四年(前119)前后,汉匈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汉武帝蹈袭贾谊“三表五饵”故智,试图通过厚待降附贵人实现“仁畜匈奴”的政治目标,作为“降者之杰”的金日磾被选中参演“四夷宾服”的政治剧目。基于此,金日磾既须迎合汉武帝对华夷秩序的期待,又须在险恶宫廷中规避风险,所以其忠诚并非单纯的道德自觉,而是帝王意志规训与个人生存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史书对金日磾形象的塑造受多重因素影响。班固《汉书》通过选择性剪裁与伦理化重构,将其纳入儒家忠孝话语体系,这种处理应该是服务于汉王朝的文化规训,同时亦与霍光辅政时期儒生阶层的崛起及金氏后裔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后世久惯牢成的金日磾形象,实则是帝王心术、个人抉择、史官话语等共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日磾 汉武帝 三表五饵 忠臣形象 历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引黄灌区作物结构提取和供需水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斌 毕春宁 +4 位作者 薛建春 毕华军 孙力 许建辉 李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7,共7页
在黄河流域用水指标严格控制的背景下,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引黄灌区为例,利用2022年时序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NDVI时间序列,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基于垦利站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197... 在黄河流域用水指标严格控制的背景下,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引黄灌区为例,利用2022年时序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NDVI时间序列,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基于垦利站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1973—2022年各作物的需水特性,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各作物种植面积,计算了2022年灌区作物在不同降水保证率(5%、25%、50%、75%、95%)条件下的灌溉总需水量,结合2023年分配给灌区作物的灌溉水指标探究了灌溉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基于NDVI时间序列构建决策树分类方法可有效提取作物的种植结构,总体分类精度为85.07%,Kappa系数为0.819,能够满足作物灌溉需水量的研究。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水稻和冬小麦补充灌溉水量在所有作物中位列前两位,均值分别为913 mm和410 mm;处于雨季生长的夏玉米、夏大豆补充灌溉水量较小且灌溉需求均值较小。研究区2023年分配的灌溉水指标在降水保证率为50%时研究区灌溉水亏缺量为235.5万m^(3),在降水保证率为75%和95%时灌溉水亏缺量分别为1 754.5万m^(3)和2 261.5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影像 种植结构 需水特性 灌溉水供需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OBIA的黄河源区水体提取及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伟 张秀霞 +3 位作者 党星海 樊新成 李旺平 徐俊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1,共9页
准确识别水体信息是分析地表水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各种长时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精度低的问题,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选用1986~2022年5484景黄河源区遥感影像,分别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面向对象(CNN-OBIA)和多指数水体... 准确识别水体信息是分析地表水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各种长时序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精度低的问题,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选用1986~2022年5484景黄河源区遥感影像,分别运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面向对象(CNN-OBIA)和多指数水体检测规则(MIWDR)两种方法提取了黄河源区的地表水体,并对两种方法的提取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1986~2022年黄河源区水体信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主要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CNN-OBIA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6.78%和0.93,MIWDR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4.28%和0.88,总体而言,CNN-OBIA的提取精度高于MIWDR方法。CNN-OBIA的提取结果可以很好地保持水体边界完整性和有效去除山体阴影,可以较好地对细小河流进行提取。②研究区水体总面积呈现出先减少(1986~2001年)后增加(2001~2022年)的变化趋势。③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和气温与水体面积的变化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面积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面向对象 驱动力分析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
18
作者 王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3-1003,共11页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蕴含了深厚的医学智慧与人文精神,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科学价值、理论价值、文化价值及临床价值进行表述,揭示其引领当代中医学术的重要贡献。《黄...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蕴含了深厚的医学智慧与人文精神,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科学价值、理论价值、文化价值及临床价值进行表述,揭示其引领当代中医学术的重要贡献。《黄帝内经》的科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具体生理过程的解释上,更在于其理论在现代科学中的持续应用和验证。《黄帝内经》的理论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内在的逻辑严谨性和对现象的解释力上,更在于其能够指导实践、预测未来,并推动学科的发展,从生命周期理论、象数思维、滋生新学科等方面为现代医学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医学成就,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象征,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黄帝内经》亦蕴含着丰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了诊疗理论、制方用药理论和流派理论。《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医学的经典,也是全人类的经典,其思想精髓与实践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应用,彰显了其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科学价值 理论价值 文化价值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辨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凌风 牛增辉 +4 位作者 付莹坤 王佳丽 崔美玉 雷燕 杨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50,共4页
基于《黄帝内经》“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分别探究冠心病(胸痹)、焦虑抑郁(郁证)等病因,认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病因应为“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故通过中医学整体辨证论治可分为“气滞... 基于《黄帝内经》“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分别探究冠心病(胸痹)、焦虑抑郁(郁证)等病因,认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病因应为“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故通过中医学整体辨证论治可分为“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四种主要证型,均以“肺—气主攻之”的治疗思路,分别提出“宣肺理气、补益肺气、温肺化饮、益肺养阴”等四种主要治法,以期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诊疗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抑郁 冠心病 黄帝内经 脏腑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因时制宜”理论探析不孕症之诊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凌歆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从天人相应的角度阐述“因时制宜”的理论内涵,从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超年节律等层面探析女性不孕症机制,论证女性生育能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实施受时间节律影响。认为经水不调为不孕症发病的关键,治疗当以调经为主,通过择时调摄、... 从天人相应的角度阐述“因时制宜”的理论内涵,从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超年节律等层面探析女性不孕症机制,论证女性生育能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实施受时间节律影响。认为经水不调为不孕症发病的关键,治疗当以调经为主,通过择时调摄、辨期调周、分季论治、因龄施治等方式进一步细化中医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诊疗方案,为临床诊治不孕症及完善其选方用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时制宜 黄帝内经 女性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