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9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叶俊民 尹兴翰 +2 位作者 于爽 刘清堂 罗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尚不清晰。因此,研究首先从“术用”与“器用”的双重角度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其次,从确立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智慧应用四个主要方面构建并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实践框架,以为学习分析实践提供参考。最后,立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现状,研究认为未来应该关注智能素养培育,以转向人智协同的学习分析范式;注重多种技术兼容,以促进分析变革培养的创新发展;重视分析伦理规范,以推动可信学习分析生态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分析 价值内涵 实践框架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静 吴永军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客观规律,从最高层面一步步具体化,包含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遵循的思维、行为规范和操作路径三个层面。已有实践表明,在最高层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必须遵循系统性、关联性和序列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是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客观规律,从最高层面一步步具体化,包含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遵循的思维、行为规范和操作路径三个层面。已有实践表明,在最高层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必须遵循系统性、关联性和序列性三大思维;在中间层面,作为上接理论、下接实践的桥梁,行为规范指出需要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展开,聚焦解决真实问题并坚持学科立场;在底层层面,落实到具体操作,可以从主题选择、顶层设计、具体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实践逻辑 行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SSA-ELM-LSTM模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桩水平变形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彦伟 彭洁 +4 位作者 任连伟 高保彬 郭佳奇 王泽武 韩红凯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灾害监测与预测是岩土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但工程监测数据中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一直是预测的难点。为应对此挑战,引入数据驱动算法极限学习机(EL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灾害监测与预测是岩土工程领域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但工程监测数据中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一直是预测的难点。为应对此挑战,引入数据驱动算法极限学习机(EL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麻雀搜索算法(SSA),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AN将支护桩水平位移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波动项,降低数据的非平稳性。其次,为充分考虑分解序列差异的非线性特征,分别采用SSA优化后的ELM和LSTM模型对低频趋势项与高频波动项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叠加重构为最终预测值。最后,以郑州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为例,通过设置消融实验、对比实验和泛化性验证实验,系统评估了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其中R2提升了2.88%~23.62%,RMSE和MAPE分别降低了6.63%~41.13%、8.08%~64.79%。这充分说明模型在应对数据非平稳性和捕捉非线性特征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岩土工程中的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支护桩 变形监测 组合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4
作者 刘波 李高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 学会学习素养 学科实践 结构化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的研究与体系构建
5
作者 莫雷 陈友芳 +4 位作者 张卫 李盛兵 张学波 马早明 王瑞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206,共18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运算性学习、联结性机能与运算性机能两对基本范畴,解答了个体学习的本质问题,以及个体学习机能的形成问题,建立了创新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基于学习双机制理论构建的本源性教学理论,本文重点解答学校学科教学应该“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优选式全程重复”人类知识生产过程与“前瞻性全面继承”人类经验的基本理念,整合了多种教学理论派别,构建了独具创新性的学科教学理论。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话语体系的学与教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本源性学习理论 本源性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特征重组和BiGRU-Attention-XGBoost模型的超短期负荷功率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练兵 高国强 +3 位作者 陈伟光 付文杰 张超 赵莎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1-581,共11页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为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电力负荷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充分挖掘其潜在特征并分别预测,是提升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ALIF)的BiGRU-Attention-XGBoost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ALIF-SE实现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重组为周期序列、波动序列和趋势序列;通过Attention机制对BiGRU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XGBoost模型构建基于时变权重组合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实验分析表明,输入模型数据经过ALIF-SE处理后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所提组合模型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误差大部分在5%以下;通过在不同负荷数据集下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预测方法的可迁移性。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具有有效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 样本熵 深度学习 组合模型 超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导向下学习方式的类型划分及其实践价值
7
作者 毛齐明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5,共8页
素养是有关“做事”的素养,其形成必须通过“做事”来实现。指向素养的学习本质上是实践性学习,其分类须以实践活动为逻辑起点。根据实践活动的对象(新与旧)和工具(探索性与应用性)两个维度,结合典型的实践情境,可将学习划分为“参与中... 素养是有关“做事”的素养,其形成必须通过“做事”来实现。指向素养的学习本质上是实践性学习,其分类须以实践活动为逻辑起点。根据实践活动的对象(新与旧)和工具(探索性与应用性)两个维度,结合典型的实践情境,可将学习划分为“参与中学”“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素养发展价值。此类型划分建构了一个专门指向素养发展的学习体系,阐明了活动情境与学习方式的对应关系,揭示了不同学习方式与素养发展的内在关联,呈现了一个既重文化传承又重知识创新的学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素养 实践 实践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炎武“实学”方法论
8
