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桩型刚性承台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周同和 王非 +1 位作者 赵宏 高广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通过两组四桩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分担及其发展变化的工作性状;基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加载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讨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理论;讨论了... 通过两组四桩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分担及其发展变化的工作性状;基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加载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讨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理论;讨论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应力复合法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相关成果将有助于复合地基特别是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同时表明进一步进行多桩型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与工程实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桩型 刚性桩复合地基 承载力 发挥系数 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荷顺序下单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学宁 张沛云 +1 位作者 王旭 贾喜翠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23,共7页
研究目的:基桩负摩阻力对桩产生下拉荷载,增大桩身轴力和端阻力,甚至导致桩身破坏。由于桩周土和桩体承受荷载后的沉降发展过程不同,桩载与堆载施加顺序必然对桩体负摩阻力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桩端持力层条件下堆... 研究目的:基桩负摩阻力对桩产生下拉荷载,增大桩身轴力和端阻力,甚至导致桩身破坏。由于桩周土和桩体承受荷载后的沉降发展过程不同,桩载与堆载施加顺序必然对桩体负摩阻力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桩端持力层条件下堆载和桩载施加顺序对单桩负摩阻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先堆载后桩载工况下,堆载完成后,中性点离桩顶最远,随着桩载增加,中性点逐渐上移,最终黄土和粗砂持力层中性点位置分别在桩顶下0.49l和0.56l处;桩身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分别为0.69和0.57;(2)先桩载后堆载工况下,施加桩载时,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无中性点,施加堆载时,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中性点出现并逐渐下移,最终黄土和粗砂持力层的中性点位置分别在0.41l和0.50l附近,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分别为0.86和0.69;(3)同种持力层情况下,先桩载后堆载的承载力发挥系数较先堆载后桩载的大,安全储备小,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控制堆载宽度、集度及堆载边缘距桩中心的距离;(4)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分析地质条件、桩基的受力特点及承载要求,选取合适的加载顺序来减小桩身负摩阻力;(5)该研究成果可为堆载条件下桩基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 桩载 施加顺序 单桩 持力层 负摩阻力 承载力发挥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堆载和桩载施加顺序的单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学宁 张沛云 +1 位作者 王旭 王博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66-271,共6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堆载和桩载施加顺序对单桩负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先堆载后桩载工况下,堆载完成后,中性点位置离桩顶最远,随桩载增加,中性点位置逐渐上移,最终中性点位置在桩顶以下0.5l附近,桩身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堆载和桩载施加顺序对单桩负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先堆载后桩载工况下,堆载完成后,中性点位置离桩顶最远,随桩载增加,中性点位置逐渐上移,最终中性点位置在桩顶以下0.5l附近,桩身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69。先桩载后堆载工况下,先施加桩载时,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无中性点,施加堆载时,轴力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中性点出现并逐渐下移,最终中性点位置在0.41l附近,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86。先桩载后堆载较先堆载后桩载桩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大,即桩基承载力安全储备小。以上分析表明,荷载施加顺序对基桩的负摩阻力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在实际工程中综合分析地质条件、桩基的受力特点及承载要求,选取合适的加载顺序来减小桩身负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 桩载 施加顺序 单桩 负摩阻力 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绍飞 于清海 李跃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500,共6页
目的评估高温作用后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的残余承载力.方法对高温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进行了数值计算、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16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高温后双向偏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数值计算程序进行了验证,在试验数据... 目的评估高温作用后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的残余承载力.方法对高温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进行了数值计算、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16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高温后双向偏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数值计算程序进行了验证,在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基础上,分析高温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的承载力损伤系数kr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经回归分析得到kr表达式,将kr与常温下计算公式相结合,得到高温后钢管混凝土双向压弯构件残余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简化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数值计算进行比较发现三者吻合较好.结论笔者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是有效的,可为灾后钢管混凝土的损伤评估及修复加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高温作用 双向偏压 承载力损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部扩大段复合桩抗拔承载力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同和 郜新军 +1 位作者 郭院成 孙轶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78-3782,3788,共6页
下部扩大段复合桩是一种新型抗拔桩,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下部扩大段复合桩抗拔作用机制,提出了该桩型单桩抗拔承载力理论模型及计算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上覆土层厚度条件下,下部扩大段桩侧阻力受到上端阻力作... 下部扩大段复合桩是一种新型抗拔桩,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下部扩大段复合桩抗拔作用机制,提出了该桩型单桩抗拔承载力理论模型及计算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上覆土层厚度条件下,下部扩大段桩侧阻力受到上端阻力作用的影响得到增强,试验条件下采用经验参数法进行计算时的发挥系数可达1.6;上部非扩大段抗拔承载力受到扩大段上端阻力的影响得到减弱,发挥度有所降低;上部非扩大段桩径相对扩大段较小时,仅可考虑扩大段桩侧阻力和上端阻力进行下部扩大复合桩抗拔承载力计算;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和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实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部扩大段 复合桩 抗拔承载力 侧阻力发挥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锚复合基础上拔承载力计算和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义舟 孙宏磊 蔡袁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1-709,共9页
针对山区广泛存在的上覆土、下卧岩的地质条件,一种桩-锚复合基础被应用在输电线路杆塔工程中.为了揭示其上拔承载机理,完善抗拔承载力和承载力发挥系数k的计算方法,通过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现场试验案例的验证模型,在此基础上进... 针对山区广泛存在的上覆土、下卧岩的地质条件,一种桩-锚复合基础被应用在输电线路杆塔工程中.为了揭示其上拔承载机理,完善抗拔承载力和承载力发挥系数k的计算方法,通过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现场试验案例的验证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了岩土体弹性模量和黏聚力以及基础工况对k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上部桩和下部锚杆部分的上拔承载极限状态不同步,基础桩、锚部分承载比和承载力发挥系数k与地质和基础构造相关.结合参数研究和上拔荷载与位移关系的相关解析解,提出了考虑基础自重的上拔承载力发挥系数k的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试验和有限元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为该类新型基础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基础 抗拔承载力 数值分析 参数研究 承载力发挥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转换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亮 郭全全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参数的108根钢管混凝土叠合转换柱(STRC-RC)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钢管延伸高度对转换柱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对转换柱延性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转换柱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较...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参数的108根钢管混凝土叠合转换柱(STRC-RC)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钢管延伸高度对转换柱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对转换柱延性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转换柱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较大的轴压比限制了弯曲变形的发展,导致试件延性和变形能力更差;随着含钢率的增大,转换柱承载力不断增大,位移延性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少,因此需要保证转换柱合理的含钢率;增大配筋率可以显著提高STRC-RC转换柱的承载力,但对STRC-RC转换柱的延性影响较小;改变配箍方式对转换柱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影响都较小。转换柱破坏形态主要有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两种。钢管延伸高度越小、轴压比越大、含钢率越大的转换柱越容易发生剪切破坏;钢管截断位置箍筋加密能有效控制剪切裂缝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STRC-RC转换柱 承载力 位移延性系数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新生 林银飞 +2 位作者 谢定义 邵生俊 高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5-77,共3页
研究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对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多元复合地基受力条件出发,研究了强度发挥系数和承载力修正系数对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阐述了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2种方法,即试验法和分析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试验法,多... 研究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对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多元复合地基受力条件出发,研究了强度发挥系数和承载力修正系数对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阐述了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的2种方法,即试验法和分析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试验法,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关键在于强度发挥系数和承载力修正系数的确定;而对于分析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则给出了强度发挥系数和承载力修正系数的经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地基 承载力 强度发挥系数 承载力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