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4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under repeated loading 被引量:7
1
作者 HUANG Chao ZHANG Jun-hui +2 位作者 ZHANG An-shun LI Jue WANG Xin-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363-1375,共13页
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macroscopic permanent deformation(PD)behavior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CDW)under loading.Firstly,the initial matric suction of CDW was me... 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macroscopic permanent deformation(PD)behavior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CDW)under loading.Firstly,the initial matric suction of CDW was measured by the filter paper method.Secondly,the PD of CDW with different humidity and stress states was investigated by repeated load triaxial tests,and a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Finally,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DW during deformation.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N-GENUCHTEN model could describe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CDW well.The P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viator stress and the number of cyclic loading,but the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when the initial matric suction and confining pressure increased.The proposed model in this study provides a satisfactory prediction of PD.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could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macroscopic PD of CDW,and the shear force,interlock force and sliding conten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deviator stress during the deformation.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formation stability analysis of CDW under cyclic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subgrade fill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predi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for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based on IFCM and the cloud model
2
作者 GONG Jun HU Tao YAO L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224-1237,共14页
To cope with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upling,spreading, amplification, and chain reaction of risks during multiproject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a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 To cope with mult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upling,spreading, amplification, and chain reaction of risks during multiproject parallel construction of warships, a risk transmiss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ntegrates an intuitionistic cloud model with a fuzzy cognitive map. By virtue of expectancy Ex, entropy En, and hyper entropy He, the risk fuzziness and randomness of the knowledge of expert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converting bi-linguistic variabl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into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the intuitionistic normal cloud(INC) model. Subsequently, the threshold function and weighted summation oper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fuzzy cognitive map is converted into the INC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perator to create the risk transmission model based on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cognitive map(IFCM) and the algorithm for solving it. Subsequently, the risk influence sequencing method based on INC and the risk rating method based on nearness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utual conversion of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in the risk evaluation results.Example analysis is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evaluation multi-project parallel intuitionistic fuzzy cognitive map(IFCM) intuitionistic normal cloud(INC)model warship 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Simulator for Multi-purpose Construction Crawler
3
作者 李文鸿 孙劭文 +2 位作者 张琦 孙伟 史本广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An efficient multi-purpose construction crawler training simul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windows platform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multimedia,sensing,simulation modeling and real-ti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t... An efficient multi-purpose construction crawler training simul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windows platform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multimedia,sensing,simulation modeling and real-ti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ies. The simulator architecture and each par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odule designs for data acquisition,dynamic modeling and visual,sound and assess simulation are focused. The system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g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模拟 技术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军 张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党和国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民族工作的统领性战略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需要国家治... 党和国家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民族工作的统领性战略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实践,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以保障和推进,这也激发了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与改革。