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8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价值、镜鉴与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喻晶 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能优化家长行为,提升家长教育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探讨青少年体育参与中家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剖析现实困境,系统梳理青少年体育发达国家在家长教育的需求探索、内容设... 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家长教育能优化家长行为,提升家长教育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探讨青少年体育参与中家长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剖析现实困境,系统梳理青少年体育发达国家在家长教育的需求探索、内容设计与开展实施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体育参与中家长教育开展的中国方略:提升对家长教育研究的重视,全社会合力推动家长教育的开展;探索家长教育需求,构建本土化的家长教育内容体系,培养家长教育专业人才;探索中国特色家长教育实践路径,推动家长教育成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必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 青少年体育参与 家庭体育教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 青少年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蕴意、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述强 张令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1,共7页
新时代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将为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大批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支撑。以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五育融合及主动性体育中... 新时代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将为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大批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支撑。以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五育融合及主动性体育中的价值蕴意为切入点,尝试从政策导向、理念转变、实践需要、数字驱动等四个维度阐释逻辑理路。研究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主要面临体育政策执行缺乏抓手、体育属性价值变相弱化、体育运行机制尚未健全、体育数字化植入局限的现实困境,建议从“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统领效应”“铸造体育文化传统,激活师生体育能动性”“创新体育发展机制,推动治理合力”“注重智慧体育资源开发,加快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来设计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体育强国 数字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引领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妍 齐静 +1 位作者 李启迪 邵伟德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以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为主线,探讨了其历史超越、内在逻辑、重大意义与时代引领。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无论在内涵本质、语言表达与词语搭配上均实现了历史超越。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 以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为主线,探讨了其历史超越、内在逻辑、重大意义与时代引领。研究认为,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无论在内涵本质、语言表达与词语搭配上均实现了历史超越。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体现了“享受乐趣”的学校体育“动力”目标、“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育体”目标;“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育心”目标的内在逻辑。其重大意义在于重点突出“享受乐趣”的青少年体育动力目标、高度重视“增强体质”的青少年体育身体发展目标、深刻领会“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青少年体育心理发展目标。其时代引领体现在:把握学校方向,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完善体育理论,重构具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学科体系;对接课程标准,理顺“四位一体”目标与核心素养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学校体育目标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 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技能教学若干关键问题审思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浏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内容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体育学习特点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发挥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内容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体育学习特点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发挥运动技能对培养核心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小学是否应采用自主运动选项教学和走班制形式、基本运动技能是否应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专门教学、专项运动技能是否应按照年级划分等级3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小学不应采用自主运动选项教学和走班制形式,基本运动技能在小学1~2年级进行专门教学更科学合理,按照年级划分专项运动技能等级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体育学习特点。正确认识和理解这3个问题,有助于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教学和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享受运动乐趣、掌握运动技能、实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自主运动选项教学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制度逻辑下我国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蒲毕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政府统合逻辑、市场效能逻辑、行为主体需... 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政府统合逻辑、市场效能逻辑、行为主体需求逻辑分析我国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政府科层纵向共谋和横向博弈、市场资源隔离和要素配置失序、社会认同不足和公益公平失衡等影响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贯彻落实。已有实践经验包括:政策制定与顶层设计、多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定向招聘与岗位安置、专项培训与能力等。据此,该研究提出了实现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政策落实的有效路径:畅通跨科层传导机制,协同跨部门沟通执行机制;打通校社体资源壁垒,优化配置学校体育要素;提高社会整体性认知,满足学生体育多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学校体育 教练员 岗位设置 体教融合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厘定、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丽君 赵晨蕾 谢安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户外运动教育既关乎国家体育与教育的伟大事业,也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户外运动教育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概念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该研究从厘清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入手,提炼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教育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 户外运动教育既关乎国家体育与教育的伟大事业,也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户外运动教育仍处在发展初期,存在概念不清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该研究从厘清户外运动教育的概念入手,提炼发达国家户外运动教育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从优化顶层设计、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协同多元教育主体和完善评价标准五个方面提出发展我国户外运动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教育 户外运动教育 国际经验 中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智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0,共8页
