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科研能力与教研能力的多重链式中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兆明 奚茂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66,共8页
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通过对466名“双师”团队教师的问卷调研,探究“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机制... 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通过对466名“双师”团队教师的问卷调研,探究“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年龄、学历、专业和培训情况是“双师”团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个体影响因素;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在数字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不同维度的差异性,数字素养对技术知识、技术教学知识、技术内容知识维度的影响最大。引入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为中介,探究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揭示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以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双师”团队 数字素养 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教育绩效国家的教师工作时间探析:现状、监管举措和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屏 何茜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7,共18页
教师工作时间投入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过长可能有损于教师职业满意度,但过短则可能无法取得预期产出。基于TALIS2018和PISA2018数据,在国家层面探讨教师工作时间与教育绩效的关系,发现“高教育绩效—低时间投入”理想模式具备现实可行... 教师工作时间投入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过长可能有损于教师职业满意度,但过短则可能无法取得预期产出。基于TALIS2018和PISA2018数据,在国家层面探讨教师工作时间与教育绩效的关系,发现“高教育绩效—低时间投入”理想模式具备现实可行性。分析比较高教育绩效国家教师工作时间现状,发现教师工时过长主要源自过量非教学性和非发展性事务。高绩效国家对教师工作时间采取的监管措施主要表现在:开展精准动态监测;通过完善法律规定、引入弹性工作制度和明确教师职能范畴,降低对教师工作时间的要求;通过增加辅助人员、提供高质量专业发展机会、引入先进教育技术,增进时间使用效率的资源保障。借鉴国际经验和对照我国现实情况,实现我国教师工作时间的“减负增效”需从加强监测、完善法规要求和增加保障性资源投入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育绩效国家 教师工作时间 教师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长与异化:“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情感劳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喜锋 何文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合理限度的情感劳动是其职业适应及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借助情感劳动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法探究“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情感劳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乡村教育情境,以... “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合理限度的情感劳动是其职业适应及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借助情感劳动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法探究“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情感劳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乡村教育情境,以及这一情境中发生于教育教学、职业发展和行政事务等领域的情感事件,直接影响着“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情感劳动策略的选择,如表层表演、深层表演和自然表达等,同时也造成了他们高强度的情感劳动,这导致他们在获得专业情感成长的同时,亦出现了情感倦怠、情感耗竭等情感异化问题。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是“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情感劳动负荷加剧的深层原因,如何使“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情感劳动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促进其专业情感成长、消除情感异化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 情感劳动 教师情感成长 教师情感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幼一体化转型幼儿园教师工作适应的机理、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旭芳 刘小童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
在人口负增长趋势以及促进普惠托育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的双重作用下,幼儿园为规避“关停潮”,紧抓契机进行托幼一体化转型。为适应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转型,幼儿园教师也纷纷转岗至托育岗位,成为托幼一体化教师,进入托幼一体化转型工作... 在人口负增长趋势以及促进普惠托育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的双重作用下,幼儿园为规避“关停潮”,紧抓契机进行托幼一体化转型。为适应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转型,幼儿园教师也纷纷转岗至托育岗位,成为托幼一体化教师,进入托幼一体化转型工作的适应期。在工作适应期,托幼一体化教师面临着“能力—要求”“需求—供给”两个方面的人岗匹配困境。因此,解决托幼一体化教师“能力—要求”“需求—供给”人岗匹配方面的困境可以从幼儿园强化师资管理、多元协同体系支持幼儿园进行模式选择两个方面着手,促进托幼一体化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一体化转型幼儿园 托幼一体化教师 托育岗位 人岗匹配 工作适应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及其指标研究
7
作者 王江涛 宁玉红 李玉珠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33,共9页
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教育领域应对技术革新和教学创新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能力标准,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界特征,提出包含4个维度的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数字工具基础操作能力、数字工具高阶运用能... 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教育领域应对技术革新和教学创新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能力标准,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界特征,提出包含4个维度的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数字工具基础操作能力、数字工具高阶运用能力、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能力。采用专家研讨、调查数据分析验证了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的合理性,并编制测评量表,为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测评及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教师 数字化 教学能力 框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的工作活力更强?——基于乡村定向教师组织承诺的潜在剖面分析
8
作者 张源源 杨雨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88,共9页
乡村定向教师从“契约入场”转向“责任在场”,有助于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探究不同组织承诺类别的定向教师在工作活力上的差异化表现,把握群体内部异质特征,可以为引导其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践路径... 乡村定向教师从“契约入场”转向“责任在场”,有助于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探究不同组织承诺类别的定向教师在工作活力上的差异化表现,把握群体内部异质特征,可以为引导其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践路径。基于个体中心视角,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讨论定向教师组织承诺类别及对其工作活力影响的研究显示,低承诺型、理想承诺低载型、中等承诺型、情感承诺主导型和高承诺型定向教师占比分别为29%、7%、37%、18%、9%;各类别分布受定向教师性别、履约年限、学校所在地、培养院校所在地等因素影响;不同类别定向教师在工作活力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情感承诺主导型定向教师表现出更强的工作活力。据此,应从促进职业适应、提升发展能力、厚植“桑梓情谊”等方面综合发力,保障定向教师主动留任、积极从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定向培养 工作活力 组织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素养和课程思政能力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研究
