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atment of flotation wastewater using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颖博 林海 +1 位作者 刘泉利 霍汉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580-3587,共8页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ous metallic ore flotation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tages of domestication can improve microbial degradation ability. The BAC reactor obtains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reduction rate of 82.5% for ethyl xanthate and its ef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lowers to below 20 mg/L.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BAC reactor proves that the activated carbon layers at the height of 0 mm to 70 m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moval of flotation reagents. Ultraviolet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thyl xanthate a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s after advanced treatment by the BAC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IODEGRADATI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沸石与石油烃降解菌联合处理陆地泄漏原油
2
作者 李政 陆光 +3 位作者 韩鑫悦 王鑫 鲁玉鑫 顾贵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825,共9页
针对陆地泄漏原油的应急处理和原位修复问题,以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P1型沸石,通过油品吸附实验研究粉煤灰和NaP1型沸石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机理,以及吸附剂与降解菌联合作用对石油烃及其组分降解效果和微生物... 针对陆地泄漏原油的应急处理和原位修复问题,以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P1型沸石,通过油品吸附实验研究粉煤灰和NaP1型沸石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机理,以及吸附剂与降解菌联合作用对石油烃及其组分降解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aP1型沸石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量均高于粉煤灰;吸附量与比表面积、介孔体积和介孔面积成正相关,与微孔体积、微孔比表面积无关,与平均粒径成负相关;在吸附过程中,介孔填充和外表面覆盖起主要作用。在处理陆地泄漏油品时,泄漏油品与粉煤灰或NaP1型沸石的合适质量比为0.75~1,并且油品密度越高,吸附量越大。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0 d修复后,添加降解菌X-3和吸附剂NaP1型沸石的实验组对总石油烃、饱和烃、芳香烃和非烃类物质降解率均高于其他组。Alpha多样性和高通量测序表明,与只添加降解菌相比,吸附剂的加入增强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促进了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石油泄漏 粉煤灰基沸石 吸附剂 生物降解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N_(2)O排放特性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亚宜 贺泰来 +3 位作者 李佳 吴巧玉 汪涵 赵立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8,共9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化以及化学变化途径产生N_(2)O。MABR处理市政污水较传统曝气方式具有更低的N_(2)O排放潜力,主要得益于MABR特殊的底物异向扩散模式和无泡曝气方式,这会减少N_(2)O产生潜力及排放水平。该文总结了MABR在运行过程中N_(2)O产生与降低途径,讨论了N_(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并对今后研究MABR体系中N_(2)O排放进行了展望,以期说明MABR进一步工程应用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 N_(2)O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碳减排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它西普治疗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例病例系列报告
4
作者 毛姗姗 颜悦 +4 位作者 盛国霞 诸丹蕙 姜仔彦 赵聪颖 高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背景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在传统治疗方案下易复发且伴随皮质类固醇相关不良反应,近年来泰它西普应用于成人重症肌无力(MG)取得良好疗效。目的评估泰它西普治疗儿童O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4... 背景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在传统治疗方案下易复发且伴随皮质类固醇相关不良反应,近年来泰它西普应用于成人重症肌无力(MG)取得良好疗效。目的评估泰它西普治疗儿童O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泰它西普治疗OMG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随访情况,分析临床转归和不良事件。主要结局指标临床症状变化和用药方案调整情况。结果4例患儿,男、女各2例,初次发病年龄为3.2(1.7~10.5)岁,泰它西普治疗前病程为8.2(2.7~12.2)年,先后接受溴吡斯的明、糖皮质激素以及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上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症状仍反复,并出现明显皮质类固醇相关不良反应。4例患儿在泰它西普治疗4~12个月后,均停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末次随访MG定量评分和MG日常活动评价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期间无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论泰它西普可改善OMG患儿的临床症状且相对安全,有助于减少OMG患儿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泰它西普 儿童 生物制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彤彤 陈富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0-148,共9页
