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骨、Cage与自体髂骨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玉召 曹鎏 +5 位作者 王铀 罗飞 钟浩 赵志明 张岩峰 苟瑞锐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5期69-74,共6页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骨、Cage与自体髂骨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84例,根据手术植骨所用材料不同将其分为同种异体骨组(26例)、Cage组(22例)和自体髂骨组(36例)3组。观...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骨、Cage与自体髂骨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84例,根据手术植骨所用材料不同将其分为同种异体骨组(26例)、Cage组(22例)和自体髂骨组(36例)3组。观察比较3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颈部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和6个月骨融合情况,术后6个月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以及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体髂骨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长于或多于同种异体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或多于Cag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3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髂骨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3组组内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3组组内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呈依次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髂骨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和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和6个月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以及术后6个月Odom分级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Cage及自体髂骨应用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采用自体髂骨者损伤大、痛苦较多,采用Cage者可能发生金属反应,而采用同种异体骨者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脊柱融合术 同种异体骨 cage 自体髂骨 骨融合 椎间高度 颈椎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连生 李学民 李玉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42例行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LDH患者,均采用通道下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根据... 目的:探究不同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42例行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LDH患者,均采用通道下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根据植入cage类型及数目不同分为单枚解剖组、2枚解剖组和单枚香蕉组。单枚解剖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39~65(53.74±5.68)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62~28.13(22.08±2.15)kg·m-2;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0.5~4.0(2.7±0.8)年;L3,45例,L4,535例,L5S111例;植入单枚解剖型cage。2枚解剖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7~66(54.15±6.02)岁;BMI为18.25~28.44(21.74±1.83)kg·m-2;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0.5~5.0(2.7±0.9)年;L3,44例,L4,532例,L5S110例;植入2枚解剖型cage。单枚香蕉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38~65(54.49±6.45)岁;BMI为18.85~28.20(21.63±1.59)kg·m-2;手术与复发间隔时间0.5~5.0(2.6±1.0)年;L3,43例,L4,536例,L5S16例;植入单枚香蕉型cage。观察并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前凸曲度及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无病例脱落。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枚解剖组、单枚香蕉组术后6个月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11.08±1.78)mm、(10.95±1.62)mm]、前凸曲度[(12.05±1.86)°、(11.63±1.57)°],高于单枚解剖组(10.14±1.54)mm、(10.9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枚解剖组、单枚香蕉组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率(95.65%、95.56%),高于单枚解剖组(78.43%);3组术后1、6个月腰部VAS、ODI较术前下降(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融合器治疗LDH术后复发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植入2枚解剖型cage和单枚香蕉型cage更有助于维持LDH术后复发患者椎间隙高度、前凸曲度,可获得良好椎间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隙高度 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卧式箱笼堆垛的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3
