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PBL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瑜 张其亮 王丽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2,共7页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教学实施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案例生成、任务优化、逻辑验证与反馈迭代等智能支持。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学习参与度、协作能力、主动性、专业归属感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的适应性与创造力得到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该教学模式为工科教学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式学习 人机协同 电气工程 创新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的测井仪器遇阻预测实验设计
2
作者 高雅田 刘志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17,共7页
以测井仪器遇阻预测为典型教学案例,针对仪器遇阻导致相关测井数据(涉及油气开发核心信息)不足且获取渠道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预测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测井数据以补充样本,为学生提供大量训练数据集,从而... 以测井仪器遇阻预测为典型教学案例,针对仪器遇阻导致相关测井数据(涉及油气开发核心信息)不足且获取渠道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预测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测井数据以补充样本,为学生提供大量训练数据集,从而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助力教学任务的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科研思维能力。此外,该方法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对抗网络 仪器遇阻 测井数据 深度学习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与跨模态学习融合的中国古典园林认知教学探索——以园林绘画复原为例
3
作者 张恒 袁梓皓 +1 位作者 李俐 陈志宏 《园林》 2025年第10期64-74,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跨模态学习技术的出现,为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提升中国古典园林认知教学效果,探索并构建了一种AI赋能下的园林认知教学新模式。以园林绘画复原为媒介,设计“五阶递进式”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跨模态学习技术的出现,为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提升中国古典园林认知教学效果,探索并构建了一种AI赋能下的园林认知教学新模式。以园林绘画复原为媒介,设计“五阶递进式”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完成从知识学习、视觉解读到AI实践与批判反思的完整学习闭环。通过分阶段AI技术流程,实现引导式园林场景复原。此技术路径旨在将抽象园林知识、园林绘画图像与前沿AI技术有机融合,构建从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到成果生成的完整技术支撑。教学实施层面,该框架与技术流程围绕代表性的园林绘画复原任务,通过理论授课与技术实操结合,引导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从文献研究到AI复原的全过程。教学成果表明,该模式初步实现对园林绘画的AI复原。学生不仅生成较高写实度和历史氛围的园林图像,更深化了对古典园林设计法则、空间意境与文化内涵的理解。相较传统方法,融合AI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性与探究性、实现认知方式动态化与体验感、提升知识获取多模态性与高效率,以及系统培养数字技术应用、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有效缩短了认知周期,为风景园林教育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导向、探究学习型”的范式转型提供实践依据与方法论参考,对推动AI时代风景园林教育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跨模态学习 园林绘画复原 认知教学 风景园林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支持下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刘娟 胡雪莲 +2 位作者 朱美蓉 冯梦兰 温素月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353,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教师的研发拓展了新途径。探索AIGC技术支持下人机共创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智能生成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为教师与研发人员开发促进动画学习效果的虚拟教师提供理论解释和行为证据,以期为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教师的研发拓展了新途径。探索AIGC技术支持下人机共创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智能生成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为教师与研发人员开发促进动画学习效果的虚拟教师提供理论解释和行为证据,以期为AIGC赋能教学提供参照。梳理虚拟教师和教学动画促进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构建AIGC支持下教学动画中虚拟教师的人机共创模式,使用AIGC平台人机共创具有写实、超写实、卡通虚拟教师的教学动画。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实录真人教师的教学动画为控制组,采用单因素四水平的被试间设计,通过主观报告和眼动仪测量对3类具有虚拟教师和真人教师的教学动画进行学习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IGC技术为提高人机共创虚拟教师效率、完善虚拟教师人格塑造方面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卡通虚拟教师通过去繁从简与教学动画风格的一致性,具有最好的学习效果;尽管研究没有观察到各组被试学习成绩的差异,但不同虚拟教师可以通过影响动画学习的动机、认知负荷与注意力分配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动画 虚拟教师 人机共创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马慧凝 李峰 +2 位作者 李建楠 李忠原 白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5E”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4年7—12月,以齐齐哈尔市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培的30名全科专业学员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5E”教学模式,对教学实...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5E”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4年7—12月,以齐齐哈尔市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培的30名全科专业学员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5E”教学模式,对教学实施前后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教学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相较教学前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E”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国际中文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葛炳仑 陈昌来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文章旨在探索智能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以解决国际中文语音教学的实践困境。借助多种智能技术构建游戏化中文语音教学系统,优化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推动中文教学向个性化、互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采用实验法,选取不同... 文章旨在探索智能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以解决国际中文语音教学的实践困境。借助多种智能技术构建游戏化中文语音教学系统,优化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推动中文教学向个性化、互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采用实验法,选取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对学生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发音准确度进行对比测验,并辅以问卷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口语表达意愿。研究表明,基于智能技术的游戏化中文语音教学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国际中文学习者的语音准确度,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意愿和口语表达意愿,通过即时反馈、游戏化激励机制和真实语境模拟,使学习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口语能力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语音教学 游戏化学习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与Sora如何革新学习、课程与教学 被引量:22
7
作者 焦建利 黄星云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8,共9页
以ChatGPT与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革新教育范式的关键力量,此类技术深度融合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介的创作能力,能够智能化生成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锚定教育领域中的学习、课程与教学三大核心环... 以ChatGPT与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革新教育范式的关键力量,此类技术深度融合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介的创作能力,能够智能化生成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锚定教育领域中的学习、课程与教学三大核心环节,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以其独特优势赋能教育实践,激发教育创新活力。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提出“‘对话’回归学习生态”“课程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机协同成为教学新常态”“多元时空构筑教育新场景”的创新发展趋势,旨在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A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75
