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玫瑰蜂花粉破壁工艺优化及其醇提物生理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新阳 孙奕舒 +3 位作者 徐涛 范龙彬 常雅宁 周英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4,共9页
玫瑰蜂花粉气味芳香、口感清甜,富含多酚等活性物质,是极具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天然保健品。本研究以玫瑰蜂花粉为研究对象,旨在优化其酶解破壁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乙醇提取物的生理活性及主要成分含量,以期筛选抗炎和抗良性前列腺增生... 玫瑰蜂花粉气味芳香、口感清甜,富含多酚等活性物质,是极具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天然保健品。本研究以玫瑰蜂花粉为研究对象,旨在优化其酶解破壁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乙醇提取物的生理活性及主要成分含量,以期筛选抗炎和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活性最佳的玫瑰蜂花粉提取物。结果显示,玫瑰蜂花粉双酶解法破壁最优工艺参数是料液比为1:30、温度55℃、pH6、复合酶体系添加量2.0%(纤维素酶:复合蛋白酶=7:5),反应9 h,可得最佳破壁率为73.13%;90%乙醇提取的活性物质能显著(P<0.01)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释放水平(20μg/mL时,与造模组相比,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降低了67.04%、16.74%、21.74%)并对BPH-1细胞活力和增殖有最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具有最佳的抗炎和抗BPH效果。本研究为明确玫瑰蜂花粉中的活性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其深加工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蜂花粉 破壁 乙醇提取物 抗炎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增强免疫作用和毒理学评价
2
作者 杨辉 章晋武 +1 位作者 李广焱 邓泽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0-307,共8页
研究以雨生红球藻为主要原料复配富硒酵母、蜂花粉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成的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免疫作用和安全性。采用低、中、高三个剂量(0.1、0.2、0.4 g/kg bw)每天一次灌胃,连续30 d,观察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 研究以雨生红球藻为主要原料复配富硒酵母、蜂花粉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成的抗氧化膳食补充剂的免疫作用和安全性。采用低、中、高三个剂量(0.1、0.2、0.4 g/kg bw)每天一次灌胃,连续30 d,观察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水平、半数溶血值(HC_(50))、碳粒廓清速率、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指标的影响;通过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别评估受试物的致癌潜力,以及对细胞和生殖系统的遗传毒性情况;通过30 d喂养试验考察受试物亚急性毒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OD差值分别提高了10.32%(P<0.05)和14.29%(P<0.01),说明该膳食补充剂可以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高剂量组左右耳肿胀度差增加了8.02%(P<0.05),抗体积数增加了22.12%(P<0.05),说明该膳食补充剂可以显著提升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和抗体生成细胞能力;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雨生红球藻、富硒酵母、蜂花粉提取物和维生素E复配的抗氧化膳食补充剂食用安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膳食补充剂 虾青素 蜂花粉提取物 富硒酵母 免疫 毒理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建军 杨海霞 +3 位作者 曹炜 程妮 王毕妮 高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8-222,共5页
以油菜蜂花粉为研究对象,根据溶解性的不同,从中分离出了水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及盐溶性蛋白,并对各蛋白组分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中主要蛋白为水溶性蛋白,占其干重的7.35%,其次为醇溶性蛋白3.65%,... 以油菜蜂花粉为研究对象,根据溶解性的不同,从中分离出了水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及盐溶性蛋白,并对各蛋白组分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中主要蛋白为水溶性蛋白,占其干重的7.35%,其次为醇溶性蛋白3.65%,盐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分别占2.50%和2.24%。4种不同溶解性的油菜蜂花粉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各蛋白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OH.和O2-.的清除能力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4种蛋白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水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因此,油菜蜂花粉蛋白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剂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蜂花粉 蛋白质 提取分离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介导2-脱氧核糖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素芳 曹炜 +2 位作者 姚亚萍 陈卫军 宋纪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44-548,共5页
本文以水、80%乙醇、70%甲醇为溶剂提取油菜蜂花粉中的多酚类物质,测定了提取物中总酚含量、还原力、Fe2+络合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Fenton为模型,研究了油菜蜂花粉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介导2-脱氧核糖降解的保护机理。结果表... 本文以水、80%乙醇、70%甲醇为溶剂提取油菜蜂花粉中的多酚类物质,测定了提取物中总酚含量、还原力、Fe2+络合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Fenton为模型,研究了油菜蜂花粉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介导2-脱氧核糖降解的保护机理。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水提取物强;油菜蜂花粉提取物主要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不是依靠络合能力来发挥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提取物 羟基自由基 还原力 Fe2+络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剪切技术提取油菜蜂花粉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丽 卜令娜 +2 位作者 刘晔玮 赵剑喜 邸多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85-287,372,共4页