作者 赵思远 朱文学 +5 位作者 陈鹏枭 王延坤 王殿轩 渠琛玲 陈亮 张德榜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探究实验室自主研发设备——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使用效果,本研究使用该设备对新收获花生荚果进行干燥实验,测试干燥过程中花生荚果干燥速率、堆垛内温湿度变化及能耗情况,分别与自然晾晒干燥和同类型干燥设备对比... 为探究实验室自主研发设备——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使用效果,本研究使用该设备对新收获花生荚果进行干燥实验,测试干燥过程中花生荚果干燥速率、堆垛内温湿度变化及能耗情况,分别与自然晾晒干燥和同类型干燥设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同类天气条件下(阴雨天气为主),使用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将初始含水率为43.77%的花生荚果干燥至10%以下共需9 d,干燥速率较自然晾晒干燥提升43%,花生荚果的干燥单位效率为2.64×10~6 J/kg,且堆垛内外层花生荚果水分含量下降均匀。本研究证明了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干燥设备可用于新收获花生荚果的应急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荚果 卧式箱笼 常温通风 水分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一通三防”及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通风技术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宁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井下通风条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仅可以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和良好的气候条件,还可以冲淡和排除煤矿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浮游粉尘,瓦斯、煤尘和火灾都不会随意“兴妖作怪”。所以,“一通三防”便成为煤矿安全生... 井下通风条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仅可以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和良好的气候条件,还可以冲淡和排除煤矿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浮游粉尘,瓦斯、煤尘和火灾都不会随意“兴妖作怪”。所以,“一通三防”便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寺河煤矿的5306综采工作面采用的是一次性采全高大采高采煤工艺,单产产量高,生产强度大,综采工作面在生产期间的瓦斯绝对涌出量高,极容易造成瓦斯超限问题,“三防”问题非常突出。论述了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和重要性,强调了通风设施的技术要求,详细叙述了寺河矿5306工作面的通风技术改进试验的过程,并对改进结果进行了检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一通三防 降低风阻 大采高综采 通风系统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高区域地下墙钢筋笼分节吊装技术应用
5
作者 王小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105-108,112,共5页
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3标中春路节点为漕宝路378.2m长主线明挖段及蒲汇塘盾构接收井,横跨中春路,盾构接收井位于中春路东侧,该处为虹桥机场航道正下方,场地限高。为满足在限高下施工的要求,蒲汇塘工作井地墙钢筋笼采用分节吊装,两节钢... 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3标中春路节点为漕宝路378.2m长主线明挖段及蒲汇塘盾构接收井,横跨中春路,盾构接收井位于中春路东侧,该处为虹桥机场航道正下方,场地限高。为满足在限高下施工的要求,蒲汇塘工作井地墙钢筋笼采用分节吊装,两节钢筋笼之间采用机械连接,保障在限高下正常施工,从而保证整个漕宝路工程顺利通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装 地下连续墙 钢筋笼分节 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土高度对冻融区填石通风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王正伟 文良 +4 位作者 丁延明 张明喜 黄维蓉 张盟田 任海生 《科技通报》 2024年第8期68-73,共6页
本文针对新藏公路高海拔冻融区填石通风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频发问题,充分考虑该地区气温、太阳辐射、风速以及“阴阳坡”等边界条件,建立热-力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填土高度分别为0.5、1.5、3.5 m时,填石通风路基的沉降特性。结果... 本文针对新藏公路高海拔冻融区填石通风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频发问题,充分考虑该地区气温、太阳辐射、风速以及“阴阳坡”等边界条件,建立热-力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填土高度分别为0.5、1.5、3.5 m时,填石通风路基的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冻融区道路不同位置温度场存在较大差异,阳坡侧温度全年最高,温度远高于其他位置,天然地面与阴坡侧温度较低。提高填石通风路基上侧填土高度能够改善道路前期沉降问题,如3.5 m填土高的路基沉降差仅为0.5 m填土高的1/3倍,对应的横向沉降差仅为1.16 m,但过高的填土由于“阴阳坡”效应易导致路基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土高度 填石通风路基 数值模拟 沉降变形 阴阳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壁面粗糙模型的隧道施工通风效果CFD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恒 林放 +1 位作者 孙建春 周泽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5,共8页