8
作者 李森 郑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形式、角色、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对话的被动性、知识的不确定性、伦理的争议性、信息的安全性等局限,由此加剧了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担忧,主要表现为教...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形式、角色、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对话的被动性、知识的不确定性、伦理的争议性、信息的安全性等局限,由此加剧了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担忧,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混淆、学生道德规范的模糊、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考核评价难度的提升。为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提出通过教师、学生和技术三者之间的角色转型和关系重构创设有温度的课堂教学空间,通过有目标的教育、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智慧的课堂建构有深度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国家、社会和学校)执行有力度的课堂教学制度,以推动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课堂教学 个性化学习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示对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福兴 黄宇 +2 位作者 张洋 祝婉玲 冷晓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81,共13页
研究主要探讨了自我生成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提示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感知的影响。实验1发现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效果好于重复学习。实验2对比了图片、文字、关键词三种提示和无提示的效果。结果发现图片和关键词提示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实验... 研究主要探讨了自我生成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提示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感知的影响。实验1发现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效果好于重复学习。实验2对比了图片、文字、关键词三种提示和无提示的效果。结果发现图片和关键词提示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实验3设置了关键词提示组、生成提示组和无提示组。结果发现关键词提示和生成提示的保持成绩好于无提示,生成提示的迁移成绩好于无提示。此外,关键词提示和生成提示可以促进学习者产生更多的概念单元。结论认为:(1)在自我生成教学时获得图片提示能促进知识保持,获得关键词提示能促进知识保持和迁移。(2)相比于被动获得提示,学习者主动生成提示更能促进知识迁移。(3)概念单元数量在提示影响学习效果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生成教学 提示 检索练习 关键词 生成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野课堂的教学方法与实践:基于《毕业设计》课程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川云 任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田野课堂是面向生活世界的教学方式,但已有的田野课堂模式主要以社会科学田野调查为理论基础,将田野视为方法,以田野为研究对象,使得课堂集中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诸领域。在新文科倡导的理念下,探索符合多学科尤其是艺术与人文学科需要的... 田野课堂是面向生活世界的教学方式,但已有的田野课堂模式主要以社会科学田野调查为理论基础,将田野视为方法,以田野为研究对象,使得课堂集中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诸领域。在新文科倡导的理念下,探索符合多学科尤其是艺术与人文学科需要的田野课堂教学模式,总结通用的田野课堂组织逻辑,并提炼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摄影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拥有自觉的教学方法论意识是开展田野课堂前提,给出观察社会的知识工具是帮助学生自发寻找田野的关键步骤,不同环境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交互和反馈是贯穿田野课堂始终的核心环节。整体上看,田野课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转化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课堂 生成性教学 新文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设计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单俊豪 刘永贵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80,共8页
学习设计是促进学生多元学习体验,提升学习绩效的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改变了传统知识观与学习观,也为创新学习设计模式提供了契机。研究首先从学习目标关注素养跃迁、学习场景强调实境探究、学习体验注重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 学习设计是促进学生多元学习体验,提升学习绩效的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改变了传统知识观与学习观,也为创新学习设计模式提供了契机。研究首先从学习目标关注素养跃迁、学习场景强调实境探究、学习体验注重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侧重证据启发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设计的理念嬗变;其次,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设计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响应打造“以人为本”的适性学习理念、设计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流程以及构建“师—机—生”互融共生的学习新样态三项核心目标;再次,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设计的角色分为“经验型学习设计师”“智慧助学同伴”“智能点评专家”三类,并基于4C/ID模型提炼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设计的操作性步骤;最后,从教师数字素养、学生学习态度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专业性三个方面探讨技术赋能学习设计的阻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设计 学习体验 教—学—评一体化 人机协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精准教学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叶新东 刘泽民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融合的通用人工智能演变,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有望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智能时代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并彻底转变精准...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融合的通用人工智能演变,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有望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智能时代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多模态大模型有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并彻底转变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教育环境的实际限制等诸多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精准教学支持系统框架和面向个性化教育的云边协同基础设施架构。这两个互补架构能够协同工作,为构建更高效、规模化且个性化的精准教学体系奠定基础。此外,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更广泛的对话起点,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精准教学 个性化学习 教学支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普通昆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13
作者 崔娟 冯立超 +1 位作者 赵丽娜 李宛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214-217,共4页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培养从事植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为例,在教学实践改革中,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培养从事植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为例,在教学实践改革中,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普通昆虫学 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以电子书包为例 被引量:55
14