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目标,对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大任务”,充分发挥党政统合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和优化基础性治理能力,构建治理效能输出的保障机制,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地方经验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迪庆藏族自治州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4 位作者 窦悦 郭巧敏 庾朝富 李子硕 黄依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数据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工程建设的驱动要素视角,提出了战略引领型、技术驱动型、需求拉动型、生态赋能型4类数据空间,总结了“政府主导+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合作+数字城市建设”4种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建议,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应用体系建设和启动试点示范工程,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数据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工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普融通主要模式的域外境鉴与中国建构 被引量:5
6
作者 匡瑛 刘晓萍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综观全球,职普融通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普遍趋势。为了全面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国职普融通做法,需立足各国国情,通过构建多维分析框架,梳理、总结、凝练各国职普融通的基本模式及其背后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得出,职普融通大致可以... 综观全球,职普融通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普遍趋势。为了全面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国职普融通做法,需立足各国国情,通过构建多维分析框架,梳理、总结、凝练各国职普融通的基本模式及其背后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得出,职普融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典型模式:德国和日本的职普互“通”、美国的职普互“融”和丹麦的职普互“通”互“融”兼顾。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职业启蒙教育是职普融通有效开展的前提,职普互“通”需要明确的路径设计与制度支持,职普互“融”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两类教育的有机融合与循序渐进。基于此,立足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教育因素,从内外部因素出发分析了中国职普融通的背景以及面临的两大矛盾:专深型人才培养需求与晚分流的冲突;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难以兼顾。面向未来,中国的职普融通之路包括:一是需要理顺职普关系,立足协调发展,系统推进职普融通;二是搭建双向立交,完善纵横体系,服务个体生涯发展;三是打破部门利益,出台综合制度,健全落地运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主要模式 域外镜鉴 中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蠕变特性及沉降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校辉 赵子毅 +2 位作者 郭楠 钱豹 朱彦鹏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9-1500,1510,共13页
大面积分层填筑完成后的填方地基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特点,且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工后沉降预测困难,同时考虑横观各向同性和非饱和特性的蠕变模型未见提出。为此,改进非饱和土真三轴仪、制备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试样,通过土-水特征曲线... 大面积分层填筑完成后的填方地基具有横观各向同性的特点,且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工后沉降预测困难,同时考虑横观各向同性和非饱和特性的蠕变模型未见提出。为此,改进非饱和土真三轴仪、制备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试样,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得到不同深度处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与含水率的关系,通过固结排水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初始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偏应力和净围压作用下黄土填土的蠕变特性;依据蠕变曲线确定修正Burgers元件模型中6个参数的表达式,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总体呈非线性衰减蠕变,初始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偏应力和净围压均对其蠕变特性有显著影响;蠕变稳定应变与初始压实度呈线性变化关系,提高土体的压实度,可以有效减小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建立了能反映初始压实度、初始含水率、应力水平影响,并能准确描述横观各向同性非饱和黄土填方地基工后沉降规律的预测算法;通过实际工程监测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工后沉降预测算法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成果能够丰富和发展非饱和土的蠕变模型,为解决高填方地基变形计算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非饱和黄土 填方地基 三轴蠕变试验 修正Burgers模型 工后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冲突: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向东 周春红 +1 位作者 刘泽民 张靖沅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大语言模型在教育应用领域所呈现的知识冲突问题,表现为概念定义、事实陈述和逻辑推理等层面的认知不一致性,这种认知断裂严重制约了其在跨学科探究学习、深度认知任务和个性化教学等场景中的适用性和支持能力。该文系统分析了知识冲突... 大语言模型在教育应用领域所呈现的知识冲突问题,表现为概念定义、事实陈述和逻辑推理等层面的认知不一致性,这种认知断裂严重制约了其在跨学科探究学习、深度认知任务和个性化教学等场景中的适用性和支持能力。该文系统分析了知识冲突的技术成因,包括训练数据中的噪声、参数化知识表示的局限、推理机制的缺陷、模型架构的先天不足以及外部知识的偏差,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的深层影响。针对这一挑战,论文提出了多维度的解决路径:通过数据增强优化知识表示,利用提示强化上下文的连贯,开发量规完善模型评估。同时,研究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进一步剖析了知识冲突的外部驱动因素,探讨如何在多元异质、动态演进的社会建构语境中,构建开放进取、兼容融通的智能教育应用体系。知识冲突的有效化解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大语言模型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价值,更将为人工智能在更广泛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研究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洞见与实践指引,促进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普及性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知识冲突 教育应用 训练数据 社会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影响下的重污染企业ESG战略:实质性改革还是“漂绿”?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维军 王昕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共8页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提升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提升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行为,而且对“漂绿”倾向较重的企业起到了遏制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社会绩效,且这一正向作用在非国有性质、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和非高科技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此,应扩大区域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范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助力重污染企业改善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重污染企业 双重差分模型 “漂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教学驱动力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景雪冰 杨晓平 +3 位作者 景秀娟 李翠萍 高婷婷 韩庆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51-2258,共8页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合作(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持续比较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参与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包括MDT教...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合作(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持续比较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参与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包括MDT教学环境、MDT教学认知、个人因素、社会支持4个主范畴以及13个范畴,4个主范畴分别为驱动力的保障因素、核心因素、主体因素、关键因素。结论:临床开展MDT教学过程中建议围绕教学认知的核心因素,主动提供组织支持、保证教学环境,同时注意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结合个体特质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 多学科合作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智能教学界面情境植入研究