9
作者 王燕 刘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1,共9页
文章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数字素养、课程思政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三级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在对各二级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性别、年龄段和职称等个人属性变量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数字素养、课程思政能力和工作绩效的差异... 文章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数字素养、课程思政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三级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在对各二级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性别、年龄段和职称等个人属性变量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数字素养、课程思政能力和工作绩效的差异性分析,确定了控制变量。通过多元层级回归效应分析,证实工作绩效与职称、数字素养和课程思政能力相关。研究表明要特别重视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数字教学能力、课程思政素养能力和课程思政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发展,助力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从而确保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 数字素养 课程思政能力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现状剖析、提升路径与整体支持
10
作者 张雨强 李琪 尹学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8,共18页
教师命题能力对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现状,首先从命题认识、命题理论与技术、命题工具的科学性和使用规范性三方面进行整体剖析,其次将命题能力的关键场景作为X轴,将教师水平作为Y轴,构建了中... 教师命题能力对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现状,首先从命题认识、命题理论与技术、命题工具的科学性和使用规范性三方面进行整体剖析,其次将命题能力的关键场景作为X轴,将教师水平作为Y轴,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虽然高水平教师在明确认知要求、命制高质量试题、科学组配试卷、合理解释与运用结果四个关键场景上显著优于普通教师,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提升。鉴于此,必须基于普通教师和高水平教师各自相应的实际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具体命题技术: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秉持整体理解观;明确试题的认知要求,进行认知任务分析;编制多维细目表,命制高质量试题;掌握试题质量指标,科学组配试卷;合理解释与运用结果。还需要为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提供整体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系统完善高校师范专业命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创新中小学在职教师命题能力的培训模式;丰富以命题能力提升为核心要务的日常校本教研专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命题能力 现状剖析 命题技术 整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重构
11
作者 郝天聪 王福建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78,共8页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手段,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是一种工作本位学习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明确的...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手段,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从本质上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是一种工作本位学习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明确的角色支持、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教师的工作本位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在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教师企业实践缺乏科学标准,导致工作本位学习内容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教师企业实践缺乏项目支撑,导致工作本位学习角色融入出现困难;教师企业实践缺乏部门协作,导致工作本位学习环境打造效果不佳。面向未来,需要基于工作本位学习要求重构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一是精准挖掘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学习需求,分专业、分生涯阶段开发教师企业实践标准;二是强化教师职前企业工作经历要求,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多层次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体系;三是完善区域教师企业实践协同支持机制,落实激发企业支持教师实践的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本位学习 职教教师 企业实践 制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制视角下学校“县管校聘”落聘教师名单的产生研究
12
作者 钱佳 崔晓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基于“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某县C初中“校聘”落聘教师名单产生的案例叙述,从单位制视角分析了学校内教师在面对竞聘时的行为逻辑和学校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县管校聘”名单产生过程中,单位组织内存在“权力合法化”“积极分子庇护... 基于“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中某县C初中“校聘”落聘教师名单产生的案例叙述,从单位制视角分析了学校内教师在面对竞聘时的行为逻辑和学校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县管校聘”名单产生过程中,单位组织内存在“权力合法化”“积极分子庇护”“领导—积极分子合谋”“有原则的特殊主义”等微观策略,而“非积极分子”且“低生产性”的教师离校概率最高。这些看似违背正式制度的“潜规则”恰恰是治理环境的产物:当前中小学面临非制度化任务过重和组织激励不足的困境,这种治理环境扩大了单位对积极分子的需求,学校领导倾向于运用灵活策略决定教师流向,达成对教师的单位控制和提升学校绩效等目标;同时,单位制塑造了教师的学校单位依赖与单位意识,强化教师个体对尊严与承认的追求,还建构起教师在面对校聘背后身份认同危机时的个体行为逻辑。然而,单位制视角下“县管校聘”政策执行会带来新的微观不公平问题,也有悖于其政策初衷,亟需从本土案例的视角形成具有中国话语意义的理论与实践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单位制 教师名单 积极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樊三明 董翠香 +2 位作者 李梦欣 宋雨婷 季浏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增强思政认知能力,夯实知识活化能力,优化思政设计能力,提升思政实施能力,发展反思研究能力。困境:深度熏陶不足,多元思维缺乏,师生...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增强思政认知能力,夯实知识活化能力,优化思政设计能力,提升思政实施能力,发展反思研究能力。困境:深度熏陶不足,多元思维缺乏,师生对话不畅,言行表达生硬,自主驱动薄弱。策略:系统推进,实现深度熏陶;深挖价值,强化多元思维;创新方法,注重师生对话;转变形象,升级言行表达;协同组织,促进自主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教师 教学能力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倦怠在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感知能力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翻翻 贾佳 +3 位作者 洪梅 李龙倜 赵静 聂小菲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在安宁疗护感知能力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该群体死亡工作自我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2-5月便利选取鄂西北5所三甲综合医院的344名肿瘤科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专业... 目的探讨肿瘤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在安宁疗护感知能力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该群体死亡工作自我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2-5月便利选取鄂西北5所三甲综合医院的344名肿瘤科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专业照护者调查量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医护人员死亡工作自我能力、安宁疗护感知能力、职业倦怠总分分别为(53.01±10.32)分、(74.52±18.71)分、(56.43±18.68)分。