作者 黄玉顺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顾炎武的“实学”是一个不同于宋明理学“实学”的新概念,具有一般学术方法论乃至“哲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其“实学”的宗旨并非“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而是“修己治人”。其“实学”的纲领是“论学论政”两个方面的综合:一方面是... 顾炎武的“实学”是一个不同于宋明理学“实学”的新概念,具有一般学术方法论乃至“哲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其“实学”的宗旨并非“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而是“修己治人”。其“实学”的纲领是“论学论政”两个方面的综合:一方面是“论学”,即“好古而多闻”,亦即“习六艺之文”“考百王之典”;另一方面则是“论政”,即“综当代之务”。“论学”主要是文献考据,“论政”主要是实际考察。实学的方法是这两个方面的综核,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思想:不是以文献来规范实际,而是以实际来匡正文献。不仅如此,顾炎武的“实学”还蕴含着一种更深层的思想方法:不仅以历史事实来校正经典文献中的“非事实”内容,而且以当代现实的“其实变”来超越经典内容的历史内涵。这就需要从历代经典中抽绎出作为普遍原理的“王道”来“明道救世”,在“古今之变”中追寻面向未来的具有启蒙意义的儒家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实学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知识带回实践:学科实践的知识逻辑与教学转向
9
作者 闫守轩 宫克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传统实践学习注重学生技术知识的获得,未能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价值,致使实践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浅表、趋于固化。学科实践是以学科知识的实践育人价值为逻辑起点,重构学科知识的多维育人属性,引导学... 传统实践学习注重学生技术知识的获得,未能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价值,致使实践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浅表、趋于固化。学科实践是以学科知识的实践育人价值为逻辑起点,重构学科知识的多维育人属性,引导学生实现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升华,有效化解了传统实践学习的浅表化、形式化窠臼。实现把知识带回实践学习、带入学生生命,学科实践教学亟须呈现出新的表达方式。具体来看,需要以学生的智力激情为出发点,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学生的默会知识为突破口,倡导认知推理的实践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智慧为落脚点,积极开展社会化的实践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知识育人 知识逻辑 教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学派与浙西学派名实考辩
10
作者 李圣华 张婷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143,159,160,共12页
浙东学派、浙西学派名实之辩关涉宋、元、明学术思潮的审视,以及清学及乾嘉之学源起的考察,故不可或缺。历来争论多聚焦于朱学、陆学、王学、浙学传承及其得失。从南宋乾淳年间至明初,浙东学术尤为兴盛,学者常以浙东之学指称浙学。自顾... 浙东学派、浙西学派名实之辩关涉宋、元、明学术思潮的审视,以及清学及乾嘉之学源起的考察,故不可或缺。历来争论多聚焦于朱学、陆学、王学、浙学传承及其得失。从南宋乾淳年间至明初,浙东学术尤为兴盛,学者常以浙东之学指称浙学。自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浙西之学开始与浙东之学分庭抗礼。黄宗羲与徐乾学关于“浙东学派”的论辨,体现了清初浙东、浙西之学的分野。对朱、陆的不同看法是浙东、浙西之学的一大分歧所在。浙东经史之学与浙西经学并肇开乾嘉朴学风气。清末民初,相关讨论再度兴起。民国学者总结清学时,关注重心落在汉、宋问题上。对浙东史学的过度推尊,也造成民国学者对清学源流认识的一些偏差。严格来说,浙学主要是指浙东学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学派 浙西学派 学术源流 名实考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11
作者 张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将深度学习预测网模型和多目标决策算法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情境,探讨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将深度学习预测网模型和多目标决策算法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情境,探讨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特征,分析其投入如何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学习成绩增长。从内外部特征和主客观因素四个层面设计调查问题,收集不同年级学生的纵向数据,采用深度信念学习网络构建学生学习特征与创新创业学分、绩点之间的关系。以调查问卷中的策略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获得适合不同学生的培养策略。研究表明,优化学校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推进课程、项目、竞赛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同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深度学习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真实性学习模型的学科理解与教学启示
12
作者 吴举宏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5,共4页
通过介绍和分析新加坡教育的问题模型、过程模型和参与模型等三种真实性学习模型,提出对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示:为了防止学生“惰性知识”超负荷积累、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下降,中学生物学教学应致力于创建真实情境,提升问题的生活... 通过介绍和分析新加坡教育的问题模型、过程模型和参与模型等三种真实性学习模型,提出对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启示:为了防止学生“惰性知识”超负荷积累、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下降,中学生物学教学应致力于创建真实情境,提升问题的生活性;创设具身实践,提高体验的深刻性;创立交互机制,提倡学习的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学习 问题模型 过程模型 参与模型 具身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用论的政治化书写:张之洞《劝学篇》的中西文化阐释新探
13
作者 杨锦銮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作为解析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思想命题,晚清“中体西用”论承载着特殊的思想史意义。既往研究多将张之洞认定为该理论的典型代言人,其《劝学篇》也因构建系统的“体用”论述框架,始终被视为该命题的权威阐释文本。但深入文本肌理可以发... 作为解析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思想命题,晚清“中体西用”论承载着特殊的思想史意义。既往研究多将张之洞认定为该理论的典型代言人,其《劝学篇》也因构建系统的“体用”论述框架,始终被视为该命题的权威阐释文本。但深入文本肌理可以发现,张之洞对“中体西用”的演绎远超出文化调和范畴,实乃在戊戌变法的历史临界点上精心建构的政治哲学体系:将儒家伦理本体化与西学工具化的双重操作,既映射出传统士大夫应对现代性冲击时特有的认知模式,又暗含维护文化主体性的政治策略。这种知识体系内部政治诉求与文化逻辑的复杂交织,本质上构成了近代知识精英的集体精神困局。重探张之洞《劝学篇》的中西文化阐释策略,不仅有助于廓清其思想脉络及其本质,而且对于深入理解近代中西文化嬗变的若干重要问题亦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劝学篇》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重构
14
作者 郝天聪 王福建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78,共8页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手段,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是一种工作本位学习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明确的...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手段,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是一种工作本位学习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明确的角色支持、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教师的工作本位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在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教师企业实践缺乏科学标准,导致工作本位学习内容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教师企业实践缺乏项目支撑,导致工作本位学习角色融入出现困难;教师企业实践缺乏部门协作,导致工作本位学习环境打造效果不佳。面向未来,需要基于工作本位学习要求重构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一是精准挖掘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学习需求,分专业、分生涯阶段开发教师企业实践标准;二是强化教师职前企业工作经历要求,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多层次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体系;三是完善区域教师企业实践协同支持机制,落实激发企业支持教师实践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职教教师 企业实践 制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栽培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胡雅杰 郭保卫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为培养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以新农科建设为导引,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引入注重实践能... 为培养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以新农科建设为导引,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引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农业可持续环保意识培养等教学理念,优化线上慕课与线下课堂协同的理论教学方法,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地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拓展学科交叉领域,提升学生的产业认知和“三农”情怀,提高其对作物栽培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本文为提高作物栽培学及同类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作物栽培学 虚拟仿真 大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b”学习循环理念的生态学“三元一体”育人体系构建
