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G-C053超导重力仪检测智利8.8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震荡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子维 郝洪涛 +1 位作者 韦进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3-45,50,共4页
利用SG-C053超导重力仪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10年2月27日智利Ms8.8地震引发的球形自由振荡0S0~0S48的所有基频振型,检测结果与PREM模型的理论值相比,二者基本相符。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地球自由振荡 功率谱密度 智利Ms8.8地震 PR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CO_3/K_3PO_4复合助熔剂对新型Y_2O_2S:0.09Ti长余辉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朋越 向鑫 +3 位作者 沈华翔 潘毓 洪樟连 王民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采用高温还原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稀土掺杂Y2O2S:0.09Ti长余辉发光材料。基于助熔剂种类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特性的重要作用,选择了对余辉衰减初期和后期余辉强度有明显作用的Li2CO3和K3PO4两种助熔剂,研究了不同配比(以下用x表示,x=L... 采用高温还原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稀土掺杂Y2O2S:0.09Ti长余辉发光材料。基于助熔剂种类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特性的重要作用,选择了对余辉衰减初期和后期余辉强度有明显作用的Li2CO3和K3PO4两种助熔剂,研究了不同配比(以下用x表示,x=Li2CO3/(Li2CO3+K3PO4))的复合助熔剂对Y2OS:0.09Ti磷光体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作用,以获得具有较好综合发光性能的Y2O2S:0.09Ti磷光体。采用PL光谱和余辉测试仪对材料的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用XRD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的变化。XRD结果表明,在复合助熔剂范围内(x=0-1.0)均可获得单相性的Y2O2S:0.09Ti磷光体。同时发现复合助熔剂比例不同制备的样品中,Y2O2S:0.09Ti磷光体晶体择优取向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且高比例Li2CO3有助于Y2O2S:0.09Ti磷光体的晶体形成。复合助熔剂比例x对样品的激发峰与发射谱主峰位置(565nm)基本没有影响;但助熔剂比例x对发射峰强度则有明显影响,随着x增加,该磷光体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在x=0.8时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助熔剂 无稀土掺杂 Y2O2s:Ti 发光 长余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差应变仪观测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环型自由振荡 被引量:61
3
作者 邱泽华 马瑾 +1 位作者 池顺良 刘厚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7-805,共9页
我们率先用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泰安地震台有差应变和体应变两种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都观测到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体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球型振荡,而差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环型振荡.两... 我们率先用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泰安地震台有差应变和体应变两种钻孔应变观测仪器,都观测到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体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球型振荡,而差应变仪观测到地球的环型振荡.两种观测还记录到环型振荡与球型振荡相互的耦合作用.观测也记录到明显的一些振型的谱线分裂现象.用直接观测到的高质量的环型振荡资料求解了0T8-0T19等主要振型的Q值.根据两个方向的剪应变观测数据,求解了环型振荡的最大剪应变方向,发现这个方向是相当稳定的.这种研究表明,高精度钻孔应变观测仪是一种理想的地壳形变观测仪器,可以为地球自由振荡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仪 差应变仪 地球自由振荡 环型振荡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力观测约束2011日本Tohoku大地震的震源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薛秀秀 胡小刚 +1 位作者 郝晓光 柳林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06-3015,共10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Tohoku)太平洋海域发生Mw9.0特大地震.一些国际学术机构用不同的震相和反演方法,计算了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这些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振幅主要依赖于地震矩的大小及地震断层的破裂方式,...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Tohoku)太平洋海域发生Mw9.0特大地震.一些国际学术机构用不同的震相和反演方法,计算了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这些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振幅主要依赖于地震矩的大小及地震断层的破裂方式,可以约束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大小及持续时间.本文利用地球自由振荡0S0简正模对Tohoku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和约束.0S0振幅大小与地震断层的倾角(dip)、滑动方向角(slip)、震源深度及地震断层的破裂时间有关.我们利用震源机制解得到大地震后自由振荡模拟值,利用超导重力仪得到自由振荡的高精度重力观测值.二者比较后的结果显示:由GCMT震源机制解得到的0S0振幅与观测值符合较好,而由USGS CMT震源机制解模拟的结果明显大于观测值.2011Tohoku地震为逆冲型浅源大地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逆冲型浅源大地震的断层倾角对0S0振幅的影响很大,而滑动方向角以及震源深度对0S0振幅的影响较小.USGS CMT震源机制解中较大的断层倾角是导致其0S0振幅显著偏离观测值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由振荡 震源机制 Tohoku大地震 重力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钻孔体应变台网观测到的地球球型振荡 被引量:28
