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家庄煤矿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冯国瑞 任亚峰 +2 位作者 王鲜霞 栗继祖 康立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4-550,共7页
针对白家庄煤矿垮落法残采区上覆煤层开采问题,通过室内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受两次采动影响,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出现了裂隙产生、扩展甚至贯通的过程,导致其层间岩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掌握了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的应力传递规... 针对白家庄煤矿垮落法残采区上覆煤层开采问题,通过室内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受两次采动影响,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出现了裂隙产生、扩展甚至贯通的过程,导致其层间岩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掌握了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的应力传递规律,再现了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受两层煤开采共同影响作用下的移动变形全过程和岩层结构演化过程,揭示了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存在块体梁-半拱结构控制层的结构机理与其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家庄煤矿 垮落法残采区 上行开采 相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技术条件判定理论及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冯国瑞 郑婧 +3 位作者 任亚峰 王鲜霞 康立勋 刘鸿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63-1867,共5页
针对垮落法残采区上方遗弃煤层综采问题,分析了现有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方法的不足,从层间岩层结构的角度,提出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存在层间岩层控制层的思想,并给出了控制层的具体判别方法。充分考虑上下煤层开采对控制层的影响,根据... 针对垮落法残采区上方遗弃煤层综采问题,分析了现有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定方法的不足,从层间岩层结构的角度,提出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存在层间岩层控制层的思想,并给出了控制层的具体判别方法。充分考虑上下煤层开采对控制层的影响,根据上行综采底板岩层不同区域受影响程度及其变形形态的不同,划分了上部煤层直接底板变形盆地中央区与四周区,并分别给出了中央区与四周区上行综采可行性的判定公式,形成了垮落法残采区上行综采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判定白家庄煤矿垮落法残采区6号煤层上行综采可行,经工业试验检验,矿压显现不明显,开采情况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落法残采区 上行综采 遗弃煤层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矿山深部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春德 李夕兵 +1 位作者 陈枫 徐纪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4,22,共6页
采用LUT地应力测试系统对中条山集团铜矿峪铜矿深部矿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发现该矿区地应力的主应力随埋深增加呈近线性增加,埋深最大的340 m中段测点处最大主应力值达到了37.83 MPa;最大主应力的方位在浅部和深部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采用LUT地应力测试系统对中条山集团铜矿峪铜矿深部矿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发现该矿区地应力的主应力随埋深增加呈近线性增加,埋深最大的340 m中段测点处最大主应力值达到了37.83 MPa;最大主应力的方位在浅部和深部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均为北东东向。深部矿区的原岩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上部岩层垮塌使下部邻近区域的最大主应力的倾角明显增大,其影响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弱。该研究成果将对自然崩落法矿山的采矿工艺设计和安全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峪铜矿 自然崩落法 地应力场 塌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空区残留矿石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磊 孙嘉 +3 位作者 王成财 高庆伟 刘涛 郝显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5,共5页
我国西部某铁矿受前期掠夺式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积压了大量矿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老空区进行了人工探测,掌握了该矿空区形态、大小、分布及资源量。根据空间分布及采矿技术参数,将该矿老空区分为3类。为充分利用空区残矿资源... 我国西部某铁矿受前期掠夺式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积压了大量矿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老空区进行了人工探测,掌握了该矿空区形态、大小、分布及资源量。根据空间分布及采矿技术参数,将该矿老空区分为3类。为充分利用空区残矿资源,结合相关研究,提出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空区残留矿石方案。根据此方案,954 m中段以上残留矿柱和顶板采取露天开采;924 m中段以下矿体以及露天坑内具有开采条件的边坡挂帮矿体,利用原矿床开采形成的开拓系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进行回收;954 m中段至924 m中段矿体,上部20 m由露天坑底自上往下凿岩,下部10 m由924 m中段自下往上凿岩,爆破留下的矿石做下部中段回采的覆盖岩石,在以后逐步回收。该方案既充分回收了采空区残矿资源,又消除了采空区大面积冒落的隐患,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残留矿石 采空区 空场法 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场法转崩落法开采时的矿柱回采及覆盖层形成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国权 付占宇 +1 位作者 孙江先 胡杏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11,共4页
针对空场法转崩落法开采矿山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采衔接、矿柱回采与覆盖垫层形成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下告铁矿单采场最大安全暴露面积和应力分布规律,制定了分区、分次采用超长水平深孔,以排距3~4 m,孔底距4.5 m的爆破参数... 针对空场法转崩落法开采矿山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采衔接、矿柱回采与覆盖垫层形成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下告铁矿单采场最大安全暴露面积和应力分布规律,制定了分区、分次采用超长水平深孔,以排距3~4 m,孔底距4.5 m的爆破参数在下盘进行顶柱回采及强制放顶的回采工艺,实现了空场转崩落开采的高效顺利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法转崩落法 矿柱回采 采空区 覆盖垫层 围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回采巷道顶板危险区域确定的解构法和数值模拟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庆发 牛文静 +3 位作者 郑文师 刘俊广 刘严中 尹庭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6-1015,共10页
