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equation to metal-hydride half-cell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开宇 黄伯云 +3 位作者 张平民 贺跃辉 周科朝 苏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Application of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equation to metal-hydride half-cell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tate of charge on the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was stu... Application of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equation to metal-hydride half-cell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state of charge on the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molar enthalpy change and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of evolution hydrogen reaction are less than that of absorption hydrogen reaction at the same state of charge. The molar reaction enthalpy change of absorption and evolution of hydride electrode change contrari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filling degree of hydrogen in hydride electrode. The relation curve of molar reaction enthslpy change to state of charge, both absorption and evolution hydrogen reaction, is close to a constant when the state of charge is 10%- 60%, and during state of charge below 10% or state of charge above 60%, the molar reaction enthalpy change varies sharply. Meanwhile,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of electrode reaction has an ascending trend with the enhancement on filling degree of hydrogen in hydride electrode in both absorption and evolution hydroge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thermal electrochemical method state of charge APPLICATION change of enthalpy internal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hange of sand properties on travel distance of ricocheted debris
2
作者 Yoon Keon Kim Woo Chun Cho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486-1495,共10页
The debris from exploded buildings can ricochet after colliding with the ground,thus increasing the debris travel distance and danger from any associated impacts or collisions.To reduce this danger,the travel distance... The debris from exploded buildings can ricochet after colliding with the ground,thus increasing the debris travel distance and danger from any associated impacts or collisions.To reduce this danger,the travel distance of ricocheted debris must be accurately predicted.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hange in the travel distance of ricocheted concrete debris relative to changes in the properties of a sand medium.Direct sh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measure the change i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f the sand.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was then applied to these variables to predict the speed and angle of the debris after ricochet.The FEA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low-speed ricochet experiments,which employed variable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The travel distance of the debris was calculated using MATLAB,via trajectory equations considering the drag coefficient.As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decreased,the shear stress decreased,leading to deeper penetration of the debris into the sand.As the loss of kinetic energy increased,the velocity and travel distance of the ricocheted debris decreased.Changes in the ricochet velocity and travel distance of the debris,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indicated that the debris was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OCHET Exploded debirs Environmental change SAND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Travel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全球能源转型态势初探:显现两条技术路径并行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春蕾 郭焦锋 +3 位作者 徐海棠 吴萌西 李果 吴鼎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3,共7页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深度重构的历史性转折。除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外,以氢能、先进储能、碳捕集与封存(CCS)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页岩气等传统能源开采技术的成熟正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进程。这些突破性进展成为新一...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深度重构的历史性转折。除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外,以氢能、先进储能、碳捕集与封存(CCS)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页岩气等传统能源开采技术的成熟正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进程。这些突破性进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驱动力。