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matically Smoothing the Spectroscopic Data by Cubic B-Spline Basis Functions
1
作者 ZHU Meng-hua LIU Liang-gang +2 位作者 ZHENG Mei QI Dong-xu ZHENG Cai-mu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21-2724,共4页
In the present paper,a new criterion is deriv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fitting curve while using Cubic B-spline basis functions to remove the statistical noise in the spectroscopic data.In this criterion,firstly,smooth... In the present paper,a new criterion is deriv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fitting curve while using Cubic B-spline basis functions to remove the statistical noise in the spectroscopic data.In this criterion,firstly,smoothed fitting curves using Cubic B-spline basis functions are selected with the increasing knot number.Then,the best fitting curves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the minimum residual sum of squares(RSS)of two adjacent fitting curves.In the case of more than one best fitting curves,the authors use Reinsch's first condition to find a better one.The minimum residual sum of squares(RSS)of fitting curve with noisy data is not recommended as th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best fitting curve,because this value decreases to zero as the number of selected channels increases and the minimum value gives no smoothing effect.Compared with Reinsch's method,the derived criterion is simple and enables the smoothing conditions to be determined automatically without any initial input parameter.With the derived criterion,the satisfactory result was obtained for th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ic data to remove the statistical noise using Cubic B-spline basis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镜 光化学 机械滑动 花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oil pump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art–stop fun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艳芳 董鹏 +1 位作者 刘洋 徐向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start–stop function, an electric oil pump(EOP) is integrated into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ing start–stop function, an electric oil pump(EOP) is integrated into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loss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leakage. Based on this model, a flow-based control 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EOP to satisfy the system flow requirement. This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forward driving simu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best combination for the size of mechanical oil pump(MOP) and EOP in terms of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get a quick and smooth starting process, control strategies of the EOP and the on-coming clutch are proposed. The test environment on a prototype vehicle is buil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EOP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cted EOP can satisfy the flow requirement and a quick and smooth starting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in the start–stop function. This research has a high value for the forward design of EOP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with respect to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art–stop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lectric oil pump mechanical oil pump start-stop func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warddriving simulation control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多智能体协同自动发电控制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寅生 刘蔚 +3 位作者 张野 赵利刚 马骞 任建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2,共13页
具有强随机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愈来愈差的控制性能。具有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的强化学习对解决随机性问题具有优势,而面向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时,其仍面临着无法获取最优解的问题,控制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价值... 具有强随机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带来愈来愈差的控制性能。具有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的强化学习对解决随机性问题具有优势,而面向新能源规模化接入时,其仍面临着无法获取最优解的问题,控制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价值估计矫正的软演员—评论家多智能体协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获取多区域协同最优解。通过状态—动作的分布值函数减轻价值的过估计问题,从而获取全局最优解。对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模型和西南三区域电网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且与多种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优的控制性及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价值估计 软演员—评论家 分布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4