5
作者 唐磊 邱泽华 阚宝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4,共8页
利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20多个台站)TJ式钻孔体应变仪的观测资料,提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通过统计分析,识别了众多振型,计算了0S9~0S16等振型的品质因子并与PREM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十分相近。... 利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20多个台站)TJ式钻孔体应变仪的观测资料,提取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通过统计分析,识别了众多振型,计算了0S9~0S16等振型的品质因子并与PREM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十分相近。绘制了16个台站记录的球型振荡0S3-0S25的振幅谱和相位谱,结果显示低频、中频基频球型振荡的振幅总体趋势上要比高频基频球型振荡的振幅大,但是各台站频谱皆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体应变仪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品质因子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的检测 被引量:43
6
作者 万永革 盛书中 +2 位作者 周公威 郭燕平 尚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81,共13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提取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0S2~0S54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提取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0S2~0S54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与PREM模型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观测的该地震激发的0S2,0S3,0S4,2S1和1S2振型自由振荡有明显的频谱分裂现象.特别是2S1振型,是继Rosat等之后的第二次报道不叠加的情况下观测到的这种振型.根据该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试算了不同的地震矩,模拟了该地震0S2振型在CDSN7个台上的自由振荡振幅,并与记录资料进行了比较。得到该地震的地震矩可达10^23 N·m;本文发现地球自由振荡记录包含了大量震源机制和地震位置的信息,可用于地震震源破裂参数的精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连续重力观测约束2014智利Iquique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8
7
作者 江颖 李辉 +2 位作者 刘子维 申重阳 张晓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951,共11页
2014年4月1日,智利北部Iquique地区近海发生MW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和学者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这些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振幅主要依赖于地震矩的大小... 2014年4月1日,智利北部Iquique地区近海发生MW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和学者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这些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振幅主要依赖于地震矩的大小及地震断层的破裂方式,可以很好地约束地震震源机制.因此,本文根据2014年Iquique地震现有的6个不同震源机制解模拟计算了该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并与全国连续重力台网中16个弹簧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基于1.5~5.3mHz的球型简正模分析和约束了Iquique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发现,基于美国地质调查局WPhase Moment Tensor Solution反演的震源机制解的自由振荡模拟值与实际观测符合最好,其相应的震级能较好反映Iquique地震释放的总能量,而利用海啸数据反演的标量地震矩偏小,联合远场和近场长周期观测数据反演可显著改善震源机制解.另外,还基于格尔木重力台站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定量分析了不同震源机制解参数对自由振荡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0对自由振荡振幅的影响最大,而断层走向、倾角、滑动方向角和震源深度对自由振荡的振幅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uique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球自由振荡 重力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 被引量:25
8
作者 任佳 陈华静 +3 位作者 王松 蒋翠荣 杨耀文 王长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80,共8页
用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激发的0S6~0S32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 用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激发的0S6~0S32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7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可以从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中提取汶川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信息,这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仪器观测方法。用数字化地倾斜观测资料研究地球自由振荡问题或许有着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摆倾斜仪 水管倾斜仪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水位仪观测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 被引量:17
