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Unbounded Grounding System Considering Soil Ionization Characteristic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Lin LI Jingli +2 位作者 YANG Qing SIMA Wenxia SUN Caixi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04-2111,共8页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射频信号 放电量 高电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源浅海辐射声场计算及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佳 张揽月 +2 位作者 胡博 吴迪 胡雪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针对浅海环境影响噪声测量准确性的问题,本文开展水下航行器类结构声源在浅海环境下辐射声场计算及特性研究。基于联合有限元等效源法与声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声源在浅海环境下辐射声场计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改进以提升计算效... 针对浅海环境影响噪声测量准确性的问题,本文开展水下航行器类结构声源在浅海环境下辐射声场计算及特性研究。基于联合有限元等效源法与声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结构声源在浅海环境下辐射声场计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改进以提升计算效率,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声源频率、海水深度、潜深及声速剖面等因素对结构声源与点源辐射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距离处,结构声源的辐射声场与点源相比更为复杂,但随着距离的增加,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声源在高频段的辐射声场相较低频段更为复杂。随着声源与界面距离的增加,在近距离处的声场分布接近于自由场中的声场分布。声速剖面在近距离处对声场影响较小,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响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 结构 有限元法 等效源法 射线声学 简正波 声场特性 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3
作者 肖海珠 陈留剑 +1 位作者 别业山 高立强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试验墩数值模型,对预应力轴压比、预应力筋初张力、预应力筋位置和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破坏集中于墩台接缝处,主要表现为墩台接缝的张开闭合,墩身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承载力和延性均大于现浇墩,耗能和残余变形均小于现浇墩,曲率变化集中于墩台接缝处。预应力钢束采用分散边缘布置时,当恒载轴压比为0.1,为了避免混凝土过早被压碎,预应力轴压比不应超过0.3;改变预应力筋初张力,承载力基本没有变化,但会改变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桥墩边缘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提高承载力,桥墩中心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减小残余位移;为了降低恒载P-Δ效应,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不应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有粘结预应力 滞回特性 预应力轴压比 参数分析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周向周期结构声散射快速计算方法
4
作者 陈于思 张宁 +2 位作者 范军 李兵 王斌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1-399,共9页
针对电缆、钢索以及超表面等周向周期结构声散射特性仿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子结构的散射声场快速计算方法。通过对单周期子结构表面声载荷、位移傅里叶级数展开,并对边界载荷、位移施加与阶次有关的相位映射约束,实现各阶散射声... 针对电缆、钢索以及超表面等周向周期结构声散射特性仿真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子结构的散射声场快速计算方法。通过对单周期子结构表面声载荷、位移傅里叶级数展开,并对边界载荷、位移施加与阶次有关的相位映射约束,实现各阶散射声场以及总散射声场的快速计算。对实验观察到的非镜像方向散射声场增强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螺旋凹槽结构散射声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计算精度相同的条件下较传统三维有限元方法所需内存更少、计算速度快,其加速比近似等于周向周期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周期结构 回声特性 声散射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THz波段的带阻型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5
作者 李倩南 王青 +2 位作者 张辉 周永军 马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太赫兹波段的雷达隐身探测、电磁干扰的屏蔽等需求,设计一种由涂覆在长方体聚乙烯介质表面的环形内部加载T形、外部加载线形的金属贴片所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FSS)单元结构。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HFSS仿真软件对该FSS... 为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太赫兹波段的雷达隐身探测、电磁干扰的屏蔽等需求,设计一种由涂覆在长方体聚乙烯介质表面的环形内部加载T形、外部加载线形的金属贴片所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FSS)单元结构。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HFSS仿真软件对该FSS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优化。所设计的FSS单元结构阻带覆盖1.54~3.29 THz,传输零点的电磁波可被衰减约74.3 dB,有较好的阻带性能,并且可通过调节单元结构相关参数来调整其阻带范围;该FSS在TE、TM极化下,角度稳定性可达45°。所设计的用于太赫兹波段的带阻型FSS对不同极化状态入射的电磁波均具有良好的阻带性能和较强的角度稳定性,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频率选择表面 有限元方法 阻抗带宽 角度稳定性 频率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船舶受迫振动响应分析
6