目的系统总结马铃薯种薯采后生理特性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提高种薯贮藏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马铃薯种薯采后休眠特性、呼吸代谢、水分变化及生理老化等生理过程,评述温湿度调控、化学处理、物理干预及生... 目的系统总结马铃薯种薯采后生理特性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提高种薯贮藏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马铃薯种薯采后休眠特性、呼吸代谢、水分变化及生理老化等生理过程,评述温湿度调控、化学处理、物理干预及生物防控等保鲜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种薯休眠与内源激素动态平衡密切相关,温度是影响休眠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呼吸强度与种薯活力直接相关,贮藏期间呼吸代谢变化显著;水分流失影响种薯生理状态和萌发潜力;生理老化与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系统功能降低显著相关。科学的温湿度管理是确保种薯贮藏质量的基础;香芹酮等天然植物源抑芽剂因低毒性受到广泛关注;植物激素可有效调控休眠期和萌发过程;紫外线处理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生物防控通过有益微生物提高种薯抗病性。结论马铃薯种薯贮藏过程中休眠特性与内源激素平衡密切相关,贮藏保鲜技术多样且各具特点。未来研究应侧重开发绿色低碳贮藏技术、智能化贮藏系统、多功能复合保鲜技术及微生物组调控策略,实现种薯贮藏保鲜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休眠特性 贮藏保鲜 温湿度调控 化学调控 物理处理 生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显陵墓区古建筑外墙生物结皮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昱扬 陈超琪 +3 位作者 肖玲 李研 廖克俊 陈兰洲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5,共9页
古建筑外墙表面生长的生物结皮可能导致墙面表层材料的生物退化,进而破坏其结构,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选取明显陵建筑外墙表面的生物结皮,研究其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变化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物退化墙面材料具有内部... 古建筑外墙表面生长的生物结皮可能导致墙面表层材料的生物退化,进而破坏其结构,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选取明显陵建筑外墙表面的生物结皮,研究其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变化对周围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物退化墙面材料具有内部多孔性和渗透性,积累了一定含量的石膏和一水草酸钙等建筑材料的典型退化产物;墙体材料嵌着生长含蓝藻、苔藓、细菌和真菌的生物结皮;建筑外墙表面的生物结皮的生长,改变了外墙表面材料的结构,促进了建筑表面的生物退化。该研究可为明显陵墓区古建筑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生物结皮 生物退化 环境因子 显陵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微塑料老化和降解的生物与非生物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申保收 马源 +4 位作者 郭忠明 杨杰 涂晨 屈建军 骆永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0-1086,共17页
微塑料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新污染物,土壤是微塑料重要的汇集地。通过围绕土壤微塑料降解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土壤微塑料的降解技术及其特点。按照是否有生物参与,微塑料的降解技术可分为非生物降解与生物降解技术。非生物降解主要... 微塑料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新污染物,土壤是微塑料重要的汇集地。通过围绕土壤微塑料降解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土壤微塑料的降解技术及其特点。按照是否有生物参与,微塑料的降解技术可分为非生物降解与生物降解技术。非生物降解主要包括机械破碎、热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技术;而生物降解依据不同生物类型可分为微生物降解、酶降解、动物降解等技术。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不同微塑料降解技术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追踪并介绍了目前最新微塑料联合降解技术及其原理。最后,针对土壤微塑料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展望,为全面了解土壤微塑料污染治理提供研究思路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生物降解 非生物降解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盐含甲醇气田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研究
8
作者 康建明 韩昫身 +1 位作者 金艳 于建国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8-102,118,共6页
新疆塔里木油气田采出水盐度高达10%~20%,还含有防冻剂甲醇。为实现水及盐的资源化利用,亟需开发出绿色经济的有机物降解工艺。生物接触氧化(BCOR)技术具有盐度耐受高等优势,已被应用于含甲醇气田水(3.9%盐度)处理过程,但更高盐度体系... 新疆塔里木油气田采出水盐度高达10%~20%,还含有防冻剂甲醇。为实现水及盐的资源化利用,亟需开发出绿色经济的有机物降解工艺。生物接触氧化(BCOR)技术具有盐度耐受高等优势,已被应用于含甲醇气田水(3.9%盐度)处理过程,但更高盐度体系处理效能尚有待探究。以20%盐度甲醇配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反应器R1与R2分别探究直接启动与盐度梯度提升驯化策略下BCOR的处理效能。结果发现,R1针对125 mg/L TOC的去除率在37.5%~77.6%波动,运行效能差。R2在11%~13%盐度下,针对500 mg/L TOC的去除率稳定在85.7%~93.6%;盐度提升至15%以上时,污泥上浮流失,去除率下降至61.6%~81.8%且甲醇挥发占比大。13%盐度时,Methylophaga属和Halomonas属占主导;盐度提升至15%以上,Methylophaga属丰度显著下降。总体而言,盐度梯度提升驯化策略可显著提升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超高盐废水的处理效能,但面对极高盐度废水(17%~20%),仅采用驯化手段调节群落结构效果有限。该研究可为超高盐含甲醇废水生物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盐废水 气田采出水 甲醇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9
