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破“伦理僵局”:全球气候治理的伦理辨析及其政策意蕴
1
作者 王莹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加深,但政策与谈判仍陷“伦理僵局”。祖父原则以历史排放为准,虽具可行性,却易忽视内部不平等与代际责任;平等排放强调人均分配,虽具道德直觉,却难兼顾地域差异与政治现实。本文提出以基本需要理论为替代...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加深,但政策与谈判仍陷“伦理僵局”。祖父原则以历史排放为准,虽具可行性,却易忽视内部不平等与代际责任;平等排放强调人均分配,虽具道德直觉,却难兼顾地域差异与政治现实。本文提出以基本需要理论为替代:先保障最低尊严生活排放,再限制奢侈排放,并考量环境条件,从而防止祖父原则的既得利益固化,也避免平等排放的“向下拉平”难题,为全球减排提供更具道义与可行性的方案。对国际社会而言,这一方案有助于平衡减排与社会公正,缓解南北矛盾,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更公平可持续的政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气候伦理 祖父原则 平等排放权 基本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理念及其制度实现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悟真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0,共13页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立法促进。通过统合性、高位阶的立法将现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立法予以统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应当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立法促进。通过统合性、高位阶的立法将现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立法予以统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应当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面向合法权益保护、公平发展、扶持激励、规范经营等立法理念。在理解适用中,应正视多元主体利益诉求所衍生的调整对象平衡、立法价值确立、立法路径选择等立法难点,并依据立法理念进行协调。在制度转化中,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围绕立法理念提炼、构建基本原则和核心规则,进而形成系统的规范体系,推动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立法理念 基本原则 合法权益保护 公平发展 扶持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构建普职融通高中的现实逻辑与基本理路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浏祎 郑帅男 康媛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33,共5页
构建普职融通高中符合新时代中国教育创新改革的现实境况,是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复杂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普职融通高中是新时代促进“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径,而“五育”融合则是普职融通高中追求的育人目标。普职融通高中的构建既... 构建普职融通高中符合新时代中国教育创新改革的现实境况,是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复杂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普职融通高中是新时代促进“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径,而“五育”融合则是普职融通高中追求的育人目标。普职融通高中的构建既是优化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需求,也是助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引导学生规划生涯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普职融通高中建设,亟需加快转变“重普轻职”的思想观念,亟待明确普职融通高中构建的目标导向、基本原则、均等化理念和运行机制,并由此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平等双向融通的崭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职融通高中 目标导向 基本原则 均等化理念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与碳排放限额分配 被引量:40
4
作者 陈文颖 吴宗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1-485,共5页
对主要国家、九大区域及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两大集团的二氧化碳历史累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对目前主要的碳排放限额分配方法与原则进行了评述,指出人均原则是应坚持的分配原则。针对以当年还是以1990年为人口基年以及考虑历... 对主要国家、九大区域及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两大集团的二氧化碳历史累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对目前主要的碳排放限额分配方法与原则进行了评述,指出人均原则是应坚持的分配原则。针对以当年还是以1990年为人口基年以及考虑历史责任与否提出了4种人均碳排放限额分配模式,并用其计算了全球九大区域以及中国的2050年碳排放限额。结果表明,考虑历史责任与否对碳排放限额分配结果的影响相当大,而且只有采用考虑历史责任并以1990年为人口基年这一人均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限额 历史责任 人均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权、数据主权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314
5
作者 齐爱民 盘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191,共7页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传感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催生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人类已大步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科研价值和无限的开发潜能,若治理不当,不仅会引发隐私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甚至还会影...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传感网、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催生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人类已大步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科研价值和无限的开发潜能,若治理不当,不仅会引发隐私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对大数据保护应遵循数据主权原则、数据保护原则、数据自由原则和数据安全原则等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主权和数据权法律制度。数据主权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权和数据控制权,对数据跨国流通的管理和控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数据权包括个人数据权和数据财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 数据主权 大数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忠民 王继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进入行为领域,都应受到限制,但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遵循下述原则:(1)不损害基本权利本身原则... 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进入行为领域,都应受到限制,但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遵循下述原则:(1)不损害基本权利本身原则。不能只见限制,不见权利;(2)法律保留原则。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进行;(3)明确化原则。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条文的文意,应具体明确;(4)司法审查原则。对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具体行为,公民相对人可提起司法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基本权利 限制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泥沙来源及其数量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平仓 唐克丽 +1 位作者 郑粉丽 焦菊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详细分析了皇甫川流域各种产沙地层的产沙特征及饥械组成和利用河口悬移质泥沙的机械组成作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应用等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式,得出流域内基岩、上新世红色粘土、第四纪黄土和风成沙等地层的相对产沙量分别为68.49%、1.02... 