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PM_(2.5)污染暴露不平等及其驱动因素——基于Theil指数和LMDI分解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本 秦露 夏天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566,共12页
聚焦大气污染物PM_(2.5),对2015~2021年污染物浓度进行人口规模赋权,构建中国城市PM_(2.5)污染暴露水平指标,基于GINI系数和Theil指数测度污染暴露不平等,并按城市行政层级、省份进行差异分解;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别对... 聚焦大气污染物PM_(2.5),对2015~2021年污染物浓度进行人口规模赋权,构建中国城市PM_(2.5)污染暴露水平指标,基于GINI系数和Theil指数测度污染暴露不平等,并按城市行政层级、省份进行差异分解;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别对污染暴露水平、不平等程度进行驱动因素分解,探究其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城市PM_(2.5)污染暴露不平等总体温和,GINI系数保持在0.2以内且呈递减趋势.不同行政级别城市间未表现出污染暴露不平等,而省际差异对污染暴露不平等的贡献达68.4%;总体上能源的污染暴露乘数、政府绿色支出能耗强度是PM_(2.5)污染暴露水平的主要抑制因素,对污染暴露水平的驱动贡献超过60%.政府支出结构、支出规模、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对PM_(2.5)污染暴露起促增作用,但各因素在不同层级的城市间具有异质性;能源的污染暴露乘数、绿色支出能耗强度对不平等的动态抑制作用弱化,主要依靠能源绿色化的治污策略面临挑战.据此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降低中国PM_(2.5)污染暴露水平,实现环境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质量 污染暴露水平 环境不平等 泰尔指数 动态因素分解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SBAS-InSAR的藕塘滑坡灾害时序变形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新宇 殷坤龙 +4 位作者 梁鑫 谢小旭 廖映雪 王诺娜 尹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9,共14页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水位升降诱发了大量间歇性变形的水库滑坡,开展时序变形监测对理解水库滑坡运动特征和灾害早期预警至关重要。以奉节县藕塘滑坡为例,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水位升降诱发了大量间歇性变形的水库滑坡,开展时序变形监测对理解水库滑坡运动特征和灾害早期预警至关重要。以奉节县藕塘滑坡为例,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为基础,使用永久散射体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InSAR,PS-InSAR)、小基线集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和PS-SBAS-InSAR技术开展经济普适的滑坡变形广域时序性监测,以解决地基传感器获得的点状信息在滑坡演化特征分析方面的缺陷;对2018—2019年藕塘滑坡地区的31景Sentinel-1A升轨数据进行了解算,通过对比地表GNSS数据,评价了3种SAR解算技术的监测效果,并通过对藕塘滑坡的时序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明确了InSAR技术在滑坡运动学特征分析与变形分区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PS-SBAS-InSAR的监测效果最佳,其均方根误差和拟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8967 mm和0.9561;根据InSAR监测结果,将藕塘滑坡划分为弱变形区(-10 mm/a≤v_(slope)≤0 mm/a)、中等变形区(-30 mm/a≤v_(slope)<-10 mm/a)、强变形区(-70 mm/a≤v_(slope)<-30 mm/a);滑坡变形与降雨量、库水位升降密切相关,其在空间上呈现出后部变形最大、前部次之、中部最小,时间上呈现出汛期变形较大、非汛期变形较小的特点;目前藕塘滑坡处于持续蠕滑阶段,表现出前部牵引-后部推移的变形破坏模式。基于该方法的变形特征解译和强度分区为滑坡灾害的精细化监测和早期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形变监测 ps-SBAS-InSAR 早期识别 时间序列分析 藕塘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的小浪底土石坝形变监测与稳定性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辉 朱梦源 +2 位作者 赵文飞 李葛爽 周泊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探索土石坝形变规律及稳定性分析是全球水利工程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采用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小浪底土石坝55景Sentinel-1A卫星SAR影像,利用PS-InSAR技术,监测到小浪底土石坝近5... 探索土石坝形变规律及稳定性分析是全球水利工程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采用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小浪底土石坝55景Sentinel-1A卫星SAR影像,利用PS-InSAR技术,监测到小浪底土石坝近5年从坝顶至坝底呈现“阶梯状”形变趋势,最大形变量达到-86.09 mm;并结合库水位、降雨量等因素,发现坝体整体呈现“夏急冬缓”的季节性形变趋势。进一步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小浪底土石坝的模拟模型进行渗流、应力分析。在高库水位情况下,相较于低水位情况,坝体渗流量更大、形变速率更大;在应力分析部分,发现坝体的垂直向形变趋势与InSAR监测结果相吻合,亦呈现“阶梯状”形变。研究成果不仅为小浪底土石坝运行稳定性分析及形变历史回溯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也说明PS-InSAR技术与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土石坝 形变监测 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的广西北部湾沿岸形变探测及成因分析
4