作者 吕明君 罗文 +2 位作者 杨锦向 梁键莹 姚志荣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562,共7页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一种罕见的、复发性的全身性炎症性皮肤病。白细胞介素(IL)-36RN(IL36RN)是GPP最常见的致病基因。由IL-1/IL-36-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轴介导的先天性免疫在GPP的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一种罕见的、复发性的全身性炎症性皮肤病。白细胞介素(IL)-36RN(IL36RN)是GPP最常见的致病基因。由IL-1/IL-36-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轴介导的先天性免疫在GPP的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3/IL-17介导的适应性免疫也参与GPP发病。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和生物制剂是目前GPP的主要治疗药物。大部分生物制剂在儿童GPP仍属于超适应证使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阿达木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儿童GPP已取得较好疗效。IL-36受体抑制剂佩索利单抗是GPP新的治疗靶点,为GPP治疗和预防带来新的希望。文章就儿童GPP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生物制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感应调节对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影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千 秦树敏 +7 位作者 杨晨曦 杜泽宇 唐清平 杨周洪 江佳骏 冯尧 万娟 李伟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30-3641,共12页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细胞间的通信机制,通过自诱导物(autoinducer,AI)的产生和响应,实现对细胞群体密度的调控,进而调节基因表达。在生物处理工艺中,QS对于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QS的三种主要...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细胞间的通信机制,通过自诱导物(autoinducer,AI)的产生和响应,实现对细胞群体密度的调控,进而调节基因表达。在生物处理工艺中,QS对于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QS的三种主要信号分子类型: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自诱导肽(autoinducing peptides,AIPs)和自诱导物-2(autoinducer-2,AI-2),并探讨了它们在QS机制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系统地综述了QS增强和抑制的方法,以及QS在生物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活性污泥、生物膜工艺、颗粒污泥工艺和菌藻共生技术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尽管QS在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多种信号分子的产生增加了理解QS机制的复杂性;QS调控生物处理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未大规模用于实际污水处理中。因此,深入研究QS在生物处理中的调节机制对于开发新的废水生物处理策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生物处理工艺 信号分子 生物调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重吸收的影响因素与保守治疗:从机制到临床应用
11
作者 谭黄圣 高鑫海 +6 位作者 赖居易 冯华龙 蓝志明 蒋勇 邓鹏伟 付远飞 何升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1-377,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疼痛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LDH自发性重吸收现象的探索方面。重吸收作为一种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并避免手术的自然过程,已成为保守治疗的重要方向。研究表明,重吸收与炎症反...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疼痛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LDH自发性重吸收现象的探索方面。重吸收作为一种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并避免手术的自然过程,已成为保守治疗的重要方向。研究表明,重吸收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基质降解等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炎症因子和新生血管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影响重吸收发生率的重要预测因子,这些研究成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现有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调控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以促进重吸收。尽管已有初步成果,但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小样本和短期随访,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验证。未来,精准医学和大数据技术将成为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推动LDH非手术治疗的规范化与个性化。因此,探索重吸收的分子机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并结合先进技术进行精准治疗,成为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本文系统综述LDH自发性重吸收的生物学机制、关键预测因子及其在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优化非手术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吸收 保守治疗 生物学机制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寒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强化措施
12
作者 郑人珲 杨开明 +4 位作者 刘勇丽 曾明骁 高生旺 邱旭 夏训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7-435,共9页
高寒地区空气稀薄、寒冷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导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较低且不稳定,给当地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带来挑战,有必要对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提升处理效率。总结了我国高寒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指出... 高寒地区空气稀薄、寒冷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导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较低且不稳定,给当地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带来挑战,有必要对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提升处理效率。总结了我国高寒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指出高寒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氧化沟、SBR、A2O、MBR系列工艺;阐释了污水处理中存在的微生物活性低、污泥膨胀、微生物丰度下降等问题;梳理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强化措施包括调控工艺参数、改良工艺、设置保温措施、采用组合工艺、进行生物强化等。针对高寒地区低温影响生活污水处理效率问题,建议从低温下培养耐冷菌、采用SBR及MBR系列工艺、开发新工艺三方面开展研究,以强化污水处理效能;针对高寒地区低氧问题,建议从优化曝气系统、增加曝气时间、结合厌氧好氧工艺三方面开展研究。未来,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为高寒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若铭 单晓枫 王桂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5,共6页