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以及特朗普新政高度重视化石能源产业和数字化技术的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各国加快推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能源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成为破局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了新能源技术和传统能源技术并举发展将成为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两条技术路径,探讨了各场景储能技术、数字化技术、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技术、绿色甲醇燃料研发、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及其治理技术等六类重要的关键技术领域。研究结果表明,要占据未来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和价值链顶端,我国亟需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加快推进能源行业数字化技术发展,推动多元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坚持大力发展负碳技术,着力提升负碳技术创新水平、碳汇能力,以及围绕实现全球碳中和愿景与共识持续深化低碳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加快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新型能源体系,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转型 能源国际格局 低碳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运营模式探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变革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旭 袁菲 刘泉辛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基础设施公募REITs作为我国近年来金融创新的重要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然而,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运营模式类型单一、信息披露不透明和原始权益人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制约了市场发展。本文以定性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基础... 基础设施公募REITs作为我国近年来金融创新的重要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然而,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运营模式类型单一、信息披露不透明和原始权益人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制约了市场发展。本文以定性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基础,揭示了国内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运营困境,借鉴国际REITs市场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筛选优质资产、优化运营模式等建议,为优化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运营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提高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市场效率、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贡献了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公募REITs 运营模式 国际经验 中国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应对人口变化的多维策略与国际经验(笔谈)
5
作者 张德祥 卢晓中 +3 位作者 陈廷柱 王少媛 修南 黄福涛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少子化趋势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应对人口变化,首先要关注老年教育,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塑造数字治理优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老年教...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少子化趋势逐渐增强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应对人口变化,首先要关注老年教育,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塑造数字治理优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适应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化老年教育体系。面对人口变化,高等教育应适时适度调整目标指向,以适应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如生源结构变化等;同时应认识到人口变化整体上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应通过拓宽生源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经费分配与筹资、推动学科专业调整、创建终身学习机会并与社会展开深入合作等举措,直面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日本高等教育应对人口变化的经验表明,中国可从优化高校布局、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深化国际化战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和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汲取经验,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高等教育 老龄化 少子化 多维策略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措施适用国际投资协定安全例外条款:可行性及其限制
6
作者 邓婷婷 曹江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7,共17页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安全化,东道国在国际投资仲裁案中援引国际投资协定(IIAs)的安全例外条款为其气候变化措施进行抗辩的可能性日益显现。近年来,IIAs的安全例外条款在协定文本和实践适用层面均呈现出例外情形扩张、关联性标准降低的发...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安全化,东道国在国际投资仲裁案中援引国际投资协定(IIAs)的安全例外条款为其气候变化措施进行抗辩的可能性日益显现。近年来,IIAs的安全例外条款在协定文本和实践适用层面均呈现出例外情形扩张、关联性标准降低的发展趋势,这使得东道国的气候变化措施获得投资保护义务豁免具备了可行性。然而,东道国一旦成功援引安全例外条款,将会引发双重效应: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东道国的气候规制权,另一方面则可能进一步模糊安全例外条款的适用门槛和边界,增加该条款在气候变化安全化背景下被滥用的风险。为了在保障东道国气候公共利益的同时维持安全例外条款例外适用和规制平衡的应然状态,各国应当明确将气候变化列为安全例外情形,并通过纳入“最低限制性替代措施”的必要性审查标准、增加条款适用的限制条件以促进条款主客观因素的再平衡。仲裁庭在解释和适用安全例外条款时,也应当合理运用演进解释和细化善意原则的审查标准,限制气候变化措施适用安全例外条款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投资协定 安全例外条款 涉气候变化投资争端 安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机理与组态路径——基于fsQCA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坚 贾泽军 +2 位作者 盘劲呈 丁雅坤 李宁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提升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对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质性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理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学术话语内容、体育学者学术... 提升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对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质性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机理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学术话语内容、体育学者学术贡献、体育学科建设水平、体育学术话语载体、体育学术传播质量和体育学科发展保障是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形成与提升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生成与发展。围绕上述机理构建提升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组态路径,按照核心主导条件分为专业主导型路径、学者主导型路径和传播主导型路径。在具体实践中,应以不同类型组态路径的主导条件为着力点,重视多种路径的协同互补,进而实现我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的整体性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术 国际话语权 提升机理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印度“全球南方”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8