作者 罗天宇 高二涛 +2 位作者 赵威 肖云志 李淑娴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广西地区沉降地质灾害频发。为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36景Sentient-1A卫星影像,探究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土地形变情况并分析其成因。首先基于PS-InSAR技术和SBAS-InSAR技术,获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北部... 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广西地区沉降地质灾害频发。为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36景Sentient-1A卫星影像,探究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土地形变情况并分析其成因。首先基于PS-InSAR技术和SBAS-InSAR技术,获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北部湾地区地表沉降信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区域最大累计沉降量达-78.1 mm,最大平均形变速率为-22.664 mm/a。其次结合降雨量数据与人类活动强度,分析地表形变成因,结果进一步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累计沉降量与人类活动强度呈现正相关;每年7、8月雨季时,地表形变速率提高,雨季结束后,部分地面出现抬升。人类活动与降雨是导致广西北部湾地区大面积不规则沉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卫星遥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 不均匀地面沉降 沉降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砌体结构房屋倒塌事故分析与倒塌全过程仿真模拟
5
作者 周云 陈嘉豪 +1 位作者 易伟建 朱茂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7,共14页
文章以某砌体结构房屋多次结构变动后发生倒塌事故为背景,从结构静力计算、倒塌全过程仿真模拟以及PS-InSAR变形监测3个方面,全面分析某砌体房屋倒塌的受力机理与倒塌成因。首先,采用PKPM软件与人工手算方法验算砌体墙抗力与效应比、高... 文章以某砌体结构房屋多次结构变动后发生倒塌事故为背景,从结构静力计算、倒塌全过程仿真模拟以及PS-InSAR变形监测3个方面,全面分析某砌体房屋倒塌的受力机理与倒塌成因。首先,采用PKPM软件与人工手算方法验算砌体墙抗力与效应比、高厚比等静力学指标,初步分析引起房屋倒塌的最不利位置;采用SAP2000软件计算房屋改建、扩建前后3种工况下底层墙柱轴力值,分析房屋改动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其次,基于物理引擎的结构倒塌模拟方法模拟还原结构倒塌全过程,对比分析倒塌后的残骸分布,验证倒塌初始破坏位置及倒塌发展过程。最后,利用PS-InSAR变形监测技术还原房屋过去10年整体沉降变形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违建加层使总荷载比原结构增加45.54%,其中二层7×E轴柱增轴力增加71.67%,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模拟结果证实自建房倒塌由二层7×E轴相邻外墙挤压变形退出工作后,柱受压破坏引起的三层及以上向东侧“倾斜”式倒塌,在与东侧相邻建筑物碰撞后呈现出“下坐”式趋势;PS-InSAR监测结果证明,房屋在加层以前相对稳定,而在加层以后,开始存在明显下沉趋势,变形不断发展直到整体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静力分析 物理引擎 仿真模拟 ps-INSAR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村镇公路车辆跟驰冲突暴露时间生存分析
6
作者 戢晓峰 李金 +2 位作者 普永明 卢梦媛 韩春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60,共12页
为揭示穿村镇公路车辆跟驰冲突风险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云南省某二级公路穿村镇段为例,利用无人机采集车辆跟驰视频数据,并引入碰撞角度改进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 TTC)计算方法,使其适用于二维冲突风险... 为揭示穿村镇公路车辆跟驰冲突风险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云南省某二级公路穿村镇段为例,利用无人机采集车辆跟驰视频数据,并引入碰撞角度改进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 TTC)计算方法,使其适用于二维冲突风险评估。以二维碰撞时间(Two-dimensional Time To Collision, TTC_(2D))15%分位数为阈值,提取跟驰冲突轨迹数据,获取跟驰冲突暴露时间。选取路侧行人、交通流和车辆跟驰行为等特征作为变量,并基于生存分析确定影响跟驰冲突暴露时间的关键协变量及其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碰撞角度大于20°后,经典TTC计算方法平均低估碰撞时间约1.15 s,导致高估跟驰冲突风险,TTC_(2D)可规避由碰撞角度带来的风险评估误差;穿村镇公路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均值为3.6 s,Weibull AFT(Accelerated Failure Time)模型对跟驰冲突暴露时间的拟合效果最好;目标车纵向速度每增加1 m·s^(-1),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增加30.21%,前车纵向速度和最短碰撞距离对应每增加1 m·s^(-1)和1 m时,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减少23.66%和3.44%;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大于6.13 s或目标车与前车纵向速度差大于6.2 m·s^(-1),最短碰撞距离小于12.53 m时,是较为危险的跟驰状态,存在严重冲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冲突暴露时间 生存分析 穿村镇公路 二维碰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璐璐 唐斌 +5 位作者 廖其龙 张释义 杨娟娟 秦瑞欣 王俊丽 郑晶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5-1253,共19页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众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持续暴露于多种有机污染物可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头发作为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具有采样过程无创伤、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反映人体长期暴露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污染物人体暴露信息等优点....