助力乡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高、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体育文化振兴是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以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不足、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大、体育... 助力乡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提高、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体育文化振兴是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以体教融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不足、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助力乡村体育教育振兴的渠道不畅、校内办学平台的体育资源助力乡村体育教育培训亟待充分发挥作用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如下实践进路:1)深入统筹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整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资源助力乡村体育振兴;3)组织“双师型”体育专业教师深入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和实践教研活动;4)组织体育专业在读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体育教学与体育服务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5)开放校内多样化体育教学实践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人才 乡村振兴 理论逻辑 现实困境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仿真模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郝莹 陈卓 陈兴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独特优势与内在机制。文章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关键学习节点进阶式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探索影响... 研究旨在探索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独特优势与内在机制。文章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关键学习节点进阶式的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探索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关键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系统掌握。个体情绪状态、课程学习成绩、个体学习能力、课程满意程度共同构成了学习效果提升的系统过程,呈现出稳步上升—停滞不前—显著提升的演进特征。建议教师应深刻理解有效性学习发生的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出现课程知识学习的疲惫期。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有机融合与合理衔接,促进课堂知识的有效迁移,以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 STEM教育理念 进阶式 教学模式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理论类课程如何实施混合式教学——以“7P”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伟 王聪帅 王果团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在探索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征程上,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正逐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个案调查法等方法,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学理支撑,构建了“7P”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探索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征程上,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正逐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个案调查法等方法,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学理支撑,构建了“7P”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育概论》为典型案例,对“7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7P”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通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三环有机联动,系统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价值塑造的学习进阶目标体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的结构化内容体系、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关键能力活动体系、以学生关键能力活动行为表现为观测点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显著地提高了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混合式教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体育概论 金课 教育目标分类学 问题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特征及启示
11
作者 石伟东 左伟 +2 位作者 茹秀英 梁芳 王圆圆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巴黎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特征,并提出启示。从学校、公众两个层面探析巴黎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特征:教育内容广泛包容,活动方式灵活多元,实施主体协同合作。启示:推动大中小学协同发展机...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巴黎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特征,并提出启示。从学校、公众两个层面探析巴黎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特征:教育内容广泛包容,活动方式灵活多元,实施主体协同合作。启示:推动大中小学协同发展机制,构建多维学科体系;建立开放的线上和线下教育平台,促进教育公平;探究我国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价值,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奥林匹克教育 巴黎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社会学论绎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彦龙 徐帅帅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数字赋能不仅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注入强劲动力,而且拓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空间社会学视域出发,以“理论阐释—空间转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为逻辑主线,对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展开探讨。研... 数字赋能不仅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注入强劲动力,而且拓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空间社会学视域出发,以“理论阐释—空间转向—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为逻辑主线,对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展开探讨。研究认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共同构成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三维空间。数字赋能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物质空间由实体形态向虚实融合转化,社会空间由协同不足向集成治理转变,精神空间由去情景化向富情境化提升,但存在物质空间失“衡”、社会空间失“联”、精神空间失“真”等现实困境。研究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化体育教育理念、深化数字体育人本底色,实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物质空间均衡、社会空间联结、精神空间回归等优化路径,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数字赋能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空间社会学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领域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特征、关键评价指标与战略路径
13
作者 许文鑫 周杰 +1 位作者 张加林 郭洪亮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0,共8页
科教领域体育强国评价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经验选择等研究方法,在明确科教领域体育强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体育科技强国创新发展指数、体育教育强国发展指数2个一级... 科教领域体育强国评价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经验选择等研究方法,在明确科教领域体育强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体育科技强国创新发展指数、体育教育强国发展指数2个一级评价指标、5个二级评价指标、15个三级评价指标的科教领域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诠释和分析,提出以强化科教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合作与交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为核心的战略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科技 教育 评价指标 战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多案例研究
14
作者 柳鸣毅 孔年欣 +4 位作者 龚海培 彭李奥 蔡静洁 杜志伟 尹子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围绕新时代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目标新指向,要形成中央到地方跨层级、从体育到教育跨部门、从政府到社会跨领域,协同推进体教融合的治理路径。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聚焦影响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 围绕新时代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目标新指向,要形成中央到地方跨层级、从体育到教育跨部门、从政府到社会跨领域,协同推进体教融合的治理路径。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聚焦影响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的因素,深入分析我国体教融合16个典型案例文本,对案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提炼出融合愿景一致度、体育教育科学度、精英培养创新度、政策体系完善度、地方特色彰显度、治理主体互助度、组织体系完整度、资源整合充分度和合作治理耦合度等9个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根据扎根理论将上述9个因素归纳为增强人才效益、提高政策效能、优化利益主体、建立耦合关系等4个维度,从目标层、手段层、组织层和机制层级构建了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影响因素的4维层级模型,为提高体教融合协同治理能力提供了基于多案例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协同治理 影响因素 体育强国 教育强国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情境学习的应然取向与实践路径
