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事变后的华侨舆论分化及其善后主张
1
作者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91,共14页
皖南事变发生后,纷繁的华侨舆论中有拥护国民党中央决策者,主张军令高于一切;有公开反对解散新四军者,认为这是亲日投降派的阴谋;更有强调国共应以团结为重者,对真相之孰是孰非并不特别关心。但在各异的舆论声中,缘于对国共继续团结抗... 皖南事变发生后,纷繁的华侨舆论中有拥护国民党中央决策者,主张军令高于一切;有公开反对解散新四军者,认为这是亲日投降派的阴谋;更有强调国共应以团结为重者,对真相之孰是孰非并不特别关心。但在各异的舆论声中,缘于对国共继续团结抗战的共同期许,他们提出了大体一致的善后主张。与国内中间党派不同的是,远在海外的华侨群体无意以此为契机参与政事,其主张是要求国民政府整饬吏治以继续团结抗战,并呼吁实施民主宪政。而这恰与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华侨华人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扩军到精兵:1940—1941年路东地区新四军发展路径转型
2
作者 汪海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新四军在向北、向东发展的过程中,江北指挥部所辖部队为适应反顽斗争形势,通过数次扩军运动增强了实力,巩固了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但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地人力资源的供需趋于紧张,行政组织型的规模性扩军已经不合时宜。... 新四军在向北、向东发展的过程中,江北指挥部所辖部队为适应反顽斗争形势,通过数次扩军运动增强了实力,巩固了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但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地人力资源的供需趋于紧张,行政组织型的规模性扩军已经不合时宜。在军事建设与根据地建设两难的情况下,路东地区新四军响应中央“精兵简政”的号召调整武装力量的架构,以节省根据地人力和财政负担,保证了在华中地区进行持久抗战的内生动力的存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津浦路东扩军 精兵简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现实为导向:抗战时期新四军对中医药的运用
3
作者 何家伟 杨可淳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4,共14页
医药短缺是影响新四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难题。抗战初期,新四军积极筹建西医人才队伍,拓宽西药获取渠道,使医药困难得以暂时缓解。皖南事变后,由于日伪实行医药管制,新四军西医西药获取渠道严重受阻,致使医药困境再度加剧。基于此... 医药短缺是影响新四军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难题。抗战初期,新四军积极筹建西医人才队伍,拓宽西药获取渠道,使医药困难得以暂时缓解。皖南事变后,由于日伪实行医药管制,新四军西医西药获取渠道严重受阻,致使医药困境再度加剧。基于此,新四军遵循中共中央方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破除中西医门户之见,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政策。中医药政策的制定,是新四军在极端困境下采取的应急之策。新四军通过筛选与培养中医人才扩充医疗队伍,甄别与利用中草药缓解西药短缺,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医药为抗战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医疗保障。对中医药的改造与运用,是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医药卫生领域践行“自力更生”策略的重要体现。新四军的中医药实践展现了军部与其所属部队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多维互动,体现了各部队医疗卫生实践的同一性与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华中抗日根据地 中医中药 西医西药 医疗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四军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问题研究
4
作者 耿东旭 汪效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配发的军饷物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四军的需要,新四军被迫通过自筹方式来解决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是新四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新四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向民众借用了钱...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配发的军饷物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四军的需要,新四军被迫通过自筹方式来解决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是新四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新四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向民众借用了钱、粮、枪支弹药、土地和其他物资,改善了新四军给养缺乏的处境。在借款借物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采取强制性手段、随意打白条、损坏和丢失所借物品等过激的做法,使民众对新四军产生误解和疏离。新四军正视问题,积极采取还款、赔偿、道歉等许多针对性措施,及时弥补了军民关系的裂痕,使借用钱款物资成为抗战时期新四军解决给养问题的一种“非主要”的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新四军 借用 钱款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严重损失负责 被引量:4
5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8,共8页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受严重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造成的。从共产党内来说,则与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的错误有关;也与毛泽东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估计不足,对大局...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受严重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造成的。从共产党内来说,则与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的错误有关;也与毛泽东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估计不足,对大局的判断失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失败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述论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厚今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5,共5页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是抗日烽火的产物,是党的领导的结晶、革命传统的继承,是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性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正确主张,讴歌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丰功伟绩,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是抗日烽火的产物,是党的领导的结晶、革命传统的继承,是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性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正确主张,讴歌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丰功伟绩,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艰苦创业和贴近生活的鲜明特色和经验,为我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华中抗日根据地 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华日报》与新四军--以《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为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常云平 左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3-241,共9页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充分发挥了作为中共在抗战大后方“喉舌”的功能,及时将新四军作战信息传至社会各界,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限制、打击新四军事件的行动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在新四军的艰苦奋...