作者 武丽娜 秦俊昌 +5 位作者 师文强 张姗 高路 刘源 安金斗 段会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OCM合并PAF患者29例(HOCM合并PAF组),另选取29例HOCM不合并PAF患者(HOCM组)及29名...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OCM合并PAF患者29例(HOCM合并PAF组),另选取29例HOCM不合并PAF患者(HOCM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HOCM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50%)。采集常规超声指标,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获取左室心肌力学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3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OCM组、HOCM合并PAF组最大左室壁厚度、左房前后径、E/e′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与HOCM组比较,HOCM合并PAF组左房前后径增大(P<0.05)。3组间LVEF、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组、HOCM合并PAF组GLS、GRS、GAS均降低,且HOCM合并PAF组上述3指标均低于HOCM组(P<0.05);HOCM合并PAF组GCS低于HOC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所测得的左室心肌力学指标GLS、GRS、GAS较LVEF更为敏感,可早期评价HOCM合并PA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伤,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室收缩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流干扰下低速欠驱动AUV的三维路径规划
5
作者 陈世同 鲁子瑜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34,共10页
海洋洋流对低速欠驱动水下运载器(automatic underwater vehicle,AUV)的航行影响巨大,会增加航行时间、增大能源消耗以及改变航行轨迹,故在洋流干扰的情况下规划出一条最优航行路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洋流对AUV的影响机理,... 海洋洋流对低速欠驱动水下运载器(automatic underwater vehicle,AUV)的航行影响巨大,会增加航行时间、增大能源消耗以及改变航行轨迹,故在洋流干扰的情况下规划出一条最优航行路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洋流对AUV的影响机理,由于传统的强化Q网络(deep Q-network,DQN)路径规划算法在复杂环境下存在过估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优先经验回放方法的改进DQN路径规划算法,同时对动作设计和奖励函数进行优化。在基于S57海图数据建立的三维海洋环境下,利用地球与空间研究机构(earth&space research,ESR)提供的洋流数据进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洋流干扰的情况下,改进后的DQN算法能够规划出较优的全局路径规划,提供一条时间最短且能耗最低的航行路线,为AUV水下航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运载器 强化学习 洋流干扰 路径规划 三维海洋环境 强化Q网络 S57海图 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情绪的改善效益及生理机制
6
作者 黄煜州 郑哲 +2 位作者 张丹璇 沈军 何晓龙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3,78,共14页
目的:通过两项随机对照实验,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情绪的改善效益及生理机制。方法:实验一采用2(时间:前测、后测)×2(仅视觉刺激、视听嗅联合刺激)的双因素混合设计,招募48名被试,随机分组进行10 min中等强度有氧... 目的:通过两项随机对照实验,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情绪的改善效益及生理机制。方法:实验一采用2(时间:前测、后测)×2(仅视觉刺激、视听嗅联合刺激)的双因素混合设计,招募48名被试,随机分组进行1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实验。鉴于多感官刺激研究中视觉刺激是基础感官刺激方式,实验二在全过程视觉刺激的基础上采用2(时间:前测、后测)×4(联合听觉、嗅觉、先听觉后嗅觉和先嗅觉后听觉刺激)的双因素混合设计,招募64名被试,随机分组进行1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实验。结果:实验一:1)运动后,视听嗅组的积极情绪得分和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优于仅视觉组;2)运动后,视听嗅觉组的全程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显著高于仅视觉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显著低于仅视觉组。实验二:1)运动后,听觉组的积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嗅觉组与先嗅后听组;2)运动后,听觉组和先听后嗅组的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嗅觉组;3)嗅觉组与先听后嗅组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均值下降幅度大于听觉组与先嗅后听组,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HF、RMSSD、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intervals,SDNN)的均值下降幅度小于听觉组与先嗅后听组,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单一或多感官刺激均能有效缓解消极情绪,但仅多感官刺激能有效提升积极情绪,其生理机制在于能有效降低副交感神经活性耗损程度;有氧运动联合多感官刺激中给予听觉刺激比嗅觉刺激能更好地改善情绪主观体验;仅视觉、听觉和嗅觉3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时,副交感神经活性耗损程度有效降低,接受两种感官刺激时,不同刺激组合或不同刺激顺序的效果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多感官刺激 情绪 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对胸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7
作者 及萌 张庆芬 +2 位作者 丁维思 冯艺 安海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5,共8页