作者 谢幼如 杨阳 +3 位作者 柏晶 李伟 郭琳科 倪妙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生成"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普及电子书包为有效支持生成性教学的开展,构建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厘清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生...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生成"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普及电子书包为有效支持生成性教学的开展,构建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厘清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生成性教学的过程模型;然后,借鉴软件开发的方法,以电子书包为例,构建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并在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中进行应用.实践表明,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支持生成性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和创生教学附加价值,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智慧学习环境 电子书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L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0
15
作者 吴辉 孙翔 +2 位作者 石如玲 田玉慧 吴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了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1级临床专业... 目的了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1级临床专业4个班共1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2个班共62名学生为试验组,以另2个班共61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PBL+LBL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LBL教学,2组均教授《全科医学概论》课程18个学时,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1)课程开设前后,2组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学生自我评价中,2组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应用现代医学模式分析健康问题能力、运用家庭评估分析健康问题能力、对社区诊断的方式方法运用能力及全科医学临床诊断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中,2组学生的组内互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教师的评价中,2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评价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师教学组织评价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课程结束后,2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和总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L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临床诊断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 被引量:324
16
作者 殷明 刘电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5,共9页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师生互动的身心融合为生成式学习达成了路径,情境教学则为加强身心体验的重要教学方式,消除对学生和教师身体束缚的负性具身效应。具身认知观还为教育教学评估提供了体验性、参与性与生成性的评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体验式学习 生成式学习 教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性教学美:意蕴、特点与创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晓奇 李如密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
生成性教学美是教学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教学美。与预设性教学美相比,它更能突显教学的过程之美、意外之美和创新之美。生成性教学美不仅美在教学的"预设之外",美在教学的"即兴创作",也美在"教学机智"以及... 生成性教学美是教学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教学美。与预设性教学美相比,它更能突显教学的过程之美、意外之美和创新之美。生成性教学美不仅美在教学的"预设之外",美在教学的"即兴创作",也美在"教学机智"以及教学的"情境观照"之中。生成性教学美的创生策略为:保持教学目标"刚弹相济"的张力,给生成性教学美的创生留有余地;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为生成性教学美的创生提供多样态的鲜活素材;艺术性地使用教学方法,为生成性教学美的创生提供多样化的手段支撑;恰切把握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为生成性教学美的创生提供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美 生成性教学美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的学习:愿景、创新和可能性——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纪实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菲 刘萨 +3 位作者 汪滢 陈霏 童小平 汪琼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4期3-19,共17页
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eLFA2012)的主旨之一,是围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新技术、数字一代的学习、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邀请各国、各校学者介绍其成功的经验,共同反思探讨针对现存问题的可行性改进策略;主旨之二,是联系... 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eLFA2012)的主旨之一,是围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新技术、数字一代的学习、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邀请各国、各校学者介绍其成功的经验,共同反思探讨针对现存问题的可行性改进策略;主旨之二,是联系教育信息化的当前发展水平与趋势,探查未来教育技术领域可能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探索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展望与畅想"下一代"的学习者在我们共同努力营造的"下一代"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先进的学习支持技术,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学习工具与资源,真正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及多样化地进行学习的美好愿景。本次大会的专家报告、学者视点精彩纷呈,通过全景扫描的综合视角对数以百计的与会人员所关注的话题及其相关讨论进行整理后发现,电子书包(或电子课本)、云学习、学习环境、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学习元、连接性的学习、学习风格、学习分析、学习反馈与绩效评估等及其相关支持技术,在可预见的数字化学习未来图景里,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的学习 教学创新 电子书包 电子课本 云学习 学习环境 社交媒体 学习元 连接性学习 学习风格 学习分析 学习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 被引量:174
19
作者 谢幼如 吴利红 +4 位作者 黎慧娟 郭琳科 黄咏瑜 肖玲 杨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2,共7页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倡导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生成"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课堂的新追求。智慧学习环境凭借其鲜明的互联网技术特征,为实现生成性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该文以生成性学习理论和语文阅读教... 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倡导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生成"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课堂的新追求。智慧学习环境凭借其鲜明的互联网技术特征,为实现生成性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该文以生成性学习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按照"理论推演—实践修正—效果评价"的步骤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路径进行探究,形成了一条促进小学生阅读生成的可视化教学路径,并从知识生成、方法生成和情感生成等方面构建了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路径对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生成具有明显效果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教学路径 智慧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学堂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戴红 安继芳 +1 位作者 常子冠 迟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3,104,共7页
"慕课"(MOOCs)的出现,又一次兴起了网络教育教学的研究热潮。而网络学堂作为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通识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学型普通院校MOOCs落地的重要平台之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学... "慕课"(MOOCs)的出现,又一次兴起了网络教育教学的研究热潮。而网络学堂作为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通识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学型普通院校MOOCs落地的重要平台之一,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学堂对于教学的支持再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具有优化作用。该文以分析高校通识课程特点和需求、教情学情为基础,重点探讨了通过网络学堂建设,设计网络学堂的资料结构、互动环节和评价方案,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保证教学内容完整、弹性、个性化及开放化,体现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推动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高效,从而达到优化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堂 大学通识课 教学优化 MO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