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众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持续暴露于多种有机污染物可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头发作为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具有采样过程无创伤、运输和保存方便、能反映人体长期暴露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污染物人体暴露信息等优点.然而,目前针对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估、解析头发中有机污染物来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广州普通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30份人群头发样品,分析64种有机污染物的暴露特征,包括10种有机磷阻燃剂(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PFRs)、13种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BPs)、18种全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14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和9种替代型塑化剂(alternative plasticizers,APs),初步探讨各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并解析普通人群头发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及贡献率.结果显示,普通人群头发中各污染物均广泛检出,表明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可能对人群造成暴露风险.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进行源解析,两者相互印证,结果显示建筑材料、塑料制品及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对普通人群头发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贡献相对较高,提示应重视日常生活中有机污染物的暴露风险.此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头发中污染物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呈现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可能与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化合物的疏水亲脂性、吸附能力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头发 暴露特征 暴露评估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顾兆芹 宫辉力 +4 位作者 张有全 卢学辉 王洒 王荣 刘欢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98-1902,共5页
北京市近60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大范围地面沉降,截止到200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096 mm ,并以30~60 mm · y -1速率扩展,严重威胁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交通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分层... 北京市近60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大范围地面沉降,截止到200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096 mm ,并以30~60 mm · y -1速率扩展,严重威胁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交通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分层标等地面沉降监测手段,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形变细节信息。利用PS-InSAR技术和2003年12月-2009年3月Envisat卫星29景ASAR影像监测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情况,发现北京平原区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沉降梯度变化较大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第四系凹陷区,覆盖面涉及朝阳、昌平、顺义、通州等区县,并有东移外扩趋势,平谷县境内出现新的沉降中心。沉降分布受前门-良乡-顺义、黄庄-高丽营、南口-孙河等主要断层控制,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呈现季节性下降(3月-6月)与回弹(11月-3月)趋势,并受弱透水层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弹性-塑性-黏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北京 应力-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中PS点的识别与选取 被引量:6
9
作者 陶秋香 刘国林 孙翠羽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8-51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相位分析的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PS)的识别与选取方法.该方法将小波理论引入到PS点识别与选取中,利用基于小波相位分析的差分干涉图滤波方法,首先对差分干涉相位图进行滤波处理,然后估算滤波后各PS候选点...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相位分析的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PS)的识别与选取方法.该方法将小波理论引入到PS点识别与选取中,利用基于小波相位分析的差分干涉图滤波方法,首先对差分干涉相位图进行滤波处理,然后估算滤波后各PS候选点的噪声相位、衡量指标以及各PS点的概率,从而在兼顾各PS候选点幅度和相位的稳定性基础上实现SAR图像中PS点的有效识别与选取.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与选取的PS点是有效而且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 小波相位分析 噪声相位衡量指标 ps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资料反映的日本东北M_W9.0地震的孕震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光齐 武艳强 +2 位作者 江在森 刘晓霞 赵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856,共9页