胸科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会造成患者术后恢复缓慢、降低生活质量等危害。神经阻滞技术作为多模式镇痛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改善胸科术后疼痛控制效能的同时,对呼吸系统功能的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系统综... 胸科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会造成患者术后恢复缓慢、降低生活质量等危害。神经阻滞技术作为多模式镇痛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改善胸科术后疼痛控制效能的同时,对呼吸系统功能的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方法,整合循证医学证据与基础研究成果,重点归纳总结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神经阻滞干预对术后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协调性的影响等。本文基于对近年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阐释其通过调控神经-免疫轴、改善膈肌运动功能及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等多重路径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对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况做了讨论,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旨在为优化胸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临床实施精准化区域麻醉干预提供循证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肺部并发症 神经阻滞 呼吸肌功能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jardo入路腋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8
作者 樊晨璐 郑小兰 +2 位作者 张学康 陈世彪 肖苏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5-600,共6页
目的 探讨Fajardo入路腋神经阻滞(FANB)与肌间沟臂丛阻滞(ISB)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择期于全麻下行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70例,男20例,女50例,年龄30~79岁,BMI 18.5~30.0 kg/m^(2),ASAⅠ... 目的 探讨Fajardo入路腋神经阻滞(FANB)与肌间沟臂丛阻滞(ISB)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择期于全麻下行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70例,男20例,女50例,年龄30~79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ANB组(F组)和ISB组(I组),每组35例。F组和I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超声引导下行FANB和ISB,均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阻滞前、阻滞完成后30 min、PACU内、术后8、16、24和48 h静息及活动时NR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48 h内累计氢吗啡酮消耗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阻滞完成后30 min半膈肌麻痹(HDP)的发生情况、阻滞前和阻滞完成后30 min的膈肌偏移幅度并计算膈肌偏移幅度减少比例。记录阻滞前和阻滞完成后30 min的SpO_(2)(吸空气)和握力、出PACU时的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F组无一例发生运动阻滞,I组均发生运动阻滞。与I组比较,阻滞完成后30 min时F组膈肌偏移明显升高,膈肌偏移幅度减少比例明显降低,SpO_(2)、握力明显升高,出PACU时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降低(P<0.05)。F组无一例发生HDP,I组有35例(100%)发生HDP。两组不同时点的静息及活动时NRS疼痛评分、镇痛持续时间、术后48 h内累计氢吗啡酮消耗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Fajardo入路腋神经阻滞可提供与肌间沟臂丛阻滞类似的术后镇痛效果,并能更好地保留膈肌功能,避免发生HDP,且不引起运动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jardo入路 腋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 肱骨近端骨折 膈肌功能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导语句的函数向量化技术研究
9
作者 刘丽丽 单征 +2 位作者 李颖颖 武文浩 刘文博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2,共7页
随着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向量化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和基本块上,而全函数向量化可以更好地利用SIMD指令的优势,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文中提出了... 随着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向量化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和基本块上,而全函数向量化可以更好地利用SIMD指令的优势,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指导语句的函数向量化方法。首先,在涉及函数调用的循环上加上一种较为简单的指导语句,即可对循环中涉及函数调用的指令进行向量化。其次,对于被调函数的向量化采用全函数向量化的方式,生成向量化的全函数而不是对其内联。最后,处理循环中的函数调用点,生成向量化的函数调用指令。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SIMD指令的优势,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从ISPC基准测试和SIMD库基准测试中选取了10个基准测试来评估所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标量相比,平均加速比达到了6.94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向量化 SIMD 自动向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欧阳茹 李巧玲 蒋章颉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4-988,共5页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神经调控技术正在重塑神经疾病的治疗模式,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作为神经调控的技术手段,因其无创、安全、简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尤其在癫痫、抑郁症、帕金森病...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神经调控技术正在重塑神经疾病的治疗模式,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作为神经调控的技术手段,因其无创、安全、简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尤其在癫痫、抑郁症、帕金森病等脑部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综述了taVNS在癫痫、抑郁症等脑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对功能脑网络连接的潜在影响和机制,并展望taVNS在未来多模态融合技术中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无创迷走神经刺激 自主神经功能 脑网络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韩锡茜 胡建勇 +5 位作者 段洪波 田甜 杨琪琪 王保国 姜天鑫 李飞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3-558,567,共7页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QSHWC)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IS组、对照组、QSHWC低剂量(QSHWC-L)组、QSHWC高剂量(QSHWC-H)组、丁苯酞组及QSHWC-H+...