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感知能力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呈正相关,职业倦怠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呈负相关(均P<0.05);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在安宁疗护感知能力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4.5%。结论职业倦怠在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感知能力与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间起中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采取措施提升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感知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感,以提高其死亡工作自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肿瘤科 死亡工作自我能力 安宁疗护 感知能力 职业倦怠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3 位作者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景阳 彭泽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24,共5页
教育强国建设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发展和支撑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办学目标层层攀高、专业设置盲目跟风、人才培养... 教育强国建设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发展和支撑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办学目标层层攀高、专业设置盲目跟风、人才培养理实分离、科学研究“数字崇拜”、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问题。教育强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以深化价值认知为起点,坚定应用型办学目标;以学科专业调整为重点,开辟特色化发展道路;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支点,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以优化科研评价为牵引,开展有组织的应用型科研;以建强教师队伍为保障,打造高素质应用型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应用型本科院校 办学定位 办学目标 专业设置 实践能力 双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型教师参与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龙辉 王倩 +2 位作者 朱瑞芳 胡曼曼 尤宇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184-3187,共4页
对科研能力的定义、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科研型教师在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角色、科研型教师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提出科研型教师在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面临的挑战及展望,旨... 对科研能力的定义、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科研型教师在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角色、科研型教师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提出科研型教师在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面临的挑战及展望,旨在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型教师 护理教育 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强直性脊柱炎人群工作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余晴 陈悦宁 刘宏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8-496,共9页
目的多中心、多层次、多维度探讨中国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工作能力现状,并分析AS患者工作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S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结局提供帮助与借鉴。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中国9个中心10家医院的253例AS患者的人... 目的多中心、多层次、多维度探讨中国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工作能力现状,并分析AS患者工作能力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S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结局提供帮助与借鉴。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中国9个中心10家医院的253例A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工作能力及疾病相关信息,采用工作效率与活动影响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工作情况,分析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工作能力与疾病严重程度、自我评估及心理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53例AS患者,其中197例(77.87%)在职,76例(30.04%)工作状态正常,177例(69.96%)存在工作能力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病程、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包括红细胞沉降率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健康指数、抑郁、焦虑、患者整体自我评价是影响患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中国AS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疾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与工作能力现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工作能力 工作效率与活动影响调查问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教师职业能力高质量发展现状及突破路径——基于江苏省职教教师和职教师范生的调查
19
作者 陈佳妮 陈春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7-53,共7页
职业能力是衡量职教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江苏省742名职教教师和567名职教师范生开展职业能力调查发现:江苏省职教教师及职教师范生的职业能力整体较高,但实习单位主体内驱力不强,培养培训形式主义依旧存在;职教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 职业能力是衡量职教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江苏省742名职教教师和567名职教师范生开展职业能力调查发现:江苏省职教教师及职教师范生的职业能力整体较高,但实习单位主体内驱力不强,培养培训形式主义依旧存在;职教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专业实践能力有待加强等。基于此,职教教师职业能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构建“三校”联合培养共同体,深化课程的关联性和师范性;探索“基地+企业+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双师”团队高质量发展路向;建立职业能力终身发展体系,推动职教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摒弃形式主义能力评价模式,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职教师范生 职业能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视角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虹 韩笑 +4 位作者 李桂清 邓博少 熊健 吴玉章 陈戬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3,共5页
医学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方面相对于其他院校具备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也关系到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进程。本文围绕... 医学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方面相对于其他院校具备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也关系到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进程。本文围绕医院校核心竞争力,重新界定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寻找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医学院校 要素构成 教师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