11
作者 王珏 邵楠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认知语法正在经历形式上变革的契机。情境植入理论作为语言学家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以抽象情境构式识解语义的形式,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本研究试将这一特征应...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认知语法正在经历形式上变革的契机。情境植入理论作为语言学家罗纳德·兰盖克认知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以抽象情境构式识解语义的形式,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使用特征。本研究试将这一特征应用于外语智能化教学界面,从情境植入的识解范畴、模型构建、锁定凸显和依存结构等方面,解析在虚拟现实条件下的情境构式特征与模型构建方法,以期在外语智能教学界面上打开情境植入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植入 智能界面 模型构建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施工中安全氛围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杨春辉 高坤 +2 位作者 徐思远 迟浩洋 门金凤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1,87,共8页
为了探索安全氛围对机场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首先,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和文献计量分析,结合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别归纳到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界定机场施工安全氛围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安全... 为了探索安全氛围对机场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首先,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和文献计量分析,结合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别归纳到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界定机场施工安全氛围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安全压力、安全培训、安全监管、组织支持和工友行为5个维度;然后,根据已有成果提取测量表,待预检验合格后发放给某机场改扩建项目的施工和安全监管人员,分析回收的385份有效问卷数据并检验其有效性;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安全氛围、个人因素和不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并进行适配度检验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监管和工友行为维度对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兼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而其他3个维度则需要通过个人安全态度和安全能力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其发挥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施工 不安全行为 安全氛围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墓葬遗址虚拟建构实验教学探索
13
作者 张婷 翟龙宇 +3 位作者 刘育铭 李静坤 杨春雨 刘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1,268,共6页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以北魏宣武帝景陵遗址为对象进行虚拟建构实验教学。针对外业信息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建筑内部病害标记与汇总、BIM模型建构与虚拟修缮4个模块开展对学生仪器使用、数据处理...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以北魏宣武帝景陵遗址为对象进行虚拟建构实验教学。针对外业信息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建筑内部病害标记与汇总、BIM模型建构与虚拟修缮4个模块开展对学生仪器使用、数据处理、建筑病害整理和BIM建模方法等方面的对应训练。教学实践表明,结合建筑遗产实际项目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保障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与掌握,锻炼设备操作与课题研究能力,锤炼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遗产保护意识、开拓遗产保护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景陵墓葬遗址 虚拟建构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
14
作者 汪振双 王宇飞 +1 位作者 汪涛 赵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64-4079,共16页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 本文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方法,对2010~2020年中国省域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演变趋势、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从0.51上升至0.60,从勉强失调逐步过渡到初级协调状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协同效应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网络密度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0.2287.网络对核心区域的依赖性较弱,但网络状态尚未达到最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南、湖南、陕西和新疆等省份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而河北、安徽、江西和河南等省份表现出显著的"虹吸效应",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在网络中担任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大部分网络关联关系都集中在板块内部,东部发达区域主要为"净收益"板块,中西部区域为"双向溢出"板块.湖南、陕西和湖北等省占据网络结构洞位置,在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因素强化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效应空间关联关系,地理位置邻近性有助于促进协同效应网络的形成.因此,应结合区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建筑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策,推动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协同效应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社会网络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法医学“有组织填空式”学科建设模式的创建和探索
15
作者 尉志文 王红星 +18 位作者 孙俊红 范浩亮 苏红亮 王乐乐 何文婷 陈哲 张洁 郭相杰 李济 张更谦 梁新华 严江伟 张蔷蔷 高彩荣 王英元 王宏伟 解军 朱波峰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法医学被单设为一级学科,这给法医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科的创建和高层次法医学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法医学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十三五”以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瞄准前沿,提出了“五个一流”... 法医学被单设为一级学科,这给法医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科的创建和高层次法医学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法医学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十三五”以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瞄准前沿,提出了“五个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和“六大成果”的学科发展路径,选择对标学科,查找发展空白,统一思想,制定完成时间表,集中优势资源,任务到人,创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有组织填空式”法医学学科建设模式,在法医学学科目标、学科构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科建设和管理体系,为法医学一级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高等医学教育 学科建设模式 有组织填空式 山西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方责任主体建设工程安全影响网络实证