连翘是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增强免疫力及防治疾病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因其具有绿色环保、无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极佳的替抗产品,在动物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就连翘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 连翘是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增强免疫力及防治疾病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因其具有绿色环保、无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极佳的替抗产品,在动物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就连翘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深入探究连翘作为替抗饲料添加剂的潜力,以期为连翘在科学研究和动物生产的应用中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生物功能 生产性能 防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化处理中N_(2)O产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石进 丁晶 +4 位作者 王琨 赵庆良 杨红 郜阔 侯秉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
污水处理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污水生化处理中氧化亚氮(N_(2)O)的产生及排放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N_(2)O的产生机制复杂,不同工艺、不同操作条件下排放特性差异大。目前,已有大量针对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N_(2)O产生排放的研究,但... 污水处理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污水生化处理中氧化亚氮(N_(2)O)的产生及排放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N_(2)O的产生机制复杂,不同工艺、不同操作条件下排放特性差异大。目前,已有大量针对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N_(2)O产生排放的研究,但基于N_(2)O产生途径的分析、评述N_(2)O减排策略的内容较少。系统探讨了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N_(2)O的主要产生途径,即NH 2 OH氧化、硝化细菌反硝化、异养反硝化以及非生物途径;阐述了N_(2)O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碳源、氮源、盐度等污水水质特性,溶解氧、回流比等工艺参数以及微生物种群分布等;总结了相应的减排策略,即可通过工艺条件优化、不同生化工艺耦合以及低N_(2)O产生水平微生物种群的富集等方法有效降低N_(2)O的产生排放;评述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模型的构建仍是研究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N_(2)O产生排放的有效方法,在N_(2)O回收的研究中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生物脱氮 碳减排 污水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酶K的羊毛防毡缩工艺研究
15
作者 张腾飞 范追追 蔡再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利用蛋白酶K对角蛋白的特性降解作用,对预处理后的羊毛进行剥鳞处理,以提高防毡缩性能,分析蛋白酶K的酶学性质,优化蛋白酶K处理羊毛的工艺。结果表明:蛋白酶K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影响较大,在温度35~60℃、pH值为7.5~10.0时,蛋白酶K具... 利用蛋白酶K对角蛋白的特性降解作用,对预处理后的羊毛进行剥鳞处理,以提高防毡缩性能,分析蛋白酶K的酶学性质,优化蛋白酶K处理羊毛的工艺。结果表明:蛋白酶K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影响较大,在温度35~60℃、pH值为7.5~10.0时,蛋白酶K具有较高的活性;与其他方法相比,蛋白酶K在浓度为30 u/g、温度为50℃、pH值为8.0时处理羊毛1.5 h,防毡缩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防毡缩 生物酶处理 角蛋白 蛋白酶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基复合填料应用于污水脱氮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安娜 徐是龙 +3 位作者 袁敏忠 袁维芳 江峰 姚璐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8,共8页
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具有脱氮成本低、污泥产量少、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污水深度脱氮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因纯硫磺存在易燃、质软、抗水力冲击能力弱、溶解度低、产酸能力强等问题,无法直接用于实际污水深度脱氮。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大... 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具有脱氮成本低、污泥产量少、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污水深度脱氮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因纯硫磺存在易燃、质软、抗水力冲击能力弱、溶解度低、产酸能力强等问题,无法直接用于实际污水深度脱氮。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利用硫磺、碱性材料等制备出硫基复合填料颗粒,拓宽了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应用市场。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的生化原理,以硫磺-石灰石自养反硝化混合填料应用为基础,全面综述了硫基复合填料(包括复配金属和非金属)的制作工艺、基本特性,总结了硫基复合填料介导的小试和中试规模深度脱氮及工程实例。未来应考虑填料实际使用时的磨损率及高浓度硫酸盐生成等问题,从功能微生物作用机理、多工艺耦合应用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期推进硫自养技术深度脱氮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复合填料 生物脱氮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负荷增强对冬季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N_2O产生过程的影响
17
作者 廖宇晨 孙志高 +3 位作者 方冠荣 宋振阳 贺攀霏 姚钦予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55-2668,共14页