在对海洋板块俯冲型地震孕震模式的分阶段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震位错反演结果分析了MW9.0级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度检验讨论了该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震前和同震GPS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的差异性.GP... 在对海洋板块俯冲型地震孕震模式的分阶段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震位错反演结果分析了MW9.0级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度检验讨论了该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震前和同震GPS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的差异性.GPS应变(率)结果表明,震前日本岛应变积累主要反映了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俯冲作用,同震结果表现为指向震源方向拉张应变的释放,对日本岛的主要影响区域介于35°N和43°N之间.震前和同震GPS剖面结果反映的变形特征具有互补性,但量值相差上百倍.震前的GPS速度、应变率剖面和时间序列结果表明靠近日本岛东海岸一侧可能存在变形趋于极限现象.通过对此次地震可能前兆的分析表明,中长期预测方面、震前GPS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偏离、前震活动、震源区b值降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次地震的孕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震模式 同震位错反演 Gps应变率场 Gps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廊坊北部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海君 张耀文 +2 位作者 谷洪彪 迟宝明 宋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2-1127,共6页
采用PS-InSAR技术对覆盖廊坊北部地区的33景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处理,获取该地区2007~2010年平均形变速率场与季度时序沉降信息,并与沉降影响场数据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宋庄-燕郊与五百户-大口屯等地区沉降发育较显著,季节性变... 采用PS-InSAR技术对覆盖廊坊北部地区的33景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处理,获取该地区2007~2010年平均形变速率场与季度时序沉降信息,并与沉降影响场数据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宋庄-燕郊与五百户-大口屯等地区沉降发育较显著,季节性变动特征明显;2)山前与杨各庄-马坊地区呈高沉降梯度,平原区较高沉降梯度区多与-16mm/a、0mm/a等值线形态一致,差异性沉降特征显著;3)因第四系厚度、结构显著差异与断裂活动影响,北、东部断层两侧多表现为较高或渐变的形变梯度;4)差异性沉降展布与水源地、水位降深区具较好空间响应,且较严重沉降多为中深层承压水超采与城镇化建设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廊坊北部 差异性沉降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4SPS-PS并联机构的刚度及灵巧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磊 王南 +1 位作者 颜亮 赵乘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25,共3页
以空间4SPS-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4SPS-PS并联机构进行了位姿、自由度、运动学分析,并求出雅克比矩阵,建立刚度矩阵数学模型。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编程来分析各个工况下角度变化对刚度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得到4SPS-PS并联机构的刚... 以空间4SPS-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4SPS-PS并联机构进行了位姿、自由度、运动学分析,并求出雅克比矩阵,建立刚度矩阵数学模型。运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编程来分析各个工况下角度变化对刚度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得到4SPS-PS并联机构的刚度性能好,同时对该机构的灵巧度进行了仿真。为该机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Spsps并联机构 刚度矩阵 灵巧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稻草/PS层合复合材料保温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民 陈磊 李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采用稻草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复合作为复合墙体的保温材料,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冬季条件下热量由室内通过该保温材料向室外的传递。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当P、S分别变化时,1型、2型、3型复合材料的温度场分布、导热系数和热流密度的改... 采用稻草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复合作为复合墙体的保温材料,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冬季条件下热量由室内通过该保温材料向室外的传递。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当P、S分别变化时,1型、2型、3型复合材料的温度场分布、导热系数和热流密度的改变;经过4因素7水平的均匀试验,分析当P、S同时变化时,2型和3型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相似;同时对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作出预测。稻草/PS层合复合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际检测结果是1型复合材料的热阻为0.20,2型和3型复合材料的热阻相同,为1.13m2·(K·W-1),这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ANSYS有限元法对于稻草/PS层合复合材料保温性能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有限元 稻草/ps复合材料 保温性能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S与浒苔共热解过程分析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华山 王跃康 +3 位作者 张歆悦 张天航 刘华 王春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92,共9页