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充分发挥了作为中共在抗战大后方“喉舌”的功能,及时将新四军作战信息传至社会各界,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限制、打击新四军事件的行动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在新四军的艰苦奋战和《新华日报》大力宣传的共同作用下,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得以维护,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也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做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新四军 中共中央南方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发生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凡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133,共7页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详细考察蒋介石的档案资料可知,抗战进入1939年后,蒋介石对...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详细考察蒋介石的档案资料可知,抗战进入1939年后,蒋介石对国内事务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置中共问题。由于中共拒不接受蒋介石提出的"溶共"方针,武力解决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其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又把制裁新四军问题作为其抗战成败的关键。史实表明,从1939年初到皖南事变爆发前,随着蒋介石对中共态度的日趋恶化,加上苏俄的对华援助被其利用,蒋介石国民党便逐渐制定并实施了限制、局部"剿灭"新四军与全歼皖南新四军军部的周密预案。皖南事变这样就发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内容、特色与主要经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钱和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21,68,共5页
新四军的发展壮大,除了其自身合法的国民革命军身份、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和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外,文化建设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历史同新四军的发展壮大、胜利的历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四军的发展壮大,除了其自身合法的国民革命军身份、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和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外,文化建设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新四军文化建设的历史同新四军的发展壮大、胜利的历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回顾新四军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探讨其文化建设的个性特色,总结其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文化建设 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反对国民党军需控制的经济斗争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爱军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9,共5页
国民党从编制、军需供给、停发军费和枪弹等方面对新四军实行军需控制和经济压制,新四军通过据理力争、向国民党地方政府筹措、各地办事机构多方面筹措、以根据地为依托、在战斗中克敌资我等举措多方获得军需,从而奠定了新四军发展、壮... 国民党从编制、军需供给、停发军费和枪弹等方面对新四军实行军需控制和经济压制,新四军通过据理力争、向国民党地方政府筹措、各地办事机构多方面筹措、以根据地为依托、在战斗中克敌资我等举措多方获得军需,从而奠定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国民党 军需控制 经济斗争 军需 控制 地方政府 办事机构 根据地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争取帮会抗日的方针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建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帮会工作一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政策策略问题。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孤立和分化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战时期华中地区帮会林立,它们既是新四军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同时又存在被日... 帮会工作一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政策策略问题。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孤立和分化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战时期华中地区帮会林立,它们既是新四军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同时又存在被日军收买充当汉奸,或为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充当反共急先锋的现实危险。因此,争取帮会大部分成员积极参加抗日,便成为华中新四军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中共领导下,华中新四军不仅提出和制定了正确的争取、利用和改造帮会的政策和策略,而且还有效地实施了这一政策,使帮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员,从而为抗日的胜利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会工作 政策策略 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战时财政工作刍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和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了坚持长期敌后抗战,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把战时财政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从创新财政工作方法入手,强化财政管理与纪律,多渠道开辟财源,合理用财、节约用财。总结、再现新四军战时财政工作的内容,把握和领会其特色... 为了坚持长期敌后抗战,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把战时财政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从创新财政工作方法入手,强化财政管理与纪律,多渠道开辟财源,合理用财、节约用财。总结、再现新四军战时财政工作的内容,把握和领会其特色、精髓,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财政工作 华中抗日根据地 战时 市场经济条件 日本侵略者 敌后抗战 重要地位 民主政府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与项英的战略分歧——从新发现的白艾笔记说起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双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1939年3月,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参加了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主持召开的军部负责人会议,讨论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关内容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1978年,白艾协助粟裕撰写战争回忆录,记录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变回忆资料,标题为《... 1939年3月,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参加了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主持召开的军部负责人会议,讨论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关内容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1978年,白艾协助粟裕撰写战争回忆录,记录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变回忆资料,标题为《皖南事变前,周恩来和项英、叶挺、陈毅、袁国平的对话》。对话详细生动,是就新四军发展战略展开争论的"现场"再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核心内容是周恩来、陈毅、叶挺主张新四军应该东进、北上,并尽快地大发展,批评项英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株守皖南的错误想法。结合党中央与项英的来往电文可知,项英即使没有明确的"三山计划",也未能完全执行党中央东进、北上的战略方针,没有认识到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贻误了新四军军部向敌后转移发展的良机,应为皖南事变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项英虽然有错,但与张国焘和王明不同,不应定性为路线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周恩来 项英 皖南事变 白艾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精神的媒介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慧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60,共8页
