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曲学复古与元曲的经典化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程芸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
基金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自主科研项目"晚明清初戏曲史料丛考"[项目编号:111274865]的阶段性成果
"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支持
-
文摘
本文从尊体、辨体和创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并解读了明代推尊正音、崇尚本色、宗法元人等具有复古倾向的曲学主张。"尊体"意识促进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学典范传统对元曲的延纳,"辨体"意识的聚焦处在于塑造作为整体的曲体文学其统一的美学规范;而建构"新传奇"文体时,北曲又因相对严整的宫调、韵律而呈现出"典范美"色彩。明代曲学复古是"元曲经典化"历史进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揭示了元曲美学层面的内在体性、特质,也为晚近以来的某些论说埋置了伏笔。
-
关键词
曲学
复古
元曲
经典化
明代
-
Keywords
the study of qu
restorative trend
the yuan - dynasty opera
canonization
the Ming dynasty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曲”变为“词”:长短句韵文之演进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解玉峰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
文摘
中国古代歌唱之歌辞,自其文体形式看,可分齐言、杂言(长短句)两类。初唐"沈宋体"的出现标志着齐言韵文格律化的完成,而杂言(长短句)韵文的格律化中晚唐以后也渐次展开。如果我们把未格律化、规范化的长短句界定为"曲"、格律化的长短句界定为"词",那么千余年来长短句韵文的演进实即"曲"不断变为"词"的过程。数百年来,"诗变为词"、"词变为曲"乃是人们述及诗词曲嬗变的流行性观念,对此我们自应抱"了解之同情",但不必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
-
关键词
曲变为词
词变为曲
宋词
元曲
南北曲
-
Keywords
qu evolving into Ci
Ci evolving into qu
the Song - dynasty Ci ( fixed rhythm lyrics)
the yuan - dynasty qu(opera verse)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qu (unregulated verse of irregular lines)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元曲”观念在元明两代的差异与衍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婷婷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66-72,共7页
-
文摘
依照现代学术话语,元曲是散曲与杂剧的总称,从"曲"的层面看,作为合乐而唱的"韵"文学,杂剧与散曲均可归属于诗歌的范畴。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元代的文学语境,从当时文人的视角观察,散曲与杂剧仍有明显的区分,散曲可归为"乐府"的范畴,杂剧则归属为"传奇"、"院本"一类,它们不仅各有其独立的艺术生命形式,甚至称谓也不尽相同。明代以来,散曲与杂剧的观念发生了微妙的衍变,散曲逐渐与杂剧并称为"元曲",与元代文人固有的"曲"的观念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元曲"的称谓及观念作细致的梳理,以彰显杂剧与散曲的渊源流变与发展轨迹。
-
关键词
“元曲”观
大元乐府
俚歌词曲
“曲”与“戏”
衍变
-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yuan qu"
qu verses in yuan dynasty
folk songs
"verses" and "dram"
evolution
-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