作者 谷家扬 李飞 刘乐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有限元法对自升式船舶进行受迫振动响应分析,建立某自升式船舶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船模态及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进行分析,并在加载激励载荷后用模态叠加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全船振动响应求解。研究该自升式船舶结构振动性能是否满足强... 基于有限元法对自升式船舶进行受迫振动响应分析,建立某自升式船舶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船模态及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进行分析,并在加载激励载荷后用模态叠加的有限元方法进行全船振动响应求解。研究该自升式船舶结构振动性能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全船固有频率储备系数及所关心区域的振动响应峰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分析了响应峰值不在激励频率附近的原因,为振动预测及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船舶 有限元方法 固有特性 受迫振动 模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支承裂纹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陈林海 王念先 刘明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对非线性支承磁悬浮裂纹转子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呼吸函数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轴裂纹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磁饱和效应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力模型,并采用Newma... 对非线性支承磁悬浮裂纹转子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呼吸函数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轴裂纹转子系统的刚度矩阵,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磁饱和效应建立了非线性支承力模型,并采用Newmark-β法进行求解,讨论了磁悬浮轴承非线性支承特性对裂纹转子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了非线性程度与系统动态响应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支承的情况下,裂纹转子系统的频率响应中会激发出线性支承情况下几乎不存在的高频分量,且非线性特性越强,激发的高频分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非线性特性 裂纹 动态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流道与泵房结构振动特性
8
作者 白治朋 唐晓丹 +3 位作者 李卓建 伍鹤皋 傅丹 吴秋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18,125,共7页
泵站厂房的振动问题长期给行业带来困扰,准确获取泵房结构与流道金属结构的自振特性是避免共振与抗振优化设计的基本前提。依托国内大型地下泵站工程,建立了泵房结构-流道金属结构-流道内水体三维动力耦联模型,探究了泵房结构与流道金... 泵站厂房的振动问题长期给行业带来困扰,准确获取泵房结构与流道金属结构的自振特性是避免共振与抗振优化设计的基本前提。依托国内大型地下泵站工程,建立了泵房结构-流道金属结构-流道内水体三维动力耦联模型,探究了泵房结构与流道金属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泵房结构前20阶振型以上部板梁柱结构的振动为主,下部流道金属结构与上部板梁柱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较弱,提取泵房结构自振特性时不需要考虑流道内水体的影响;考虑流道内水体的影响会显著降低流道金属结构的自振频率,对共振校核结论存在本质影响;附加质量法模拟水体导致对应振型的频率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流固耦合法,建议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分析流道金属结构的自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房结构 流道金属结构 自振特性 流固耦合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鼓-轴耦合结构振动的有限元模型及实验验证
9
作者 张宏生 徐昆鹏 +1 位作者 孙伟 刘晓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3-931,共9页
盘-鼓-轴耦合结构作为航空发动机的一类核心部件结构,其振动特性严重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针对结构差异较大的盘、鼓、轴结构,首先基于一阶剪切理论推导了适用于盘、鼓、轴结构的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的有限元通用表达式;其次,为了准... 盘-鼓-轴耦合结构作为航空发动机的一类核心部件结构,其振动特性严重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针对结构差异较大的盘、鼓、轴结构,首先基于一阶剪切理论推导了适用于盘、鼓、轴结构的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的有限元通用表达式;其次,为了准确模拟耦合连接效应和整体结构的边界条件,构造了一种八自由度弹簧单元;第三,将盘、鼓、轴各个结构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与所构造的各位置的弹簧单元矩阵按照顺序分别组集到盘-鼓-轴耦合结构总刚度矩阵和总质量矩阵,从而建立盘-鼓-轴耦合结构的力学模型;最后,将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与实验测试的前7阶固有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2.854%,最小相对误差为0.408%,平均相对误差为1.581%;有限元模型仿真振型与实验测试振型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剪切理论 盘-鼓-轴耦合结构 有限元法 固有特性 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隙缺陷与介电功能梯度材料的GIS盆式绝缘子电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彦亨 罗艳 +1 位作者 马鹏欢 张琴琴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气隙缺陷是GIS盆式绝缘子内部常见的缺陷之一,气隙会引起电场畸变,而介电功能梯度材料的引入可以优化盆式绝缘子的局部电场,但在气隙缺陷与介电功能梯度材料共同作用下,其电场特性尚未可知。因此,本文建立具有均匀介质和介电功能梯度材... 气隙缺陷是GIS盆式绝缘子内部常见的缺陷之一,气隙会引起电场畸变,而介电功能梯度材料的引入可以优化盆式绝缘子的局部电场,但在气隙缺陷与介电功能梯度材料共同作用下,其电场特性尚未可知。因此,本文建立具有均匀介质和介电功能梯度材料(ε-FGM)的GIS盆式绝缘子电场仿真模型,讨论气隙的存在及气隙位置对于均匀介质和ε-FGM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的介电功能梯度材料的调控效果较为理想。当均匀介质盆式绝缘子中掺杂气隙时,靠近高压导体、绝缘子中部、靠近接地外壳3个气隙位置的场强均有明显的增加,电场增加率分别为85.32%、78.10%和68.69%。气隙缺陷对ε-FGM盆式绝缘子电场特性影响趋势基本和对均匀介质盆式绝缘子的影响趋势一致,但从具体数值上看,气隙缺陷对ε-FGM盆式绝缘子电场特性影响与对均匀介质盆式绝缘子的影响仍有一定的差异性。气隙缺陷对于介电功能梯度材料绝缘子电场值的影响更大,在设计介电功能梯度材料绝缘子时,应尤其注意对介质中气隙缺陷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缺陷 GIS盆式绝缘子 介电常数 功能梯度材料 有限元方法 电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求解非饱和地基动力响应