在详细分析了皇甫川流域各种产沙地层的产沙特征及饥械组成和利用河口悬移质泥沙的机械组成作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应用等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式,得出流域内基岩、上新世红色粘土、第四纪黄土和风成沙等地层的相对产沙量分别为68.49%、1.02%、30.37%和0.12%,分析误差小于4%。指出了基岩产沙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认为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应是黄土分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数量分析 皇甫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法治的基本原则刍议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为禄 李少慧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体育法治是法治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治精神与体育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体育法治的原则是体育管理制度建设的灵魂和精神指引,在体育法治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 体育法治是法治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治精神与体育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体育法治的原则是体育管理制度建设的灵魂和精神指引,在体育法治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原则、限制体育行政权力原则、体育社团自治原则、体育权利救济原则和体育法律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治 基本原则 体育管理权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哲 曾海滢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住宅问题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一方面,住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法律义务,政府应建立合理的住房保障制度,保障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要以实现社会正义为价... 住宅问题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一方面,住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法律义务,政府应建立合理的住房保障制度,保障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要以实现社会正义为价值目标,在住房保障制度的设计中应遵循差别原则,调节社会和经济利益分配,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适当地转移给低收入人群,使处于住房最不利地位的贫困者能够尽可能大地获得住房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保障 基本人权 法律义务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权利学理分类的意义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联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525-529,共5页
对基本权利进行学理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精细地认识基本权利。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外在标准着手,容易割裂基本权利之间的内在联系。宜从基本权利体系本身着手,把自由权作为基本权利之首,构造自由权、平等权、受... 对基本权利进行学理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精细地认识基本权利。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外在标准着手,容易割裂基本权利之间的内在联系。宜从基本权利体系本身着手,把自由权作为基本权利之首,构造自由权、平等权、受助权的基本权利新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基本权利 自由权 平等权 受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忠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最为直接地、直观地体现了公正原则的兑现程度。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强调"付出"同"获得"之间的对称;二、凸显个体人依靠自身的成就所获得的回报;三、社会成员在收入等... 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最为直接地、直观地体现了公正原则的兑现程度。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强调"付出"同"获得"之间的对称;二、凸显个体人依靠自身的成就所获得的回报;三、社会成员在收入等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大;四、其地位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有所相对降低。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能否有效地得以实施,取决于:一、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是否公正;二、社会成员平等的基本权利是否具备;三、当事群体之间是否有一个有效的、公平的谈判与协商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基本权利 公正 公平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美国《2008年遗传信息反歧视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2
作者 黎志敏 蒋川 王萍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5,共4页
现代遗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个人基因信息泄密的可能,为了在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基因技术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在简介美国《2008年遗传信息反歧视法》及其附属的相关伦理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制定"基因技术法"... 现代遗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个人基因信息泄密的可能,为了在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基因技术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在简介美国《2008年遗传信息反歧视法》及其附属的相关伦理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制定"基因技术法"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该法的立法目的,并提出需要在立法内容方面贯彻不伤害、知情同意、保护不知情权、尊重基因差异性、维护个人遗传信息机密性等原则,提出确立遗传信息的披露和保密制度、遗传信息平等权、社会救济制度以及发挥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监督职责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信息 反歧视法 立法原则 基因信息平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权原则与宽容——以平等和自由的关系为向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门中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1,共9页
平等和自由之间是存在张力的,且经常表现为一种矛盾关系。国家强制平等往往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实现,而这种制度如果不能在自由与平等之间保持某种适度平衡,就会导致来自国家或社会的歧视与缺乏宽容。就平等权原则在世界各国宪法上的规定... 平等和自由之间是存在张力的,且经常表现为一种矛盾关系。国家强制平等往往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实现,而这种制度如果不能在自由与平等之间保持某种适度平衡,就会导致来自国家或社会的歧视与缺乏宽容。就平等权原则在世界各国宪法上的规定及其实践而言,虽然不同国家的宪政制度和法治文化传统不同,但都体现了宽容的内在性要求,一如美国的"平等保护原则"和德国的"法律上的平等与禁止恣意原则"。鉴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立法归类"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宽容,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单纯理解为平等权或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原则,都是不甚妥当的,它仍然有进一步诠释的余地。在更为根本的宪法原则层面,宽容理念要求确立社会法治国原则,以对传统法治国原则进行修正,以进一步调和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平等 平等权 平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社会权的体系性保障——以中德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谢立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7,157-158,共8页