16
作者 陈大伟 杨哲 +1 位作者 余瑞 曹伟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特征,揭示五方责任主体安全责任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机制,基于事故案例,构建五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网络模型。首先,分析相关法规标准及文献,提取出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清单,构建责任矩阵;然后... 为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特征,揭示五方责任主体安全责任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机制,基于事故案例,构建五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网络模型。首先,分析相关法规标准及文献,提取出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清单,构建责任矩阵;然后,利用Neo4j软件绘制五方责任主体对建设工程安全影响网络图;最后,利用拓扑指标从多个维度探讨五方责任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建设单位在工程安全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对施工单位的影响尤为显著;施工单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组织内部,其责任落实容易受其他主体影响;勘察设计单位主要通过建设单位对其他主体产生间接影响;监理单位通过监督和反馈机制在系统中发挥平衡与调节功能。建设单位关键决策节点与施工单位被动响应因素的识别,为实施主体差异化管理提供网络拓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方责任主体 建设工程 网络模型 安全责任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改进AHP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
17
作者 王连广 姚博 +1 位作者 高海洋 仁丽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为有效预防桥梁施工过程中风险事故的发生,给予工程安全前瞻性建议,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鱼骨图识别风险因素,构建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体系.其次,考虑赋... 为有效预防桥梁施工过程中风险事故的发生,给予工程安全前瞻性建议,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鱼骨图识别风险因素,构建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体系.其次,考虑赋权过程中专家意见的不确定性,利用云模型改进AHP,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从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损失2个维度,构建二维云模型评价各风险因素,结合指标权重计算二维综合云模型,通过贴近度定量描述桥梁施工风险等级.应用上述评估方法对长春某桥梁施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为桥梁施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施工 风险评估 云模型改进AHP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块双肋梁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18
作者 王海军 刘昌 +3 位作者 郝华庚 郭耀华 王献文 赵广赫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以节约耗材、施工快速、质量可控等为目标,结合陆上风电梁板式基础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单块双肋梁装配式基础。目前对装配式梁板基础结构受力特性的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建立基础整体有限元模型及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预制装配式梁板基... 以节约耗材、施工快速、质量可控等为目标,结合陆上风电梁板式基础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单块双肋梁装配式基础。目前对装配式梁板基础结构受力特性的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建立基础整体有限元模型及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预制装配式梁板基础受V(竖向荷载)-H(水平荷载)-M(弯矩荷载)复合荷载下的结构受力特性,并重点分析基础肋梁、底板、台柱等的承载及破坏模式。研究表明,新型单块双肋梁装配式基础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及结构力学性能,安全储备可达设计值的1.44倍;基础整体稳定性良好,各项指标满足现有规范设计要求;同时,台柱-肋梁交接处为此类型基础结构承载及荷载传递的关键部位,设计及施工时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结构 陆上风电 模型试验 复合加载 数值模拟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岗教师“留不住”的影响因素与纾解路径——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的分析
19
作者 付东兵 程红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8,共14页
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特岗教师“留不住”增加了城乡师资差距扩大的风险。为探明其原因,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调研了“特岗计划”在县域的执行过程。数据分析发现,多元执行主体的差异化行为、目标群体的被... 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特岗教师“留不住”增加了城乡师资差距扩大的风险。为探明其原因,基于史密斯ITEI模型,调研了“特岗计划”在县域的执行过程。数据分析发现,多元执行主体的差异化行为、目标群体的被动应对和政策环境的失衡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生的张力导致了“特岗计划”政策目标发生偏移;相关部门监督缺位、“城市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关系主导”的执行结构,是政策目标偏移的内在原因。对此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执行主体要树立城乡均衡发展理念,从而不断改善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确保“特岗计划”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岗计划 特岗教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史密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高铁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施工控制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张丽萍 王凯波 +2 位作者 王力 王征 王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连续刚构拱组合铁路桥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形式和施工工序繁多的桥梁类型。为实现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目前在建最大跨径无砟轨道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桥为背景,阐述BIM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BIM技... 连续刚构拱组合铁路桥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形式和施工工序繁多的桥梁类型。为实现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目前在建最大跨径无砟轨道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桥为背景,阐述BIM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BIM技术对连续刚构拱组合梁桥进行参数化建模、施工动态模拟,以Visual Studio 2022作为开发平台开发了线形与应力监控系统,系统包含数据管理、测点设计、接口设计、模型应用等四大功能模块,对施工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BIM数据驱动的参数化建模技术,提高了建模效率和准确性。桥梁线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简化了监控数据与设计值的对比工作,可视化模拟施工工况和动态预警提示功能为桥梁线形的发展规律分析提供参考。实现了监测数据与桥梁BIM模型的关联,方便数据存储和查找,同时可以直观地比较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是否超限,简化了监测数据统计和对比工作。该软件系统为铁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拱桥 铁路桥 BIM 参数化建模 施工动态模拟 可视化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