依托贵广高速铁路斗篷山隧道的施工通风工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隧道壁面粗糙条件对风流场的影响;基于典型壁面粗糙模型对隧道粗糙度的评定方法、取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正弦型粗糙模型的壁面条件... 依托贵广高速铁路斗篷山隧道的施工通风工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隧道壁面粗糙条件对风流场的影响;基于典型壁面粗糙模型对隧道粗糙度的评定方法、取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正弦型粗糙模型的壁面条件相比方形、三角形和混合型的更为光滑,因此该模型对风流场起到的阻碍作用相对较小,近壁区域没有产生涡流现象;随着壁面粗糙模型高度的增大、粗糙间距的减小,其对风流场的阻碍作用越大;以隧道实际开挖轮廓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定义隧道壁面平均粗糙高度,并建立粗糙常数与粗糙单元形状及间距的对应关系;以典型壁面粗糙模型的最大粗糙高度不大于实际开挖轮廓的最大粗糙高度、以原模型面积减去典型壁面粗糙模型面积的绝对值除以原模型面积所得值最小为最优,提出了壁面粗糙常数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通风 粗糙模型 壁面粗糙度 粗糙高度 粗糙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供暖送风方式对高大空间室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叶筱 亢燕铭 +1 位作者 左滨 钟珂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1-828,850,共9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混合通风和碰撞射流通风供暖时,高大空间内的热环境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热风供暖方式在高大空间内形成的气流形态完全不同,导致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也有很大差别.碰撞射流通风时,不同类型污染物(...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混合通风和碰撞射流通风供暖时,高大空间内的热环境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热风供暖方式在高大空间内形成的气流形态完全不同,导致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也有很大差别.碰撞射流通风时,不同类型污染物(CO2和2.5μm颗粒物)在房间内都能均匀分布,而混合通风时,两者在房间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且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CO2集中分布于房间中部,2.5μm颗粒物则集中分布在远离外墙的近地面区.碰撞射流通风比混合通风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排除.此外,送风温差对混合通风房间内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有明显影响,但对碰撞射流通风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空间 热风供暖 混合通风 碰撞射流通风 主动式污染物 被动式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猛 龙惟定 刘卫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115,共4页
根据置换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的定义及数值计算方法,并对送风温度、送风速度等因素对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作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合出量纲一热力分层高度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置换通风 热力分层高度 数值模拟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横向通风方式隧道内污染物分布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锐 谢永利 楼慧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96-101,共6页
某城市公路隧道采用半横向通风方式进行火灾排烟,其排风孔位于隧道侧壁顶部。针对该城市公路隧道,运用CFD数值仿真方法建立1:1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开启不同形状排风孔时,隧道内的风速、风压以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情况。... 某城市公路隧道采用半横向通风方式进行火灾排烟,其排风孔位于隧道侧壁顶部。针对该城市公路隧道,运用CFD数值仿真方法建立1:1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开启不同形状排风孔时,隧道内的风速、风压以及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排风孔所在位置的隧道横断面上,形成一个左侧区域负压较高、压强变化梯度大而右侧区域负压较小的"排风横断面";随着排风孔开口高度的增加,排风横断面上负压分布向右侧扩大,右侧区域风速增加,有利于右侧区域内污染物的稀释,而左侧区域竖直方向风速减小,左下角区域风流方向紊乱,左侧区域污染物不能得到有效稀释,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通风 半横向 污染物浓度分布 排风孔开口高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幕墙热通道内气流组织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荣敏 顾建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8,共6页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病房玻璃幕墙热通道分别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时的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无法实现自然通风,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使幕墙内通风效果大大增强,同时可以节能。为该医院病房玻璃幕墙热通...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病房玻璃幕墙热通道分别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时的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无法实现自然通风,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使幕墙内通风效果大大增强,同时可以节能。为该医院病房玻璃幕墙热通道实现自然通风提出了改进措施,模拟得出在距外壁0.8m左右处安装一内层玻璃时出风口气流速度能达到2.3m/s左右,可有效地把热量带出。