15
作者 周珂 高雨 +3 位作者 周艳丽 乔石磊 官桐 刘红跃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0,共10页
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离不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而情境学习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支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学生从“新手”到“成熟实践专家”的转变、从“初始参与”到“充分参与”的推进须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导向,通过创设“... 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离不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而情境学习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支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学生从“新手”到“成熟实践专家”的转变、从“初始参与”到“充分参与”的推进须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导向,通过创设“理性”的情境化、深度参与的情境化、与任务耦合的情境化,将抽象的知识与核心素养融入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合法性”身份的构建以及实践共同体中理解专项运动技能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具体路径:坚持身心一体观,创设真实情境;构建“合法性”身份,运用专家思维与知识关联的情境;融入实践共同体,创设指向高通路迁移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大单元教学 情境学习 专项运动技能 真实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
16
作者 李福林 辛锋 杜彩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60-64,共5页
非遗体育项目涵盖了传统体育活动、器械、实物及空间等元素,将非遗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推动非遗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高校的特色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当前,非遗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存在... 非遗体育项目涵盖了传统体育活动、器械、实物及空间等元素,将非遗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推动非遗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高校的特色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当前,非遗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传承意识不强、传承方式不够丰富、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困境。非遗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是,营造非遗体育项目有效融入的氛围,探索多样化的非遗体育项目传承方式,建设高质量的非遗体育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体育项目 高校 体育教学 传承意识 传承方式 专业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历史逻辑、内在意蕴与践行理路
17
作者 潘丽英 吕云龙 李蒙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79,共10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史料分析法,系统阐述和分析了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内在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学校体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国家强盛与民族振兴的...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史料分析法,系统阐述和分析了教育强国建设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内在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学校体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现国家强盛与民族振兴的使命。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从觉醒到探索、从继承到创新的历史任务,贯穿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大国”“教育强国”的理念践行。建设教育强国的共同任务要求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其中,学校体育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坚持和深化“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文章最后提出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发展水平,需要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健全硬件设施,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构建系统化体育课程体系,显著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以体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建成教育强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校体育 体育强国 历史逻辑 内在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保障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周爱光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共11页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是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法治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入了解体育法学校体育条款的内容,加大体育法的普法和执法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法律主体的视角探...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是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法治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入了解体育法学校体育条款的内容,加大体育法的普法和执法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法律主体的视角探讨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阐述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意涵。以体育法关于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与导向、学校体育的工作制度和体育教学要素等条款为依据,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践中的现存问题,深入分析体育法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提出,加大体育法学校体育的普法力度、加快体育法学校体育的配套立法、加强学校体育的监督和督导等贯彻落实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条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原理”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19
作者 刘天植 张佰清 +4 位作者 李斌 高凝轩 陶冬冰 孙希云 司旭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7期128-131,共4页
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学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通过理论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创新、多维考核体系构建、立体虚实实践融合,构建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案例教学... 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学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通过理论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创新、多维考核体系构建、立体虚实实践融合,构建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案例教学为“核心”、科教融合为“特色”、虚拟仿真为“亮点”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创新适应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工程能力 虚实结合 科教融合 案例教学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结合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动物解剖生理”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
20
作者 加春生 毛泽明 +5 位作者 莫胜军 李玉平 高明 陈爽 刘树声 柏健淞 《饲料博览》 2025年第3期71-74,共4页
文章从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动物解剖生理”的教学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动物解剖生理”线上线下结合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总结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分析此教学模式中学生实践情况的调研结果,以... 文章从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动物解剖生理”的教学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动物解剖生理”线上线下结合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总结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分析此教学模式中学生实践情况的调研结果,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为逻辑起点,以人才培养中实行的“动物解剖生理”线上线下结合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该模式开展教学的实际状况,总结在开展教学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国内外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动物解剖生理”线上线下结合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策略。力争实现加强高职“动物解剖生理”课堂管理工作的效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结合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