9
作者 任佳 陈华静 +4 位作者 蒋翠荣 王松 温超 杨耀文 王长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338,共6页
利用LN-3型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检测到2S1、1S2、1S3、2S5和2S6等5个谐频球型振荡,同时记录... 利用LN-3型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检测到2S1、1S2、1S3、2S5和2S6等5个谐频球型振荡,同时记录到一些明显的振型的谱线分裂现象。用水位观测资料提取了0S3、0S4和2S1等3个振型的谱线分裂周期,虽然3个振型均只得到2个单峰,但地球自由振荡谱线分裂现象的检测为研究地球的深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的、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用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水位仪 苏门答腊9.0级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丹地应力监测站体应变仪的地震效应 被引量:34
10
作者 彭华 马秀敏 姜景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97-108,共1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丹地应力监测台站的概况,用多种方法对该台站安装的TYB-2000A体应变仪在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记录的174次MS4.0~MS8.6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其中汶川地震及余震共85次,并与其他台站记录的地震资料进行比对,对记录...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丹地应力监测台站的概况,用多种方法对该台站安装的TYB-2000A体应变仪在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记录的174次MS4.0~MS8.6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其中汶川地震及余震共85次,并与其他台站记录的地震资料进行比对,对记录的应变地震波、同震应变阶跃、地震前后地球自由振荡的变化及其所包含的物理意义等信息深入分析,揭示出地震前后应变波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地震预测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体应变 应变地震波 同震应变阶跃 地球自由振荡 映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日本9.0级强震检定gPhone重力仪探测地球自由振荡的有效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正华 李辉 +2 位作者 郝洪涛 韦进 刘子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6-50,共5页
利用北京、沈阳、格尔木、乌什等4个台站型gPhone重力仪的观测资料,检测日本9.0级大地震的地球自由振荡,将检测结果与SG以及HB1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0S0-0S48基频自由振荡的实测周期值与SG以及HB1模型的理论值基本一致,从而证实gPhone... 利用北京、沈阳、格尔木、乌什等4个台站型gPhone重力仪的观测资料,检测日本9.0级大地震的地球自由振荡,将检测结果与SG以及HB1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0S0-0S48基频自由振荡的实测周期值与SG以及HB1模型的理论值基本一致,从而证实gPhone重力仪能有效地检测出地球自由振荡信号,同时也从相应高频范围内表明了gPhone重力仪秒采样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检测还发现了0S2、0S3的谱线分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hone重力仪 地球自由振荡 功率谱密度 日本9.0级地震 HB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同体应变观测资料检测日本9.0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明瑞 苏燕红 +3 位作者 郭昱琴 胡久常 刘伟 韩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8期32-33,44,共3页
基于大同地震台的体应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体应变资料进行任何改正情况下,准确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4~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理论自由振荡的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基于大同地震台的体应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体应变资料进行任何改正情况下,准确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4~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理论自由振荡的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测周期与PREM预测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10周期的相对误差为0.29%外,其余周期误差均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功率谱密度 PREM模型 体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云南水管仪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跃文 秦嘉政 +6 位作者 任佳 杨星 杨玲英 蒋翠荣 袁曲 李丽红 和玉权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利用云南省数字化水管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4~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照了PREM模型的理论计... 利用云南省数字化水管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4~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照了PREM模型的理论计算周期,发现水管仪观测与这三者符合得非常好,除0S4振型的观测周期和周期1、周期2、周期3的相对误差均大于0.3%外,其余的差别在3‰以下。研究表明,利用数字化水管仪观测资料的确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这就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管仪 苏门答腊9.0级大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力资料检测日本9.0级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家骏 万永革 +2 位作者 王培玲 屠泓为 马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8,157,共6页