采用高速剪切技术(High-speed Shear Dispersing Emulsifier,HSDE)提取油菜蜂花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高速剪切机转速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以总黄... 采用高速剪切技术(High-speed Shear Dispersing Emulsifier,HSDE)提取油菜蜂花粉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高速剪切机转速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温度55℃,转速19000r/min,料液比1:10的条件下,以90%乙醇为溶剂提取1次,时间为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高速剪切技术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酶解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晓丽 孙丽萍 +2 位作者 董捷 张智武 张红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6,共3页
对油菜蜂花粉酶解物和水提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花粉酶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在50mg/m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4%、61.2%和95.9%。比较酶解物和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可知,... 对油菜蜂花粉酶解物和水提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花粉酶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在50mg/m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7.4%、61.2%和95.9%。比较酶解物和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可知,酶解物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水提物,在50mg/ml时,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比水提物高约30%,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高约20%,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与水提物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酶解物 水提物 羟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油菜蜂花粉中黄酮含量及六种破壁方法对黄酮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阮征 邓泽元 +2 位作者 吴龙耀 谢明勇 吴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55-458,共4页
目的:六种破壁方法处理油菜蜂花粉,运用HPLC测定花粉中的黄酮含量,研究不同破壁方法对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V(甲醇):V(0.4%磷酸)为60:40,流速0.5ml/min,波长370nm。采用超声法、酶解法、温差法、温差-超声法... 目的:六种破壁方法处理油菜蜂花粉,运用HPLC测定花粉中的黄酮含量,研究不同破壁方法对黄酮提取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V(甲醇):V(0.4%磷酸)为60:40,流速0.5ml/min,波长370nm。采用超声法、酶解法、温差法、温差-超声法、温差-酶法和混合方法进行花粉破壁。结果:未破壁花粉总黄酮含量为2.2447mg/g。六种破壁方法提取的花粉总黄酮含量比未破壁的依次增加12.4%、8.3%、23.1%、25.4%、28.1%、31.5%,破壁分别为52.56%、41.31%、76.94%、78.66%、83.13%、86.88%。结论:建立了HPLC测定花粉黄酮的方法;花粉破壁率越高,黄酮的提取得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黄酮 破壁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洁 陈纯 +1 位作者 邢建军 刘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73-278,共6页
以湖北大宗油菜蜂花粉为材料,对其中微量特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和岭嵴寻优分析,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DAD以及HPLC-MS对... 以湖北大宗油菜蜂花粉为材料,对其中微量特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和岭嵴寻优分析,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DAD以及HPLC-MS对酸解后的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76%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波时间33min,超声波温度为51℃。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的理论得率为2.12%,实际得率为1.89%,实测得率达到理论预测值的89.15%。HPLC-DAD以及HPLC-MS分析结果证实油菜蜂花粉中可能含有9种黄酮苷元。其中可以推定的黄酮类物质是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柚皮素。可为识别蜂花粉的植物来源,鉴别真伪提供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油菜蜂花粉 黄酮类物质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杨晓萍 罗祖友 吴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8-131,共4页
对油菜花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浸提次数、时间、料液比和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时间、次数,料液比的影响最小。油菜... 对油菜花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浸提次数、时间、料液比和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时间、次数,料液比的影响最小。油菜花粉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1:4的料液比,90℃水浴条件下,浸提4次,每次浸提4h,其水溶性多糖提取率达1.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多糖 提取工艺条件 得率 浸提次数 料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对油菜蜂花粉的破壁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孟良玉 蔡文倩 +3 位作者 兰桃芳 卢佳琨 周璐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2-75,共4页