作者 张帅 罗圣荣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国与印度同属“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两国的“全球南方”政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双方基于相同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底色看待“全球南方”的崛起,始终走在“全球南方”第一方阵,且与“全球南方”发展振兴齐头并进、价值取向同频共振。然而,... 中国与印度同属“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两国的“全球南方”政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双方基于相同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底色看待“全球南方”的崛起,始终走在“全球南方”第一方阵,且与“全球南方”发展振兴齐头并进、价值取向同频共振。然而,中印两国的“全球南方”政策也在角色定位、目标导向、利益诉求、主要举措、预期目标及舆论导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质上仍是认知和理念的差异。未来,双方应立足于与“全球南方”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联系,聚焦发展及各自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借助“全球南方”卓然壮大之势与“喀山会晤”重启关系再出发的叠加效应,通过“议会外交”“侨民外交”等新途径,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新疆域深化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全球南方”的团结叙事。这不仅是中印两国求同存异、相互成就的必要之举,也为推动“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的平等对话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南方” 中印关系 现代化 国际秩序 百年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环境问题系统治理的构思
9
作者 刘润 邵敏 +11 位作者 陆克定 李启华 吴清茹 严刚 柴发合 王书肖 苏杭 陈楚楚 张士汉 贺克斌 刘文清 张远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以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断减少为标志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突出;然而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依然存在,如PM_(2.5)二次成分占比上升、O_(3)浓度维持高位振荡态... 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势头良好,以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断减少为标志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突出;然而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构性、根源性压力依然存在,如PM_(2.5)二次成分占比上升、O_(3)浓度维持高位振荡态势,表明我国大气环境治理仍面临严峻挑战,亟需统筹应对多目标协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等压力。本文剖析了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基本形势,辨识出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理论创新不足、释放碳污治理协同增效潜力成为亟需、大气环境多尺度一体化治理策略有待构建等面临的突出挑战;进一步阐释了区域‒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跨圈层多污染物、多介质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提炼出由大气氧化性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创新技术链构成的大气环境问题系统治理关键体系。建议开展国家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顶层设计、启动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构建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管理机制、部署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行动计划,以科学推动我国大气环境问题系统治理,逐步增强大气环境人群健康与生态风险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系统治理 大气氧化性 气候变化 跨圈层、多介质过程 国际环境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位形对内交换模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高正坤 杨文军 +1 位作者 龚学余 钟翊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基于J-TEXT装置参数,采用VMEC程序,设计了4种等离子体电流分布与安全因子分布的磁场位形。使用Mercier判据来对不同磁场位形下的内交换模不稳定性进行判定,分析了4种磁剪切——正磁剪切、无磁剪切、反磁剪切和弱正剪切对Mercier判据的影... 基于J-TEXT装置参数,采用VMEC程序,设计了4种等离子体电流分布与安全因子分布的磁场位形。使用Mercier判据来对不同磁场位形下的内交换模不稳定性进行判定,分析了4种磁剪切——正磁剪切、无磁剪切、反磁剪切和弱正剪切对Mercier判据的影响,发现正磁剪切抑制内交换模不稳定性的效果最好,而且正磁剪切越强烈,其对内交换模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交换模 磁场位形 理想磁流体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杖履相从”还是“另谋出路”——教师流动背景下博士生导师更换机制的多国比较研究
11
作者 芦雅洁 刘进 王思宇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博士生导师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流动日益增加,深刻影响着博士生培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博士生导师更换机制尚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比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高校的制度文本与典型案例,分析其主流策略、实施流程和借鉴优势... 博士生导师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流动日益增加,深刻影响着博士生培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博士生导师更换机制尚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比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高校的制度文本与典型案例,分析其主流策略、实施流程和借鉴优势,提出学生“更换导师”(另谋出路)与“跟随导师转学”(杖履相从)相结合的路径选择。通过有序推进多导师团队分层指导制度建设,优化校际联合,实现统一化与特色化导师更换机制;并从自主选择、学科适应和社会网络构建方面强化博士生应变能力,为我国进一步应对高校教师规模性流动、完善博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策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流动 博士生转学 更换导师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组织·环境:中国广告公司智能化转型动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令光 吕乐杨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广告”近年来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关键词。