宪法通过不同方式规定了国家应当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给付,对此进行体系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中德宪法比较的框架内,对此展开考察。在德国,《基本法》对社会权的保障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基本法》明确将母亲受到保护和照顾,规定为一... 宪法通过不同方式规定了国家应当向有需要的公民提供给付,对此进行体系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中德宪法比较的框架内,对此展开考察。在德国,《基本法》对社会权的保障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基本法》明确将母亲受到保护和照顾,规定为一项社会权;其次,联邦宪法法院从宪法条款推导出最低生活保障权;再次,平等权使得公民可以要求得到平等的给付;最后,社会国家原则对国家设定了促进社会正义的义务,这也有利于公民社会权的实现。参考德国宪法上对社会权的保障体系,本文对我国宪法对社会权的保障进行系统化,主张我国宪法社会权体系包括宪法直接规定的社会权、从宪法上推导出来的社会权、基于平等权的社会权、以及相关纲领性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权 最低生存保障 平等权 社会国家原则 纲领性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平等就业权法律救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1,共7页
为了研究我国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问题,采用文献比较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了现有制度的主要缺陷。研究结果认为:要完善妇女平等就业权法律救济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提供合理有效的救... 为了研究我国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问题,采用文献比较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了现有制度的主要缺陷。研究结果认为:要完善妇女平等就业权法律救济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提供合理有效的救济途径;加强妇女维权意识的宣传教育,给予必要而有效的法律援助,以此促进妇女公平就业和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平等就业权 公平原则 法律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4
16
作者 谢立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4,共6页
在德国,吕特案以来,德国宪法学界通说认为基本权利构成了客观价值秩序,其效力及于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所有部门法领域。根据这一理论,法律的解释必须符合宪法,通过这一路径,德国的法律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宪法化。在我国,对合宪解释的讨... 在德国,吕特案以来,德国宪法学界通说认为基本权利构成了客观价值秩序,其效力及于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所有部门法领域。根据这一理论,法律的解释必须符合宪法,通过这一路径,德国的法律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宪法化。在我国,对合宪解释的讨论方兴未艾,理论上,与德国情况一样,法律的合宪解释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中国目前不存在保障法律解释合宪的机构;此外,合宪性解释,意味着对法官法律解释权限的限制,也是对部门法学者所作学理解释的约束,因此不会为部门法法官以及学者所支持。因此,在理论上能够自洽的合宪解释,在中国当下尚无法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化 合宪解释 宪法原则 基本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玮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7,共6页
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是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纳税人权利意识凸显出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产生及其实施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逻辑。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因而会对公共服务均... 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是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纳税人权利意识凸显出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产生及其实施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逻辑。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因而会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同维度的逻辑进行强调,这一状况使得不同国家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标准的选择以及制度安排上出现差异。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目标的情况下,弄清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纳税人权利 基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政治建设6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鹏 周莉 朱丽颖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60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两个时期六个阶段的探索,其间有过曲折,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宝贵的经验,确立了建设的根本方针,选择了正确的建设路径,找到了可行的建设实现方式,形成强...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60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两个时期六个阶段的探索,其间有过曲折,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宝贵的经验,确立了建设的根本方针,选择了正确的建设路径,找到了可行的建设实现方式,形成强大的建设推力。但是,展望未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仍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的平等权利和主体地位,如何避免矛盾的累积和激化以及如何实现社会的动态政治稳定。这要求我们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缩小当前的贫富差距;同时,以高度的危机感积极稳妥地推进深层次政治改革,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积极扩大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根本方针 建设路径 平等权利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民事诉权滥用的程序法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静 沈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0-154,共5页
诉权滥用是民事诉讼中客观存在的权利滥用行为。尽管理论和司法上对待诉权滥用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是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有关规制诉权滥用行为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民事诉讼法应当在规制诉权滥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为此在原则到制度的若干... 诉权滥用是民事诉讼中客观存在的权利滥用行为。尽管理论和司法上对待诉权滥用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是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有关规制诉权滥用行为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民事诉讼法应当在规制诉权滥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为此在原则到制度的若干层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权滥用 规制 原则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信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民族平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实现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平等口号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所提出,然在马克思主义时代才赋予其真实内容。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指引下,消灭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民族平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实现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平等口号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所提出,然在马克思主义时代才赋予其真实内容。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指引下,消灭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反对一切特权,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道路,才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平等 基本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