在铜坑矿92号矿体裂隙矿岩崩落法开采区域选取试验区,阐述崩落法回采过程巷道顶板危险区域确定的解构法和数值模拟法的具体内涵,对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及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解构法能够准确解算危险结构体可能失稳的形式和具体... 在铜坑矿92号矿体裂隙矿岩崩落法开采区域选取试验区,阐述崩落法回采过程巷道顶板危险区域确定的解构法和数值模拟法的具体内涵,对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及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解构法能够准确解算危险结构体可能失稳的形式和具体赋存位置,但其从矢量角度确立的危险结构体数量、危险区域分布范围比真实情况略小,巷道稳定性结果略高;数值模拟法考虑卸荷和爆破作用影响,对回采过程顶板下沉、结构体失稳状态分析较准确,但采用虚拟裂隙面控制结构面发育范围,导致确立的危险结构体数目过多,巷道稳定性比工程实际略低;工程应用中应以解构法为主、数值模拟法为辅,综合确定巷道顶板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板 危险区域 解构法 数值模拟法 崩落法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岩土土钉加固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少坤 李涛 邵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5-1465,共11页
小窑采空区地表易产生较大的裂缝、台阶和陷坑。为保证小窑采空区地表拟建的建构筑物安全,提出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岩土的斜土钉加固法。提出验算浅埋巷道上覆和侧壁岩土稳定性的解析法。该解析法立足于太沙基拱理论,利用"等效... 小窑采空区地表易产生较大的裂缝、台阶和陷坑。为保证小窑采空区地表拟建的建构筑物安全,提出小窑采空区浅埋巷道上覆岩土的斜土钉加固法。提出验算浅埋巷道上覆和侧壁岩土稳定性的解析法。该解析法立足于太沙基拱理论,利用"等效内摩擦角"的概念,将土钉对上覆岩土的加固作用考虑进来,并认为侧壁岩土的稳定性决定小窑采空区的整体稳定性。分别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小窑采空区的稳定安全系数,两种方法的结果相互印证。在安排解析计算与数值模拟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加固方法显著提高了小窑采空区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小了小窑采空区地基竖向位移和局部倾斜。先施加上部荷载后开挖巷道小窑采空区的稳定安全系数,显著大于先开挖巷道后施加上部荷载的稳定安全系数;先开挖巷道后施加上部荷载所造成的地基竖向位移和局部倾斜,显著大于先施加上部荷载后开挖巷道所造成的地基竖向位移和局部倾斜。本加固法为防治小窑采空区地质灾害提供一种有效、节约资源、安全的地基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稳定性验算解析法 强度折减法 小窑采空区 斜土钉加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公铁矿采空区安全经济治理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思潼 丁航行 +1 位作者 刘欢 吕如常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56,共4页
毛公铁矿存在着由采空区批量冒落而引起的气浪冲击危害。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开采现状以及监测结果,分析了采空区冒落的发生条件以及冒落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此基础上,按崩落法本质安全理念,研究提出在分段之间上盘面之下的矿体里掘进沿... 毛公铁矿存在着由采空区批量冒落而引起的气浪冲击危害。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开采现状以及监测结果,分析了采空区冒落的发生条件以及冒落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此基础上,按崩落法本质安全理念,研究提出在分段之间上盘面之下的矿体里掘进沿脉切割巷道,布置扇形中深孔回采形成切割空间,并与回采进路协同退采的方案,保障采空区顶板的零星冒落。同时,在新老空区连通时,采取控制冒落形式与工作面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严防空区冒落冲击危害。提出的治理方法,既有利于对新增空区顶板冒落形式控制,也有利于降低上盘侧采出矿石的贫化率,实现了采空区的安全经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冒落法 采空区 气浪冲击 切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放矿方式在桦树沟矿区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作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2,共3页
根据桦树沟矿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放矿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放矿方式。生产实践表明,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放矿有效稳定了采出矿石品位,提高了回采率,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创造了可观的... 根据桦树沟矿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放矿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放矿方式。生产实践表明,截止品位与放矿总量控制相结合放矿有效稳定了采出矿石品位,提高了回采率,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同类矿山放矿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止品位 放矿总量控制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采场配矿 回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老空水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勤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了有效探测地形起伏高达263 m、黄土覆盖层厚达55 m的煤矿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比试验对瞬变电磁探测法发射线框的大小、发射频率、采样延迟时间、发射电流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比优选结果表明,发射线框的大小240 m×240 m、发射频率1... 为了有效探测地形起伏高达263 m、黄土覆盖层厚达55 m的煤矿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比试验对瞬变电磁探测法发射线框的大小、发射频率、采样延迟时间、发射电流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比优选结果表明,发射线框的大小240 m×240 m、发射频率16 Hz、采样延迟时间380μs、发射电流15 A为最适合探测区的探测参数。实际探测时布设60条测线,线距40 m,点距20 m,TEM发射线框27个。为消除干扰信号和地形起伏的影响,资料处理时先进行滤波消除噪声,再进行时深转换去除地形起伏的影响。资料解释表明,探测区内9号煤层有2个较大的积水区,15号煤层有3个积水区,积水区面积约891 884 m2,积水约149 090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矿区 采空区积水 瞬变电磁法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木架支护法在冒落采区残采矿石中的实践
11
作者 索天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竹峪金矿区控矿构造经多期复合作用,裂隙发育,矿体顶底板围岩破碎,矿块回采中经常发生顶板冒落、坍塌,堵塞回采通道,无法正常退采,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针对以上问题,对竹峪金矿区采矿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小木架支护法,在冒落采区中开... 竹峪金矿区控矿构造经多期复合作用,裂隙发育,矿体顶底板围岩破碎,矿块回采中经常发生顶板冒落、坍塌,堵塞回采通道,无法正常退采,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针对以上问题,对竹峪金矿区采矿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小木架支护法,在冒落采区中开辟回采通道,回采矿石。实践证明,小木架支护法解决了竹峪金矿区复杂矿体回采的技术难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同类矿山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木架支护法 冒落采区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