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QSHWC)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IS组、对照组、QSHWC低剂量(QSHWC-L)组、QSHWC高剂量(QSHWC-H)组、丁苯酞组及QSHWC-H+库马霉素(JAK2激活剂)组。线栓法构建IS模型成功后立即给药处理。Zea-Long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分析大鼠踏空步数比例及脑梗死体积百分数;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53、p-JAK2、裂解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p-STAT3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组海马CA1区脑组织异常,神经功能评分、踏空步数比例、脑梗死体积百分数、神经元凋亡率、TNF-α、ICAM-1、IL-1β水平及p53、Cleaved-caspase-3、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与IS组比较,QSHWC-L组、QSHWC-H组、丁苯酞组海马CA1区脑组织病理损伤有所缓解,神经功能评分、踏空步数比例、脑梗死体积百分数、神经元凋亡率、TNF-α、ICAM-1、IL-1β水平及p53、Cleaved-caspase-3、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库马霉素逆转了高剂量QSHWC对IS大鼠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QSHWC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IS大鼠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卒中 神经元 凋亡 神经功能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特征点自动提取的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姚怡 毛玥 +1 位作者 蒙冉菊 金子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人体特征点准确快速地提取是三维人体尺寸测量、三维人体建模、体型分类等的基础,文章综述了三维人体特征点提取的重要性与困难,以及几何形状分析法、函数法、模板法这三种主要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现状。几何形状分析法计算较为... 人体特征点准确快速地提取是三维人体尺寸测量、三维人体建模、体型分类等的基础,文章综述了三维人体特征点提取的重要性与困难,以及几何形状分析法、函数法、模板法这三种主要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现状。几何形状分析法计算较为简单,但受体型差异影响较大;函数法方法简单,但拟合精度较低;模板法精度较高但计算量大,且模型库构建成本高。最后,指出了三维人体特征点自动提取的研究应重点突破特征点提取过程中由体型差异、姿态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难点,开发具备更高鲁棒性、适用性强的自动化算法,以实现更精确、快速的三维人体特征点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 特征点自动提取 几何形状分析法 函数法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南京 郝立夏 许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78,共5页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1例,分为对照组(45例)与联合组(46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治疗,联合组给予...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1例,分为对照组(45例)与联合组(46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治疗,联合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诱发电位、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血清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93.48%vs 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半身不遂、眩晕、心烦易怒、言语不清、盗汗、面色苍白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缩短,且联合组更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波幅、肢体运动功能运动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分析与其改善运动诱发电位、调整血清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疗法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运动诱发电位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调节经前期综合征大脑三网络模型功能连接的fMRI研究
14
作者 林士洹 张妍 +10 位作者 赖茵圻 张清萍 陈娅 赖梓焱 区媛媛 李姗珊 周慧 陀思静 吴月娟 刘珍 邓德茂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4,2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患者大脑三网络模型(triple network model,TNM)内异常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患者大脑三网络模型(triple network model,TNM)内异常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和功能网络连接(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FNC)的即时调节效应。材料与方法本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56例PMS患者和6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所有被试均采集基线及taVNS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和临床神经心理学量表数据。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提取被试TNM中关键脑网络的FC和FNC,包括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执行控制网络(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ECN)及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基于上述脑网络模板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并评估其与临床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的相关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频率taVNS(2 Hz、25 Hz和假刺激)对PMS患者TNM中异常FC和FNC的调节效应。结果与HC相比,PMS组在SN内左侧额下回、岛叶、颞上回的FC升高并与患者情感(r=0.403)、躯体(r=0.377)、认知(r=0.380)和行为(r=0.402)评分呈正相关(P<0.05,FDR校正);SN-右侧ECN的FNC降低,SN-背侧DMN的FNC升高,背侧DMN-右侧ECN的FNC升高且与躯体评分呈负相关(r=-0.18,P<0.05,FDR校正)。taVNS即时刺激:2 Hz和25 Hz均显著下调PMS组SN内部的FC(P<0.05,FDR校正),2 Hz主要调节前额叶、左侧额下回、岛叶和颞上回,25 Hz主要调节左侧颞上回。假taVNS(st-taVNS)即时刺激:PMS组在SN内的FC未表现出显著改变。2 Hz-taVNS及st-taVNS未引起PMS组TNM间FNC显著变化;25 Hz-taVNS即时刺激下调PMS组SN-右侧ECN之间的FNC(P<0.05,FDR校正),而HC组未见显著变化。结论taVNS可调节PMS患者TNM相关脑网络中异常的FC和FNC,不同频率taVNS的即时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提示未来可能需要依据PMS患者症状选择个性化频率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功能网络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在成年人执行功能中应用的Scoping综述