利用格尔木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9.0级特大地震激发0S0~0S40之间的球型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3、0S22、0S26、0S30共5个振型的观测频率值与理论频率值偏差近似为0。同时发现0S2、0S3振型有明显的谱... 利用格尔木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9.0级特大地震激发0S0~0S40之间的球型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3、0S22、0S26、0S30共5个振型的观测频率值与理论频率值偏差近似为0。同时发现0S2、0S3振型有明显的谱线分裂现象,但是0S32、0S37振型未与周围噪音区分开,观测效果不明显。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10%,观测频率值与理论频率值有很好的相符,这不但说明了PREM模型理论的正确性,也说明了格尔木基准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的优良,研究结果对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由振荡 重力观测数据 日本9.0级地震 格尔木基准地震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分解的气压改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迪晋 刘子维 +2 位作者 韦进 王伟 聂兆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4-520,共17页
利用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精确测定低于1mHz的地球自由振荡简正模式的分裂频率,是在不与任何弹性系数发生联系的情况下改善一维密度模型的有效方法.但在该频段台站局部气压变化对重力观测数据的影响成为主要干扰来源,且具有频率依赖特性,... 利用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精确测定低于1mHz的地球自由振荡简正模式的分裂频率,是在不与任何弹性系数发生联系的情况下改善一维密度模型的有效方法.但在该频段台站局部气压变化对重力观测数据的影响成为主要干扰来源,且具有频率依赖特性,因此精细地开展气压改正成为利用超导重力数据检测低频自由振荡信号的必要手段.本文基于EEMD方法,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依赖特性的气压改正方法.该方法将重力观测和气压变化分解成处于不同频段的本征模态函数,并在相应频段上分别进行重力—气压变化的回归分析,计算得到具有频率依赖特性的气压导纳值,精细地消除气压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并以此对微弱低频地球自由振荡信号开展高分辨率分析.基于本文提出的气压改正方法,利用大地震后的超导重力数据检测了频率小于1.5mHz的低频地球自由振荡及其频谱分裂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气压改正后检测得到的各简正模具有更高的信噪比,估计的本征频率误差水平明显降低,获得的基频球型振荡_0S_2和_0S_3以及一阶球型振荡_1S_2的分裂谱峰的估计精度更高,同时还检测到了部分环型振荡在重力观测中的耦合现象.对低频地球振荡的高分辨率检测结果验证了基于EEMD分解提出的气压改正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再次证明了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在低频地球自由振荡检测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气压改正 EEMD 低频地球自由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地球环型振荡 被引量:24
16
作者 万永革 周公威 +1 位作者 郭燕平 张德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3天的VHE、VHN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11-14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T2~0T40地球环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3天的VHE、VHN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11-14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T2~0T40地球环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环型振荡振型周期与PREM预测的环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频率与PREM模型略微不一致的环型振荡振型可以解释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因此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揭示地球的三维不均匀结构信息或各向异性信息,并可能对区分地幔对流模式(全地幔对流或上地幔对流)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谱密度估计 地球环型自由振荡 地震观测 数字地震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重力观测约束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颖 刘子维 +3 位作者 李辉 张晓彤 韦进 申重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0-669,共10页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MS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尼泊尔地震现有的3个不同震源机制解模拟计算了该地震激发的自由振...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MS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尼泊尔地震现有的3个不同震源机制解模拟计算了该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并与全国连续重力台网中18个弹簧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基于2~5m Hz的球型简正模分析和约束了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基于最佳震源机制解,比对观测值与模拟值,计算更为准确的震级。