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存款渠道吗?
1
作者 李丽雯 项后军 +1 位作者 刘冲 李政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8,共15页
存款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的对象大多针对银行的资产端(主要为贷款),对负债端方面(存款等)则多有忽略。鉴于此,本文基于较新的理论进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存款渠道存在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 存款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的对象大多针对银行的资产端(主要为贷款),对负债端方面(存款等)则多有忽略。鉴于此,本文基于较新的理论进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存款渠道存在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发现:货币政策无法通过银行存款市场势力传导,即不存在货币政策银行表内存款渠道,且考虑到利率市场化的因素结果仍然如此;然而,将银行表外理财市场作为一种类存款纳入存款渠道理论的识别框架后却发现,我国存在本土化的货币政策银行表外类存款渠道,即货币政策银行理财产品渠道。其原因在于,在本文的样本期内,理财产品收益率更加市场化,促使银行拥有一定理财产品定价的自主权,能更加灵活地根据货币政策立场调整理财规模。本文拓展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银行理财产品等方面的研究,为银行存款定价和金融市场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渠道 货币政策 市场势力 表外理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相容视角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国洲 刁晓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13-17,共5页
运用经济学中的激励相容理论,分析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诸多激励不相容现象,探索构建更具激励相容效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满足的五个基本条件。
关键词 激励政策 信息对称 责权对等 利益均衡 双向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松对华缓和政策与“均势”外交战略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君 舒泰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70,共6页
将尼克松的对华缓和政策置于其“均势”战略总构想之下进行再探讨,指出尼克松之所以推行这一政策乃是为了构建两个外交三角,即“中美苏”外交大三角和“中美日”外交小三角,通过这两个外交三角的构建,最终实现其“均势”战略的总构想。
关键词 尼克松 对华政策 “均势”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竭仁贵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8,共10页
虽然以往研究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成果颇丰,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对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结构类型、运行机制及其影响等进行了深化与细化。在海洋霸权国国力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大陆均势中的有关国家的不同情况下,大陆... 虽然以往研究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成果颇丰,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对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结构类型、运行机制及其影响等进行了深化与细化。在海洋霸权国国力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大陆均势中的有关国家的不同情况下,大陆均势可以分为不需要海洋霸权仅凭大陆国家就能形成的大陆均势和需要海洋霸权且支持其中一方才能形成的大陆均势。不同的国力对比和均势构成情况,对海洋霸权与大陆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经过分析和比较,本文得出结论:海陆分界难分优劣,关系互补战略呼应,这就是美英极力推行海洋霸权与大陆均势战略的现实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霸权 大陆均势 结构类型 运行机制 亚太再平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丽莎白政府与尼德兰革命:均势外交政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夏继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分三阶段对1567—1604年间伊丽莎白政府以尼德兰革命为中心而推行的外交政策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近代均势外交政策,其内容丰富完备。
关键词 伊丽莎白政府 尼德兰革命 均势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斯福的以日制俄政策与中国东北的“完整”——以日俄战争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卫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5,共6页
日俄战争时期,西奥多.罗斯福在日本与俄国之间推行“均势”政策,以期打破俄国对中国东北利权的垄断,让美国“利益均沾”。为把日本势力引进中国东北制衡俄国,罗斯福没有咨商清政府就私自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 日俄战争时期,西奥多.罗斯福在日本与俄国之间推行“均势”政策,以期打破俄国对中国东北利权的垄断,让美国“利益均沾”。为把日本势力引进中国东北制衡俄国,罗斯福没有咨商清政府就私自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主动抛弃了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两项原则之一的“中国完整”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中国东北 中国完整 日俄战争 均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
7
作者 赵葆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50-57,共8页
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 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外交 美国中东政策 地缘政治 伊拉克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均势战略的比较与中国应对制衡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鸿柳 杨守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8,共11页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共同的思想渊源,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从地缘政治看,英国以海权控制大陆;美国则以海权控制海域。从战略目标看,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共同的思想渊源,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从地缘政治看,英国以海权控制大陆;美国则以海权控制海域。从战略目标看,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是为了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从制衡手段看,英国主要采用单一的军事手段,美国采用军事、经济和规则等多种手段。相对于英国来说,美国的平衡战略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应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反制衡的思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灵活反制;把握好反制衡的尺度,并在斗争中积极进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大陆均势政策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国应对 反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麦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彩霞 李梓仟 +3 位作者 李琼慧 Kaare Sandholt 雷雪姣 王江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150,共8页
中国新能源消纳矛盾突出。随着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如何借助市场手段促进新能源消纳备受关注。其中,新能源如何参与电力市场、电力市场如何平衡新能源波动是关键问题。国外多数新能源富集国家都有成熟的电力市场,在电力市场消纳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消纳矛盾突出。随着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如何借助市场手段促进新能源消纳备受关注。其中,新能源如何参与电力市场、电力市场如何平衡新能源波动是关键问题。国外多数新能源富集国家都有成熟的电力市场,在电力市场消纳新能源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深入分析国外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经验将对中国新能源消纳及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参考。选取丹麦作为欧洲经验的代表,研究丹麦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以及对中国的启示。首先分析了丹麦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展情况,其次介绍了丹麦电力市场框架和相应规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丹麦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最后结合中国新能源政策和电力市场建设,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电力市场 政策 平衡市场 调节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