在与该医院玻璃幕墙模型相同的边界条件和相同幕墙高度条件下,对不同宽度和不同进出风口高度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得出最佳设计尺寸为宽度1·4m、进出风口高度0.35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幕墙 热通道 气流组织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幕墙宽度 进出风口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风高度对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房间热环境影响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珂 沈杰 +1 位作者 叶筱 亢燕铭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89,共5页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碰撞射流通风两种送风高度下的室内温度与气流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送风高度对室内温度竖直分布影响不大,但对紧贴地面的空气温度的衰减过程有明显影响;送风高度对室内气流分布有较大影响,增大送风高度... 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碰撞射流通风两种送风高度下的室内温度与气流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碰撞射流送风高度对室内温度竖直分布影响不大,但对紧贴地面的空气温度的衰减过程有明显影响;送风高度对室内气流分布有较大影响,增大送风高度可以减小地面附近气流的速度,但增大了离地面较远处的风速;由于送风高度较低时近风口处的空气温度较高,导致碰撞射流热风供暖时送风口越低,人体吹风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射流通风 供暖 热环境 送风高度 室内温度 气流速度 吹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建筑高度对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传志 冯国会 +1 位作者 徐硕 李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4期625-630,共6页
目的分析风压作用下民用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力和不同高度建筑对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风速、不同高度条件下建筑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结果得到单体建... 目的分析风压作用下民用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力和不同高度建筑对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风速、不同高度条件下建筑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结果得到单体建筑风压差系数分布规律,其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外部条件最好之处为建筑高度的4/5处.建筑迎风面中部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效果好于建筑物两侧.风压差系数对风速变化不敏感.不同建筑高度风压差系数分布规律相似.结论本数值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效果随单体建筑高度增高而增大,随风速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风压差系数 数值模拟 标准 K-ε模型 单体建筑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障对桥上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佳文 郭文华 +2 位作者 熊安平 项超群 王嘉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88-3897,共10页
为考虑侧风作用下风障对桥上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以高速列车与双线简支箱梁桥为原型,自主研制了缩尺比为1:20的风障-车-桥模型风洞试验模型装置。测试高速列车的头车、中车及尾车各自的气动力。分析风速、列车位于桥梁的横向位置、... 为考虑侧风作用下风障对桥上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以高速列车与双线简支箱梁桥为原型,自主研制了缩尺比为1:20的风障-车-桥模型风洞试验模型装置。测试高速列车的头车、中车及尾车各自的气动力。分析风速、列车位于桥梁的横向位置、不同风障高度与透风率、风偏角对高速列车气动系数的影响,最后以静力轮重减载率作为风障防风效果评价指标,给出风障气动选型参数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对车-桥系统的气动性能影响有限;桥梁上设置风障可明显减小列车所受气动力;列车位于迎风侧线路时运行时所受气动荷载较大;随着风障高度的增大,列车气动力系数减小;当风障增加到某一高度后列车气动系数基本不再随风障高度变化,但随着透风率增大而增大;当风偏角小于等于20°时,高度为4 m,透风率为0%风障的挡风效果较好,而当风偏角大于20°时,高度为4 m,透风率为30%风障的挡风效果较优。研究结论可为实际工程中风障气动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障 侧风 高速列车 风洞试验 气动力系数 高度 透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隔离笼具产品和标准概况及现场检测结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冠朋 曹国庆 +1 位作者 陈咏 王荣 《暖通空调》 2018年第1期38-44,共7页
针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隔离笼具(IVC)现场验收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现有的IVC现场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介绍了IVC性能指标现场检测验收情况的调研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室中较多应用国外IVC品牌产品,但已出现了国产IVC产品;实测中,不同... 针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隔离笼具(IVC)现场验收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现有的IVC现场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介绍了IVC性能指标现场检测验收情况的调研结果。结果表明:实验室中较多应用国外IVC品牌产品,但已出现了国产IVC产品;实测中,不同IVC换气次数为20~100h^(-1),甚至更高,未出现换气次数不足的情况;9%左右的IVC压差值达不到标准要求;所测笼盒中4%左右达不到标准RB/T 199-2015中的气密性要求;目前,IVC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在现场检漏时基本采用全效率法检漏,光度计全效率检漏方法可避免下游风机产尘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独立通风笼具(IVC) 检测 性能指标 换气次数 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通风末端装置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文 索华 +1 位作者 于凌燕 刘传聚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8年第4期15-21,共7页