研究纤维素酶对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响,以油菜蜂花粉破壁率和多糖提取率为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油菜蜂花粉的最佳破壁条件为料液... 研究纤维素酶对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油菜蜂花粉破壁的影响,以油菜蜂花粉破壁率和多糖提取率为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油菜蜂花粉的最佳破壁条件为料液比1:50(g/mL)、加酶量为1.75%、酶解温度47.5℃、酶解时间5.0h,此条件下的油菜蜂花粉的破壁率为85.72%,多糖提取率为1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纤维素酶 破壁 显微镜观察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蛋白水解度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天娇 徐响 +2 位作者 孙丽萍 董捷 张红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84-187,共4页
采用Alcalase2.4LFG水解油菜蜂花粉蛋白,比较pHstat法、OPA法和TNBS法测定蜂花粉蛋白水解度的差异。水解118min后,pHstat法、OPA法和TNBS法测得的水解度分别为24.7%﹑13.4%﹑6.6%。由于OPA试剂和甘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反应生成的化... 采用Alcalase2.4LFG水解油菜蜂花粉蛋白,比较pHstat法、OPA法和TNBS法测定蜂花粉蛋白水解度的差异。水解118min后,pHstat法、OPA法和TNBS法测得的水解度分别为24.7%﹑13.4%﹑6.6%。由于OPA试剂和甘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在340nm波长处的吸光度较低,致使OPA法测得的水解度低。TNBS试剂和ε-NH2的作用不稳定,也可能是由于TNBS试剂产生的发光物使测定结果降低。在水解度较低的情况下,α-NH2平均解离度的变化可以忽略,pHstat法测得的水解度比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蛋白 水解度 OPA法 pHstat法 TNB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丽萍 杜夏 +3 位作者 陈有根 徐响 安仲姚 李春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75-78,共4页
以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以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评价指标,从油菜蜂花粉水提物中分离得1个化合物,用波谱学进行结构解析,鉴定为山奈酚,其抑... 以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以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评价指标,从油菜蜂花粉水提物中分离得1个化合物,用波谱学进行结构解析,鉴定为山奈酚,其抑菌效果显著,是油菜蜂花粉抑菌活性成分,可作为植物源抗菌剂,提高油菜蜂花粉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抑菌活性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总黄酮几种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小艳 王洪伦 +1 位作者 刘永军 索有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318-321,共4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油菜蜂花粉总黄酮的4种提取方法的差异。并且采用正交实验,分别研究和确定了超声提取法及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热回流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80℃下用65%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h,料液比为1:1... 本文分析比较了油菜蜂花粉总黄酮的4种提取方法的差异。并且采用正交实验,分别研究和确定了超声提取法及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热回流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80℃下用65%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h,料液比为1:12。测得含量为35.18mg/g;超声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40℃下用1:12的料液比,超声提取25min,超声功率100W,测得含量为31.27mg/g;冷浸提取的含量为32.33mg/g;索氏提取的含量为38.0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粉中谷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筱波 罗祖友 +2 位作者 吴谋成 李娟 李孚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54-358,共5页
本文研究了油菜花粉中的蛋白质组分分布以及碱浓度、pH值、浸提时间和温度对油菜花粉中碱溶谷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谷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破壁脱脂后的油菜花粉中蛋白质组分分布为清蛋白34.66%,球蛋白1.93... 本文研究了油菜花粉中的蛋白质组分分布以及碱浓度、pH值、浸提时间和温度对油菜花粉中碱溶谷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谷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破壁脱脂后的油菜花粉中蛋白质组分分布为清蛋白34.66%,球蛋白1.930%,醇溶蛋白2.810%,碱溶谷蛋白49.56%,复合蛋白11.04%,其中主要是清蛋白和谷蛋白;谷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20,氢氧化钠浓度0.30%,pH值为11,浸提时间75min,温度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谷蛋白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剪切技术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工艺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丽 刘晔玮 +3 位作者 赵剑喜 裴栋 邸多隆 王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01,共5页
目的: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进行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的研究。方法:以水为介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破壁时间、温度、高剪机转速、液料比对破壁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选出最佳工... 目的: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进行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的研究。方法:以水为介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破壁时间、温度、高剪机转速、液料比对破壁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测表征花粉形态,测定总黄酮含量,进一步研究破壁效果。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时间3min、转速22000r/min、液料比1:3(g/mL),在此条件下花粉破壁率达到99%以上,且黄酮含量为3.60mg/g。结论:利用高剪机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高的破壁率,是一种良好的前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破壁 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70
16