11
作者 胡静 金林廉 +2 位作者 吕志豪 张家康 边学成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为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的非饱和地基动力响应,在传统V-G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新的非饱和土动力控制方程,从而完整描述非饱和土在受动力作用下的水-力耦合作用。进一步的... 为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的非饱和地基动力响应,在传统V-G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新的非饱和土动力控制方程,从而完整描述非饱和土在受动力作用下的水-力耦合作用。进一步的,采用2.5维有限元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分别与单相弹性介质,双相饱和介质和三相非饱和介质的解析解进行对比,均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准确性;不同介质模型的计算耗时分析表明2.5维有限元法是目前求解多孔介质动力问题的一种优势算法。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采用传统的、未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会低估非饱和地基的振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2.5维有限元法 动力响应 土-水特征曲线 水-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平台桩腿焊接残余应力数值研究
12
作者 常岩松 刘陵素 +4 位作者 林晏磊 姜治廷 姜磊 张磊 董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8-84,共7页
为研究高强钢厚板的焊接残余应力,针对自升式平台桩腿主弦管-齿条焊接残余应力开展数值研究,采用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法预测了焊缝附近残余应力分布。通过与盲孔法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由于大型复杂构件焊接涉及多层... 为研究高强钢厚板的焊接残余应力,针对自升式平台桩腿主弦管-齿条焊接残余应力开展数值研究,采用二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法预测了焊缝附近残余应力分布。通过与盲孔法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由于大型复杂构件焊接涉及多层多道焊,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在数值模拟中通常采用合并焊道的方法。本文讨论了焊道合并方式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焊道合并策略,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残余应力 有限元法 合并焊道 盲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量风质失效模型与数值解算方法
13
作者 李伟 刘彦青 张浪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12,共17页
为了尽可能复现火灾时期通风网络内风量波动、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降低等灾变过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质风量失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解耦处理。通过风阻、火风压、风流密度关键通... 为了尽可能复现火灾时期通风网络内风量波动、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降低等灾变过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质风量失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解耦处理。通过风阻、火风压、风流密度关键通风参量计算模型,将基于质量流量守恒的通风网络回路风压平衡方程、通风网络风流-围岩热量交换-传播控制方程、有毒有害气体弥散-扩散控制方程、氧气消耗-运移控制方程进行联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量风向-风温-有毒有害气体体积分数-氧气体积分数”非稳定多场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回路风量牛顿法求解通风网络风量风向变化,采用迎风离散格式的有限差分法求解通风网络内风流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火灾时期全风网“节点-分支-网络”风量风质失效多物理场耦合解算方法,构建了多物理场间接耦合解算流程,编写了解算程序。通过在角联结构试验巷道内开展外因火灾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进风区分支与用风区分支火源位置情况下复杂通风网络内风量变化、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波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火源位置在进风井条件下风量显著变化分支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61%,风流逆转分支数量占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11%,风温显著变化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76%,CO侵入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84%,氧气体积分数显著变化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41%,进风井分支发生外因火灾造成的灾害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均明显大于其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网路 回路风量法 风流质量流量守恒 有限差分法 传热传质 节点元素 分支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机构用永磁电磁铁动作特性分析
14