为了更好地处置废塑料中主要典型组分聚氯乙烯(PVC)与聚苯乙烯(PS),将其与浒苔在氮气气氛中进行了共热解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可以使主要热解温度区间朝着高温区移动,热解速度变大;随着浒苔质量分数的增加,PVC与浒苔共热解主要... 为了更好地处置废塑料中主要典型组分聚氯乙烯(PVC)与聚苯乙烯(PS),将其与浒苔在氮气气氛中进行了共热解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可以使主要热解温度区间朝着高温区移动,热解速度变大;随着浒苔质量分数的增加,PVC与浒苔共热解主要热解温度区间朝着低温区移动,PS与浒苔共热解主要热解温度区间朝着高温区移动;PVC与浒苔共热解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PVC质量分数为75%时,相对值可达34.5%;PS与浒苔共热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S质量分数为50%时,其协同作用相对值可达28%;动力学分析表明,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二者的共热解过程,二者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浒苔 共热解 热重分析 协同效应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远震基底PS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重涛 姚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73-2583,共11页
远震PS波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其携带台站下方介质的各向异性信息.本文基于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2002-2003年记录的高精度远震波形资料,从基底PS转换波入手,采用三分量PS波分裂偏振分析方法,获取各个台站下方来自基底的PS波分裂参数,包括快波... 远震PS波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其携带台站下方介质的各向异性信息.本文基于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2002-2003年记录的高精度远震波形资料,从基底PS转换波入手,采用三分量PS波分裂偏振分析方法,获取各个台站下方来自基底的PS波分裂参数,包括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时间延迟等,分析台站下方浅部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几个台站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保持了原始波场的信息,可以用来分析PS波分裂特征;短周期台站记录的远震来自基底的PS波具有干扰少、信噪比高的特点,存在分裂现象,各台站快慢波时差超出我们的预期值,平均在0.1-0.2 s左右.此研究可与横波分裂相对比,对于认识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内部的应力状态,分析其构造及地震活动现象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远震 ps波分裂 偏振分析 地壳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光系统Ⅱ(P SⅡ)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3种竹龄毛竹在荧光参数日变化均值(NPQ、qN、ETR)、PSII可逆恢复趋势(F_t、F_o、F_m)和RLC曲线(α、E TRmax、Ik)皆为4年生>2年生>6年生,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4年生毛竹的综合光合性能最优;2年生毛竹冠层叶具有较高的SPAD、Fv/F_o、Fv/F_m,反映其具有较高的潜在光能利用率和耐环境胁迫能力;在6月(大年新竹展叶后期或成竹换叶末期),2龄竹叶SPAD值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SPAD与Yield、Fv/F_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R、ETR、F_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PQ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SPAD值在研究毛竹叶绿素荧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涵盖了毛竹叶片光适应下的荧光产量和能量耗散、暗适应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3个主要方面,可以作为研究毛竹光合生理的有效探针。因此,可通过及时择伐6年生毛竹(或III度竹)以上老竹,适当提高4年生毛竹(或Ⅱ度竹)在竹林中的比重;同时,针对笔者所在样地,建议于6月换叶集中末期对竹林追施氮肥以促进后期生长,通过优化毛竹立竹结构和林肥管理来提高毛竹林经营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林冠层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相关性分析 快速光响应曲线 竹龄结构 择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热冲击对PS-PVD和APS热障涂层的微结构和隔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 刘敏 +2 位作者 张吉阜 许晓嫦 宋进兵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4,共8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和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分别制备柱状和层状YSZ陶瓷层,在1 250℃的燃气热冲击下对比研究两种涂层体系的微结构演变和隔热性能变化。结果显示,燃气热冲击后PS-PVD和APS制备的两种YSZ层主要由t'... 采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和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分别制备柱状和层状YSZ陶瓷层,在1 250℃的燃气热冲击下对比研究两种涂层体系的微结构演变和隔热性能变化。结果显示,燃气热冲击后PS-PVD和APS制备的两种YSZ层主要由t'相和c相构成。APS制备的YSZ层微裂纹不断生长开裂并出现局部层状剥落,而PS-PVD制备的YSZ层的"菜花头"间隙不断增大并出现局部"菜花头"剥落。同时表明,PS-PVD制备的热障涂层在长期燃气热冲击时抗氧化性及隔热效果均优于APS制备的热障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燃气热冲击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城市内河水体、沉积物及鱼类中有机磷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18