作者 孙丽萍 王大仟 张智武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分析法是一种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简便方法,本实验采用DPPH自由基分析法测定了油菜蜂花粉和多种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强弱,用以评价实验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实验证... 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分析法是一种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简便方法,本实验采用DPPH自由基分析法测定了油菜蜂花粉和多种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强弱,用以评价实验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实验证实11种天然提取物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提取物用量呈正相关关系。各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花粉>银杏>蜂胶>竹叶>葛根>柠檬>柑橘>枸杞>枳棋子>茯苓>五味子,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花粉、银杏、蜂胶、竹叶、葛根等)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有剂量效应关系。在蜂产品中油菜蜂花粉提取物和精制蜂胶一样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花粉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捕集活性甚至优于蜂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提取物 蜂胶 天然提取物 DPPH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黄酮含量的HPLC测定 被引量:21
17
作者 郑敏燕 魏永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以95 %乙醇为溶剂 ,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青海产油菜蜂花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将黄酮提取物中的黄酮甙水解为黄酮甙元后 ,利用HPLC法测定其中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含量。结果表明 ,青海油菜蜂花粉中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的平均含... 以95 %乙醇为溶剂 ,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青海产油菜蜂花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将黄酮提取物中的黄酮甙水解为黄酮甙元后 ,利用HPLC法测定其中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含量。结果表明 ,青海油菜蜂花粉中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28%、0.295 %、0.0834 % ,换算成总黄酮含量为3.2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蜂花粉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HPLC 高效液相色谱 槲皮素 山萘酚 异鼠李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工艺 被引量:14
18
作者 冉林武 闫亚美 +3 位作者 曹有龙 曾晓雄 秦垦 魏志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40,共4页
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 通过单因素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5min、液料比40:1(mL/g);测得枸杞蜂花粉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3.03%(n=3),基本和预测值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枸杞蜂花粉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多糖的分离鉴定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盼盼 段元锋 徐德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油菜蜂花粉粉碎后经体积分数95%乙醇脱脂,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60℃提取,再用体积分数95%乙醇沉淀提取液,得到油菜蜂花粉水提醇沉物。利用DEAE-纤维素柱、HW-55F色谱柱及Sephacryl色谱柱、Sepharose色谱柱对油菜蜂花粉水提醇沉物进行分离... 油菜蜂花粉粉碎后经体积分数95%乙醇脱脂,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60℃提取,再用体积分数95%乙醇沉淀提取液,得到油菜蜂花粉水提醇沉物。利用DEAE-纤维素柱、HW-55F色谱柱及Sephacryl色谱柱、Sepharose色谱柱对油菜蜂花粉水提醇沉物进行分离,得到一个主要的多糖类化合物。经Sephadex G-100色谱柱及紫外光谱分析对该化合物进行纯度鉴定,再通过核磁方法对其进行1H-NMR、13C-NMR和135DEPT-NMR分析,得该化合物结构为HOCH2-[CHOH]4-COOH。给免疫抑制小鼠灌胃花粉多糖,实验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多糖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脾脏指数(P<0.01)及血清Ig G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水提物 免疫活性 分离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的体内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丽萍 徐响 +2 位作者 廖磊 刘魁英 杨佳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9-362,共4页
以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组分为原料,以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黄酮醇苷在化学模拟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的抗氧化活性不及其苷元成分。以CCl4制备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通过体内自由基发生体系... 以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组分为原料,以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黄酮醇苷在化学模拟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的抗氧化活性不及其苷元成分。以CCl4制备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通过体内自由基发生体系进一步研究花粉黄酮醇苷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组分能够显著地降低脂质过氧化小鼠肝匀浆和血清中MDA含量,提高小鼠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对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原因可能是体内有关酶系可将黄酮醇苷水解使其游离出酚羟基而发挥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肯定了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对机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黄酮醇苷 抗氧化活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