作者 赵彤 游一民 +3 位作者 桑仲庆 戴冬云 顾晓东 刘书泉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满足12 kV柱上真空断路器快速投切的性能指标,在传统弹簧机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永磁电磁铁,介绍了其主要结构,并根据铁心运动过程的不同分析对应脱扣与复位过程的动作机理。利用有限元仿真法对不同过程下电磁铁的动作特性进行仿真计算... 为满足12 kV柱上真空断路器快速投切的性能指标,在传统弹簧机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永磁电磁铁,介绍了其主要结构,并根据铁心运动过程的不同分析对应脱扣与复位过程的动作机理。利用有限元仿真法对不同过程下电磁铁的动作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线圈电流、永磁力、电磁力以及行程等参数变化情况,最后进行了柱上真空断路器的固分时间测试。试验结果与仿真相符,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试验样机能够实现在15~20 ms内完成脱扣动作,所设计的复位线圈能够实现电磁铁的可靠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磁铁 有限元法 动作特性 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集成式电机主轴的直动磁场对转动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喻曹丰 聂仪楠 +2 位作者 朱建华 陈志全 魏梓贤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满足精密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机主轴的转速、进给量和切削力精准控制的需求,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与永磁同步电机相结合,提出一种兼具转动、直动和力感知功能特性的高性能集成式电机主轴的设计方案。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建立电机... 为满足精密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电机主轴的转速、进给量和切削力精准控制的需求,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与永磁同步电机相结合,提出一种兼具转动、直动和力感知功能特性的高性能集成式电机主轴的设计方案。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建立电机主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电磁仿真软件,分析了直动结构的磁场对电机主轴反电动势、气隙磁密、负载输出转矩等转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电机的电磁特性在直动结构施加磁场前后变化较小,负载输出转矩仅减小了0.13%,对电机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性能集成式电机主轴的设计方案可行,为后续研发高性能集成式电机主轴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 永磁同步电机 电磁特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可压缩理想磁流体的解耦保结构算法
16
作者 向鹏宇 张仪 +1 位作者 蒋子超 姚清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2-1381,共10页
不可压缩理想磁流体动力学(MHD)方程组描述了流体速度场、磁场以及电场之间的紧密耦合,是研究高温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以及核聚变等复杂物理过程的基本模型.然而,由于其多物理场强耦合及非线性特性,求解该系统在数值方法设计上面临巨大挑... 不可压缩理想磁流体动力学(MHD)方程组描述了流体速度场、磁场以及电场之间的紧密耦合,是研究高温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以及核聚变等复杂物理过程的基本模型.然而,由于其多物理场强耦合及非线性特性,求解该系统在数值方法设计上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传统数值方法在离散层面难以严格保持系统所固有的本征性质,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进而影响模拟的长期稳定性与物理可信度.为此,提出了一种高阶的、保结构的不可压缩理想MHD混合有限元离散格式.该方法引入涡量演化方程,构建了速度-涡量-磁场演化形式的控制方程;在时间离散上采用隐式中点法,并构造时间交错网格,同时对耦合项进行了适当的显-隐处理,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完全解耦,避免了由非线性项导致的迭代求解过程.在三维收敛性测试中,该方法展现出最优阶收敛阶;在经典二维Orszag-Tang涡旋问题中,速度场的无散性可精确控制在机器精度(仅含舍入误差),验证了该格式在保持物理结构和捕捉复杂演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方程 解耦格式 混合有限元方法 质量守恒 保结构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桨发动机剩余不平衡量相位组合对转子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
17
作者 赵林 颜维 +1 位作者 陈为 王飞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解决涡桨发动机部件动平衡合格但整机振动超标的问题,建立了转子系统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特性,研究了剩余不平衡量相位组合对转子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分析结果,改进了转子装配工艺流程并... 为解决涡桨发动机部件动平衡合格但整机振动超标的问题,建立了转子系统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特性,研究了剩余不平衡量相位组合对转子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分析结果,改进了转子装配工艺流程并开展了整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计算分析模型能反映转子系统的真实状况;剩余不平衡量的大小、轴向分布以及相位均会影响多面动平衡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仅改变剩余不平衡量的相位组合即可大幅降低整机振动幅值;剩余不平衡量等比例缩放对最优相位组合的分布规律影响较小,不等比例缩放会导致最优相位组合分布规律大幅改变。改进后的转子装配工艺流程有效率达到96.7%,平均减振幅度超过40%,对减小转子在工作转速下的振动响应有显著效果,对整机减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转子动力学 有限元法 装配技术 相位组合 涡桨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滑有限元法的岩土体弹塑性分析
18
作者 杨茂强 张江辉 +1 位作者 王永伟 吕加贺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9,共10页