选择闽江河口典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NN,无氮负荷处理,0 g N m^(-2)a^(-1);NL,低氮负荷处理,12.5 g N m^(-2)a^(-1);NM,中氮负荷处理,25.0 g N m^(-2)a^(-1);NH,高氮负荷处理,75.0 g... 选择闽江河口典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NN,无氮负荷处理,0 g N m^(-2)a^(-1);NL,低氮负荷处理,12.5 g N m^(-2)a^(-1);NM,中氮负荷处理,25.0 g N m^(-2)a^(-1);NH,高氮负荷处理,75.0 g N m^(-2)a^(-1)),通过获取不同年份冬季各氮负荷样地土壤开展室内培养实验,对比研究了氮负荷持续9个月(2021年12月,WT9)和21个月(2022年12月,WT21)后湿地土壤的N_(2)O产生过程。结果表明,氮负荷增强条件下湿地土壤不同过程的N_(2)O产生量发生了明显改变,不同年份土壤的N_(2)O总产生量均在NM处理下最高。异养反硝化作用对不同年份土壤的N_(2)O产生均存在较大的削弱作用,但其N_(2)O产生量整体随氮负荷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氮负荷处理下的非生物作用均是N_(2)O产生的重要过程,但其N_(2)O产生量在较短时期(WT9)随氮负荷水平的升高呈降低变化,而在较长时期(WT21)则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负荷处理下非生物过程对N_(2)O产生的较大贡献主要与该区土壤铁锰、硫化物等含量丰富以及氮负荷增强条件下土壤酸碱状况(pH)的改变有关。氮负荷水平与温度对不同年份冬季土壤的N_(2)O产生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不同处理下的N_(2)O产生在WT9时期的较低温度下(5.5—11.5℃)以非生物作用为主,在WT21时期以硝化作用和非生物作用为主;而在较高温度下(17.5℃),不同年份冬季土壤的N_(2)O产生均以非生物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为主。研究发现,氮负荷增强改变了不同年份冬季土壤N_(2)O产生的生物和非生物贡献模式,其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状况来影响N_(2)O产生的生物或非生物过程。在闽江河口湿地冬季低温并叠加氮负荷增强条件下,其对土壤N_(2)O产生的综合影响表现为抵消效应,而这有助于降低该区冬季的N_(2)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氮负荷处理 非生物过程 冬季 闽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浆料废水厌氧生物降解研究
18
作者 杨子康 龚茂春 +8 位作者 蒋宏凯 曾兰 邱峰 陈晓兵 陆慧锋 任泺彤 王瑜琪 潘业成 陈小光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SSSAB)为载体,研究了厌氧生物法对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维纶)浆料废水(退维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退维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0 000 mg/L,进水氨氮为11.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0~7.0 d,温... 以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SSSAB)为载体,研究了厌氧生物法对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维纶)浆料废水(退维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退维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0 000 mg/L,进水氨氮为11.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0~7.0 d,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COD去除率维持在18.0%~40.5%,出水pH为7.5~9.5,出水氨氮为19.3 mg/L。通过GC-MS分析发现,进水中大量长碳链有机物(如2-辛醇、2-辛酮等)在出水中未检出,这表明SSSAB具有较好的有机物降解效果;SSSAB运行期间未见污泥洗出与解体现象,能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维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 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 维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帆 曹颖 +2 位作者 谭曾蕾 张祎 吴丽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共7页
聚多巴胺(PDA)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分散性良好、生物相容性高、易于磁分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能量储存、催化、污染物与重金属去除、生物样品分析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综述了近几年PDA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如... 聚多巴胺(PDA)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分散性良好、生物相容性高、易于磁分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能量储存、催化、污染物与重金属去除、生物样品分析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综述了近几年PDA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如癌症诊断治疗、药物/基因递送、生物传感、生物分离、抗菌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磁性纳米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磁性纳米材料 癌症诊断治疗 药物/基因递送 生物传感 生物分离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菌剂在有色冶金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佳芮 郑亚楠 +2 位作者 祁过劲 吴恒 邢志林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有色冶金工业废弃物排放量持续增长,面临愈发严峻的环保挑战。传统物理化学治理技术虽有效,但成本较高。生物菌剂技术因其清洁可持续、低成本的优势,在有色冶金污染治理领域受到关注,应用于土壤修复和废水处理,但是对其应用进展缺乏综... 有色冶金工业废弃物排放量持续增长,面临愈发严峻的环保挑战。传统物理化学治理技术虽有效,但成本较高。生物菌剂技术因其清洁可持续、低成本的优势,在有色冶金污染治理领域受到关注,应用于土壤修复和废水处理,但是对其应用进展缺乏综述。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近20年生物菌剂技术研究热度逐年攀升,特别是华东、西北和东北地区。应用方面,代表性策略为构建菌株-植株共生体系、菌藻共生体系,辅以多孔载体固定化手段。机制方面,明确了微生物主要通过细胞壁吸附、胞内积累和胞外沉淀吸附重金属。未来发展,针对该技术受菌属种类、温度、pH值因素干扰,应加强新型菌剂研发与中试应用测试、优化复合菌剂设计策略、开发新型载体材料;针对应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全面,应耦合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同位素标记深入研究基因调节机制。文章系统性综述菌剂技术在有色冶金污染治理中研究热度、应用现状以及微生物机制,为该技术的改进以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金 重金属排放物 除重金属 生物菌剂 土壤修复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