作者 厉钟文 李敏 +4 位作者 罗伟铿 黄振魁 许榕发 王俊丽 郑晶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8,共18页
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城市内河上下游不同点位水体、沉积物及配对的21份鱼体样本,分析了14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在环境和生物样本中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鱼体中OPFRs的潜在来源及贡献,进一步评估了... 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城市内河上下游不同点位水体、沉积物及配对的21份鱼体样本,分析了14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在环境和生物样本中的污染特征,并探讨了鱼体中OPFRs的潜在来源及贡献,进一步评估了水体及鱼体中OPFRs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结果显示OPFRs在水、沉积物及鱼体中的总浓度分别为0.92~356.76 ng·L^(-1)、1023.18~33491.16 ng·g^(-1)(以干质量计)和14.34~723.71 ng·g^(-1)(以干质量计),中值浓度分别为52.60 ng·L^(-1)、11195.67 ng·g^(-1)(以干质量计)、49.38 ng·g^(-1)(以干质量计)。其中水、沉积物和鱼的检出率为100%的化合物分别是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丁氧乙基)酯(TBOEP),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DCIPP)、磷酸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2-丁氧乙基)酯(TBOEP),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苯酯(TPHP)、磷酸三丙酯(TIPRP)、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2-丁氧乙基)酯(TBOEP)。在靠近人口密集的HH点位,罗非鱼和鲮鱼体内污染物的浓度有着显著性差异,另外,HH点位和人口稀疏的LTYC点位的同种鱼类(罗非鱼)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definit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对鱼中的OPFRs进行来源解析,建筑材料、塑料制品以及电子产品在生产、消费或处置过程的污染排放对鱼OPFRs的贡献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城市内河周边人类活动及相关产业分布密切相关。鱼体中OPFRs的生物富集潜力较低。水体和鱼中OPFRs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远低于安全阈值,表明该地区居民对摄入水和鱼的健康风险较小,但长期摄入导致的累积暴露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法研究PS-b-PEO-b-PS/h-PEO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19
作者 李海东 徐成 +1 位作者 罗春燕 高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1,共5页
将聚苯乙烯-聚氧乙烯-聚苯乙烯(PS-b-PEO-b-P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均聚物(h-PEO)共混,研究三嵌段共聚物中间嵌段处于不同干湿刷条件下的PEO的结晶行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发现嵌段共聚物中... 将聚苯乙烯-聚氧乙烯-聚苯乙烯(PS-b-PEO-b-P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均聚物(h-PEO)共混,研究三嵌段共聚物中间嵌段处于不同干湿刷条件下的PEO的结晶行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发现嵌段共聚物中PEO嵌段的相对分子质量与PEO均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混物的干、湿刷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可通过自成核方法有效地改变共混物的干、湿刷状态。利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SAXS)确认这种干、湿刷的相分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聚苯乙烯-聚氧乙烯-聚苯乙烯 聚氧乙烯均聚物 干刷 湿刷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20
作者 袁清秀 胡佳欣 +5 位作者 蔡行 贺瑶茜 付佑兴 刘嘉洋 成霞 林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光照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经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光照疗法可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P<0.05),但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评分干预前后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每次干预时间<30 min,每周干预时长<2 h,光谱范围为近红外光的光照治疗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水平(均P<0.05)。结论光照疗法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尤以较短时间近红外光的光照改善显著,但光照强度及频率仍有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光照疗法 光照时长 光谱范围 认知评估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