15
作者 潘义 厚双龙 温晓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0-528,共9页
目的对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定向干预成年人执行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tVNS干预成年人群执行功能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提取数据并进... 目的对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定向干预成年人执行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tVNS干预成年人群执行功能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提取数据并进行Scoping综述,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评估文献质量。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荷兰和芬兰5个国家,涉及598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为健康成年人群,同时涵盖难治性癫痫、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睡眠剥夺等患者。干预结局包括执行功能中抑制控制(反应抑制和干扰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3大核心成分。tVNS的参数设置因研究而异。刺激靶点以耳甲艇为主;刺激强度多集中于0.5~2.4 mA;刺激频率多为25 Hz;通断周期多为30 s开/30 s关;脉冲宽度为200μs~500 ms;干预周期以30~75 min的单次急性刺激为主。行为学结果表明,tVNS对执行功能的反应抑制和工作记忆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干扰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调节效应存在分歧。机制层面证据显示,tVNS通过调节额叶神经振荡及增强额叶功能连接改善反应抑制、工作记忆。安全性方面,4项研究报告短暂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和受试者退出。结论tVNS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成年人执行功能的特定核心子成分,整体效益受执行功能子维度神经环路特异性和刺激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工作记忆 Scoping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皮内刺改善BrunnstromⅠ期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6
作者 林萍 唐庆福 +6 位作者 高亚婷 徐超 邓翠翠 廖瑶 陈文娟 卢洁 姜劲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2-972,共11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迷走神经刺激可改善中风后遗症期(6月-2年)患者的上肢功能。本研究探讨耳皮内刺作用于迷走神经耳支促进中风后早期(BrunnstromⅠ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加速康复进程的效应及其特征。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单盲...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迷走神经刺激可改善中风后遗症期(6月-2年)患者的上肢功能。本研究探讨耳皮内刺作用于迷走神经耳支促进中风后早期(BrunnstromⅠ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加速康复进程的效应及其特征。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BrunnstromⅠ期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耳皮内刺组(耳皮内刺、标准康复、体针)或假耳皮内刺组(假耳皮内刺、标准康复、体针),治疗6天,共治疗1周(6次)。在开始治疗前(D0)、治疗3天后(D3)和治疗6天后(D6)治疗后进行评估。主要结局指标:观察Brunnstrom分期(Ueda评估)、Fugl-Meyer上肢得分(FMA-UE)及其屈伸的亚组得分(FMA-UEFS、FMA-UEES)、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次要结局指标:上肢关节活动范围(AROM)、上肢肌群徒手肌力检测(MMT)、Barthel指数(BI)。结果在接受筛查的332名患者中,招募了70名符合标准的患者。耳皮内刺组35例,脱落1例,实际完成34例;假耳皮内刺组35例,无脱落。主要结局指标:耳皮内刺组上田敏(Ueda评估)分期在D3和D6治疗结束后均优于假耳皮内刺组(P<0.05、P<0.001)。治疗6天后,耳皮内刺组的FMA-UEFS评分明显优于假耳皮内刺组(P<0.05);FMA-UEES与FMA-UE的相关性高于FMA-UEFS与FMA-UE的相关性(FMA-UEFS:r=0.728、P<0.001;FMA-UEES:r=0.744、P<0.001);耳皮内刺组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WMFT)在D3和D6治疗结束后均优于假耳皮内刺组(P<0.05、P<0.05)。次要结局指标:AROM:治疗6天后,耳皮内刺组肩外展的关节活动度较假耳皮内刺组改善更明显(P<0.05)。MMT:耳皮内刺组肘屈曲、肘伸展肌群的肌力治疗6天后的改善程度超过假耳皮内刺组(P<0.05)。Barthel指数(BI):在治疗6天后,耳皮内刺组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与假耳皮内刺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耳皮内刺结合常规康复与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软瘫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加速缺血性中风偏瘫早期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皮内刺 偏瘫 软瘫期 迷走神经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自动识别与功能分区及驱动力分析
17
作者 韩月侠 董斌 +11 位作者 屈建伸 张建新 朱兆明 朱曼 姜文聪 薛诚 朱若晴 朱培桢 彭聪阁 江楠 章紫微 梅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67-75,110,共10页