中国广告公司的智能化转型是广告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研究引入“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深入业界访谈14家广告公司高管,对中国广告公司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动...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广告”近年来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关键词。中国广告公司的智能化转型是广告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研究引入“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深入业界访谈14家广告公司高管,对中国广告公司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动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内驱中公司自身的转型意愿、对客户的精准营销需求的满足、多维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环境变革后的政府政策激励、市场竞争压力驱动和行业自律规范形成,技术赋能下广告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媒介终端的更迭、数据安全技术能力的提升等因素,三方面联动推动中国广告公司加快自身的智能化转型。从组织层面看,广告公司内部转型意愿是智能化转型的起点;从环境层面看,各要素变革对其智能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从技术层面看,新技术的涌现与应用是智能化转型的直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公司 智能化转型 组织内驱 环境变革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3
作者 徐子桐 何颖 陈文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共9页
本文梳理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系统探究汇率稳定性对主权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提炼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启示。本文从国际经验的共性特征入手,基于八个主要国际货币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 本文梳理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系统探究汇率稳定性对主权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提炼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启示。本文从国际经验的共性特征入手,基于八个主要国际货币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局部投影法考察不同货币汇率升值和汇率波动对其货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汇率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国际支付份额,但对美元和欧元这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货币作用有限。汇率波动对国际支付份额具有负向制约作用。(2)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同时受到汇率升值的正向影响及汇率波动的负向影响,汇率波动上显现出“影响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 汇率稳定 汇率波动 货币政策 国际贸易 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长7页岩油储层特征、形成环境及富集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锋 曹哲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0,共1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长7段钻井岩心进行岩石学特征以及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采用V/(V+Ni),Ni/Co,U/Th,Sr/Cu,CaO/(MgO*Al_(2)O_(3)),Sr/Ba,Fe/Mn,Mn/Ti,Ba_(bio)值和P/Al值等多种判别标准,并结合总有机碳的含量,进行古环...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长7段钻井岩心进行岩石学特征以及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采用V/(V+Ni),Ni/Co,U/Th,Sr/Cu,CaO/(MgO*Al_(2)O_(3)),Sr/Ba,Fe/Mn,Mn/Ti,Ba_(bio)值和P/Al值等多种判别标准,并结合总有机碳的含量,进行古环境分析,恢复了沉积期的古气候、古盐度和古氧化还原条件等。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长7段岩石主要为深灰色泥岩、深灰色灰质泥岩及含炭屑的粉砂质泥岩、富含有机质的粉砂质泥岩,黏土矿物晶间孔与粒间孔是主要的孔隙类型,可见少量溶蚀孔和微裂缝。②研究区延长组长7沉积时期,有机质生产力强,环境以淡水为主且处于贫氧到缺氧状态,其中长7_(2)—长7_(3)亚段沉积时期,部分水体较深的区域出现极强的还原条件,主要为温湿气候。整体上为深水环境,长7_(2)亚段沉积时位于深水区的边界地带,其水深明显较长71与长7_(3)亚段更深,P/Al值以及Ba_(bio)值总体上变化趋势一致,自下而上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③研究区延长组长7段古沉积环境具备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与深水和强还原性特征共同促进了有机质的广泛发育、富集和保存,源岩与储层之间通过裂缝连通,离源岩较近的储层,其捕获原油的数量和效率更高,这种源储配置为页岩油的大规模富集成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元素地球化学 古环境 古生产力 有机质富集 源储配置 长7 三叠系 华池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特征研究
15
作者 张书军 杨静雯 +2 位作者 李光媛 史延梅 李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96-101,共6页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研究地点,春、秋季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季相变化下,春秋季植物景观特征与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最适宜观赏时间为4月初至4月底,以观花植物为主体,白色、粉色、红色系为主。秋季植物最佳观赏期多集中在11...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研究地点,春、秋季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季相变化下,春秋季植物景观特征与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最适宜观赏时间为4月初至4月底,以观花植物为主体,白色、粉色、红色系为主。秋季植物最佳观赏期多集中在11月初至11月底,观叶植物丰富,主要以黄色、红色系为主色彩。植物闭合空间集中于春夏季节,植物叶片生长繁茂而形成赋予安全感指向性的空间;半开敞、开敞空间集中于春初及秋末,植物叶片掉落露出枝条形成,指向性与安全性都随着叶片的掉落而减少。春季植物景观,以观花植物为主,其次是观叶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相变化 景观特征 高校校园 植物配置 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风难破浪?中医药文化差异下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研究——基于“战略三角观”的组态分析
16
作者 何晓明 廖晓语 蒋建勇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6,共11页