16
作者 姚允龙 张旭光 +2 位作者 孔石 张心语 王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肩负着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重任的生态学科教育体系,面临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困境。如何创新生态学科育人体系,培养生态学全面型人才成为关键。从生态学教育发展现状入手...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肩负着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重任的生态学科教育体系,面临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困境。如何创新生态学科育人体系,培养生态学全面型人才成为关键。从生态学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剖析生态学科所面临的人才培养问题,尝试将基于“Kolb”学习循环理念的“三元一体”育人体系应用于生态学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培养符合新时代的高质量生态学科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以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为技术平台,构建以“多元技术整合、实践能力提升、生态思维培养以及师生互馈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四个环节为基本教学框架,形成以“奠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素质、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反思”的学习模块。通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营造了生动、自然、趣味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生态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lb”学习循环理念 生态学 “三元一体”育人体系 生态思维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形态、发展特点与动力机制
17
作者 王建梁 熊可欣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5,共14页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2012年,韩国基于本国教育实际引入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其实践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以教学改进为核心的校内协作学习,还...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2012年,韩国基于本国教育实际引入并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模式,其实践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以教学改进为核心的校内协作学习,还有跨校合作的校际交流、多元互动的校外活动以及线上共享平台等。韩国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以下特点:基于“我们”的文化理念秉持合作与共享的价值追求、实践导向下自我省察与批判反思的主动求变、数字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分布式领导鼓励教师广泛参与。韩国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蓬勃发展,既源于教师群体追求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得益于学习共同体组织提供的知识支持与精神激励。同时,各市道教育厅在政策层面的引领与扶持,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保障。这种内外联动的机制,不仅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活力,也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教师学习共同体 实践形态 发展特点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18
作者 王二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6期142-145,共4页
随着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实践机会相对有限,常常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 随着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不断更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实践机会相对有限,常常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基于此,该文探索并应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实践操作相结合,优化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验课程和项目驱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 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结合 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中标准化案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19
作者 何姗姗 张思涵 简杜莹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9-810,共12页
标准化案主法的引入为缓解社会工作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分析了已有的经验证据,并针对医务社工课程,从理念内涵、教学目标、实施程序、辅助条件及教学评价体系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并验证了以标准化案主... 标准化案主法的引入为缓解社会工作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衔接不足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分析了已有的经验证据,并针对医务社工课程,从理念内涵、教学目标、实施程序、辅助条件及教学评价体系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并验证了以标准化案主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课内教学实验表明,该模式能创设医院情境为学生带来接近临床实际情况的沉浸式体验,为学生提供了三种视角下多样的学习体验,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提升其临床实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课内实践 标准化案主 教学模式 体验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耦合启发式算法和数据预处理的无负约束组合风速预测
20
作者 付桐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9-666,共8页
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及极值学习机(ELM)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狼算法(GWO)相耦合,构建多个混合模型对中国黄土高原陇东区环县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进而将各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以预测误差平方... 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及极值学习机(ELM)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狼算法(GWO)相耦合,构建多个混合模型对中国黄土高原陇东区环县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进而将各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无负约束的组合模型NNCT,并采用灰狼算法优化组合模型的权重,实现研究区域风电场风速的准确预测。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降低模型选择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机器学习 灰狼算法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