[目的]分析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肥西县2010、2016和2023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转移等方面分析肥西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特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肥西县生态保护-农业生... [目的]分析肥西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肥西县2010、2016和2023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转移等方面分析肥西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特征,利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肥西县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扩张最小累积综合阻力面,通过阻力阈值法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肥西县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2010—2023年肥西县土地利用始终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且面积减少较大,其中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流入;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且面积变化幅度较大;水域、草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肥西县生态保护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肥西县中部及东部巢湖流域;农业生产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肥西县西北部;城镇扩张适宜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桃花镇和上派镇地区。不同时间段内所选的各驱动因子对肥西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气温、降水量、蒸散发量为主要驱动因素;根据各因子交互探测效果可知,自然因素较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更明显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区域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自动识别 功能分区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风散邪针法联合推拿治疗面瘫的效果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
18
作者 余月飞 金霞 +1 位作者 应俊 金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疏风散邪针法联合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72例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疏风散邪针法联合推拿治疗... 目的研究疏风散邪针法联合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72例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疏风散邪针法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面神经肌电图指标、面神经麻痹证状评分和面部残疾指数。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鼻肌等处神经传导波幅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试验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鼻肌等处神经传导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抬额、皱眉、闭眼等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试验组抬额、皱眉、闭眼等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躯体功能指数量表(facial disability index-physical,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acial disability index-social,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散邪针法联合推拿治疗面瘫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面神经肌电图、麻痹症状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疏风散邪针法 面神经功能 面神经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NLRP3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行血汤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19
作者 胡昱月 张晓冬 范晶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究化浊行血汤促进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3年7月该... 目的探究化浊行血汤促进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20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治疗,试验组予以化浊行血汤+常规术后治疗,时长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平均流速、平均流量、血管外周阻力)、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TLR4/NLRP3炎性小体表达水平和用药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管外周阻力低于对照组,脑血管平均流速、平均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MMP-9、TNF-α、MDA、TLR4、NLR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可能通过抑制TLR4/NLRP3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行血汤 高血压脑出血 TOLL样受体4 NOD样受体蛋白3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DQN船舶自动靠泊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康斌 朱齐丹 +1 位作者 牟进友 菅紫婷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船舶在自动靠泊过程中会受到风、浪、流和岸壁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故需要精确的路径规划方法防止靠泊失败。针对全驱动船舶靠泊过程的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 network,DDQN)算法,设计了一种船舶自动靠泊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船... 船舶在自动靠泊过程中会受到风、浪、流和岸壁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故需要精确的路径规划方法防止靠泊失败。针对全驱动船舶靠泊过程的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 network,DDQN)算法,设计了一种船舶自动靠泊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船舶三自由度模型,然后通过将距离、航向、推力、时间和碰撞作为奖励或惩罚,改进奖励函数。随后引入DDQN来学习动作奖励模型,并使用学习结果来操纵船舶运动。通过追求更高的奖励值,船舶可以自行找到最优的靠泊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流速度下,船舶都可以在完成靠泊的同时减小时间和推力,并且在相同水流速度下,DDQN算法与Q-learning、SARSA(state action reward state action)、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等算法相比,靠泊过程推力分别减小了241.940、234.614、80.202 N,且时间仅为252.48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靠泊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双深度Q网络 奖励函数 水流速度 状态探索 推力 时间 独立重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