以往关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DMNEs)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EMNEs)的传统命题并不能直接诠释中医药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进入模式来克服“出海”面临的中医药文化差异问题。为探索这一新的研究问题,本文从制度视角出发,提出中医药文化差... 以往关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DMNEs)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EMNEs)的传统命题并不能直接诠释中医药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进入模式来克服“出海”面临的中医药文化差异问题。为探索这一新的研究问题,本文从制度视角出发,提出中医药文化差异主要由东道国(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行业规范距离和国家文化距离共同形成;进而基于“战略三角观”的理论框架,从组态视角分析了在制度因素、行业因素和企业资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战略选择。研究发现:(1)行业规范距离和国家文化距离的共同作用可以更有效地诠释中医药文化差异。(2)与以往DMNEs研究的观点不同,东道国市场需求和企业创新能力都不足以影响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中国企业特有的营销能力和股权性质发挥了显著影响作用。(3)中医药企业主要通过三条国际化路径来克服中医药文化差异进入其他国家的障碍,即营销主导型独资模式、制度利用型独资模式及风险控制型合资模式。这三条路径揭示出制度、行业、资源因素间的系统性联系对进入模式选择的综合影响。本文对中医药企业在中医药文化差异下的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给予新的理论诠释,对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现有研究做出了重要补充,也对中医药企业出海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差异 国际化进入模式 战略三角观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转型与变迁路径——基于美、德、日三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瑜 王凯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在社会保险体系之中,失业保险建立的时间通常相对较晚,且存在颇多争议。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分析框架,探究美国、德国、日本失业保险发展变迁的共性与差异的结果显示:美国失业保险体系长期保持较低的保障水平,注重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 在社会保险体系之中,失业保险建立的时间通常相对较晚,且存在颇多争议。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分析框架,探究美国、德国、日本失业保险发展变迁的共性与差异的结果显示:美国失业保险体系长期保持较低的保障水平,注重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具有很强的漂移特征;德国通过“哈茨改革”实现“二元化”制度层叠,划清国家责任与企业责任、个人责任的边界,增强失业保险运行的可持续性;日本“三事业”改革用雇佣保险替代失业保险,服务于促进终身就业的战略。以典型国家为参照,我国应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并合理调适失业保险制度目标;通过层叠制度设置为非正规就业群体提供“保基本”的失业救助;拓展失业保险的功能,将稳定就业与逆周期调节纳入制度目标,激活经济运行动能;建立失业保险储备基金与费率灵活调整机制,促进基金稳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功能转型 制度变迁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贿罪刑罚配置的立法变迁与建构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松建 赵吉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制定法预示着法律的发展趋势,《刑法修正案(十二)》体现了行贿罪立法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行贿罪的立法变迁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表征,为行贿罪刑罚配置提供立法思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行贿罪刑罚配置的灵魂,行贿罪刑罚配置应... 制定法预示着法律的发展趋势,《刑法修正案(十二)》体现了行贿罪立法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行贿罪的立法变迁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表征,为行贿罪刑罚配置提供立法思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行贿罪刑罚配置的灵魂,行贿罪刑罚配置应当考量与其具有对向关系的受贿罪,行贿罪修订需要对刑法结构进行反思和重塑。行贿罪刑罚配置问题被社会广为关注,但如何配置行贿罪的刑罚却见仁见智。对此应当从刑事政策出发,合理设计行贿罪刑罚配置,以期符合“受贿行贿一起查”的价值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贿罪 立法变迁 立法思路 刑罚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断控碳酸盐岩油藏空间结构表征技术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剑发 孙冲 +5 位作者 朱光有 张银涛 李国会 侯佳凯 李浩 丁志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8,共14页
在积极推进深地工程的背景下,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而超深走滑断裂精准解译、缝洞体内部构型建模、断控油气藏储量雕刻评估、高效井位部署及提高采收率等是制约超深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科学问题与技术... 在积极推进深地工程的背景下,超深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而超深走滑断裂精准解译、缝洞体内部构型建模、断控油气藏储量雕刻评估、高效井位部署及提高采收率等是制约超深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本文基于区域应力场研究、露头剖析、三维地震解译、物模数模,全面构建了涵盖动力学、运动学、几何学,分期、分级、分性质、分带、分层的“三学五分”断裂构造解析技术,据此阐明了走滑断裂纵向分层、横向差异分段特征,揭示了走滑断裂控储、控藏、控油气富集等地质规律,发现了超深断控缝洞型10亿吨级大油田。依据动/静态资料,精细刻画了断控缝洞体内部构型,通过“井震”结合实现了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量化表征,形成了相应的高效井位部署、油气储量雕刻评估等技术系列,支撑了富满油田10亿吨级油气储量的发现与落实。依据断控油气藏的定量刻画结果,针对性提出了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推动了富满5×106t大油田的高效建设,形成了超深断控碳酸盐岩“增储上产”范例,可为我国类似油气藏的开发“上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领域 缝洞体内部构型 断控油气藏刻画 高效井位部署 增储上产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时代使命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伟 余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将不可逆转,究其根源,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才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它既是一项科学议题和社会议题,也是一项... 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将不可逆转,究其根源,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才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它既是一项科学议题和社会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议题,教育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对于教育而言,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通过传授气候相关知识、价值观、技能等,引导学生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和积极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甚至还能依托全球集智来助力扭转气候变化的态势。为了响应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使命,在开展教育时,亟需从理念更新、教育形式创新、多学科融合、校内外资源联动以及提升教师素养等多维度着手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教育议题 适应 减缓 校内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