首先介绍了实验用盐水装置及其原理,比较不同高度和开孔大小的圆柱型通风口对置换通风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的风口进行筛选。找出形成置换通风的临界Ar值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置换通风 AR 末端 高度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霾天气与大气边界层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雪艳 杜倩 +1 位作者 慕秀香 张梦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40-243,共4页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气象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特点、边界层风速、逆温强度、湿度垂直分布特征、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1月11-17日长春市持续霾天气的气象条件。结果发现,此次霾天气发生在高空不断有弱槽扰动、冷...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气象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特点、边界层风速、逆温强度、湿度垂直分布特征、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1月11-17日长春市持续霾天气的气象条件。结果发现,此次霾天气发生在高空不断有弱槽扰动、冷空气总体较弱的天气背景下,大气边界层逆温强、风速偏小、湿度大、混合层高度持续〈800 m、边界层通风系数持续〈3 000 m^2/s,致使大气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交换能力弱,引发了此次持续霾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气象条件 逆温强度 混合层高度 通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单巷超长距离掘进通风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俊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为了配合8.8 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整体搬运,采用大功率(2×55 k W)通风机配大直径风筒(直径为1 200 mm)局部通风技术解决超大断面(6.0 m×5.8 m)、单巷超长距离(5 340 m)掘进需风量大与供风难的问题。通过通风设计确定合理供... 为了配合8.8 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整体搬运,采用大功率(2×55 k W)通风机配大直径风筒(直径为1 200 mm)局部通风技术解决超大断面(6.0 m×5.8 m)、单巷超长距离(5 340 m)掘进需风量大与供风难的问题。通过通风设计确定合理供风量和风压等通风参数,据此进行通风机选型。为提高通风效率,根据工作面通风和环境参数实时测定结果,以变频技术动态调整局部通风机频率和转数,使其达到最佳的工况点,并通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和风筒降阻减漏措施,满足了超大断面超长距离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至不同长度时风量的需求,可为服务于超大型高产高效矿井、超大盘区、工作面的超长掘进工作面施工的通风配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掘进工作面 局部通风 风筒风阻 变频通风机 8.8 m超大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风墙的笼养鸡舍中局部通风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坤 刘磊 +3 位作者 程磊东 许吉泽 尹宝全 南松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205-208,共4页
通风可以良好地改善鸡舍整体环境,目前国内外笼养鸡舍生产中主要采用湿帘-风机的纵向通风系统。由于笼内鸡只饲养密度较大,采用纵向通风时,干净空气偏向于从中间过道通过而造成笼内通风不畅,未达到实际降温效果,笼内温度依然过高,影响... 通风可以良好地改善鸡舍整体环境,目前国内外笼养鸡舍生产中主要采用湿帘-风机的纵向通风系统。由于笼内鸡只饲养密度较大,采用纵向通风时,干净空气偏向于从中间过道通过而造成笼内通风不畅,未达到实际降温效果,笼内温度依然过高,影响鸡只生产质量。该设计将太阳能通风墙和笼内局部管道送风相结合,形成风机-太阳能通风墙-管道送风系统,能够对笼内局部环境进行调温和净化。根据季节不同,对该系统设计了3种自动化运行模式,达到一年四季均能良好通风的目标。对运行模式进行了自动化控制设计,并对送风进行了自动净化处理系统设计,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了笼养鸡舍笼内通风不畅问题,实现了自动均匀送风,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了节能环保,在笼养鸡舍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鸡舍 太阳能通风墙 局部通风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源与建筑物窗口布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海英 陈康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3-417,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个建筑物在自然通风方式下建筑外点源高度与13种建筑物窗口布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源位于建筑物前约单倍建筑物高度时,源的高低对室内浓度有影响,源的高度为建筑物高度一半时的室内浓...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个建筑物在自然通风方式下建筑外点源高度与13种建筑物窗口布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源位于建筑物前约单倍建筑物高度时,源的高低对室内浓度有影响,源的高度为建筑物高度一半时的室内浓度要普遍高于源在地面时的室内浓度;窗口布置对室内浓度的影响要结合源的高度考虑;窗口布置情况会显著影响建筑物的通风量,在迎风面,特别是上部开窗时,能有效增加通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点源高度 窗口布置 室内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