结果表明,利用弹簧重力仪的观测可以有效地对尼泊尔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总体评估。基于GCMT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的自由振荡模拟值与观测值符合最好,不符合度F的平均值为0.03,比例因子S的平均值为1.04,最接近1,说明其反演的标量地震矩可以较好地反映尼泊尔地震释放的能量。基于GCMT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保证断层走向、倾角、滑动方向角和震源深度不变,不断调整标量地震矩的值,搜索最真实可靠的标量地震矩,当观测值与模拟值的比例因子S达到1时,不符合度F也较小,仅有0.03,经计算尼泊尔地震的标量地震矩为8.09×10^(20)Nm,相应的震级为M_W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球自由振荡 重力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与昆仑山强烈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珍珍 张怀 +2 位作者 范湘涛 杜小平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18-4230,共13页
强烈地震激发的地震波信息非常丰富,高频信息能量部分会在小范围短时间内迅速衰减,而低频信息特别是较低频信息能量部分则衰减较慢,会绕地球很多圈后才会消耗殆尽,从而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虽然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不变,但不同震源机... 强烈地震激发的地震波信息非常丰富,高频信息能量部分会在小范围短时间内迅速衰减,而低频信息特别是较低频信息能量部分则衰减较慢,会绕地球很多圈后才会消耗殆尽,从而激发地球的自由振荡.虽然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不变,但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率成分会随着震级、震源机制、方位等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本文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w7.8)地震这两个能量震级相当但震源机制不同的地震,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考虑横向各向同性PREM地球模型并融合Crust2.0地壳模型、S20RTS地幔模型及PREM径向衰减模型,利用谱元法结合高性能并行计算,对这两次强烈地震激发的全球地震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它们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特征差异.计算结果显示了汶川地震的逆冲-走滑特性及昆仑山地震的水平左旋走滑特征.利用理论计算得到的地震波动记录进行功率谱密度估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次强烈地震释放的低频信息能量大小相当,但总体上看昆仑山地震释放的能量略小于汶川地震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模式在同一台站处的发育程度不同;同一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在不同台站处记录到的振型频率成分也有很大差异.对于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有一些频率成分共同出现,表现为地球自由振荡功率谱能量均较大;也有一些振型由于相长干涉,仅在某些地震中被激发而得以良好发育,表现为功率谱能量明显较大;而一些振型由于相消干涉,在一些地震激发方式下被压制,表现为功率谱能量明显很小,甚至接近于0.计算结果清楚地显示了不同地震激发方式下地球振荡模式丰富而复杂的特性,需要对不同地震激发的地球振荡信息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才能对地球内部结构尤其横向不均匀特性给予全面的科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昆仑山地震 数值模拟 功率谱密度估计 地球自由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自由振荡的保结构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世仲 李小凡 汪文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85-1695,共11页
大地震等诸多激励均能激发全球自由振荡现象,通常表现为驻波形式的全球整体振荡.现有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多为非保结构方法,无法压制长时程计算中的积累误差.本文采用优化的三阶辛格式谱元法,对地球自由振荡及全球尺度的地震波传播进... 大地震等诸多激励均能激发全球自由振荡现象,通常表现为驻波形式的全球整体振荡.现有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多为非保结构方法,无法压制长时程计算中的积累误差.本文采用优化的三阶辛格式谱元法,对地球自由振荡及全球尺度的地震波传播进行了长时程模拟.通过与传统的基于Newmark算法的谱元方法结果对比分析,明确验证了本文所得优化的三阶辛格式谱元法在模拟地球自由振荡等大规模长时程问题上的优越性和准确性.上述进展在方法论层面为今后探测、刻画全球尺度地球非均匀结构的驻波数值方法奠定了部分基础,并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由振荡 保结构模拟 长时程追踪 三阶辛格式谱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次印尼地震环型振荡剪应变方向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磊 邱泽华 阚宝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0,76,共6页
利用泰安台YRY-2型钻孔差应变仪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两次印尼苏门答腊地震的环型振荡的剪应变方向。首先对差应变仪观测数据进行实地标定,然后用标定后的数据检测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两次大地震激发的环型振荡,... 利用泰安台YRY-2型钻孔差应变仪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两次印尼苏门答腊地震的环型振荡的剪应变方向。首先对差应变仪观测数据进行实地标定,然后用标定后的数据检测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两次大地震激发的环型振荡,发现基频环型振荡0T11~0T18最明显,且两次地震的振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次地震得到的0T11~0T18型环型振荡的最大剪应变方向随时间变化比较小。通过与理论预期的对比,发现实测值的平均值与理论值之差仅为2°。这不仅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证实了该观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差应变仪 实地标定 地球环型振荡 最大剪应变方向 苏门答腊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