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工程中的岩土极限问题也频繁出现,致使采用数值方法处理时,经常面对极端的模型变形问题。传统有限元法在处理极端的模型变形,特别是采用低阶单元分析时,往往会产生收敛问题、体积锁定问题以及网格严重畸变... 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工程中的岩土极限问题也频繁出现,致使采用数值方法处理时,经常面对极端的模型变形问题。传统有限元法在处理极端的模型变形,特别是采用低阶单元分析时,往往会产生收敛问题、体积锁定问题以及网格严重畸变而导致的应力失准问题。寻找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数值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光滑有限元法是一种有效改进传统有限元法固有缺陷,提高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的算法。基于光滑有限元法,结合一种修正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线性搜索优化算法,建立了岩土体弹塑性计算模型。最后,针对经典的条形基础承载力模型和边坡模型进行验算,数值计算结果与参考解均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光滑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有限元法,验证了本研究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研究采用光滑有限元法建立的计算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岩土体弹塑性问题的计算精度,降低了采用传统有限元法分析时存在的计算误差及网格畸变引起的应力失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有限元法 弹塑性 岩土体 修正Mohr-Coulomb屈服准则 线性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振器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获取及冲击性能仿真
19
作者 王遥遥 罗竹辉 +3 位作者 汪涵 周熙盛 王虎 陈诗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136,共7页
由于橡胶隔振器样件制备和冲击性能测试周期长、费用高,需要在样件制备前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结构和材料设计或选型的可行性。参照隔振器跌落式冲击测试方法,在LS-DYNA软件中建立隔振器冲击性能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选择Mooney-Rivlin-Max... 由于橡胶隔振器样件制备和冲击性能测试周期长、费用高,需要在样件制备前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结构和材料设计或选型的可行性。参照隔振器跌落式冲击测试方法,在LS-DYNA软件中建立隔振器冲击性能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选择Mooney-Rivlin-Maxwell模型作为橡胶黏超弹性本构模型。为了获取冲击工况下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参数,将隔振器用橡胶材料制成球体,开展橡胶球体与钢板冲击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使用优化后的GRNN模型和试验数据对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开展橡胶隔振器冲击仿真分析计算,仿真计算与测试结果较为接近,建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可以用来评估隔振器的冲击性能,为开展橡胶隔振器冲击性能仿真分析和冲击工况下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参数的获取提供一种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有限元法 本构模型 黏超弹性 橡胶隔振器 冲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pneumatic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 natu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又群 臧利国 +2 位作者 陈月乔 李波 王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07-1715,共9页
Non-pneumatic tire appears to have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pneumatic tire in terms of flat proof and maintenance free.A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MEW) with a non-pneumatic elastic outer ring which functions as air ... Non-pneumatic tire appears to have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pneumatic tire in terms of flat proof and maintenance free.A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MEW) with a non-pneumatic elastic outer ring which functions as air of pneumatic tire was presented.The structure of MEW was non-inflatable integrated configu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hinges was accounted for only in tension. To establish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MEW, various nonlinear factors, such as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material nonlinearity and contact nonlinearity, were considered. Load characteristic test was conducted by tyre dynamic test-bed to obtain force-deflection curve.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validated through load characteristic test. Natu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W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closely matched experimental wheel.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natural frequency is related to ground constraints, material properties, loads and torques. Influencing factors as above obviously affect the amplitude of mode of vibration, but have little effect on mode of vibration shap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experiment researc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M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mechanical elastic wheel(MEW) run-flat tire natural characteristic mod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