新四军精神是新四军坚持抗日革命斗争实践的升华,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呈现。作为新四军的舆论阵地,一份报刊一面旗,一张报纸一把号。铁的新四军精神正是通过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媒介话语,得到了精彩的建构、生... 新四军精神是新四军坚持抗日革命斗争实践的升华,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呈现。作为新四军的舆论阵地,一份报刊一面旗,一张报纸一把号。铁的新四军精神正是通过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媒介话语,得到了精彩的建构、生动的呈现与持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精神 建党精神 媒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事变研究中两个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对皖南事变研究中两个问题进行再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对日妥协投降是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对日妥协投降不是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重要原因:首先,皖南事变发生前,德、日、意三国同盟成立使英... 对皖南事变研究中两个问题进行再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对日妥协投降是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对日妥协投降不是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重要原因:首先,皖南事变发生前,德、日、意三国同盟成立使英美和日本的矛盾正日趋激化,在这种有利形势下,亲英美派的蒋介石不可能对日妥协投降;其次,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自身安危受到严重威胁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主要倾向是抗日;最后,从历史发展的事实看,日本的诱降活动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第二,关于皖南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有人认为皖南新四军失败应由项英负全责,也有人认为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中共中央,作者认为皖南新四军的失败项英应负主要责任,但不是全部;中共中央对皖南新四军的失败也负有一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原因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木刻钞票“抗币”的图形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8-160,共3页
用木刻来刻制钞票,是新四军在抗战后期,为稳定根据地的经济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既把它当作钞票来刻绘,也作为艺术作品来刻划。通过对“抗币”产生过程的介绍,以及对“抗币”钞票图形的分析,展示了新四军美术工作者吸收民族传统艺术... 用木刻来刻制钞票,是新四军在抗战后期,为稳定根据地的经济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既把它当作钞票来刻绘,也作为艺术作品来刻划。通过对“抗币”产生过程的介绍,以及对“抗币”钞票图形的分析,展示了新四军美术工作者吸收民族传统艺术与西洋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新四军 木刻画 钞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内外各界对新四军抗战的经济支援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天生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4,共4页
新四军之所以能在艰苦的环境里不断发展起来,并且没有发生八路军1941~1942年间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除了新四军所在的华中地区比较富庶外,还得力于海内外各界对新四军的巨大经济支援.海内外各界的经济支援,保障了新四军最迫切的医药、... 新四军之所以能在艰苦的环境里不断发展起来,并且没有发生八路军1941~1942年间出现的严重困难局面,除了新四军所在的华中地区比较富庶外,还得力于海内外各界对新四军的巨大经济支援.海内外各界的经济支援,保障了新四军最迫切的医药、衣被、器械等方面的急需,为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内外各界 经济支援 新四军 抗战 敌后抗战 1942年 地区比较 八路军 华中 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的公共关系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柴文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抗战期间,新四军开展了全方位的公关工作。对内,从物质上关心将士的生活,从精神上鼓舞其抗日斗志,优待抗属;对外,密切联系群众,广交朋友,开展国际公关等。公共关系增强了新四军的凝聚力,提升了新四军的战斗力,扩大了新四军的知名度和美... 抗战期间,新四军开展了全方位的公关工作。对内,从物质上关心将士的生活,从精神上鼓舞其抗日斗志,优待抗属;对外,密切联系群众,广交朋友,开展国际公关等。公共关系增强了新四军的凝聚力,提升了新四军的战斗力,扩大了新四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了新四军的良好形象,优化了当时的社会互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公共关系 公众 华中抗日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
19
作者 刘勉钰 刘雪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3,共6页
毛泽东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江西是新四军的主要发源地,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其中江西占了六个。毛泽东为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精心指导新四军的成功组建;二是为新... 毛泽东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江西是新四军的主要发源地,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其中江西占了六个。毛泽东为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精心指导新四军的成功组建;二是为新四军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三是打退了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四是指引新四军获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四军 皖南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军部在皖南》序言
20
作者 徐则浩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4-106,103,共4页
本书把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历史 ,从当时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 ,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寓评论于客观历史的记述之中。军部在皖南 ,而新四军的活动不只是在皖南 ,军部指挥下的各个支队主要是在大江南北敌后地区作战 ,这是本书的... 本书把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历史 ,从当时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 ,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寓评论于客观历史的记述之中。军部在皖南 ,而新四军的活动不只是在皖南 ,军部指挥下的各个支队主要是在大江南北敌后地区作战 ,这是本书的记述范围。本书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 ,新四军军部如何加强各方面的工作 ,不断提高全军的战斗力、促进全军的建设和发展 ,着重反映军部在皖南三年的特色和优势。强调指出 ,不能因为项英应对皖南事变有过错而抹煞他在新四军组建和发展中的贡献 ,更不能因为皖南事变的失败而淡化甚至抹煞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伟大建树和光辉业绩。新四军的历史 (军部在皖南是前期 ,军部在苏北是后期 )是一个发展过程。没有前期的工作基础 ,也就不可能有后期的更加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军部 皖南 序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