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庙信仰与乡村公共空间秩序的建构——基于翁牛特旗大窝铺村的人类学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昆 尚海林 李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2,156,共11页
通过对大窝铺村村庙信仰和村庙祭祀的田野调查发现,村庙是集农耕祭祀、多神崇拜、阴阳交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仰空间,并依托血缘、地缘与神缘,通过人、神灵与自然之间不断沟通与互动建构起来的。神灵之间按照既定的次序排列,确保了秩... 通过对大窝铺村村庙信仰和村庙祭祀的田野调查发现,村庙是集农耕祭祀、多神崇拜、阴阳交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仰空间,并依托血缘、地缘与神缘,通过人、神灵与自然之间不断沟通与互动建构起来的。神灵之间按照既定的次序排列,确保了秩序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当神与人之间建立起明确的奖惩关系时,这种平衡成为维系信仰空间的核心动力。村庙的祭祀仪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村庙管理不善又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正是这些多维度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既有序又充满人情味的信仰空间,具有整合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加以积极引导,可使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凝聚村民集体意识,增强乡村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庙信仰 乡村公共空间 功能主义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的机能和我国刑法的任务 被引量:38
2
作者 黎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刑法的机能是关系到刑法理论体系以及刑法解释的重要问题。国外有关刑法机能的见解,是他们所主张的法律理念的结果。我国由于法律价值观和刑法规定内容和国外不同,因此,我国刑法的机能也与国外的情况不同。在我国,刑法的首要机能是维持... 刑法的机能是关系到刑法理论体系以及刑法解释的重要问题。国外有关刑法机能的见解,是他们所主张的法律理念的结果。我国由于法律价值观和刑法规定内容和国外不同,因此,我国刑法的机能也与国外的情况不同。在我国,刑法的首要机能是维持社会秩序,其次是保障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秩序 刑法解释 刑法机能 刑法理论体系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社会共同秩序:刑法的根本目的证立——兼论刑法目的的双层构造 被引量:8
3
作者 贾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并非我国刑法的目的。前者作为刑法目的存在逻辑和解释论上的循环论证且会消减法治国家的刑法。而"人民"概念内涵不清且作为一个政治词汇并不适合成为刑法的保护目标。从历史唯物... "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并非我国刑法的目的。前者作为刑法目的存在逻辑和解释论上的循环论证且会消减法治国家的刑法。而"人民"概念内涵不清且作为一个政治词汇并不适合成为刑法的保护目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以国家刑权力限制私力复仇,以达至社会生活秩序的维持,这作为原始法的初始目的,在法律(刑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贯穿于始终。"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秩序"是刑法的根本目的,而法益保护和社会伦理行为价值的保护则是"保护共同社会秩序"的具体化,是刑法的直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目的 维护社会共同秩序 双层目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法律规制的理念转型与体系融贯 被引量:7
4
作者 何源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46,共17页
我国国企法律规制遵循“营利本位”理念并以“双轨制”体系而展开。“营利本位”理念无法契合我国新的改革主题下国企公益性的要求,应当向“公益本位”理念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公益性的概念界定、正当性来源与实现方式等基础性问题... 我国国企法律规制遵循“营利本位”理念并以“双轨制”体系而展开。“营利本位”理念无法契合我国新的改革主题下国企公益性的要求,应当向“公益本位”理念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公益性的概念界定、正当性来源与实现方式等基础性问题亟待阐释。同时,“双轨制”体系中存在公法与私法不融贯的难题。这一难题应借由公法私法交互支持秩序框架予以克服,即不再将公法与私法简单地看作两种对立的法律形式,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将二者视为为了完成共同任务互相补充与支持的规制手段。这一抽象框架还需要在不同维度下对“双轨制”体系的内容分析予以填充及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 法律规制 公益性 公法私法交互支持秩序 融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