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贾谊政治思想的再发现 被引量:5
1
作者 邵金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 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与秦汉中央集权新体制紧密相连的。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 ,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而 ,他为汉王朝制定了实施“仁义之政”和重建“礼制”的汉政和汉制。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也是贾谊为汉王朝制定的“治安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政治思想家 西汉 中国 古代 政治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政治秩序运行的基础矢量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 儒家政治思想是一个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政治设计学说。为了实现其基本的价值主张,儒家设计了一系列用以维系其政治秩序运作的基础矢量,包括均平、德治、礼治、三纲、仁政。其中均平是经济基础的范畴,德治、礼治、仁政、三纲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德治、礼治表征着五常,三纲表征着主从分明的等级结构体系,而仁政则是三纲五常规范体系发生作用后对执政者权力运作方式的必然要求,它们合在一起从经济和政治的方向,为儒家政治秩序的运行提供了动力,保证了其基本价值维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治思想 政治秩序 中国古代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德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4-89,共6页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多民族融合统一的、礼乐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封建君主制度。孔子的"德治"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形成体系,至董仲舒、司马迁臻于成熟,成为封建王朝奉行的治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史 孔子 仁礼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圣学的终结与近代历史思想的发轫——章学诚“六经皆史”论新探
4
作者 何晓明 何永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章学诚复倡重阐的"六经皆史"论,兼具经学与史学的双重意义。在经学方面,章氏通过详考"六经"之源以祛"六经"之魅;明辨载道之器与载道之书,解构"六经"教条化之理术;强调学贵"知类",&qu... 章学诚复倡重阐的"六经皆史"论,兼具经学与史学的双重意义。在经学方面,章氏通过详考"六经"之源以祛"六经"之魅;明辨载道之器与载道之书,解构"六经"教条化之理术;强调学贵"知类","一以贯之",批评儒者各偏所能,"私心据之""以相病";辨证"一代之实录"与"万世之常法"的经史同异,去经圣学之伪,复其经世之真。在史学方面,章氏考辨旧史,诠释史意,开新史学之端绪;执两论中,学以求道,为后人据学议政、学以资政树立了榜样;章氏借"六经皆史"以展开自己的学术思想,建立自己的学术权威,其思想结构和概念工具也被后来的学者充分利用;其神圆方智之说与近代各国史学大家之思想多有契合。这些特征表明,章氏"六经皆史"论实具中国近代历史思想发韧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圣学 章学诚 六经皆史 近代 历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之研究困局与史学超越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振宇 王华倬 卢吉洪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96,F0003,共7页
鉴于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所具之多元价值,采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研究进行了审思。研究认为,受世界思想史研究学术转向的影响,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流变进行考据、梳理与规律探寻已成为一... 鉴于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所具之多元价值,采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研究进行了审思。研究认为,受世界思想史研究学术转向的影响,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流变进行考据、梳理与规律探寻已成为一种可能,但具体研究依然需直面繁复的、理论与实践交杂的现实困局;故由困局解析与突破出发,提出了以问题域之建构与扩张、思想之古今相合与脉络探寻、研究文本范畴之扩展、知识概括思维之转变、多元研究理论与方法之引入为主要关注点的具体构念。希冀为推动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研究的理论自觉与研究范式自主建构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思想史 中国古代 研究构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从列宁晚年之问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3
6
作者 孟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当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区分为1.0、2.0和3.0三个类型,这一类型区分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加以定位的前提。为了发展作为市场经济3.0理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的重构。列宁晚年提出,... 当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区分为1.0、2.0和3.0三个类型,这一类型区分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加以定位的前提。为了发展作为市场经济3.0理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的重构。列宁晚年提出,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以世界历史的偶然性为前提的,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又必须服从必然性即生产力的根本进步。将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有机地结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概念重构的前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由之路,从而继承和超越了列宁。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概括,即"政治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政治化",则指向市场经济3.0理论的本质特征。从市场经济3.0和1.0理论的差别着眼,可以建立一个批判地考察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坐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历史唯物论 市场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济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与细化:近五年中国档案史研究述评
7
作者 丁海斌 罗夏钻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9,共5页
对近五年来中国档案史研究成果的发文时间、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古代文书研究、档案史史料研究、文档名词研究、历史档案整理研究、近代档案人物思想研究等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总结出研究成果... 对近五年来中国档案史研究成果的发文时间、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分布等进行分析,提炼出古代文书研究、档案史史料研究、文档名词研究、历史档案整理研究、近代档案人物思想研究等五个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总结出研究成果存在研究人员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和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研究内容较分散、研究思路还不够开阔、学术成熟度较低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未来中国档案史研究着力点应落在中国档案史史料学研究上,它是档案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史 档案史史料学 档案史料 档案人物 档案整理 古代文书 史书政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