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国战略竞争下美国私营情报部门的角色、功能和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田赐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5,共7页
[研究目的]私营情报部门在美国的情报活动中历史悠久,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在美国不断推动所谓的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分析当前美国私营情报部门的发展,有助于更好了解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中的情报活动动向。[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 [研究目的]私营情报部门在美国的情报活动中历史悠久,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在美国不断推动所谓的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分析当前美国私营情报部门的发展,有助于更好了解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中的情报活动动向。[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通过官方文件、权威媒体报道及相关私营情报部门自身宣传内容等开源情报,系统梳理和深入考察,分析美国私营情报部门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美国对外战略竞争中的角色和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美国的各类私营情报部门已经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情报活动体系,业务活动覆盖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安全咨询等各个环节,在美国情报活动的各个环节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当前,各类私营情报部门已经直接参与到了美国的对华战略竞争中,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更多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情报部门 开源情报 对华战略竞争 情报活动 国家安全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智库对美交流中的“化劲”机制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
2
作者 孟浩瀚 王波 +1 位作者 孙金华 白芸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共10页
[目的/意义]智库的国际传播功能中,其固有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定劲”,智库与智库之间的互动交流则是化解战略误判、凝聚国际共识的“化劲”。智库交流不仅有助于国家安全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也是智库践行“二轨外交”角色、积极贡献于... [目的/意义]智库的国际传播功能中,其固有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定劲”,智库与智库之间的互动交流则是化解战略误判、凝聚国际共识的“化劲”。智库交流不仅有助于国家安全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也是智库践行“二轨外交”角色、积极贡献于非官方外交渠道,以独特视角和策略性建议影响国家间关系及全球议题解决的关键功能之一。研究旨在提升智库在国家安全领域的作用及其国际传播能力,进而推动智库的国际化建设。[方法/过程]聚焦国家安全领域,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分析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2017年以来与美国智库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案例,揭示CCG对美交流中的互动模式,并据此构建CCG在对美交流中行之有效的“化劲”机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围绕中美智库在国际情境中社会资源、文化资本、情感能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状,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语境中总结CCG对美交流中的“化劲”机制模型。该模型强调融合“交流形式”“社会符号”“国际热点”“命运共同体”构建仪式要素,形成“群体团结”“符号共享”“情感传播”和“道德共识”的仪式结果,从而增强中美智库间的互信合作,提升智库在国家安全议题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对美交流 二轨外交 国家安全 互动仪式链 国际传播 智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生物安全情报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
3
作者 程佩佩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7,45,共8页
[研究目的]生物安全情报是确保国家生物安全的首要防线。美国生物安全情报为推进生物安全治理、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提供了有效情报支撑,研究和借鉴生物安全情报的美国经验,对提升我国生物安全情报能力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 [研究目的]生物安全情报是确保国家生物安全的首要防线。美国生物安全情报为推进生物安全治理、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提供了有效情报支撑,研究和借鉴生物安全情报的美国经验,对提升我国生物安全情报能力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合法,梳理美国生物安全情报的源起、机构组成和职能划分,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和情报获取三个方面剖析了美国生物安全情报的体系特征,由外而内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结论]美国生物情报活动开展的时间较早、历时较长,生物安全情报具有提前战略筹划、全面布局,结构扁平、职能清晰,多元融合、突出生物监测的特征。美国情报界通过政府战略谋划全局,优化组织流程和丰富情报手段等措施,如今已形成了能防御全谱系生物威胁,协调情报界各情报机构的联合防御生物情报体系。生物威胁的复杂多变、生物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情报内部的改革是影响生物安全情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生物安全 生物威胁 生物安全情报 生物情报体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与国家安全——美国水土保持的艰难起步(1894—1933)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国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在罗斯福“新政”前数年间,美国出现了颇具声势的水土保持宣传。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农业部以本内特为首的土壤调查专家意识到土壤侵蚀问题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土壤侵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1928年农业... 在罗斯福“新政”前数年间,美国出现了颇具声势的水土保持宣传。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农业部以本内特为首的土壤调查专家意识到土壤侵蚀问题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土壤侵蚀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1928年农业部印发的《土壤侵蚀:国家威胁》这一报告中,本内特指出了严重土壤侵蚀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破坏美国自由、和平与安全的基础,甚至会威胁美国文明的存续。本内特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倡导联邦政府承担水土保持的职责。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促进了美国民众的觉醒,并促使联邦政府在保护土壤方面开始承担责任,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大规模水土保持运动的前奏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国家安全 本内特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全球水资源安全战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8,I0003,I0004,共19页
由于相对实力下降,美国的霸权正面临“碎片化”与“议题化”转型。在众多涉及安全的议题中,水资源议题因为自身的敏感性,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美国相继发布《全球水安全行动计划》和第二个《美国全球水战略》文件,明... 由于相对实力下降,美国的霸权正面临“碎片化”与“议题化”转型。在众多涉及安全的议题中,水资源议题因为自身的敏感性,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美国相继发布《全球水安全行动计划》和第二个《美国全球水战略》文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美国在全球水资源领域的战略目标、原则、优先方向、实施路径以及项目规划。其在优先方向、重点地区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的新变化,不但会对中美在水资源领域的竞争产生重要影响,更可能干扰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中国需加强跟踪研判和科学谋划,不断调整和优化与周边国家开展水资源合作及治理的政策和路径,化解美国对华开展水资源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水资源 水资源合作 中美博弈 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美俄网络空间安全观对比及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娜 漆晨航 杨振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研究目的]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影响国家安全,对美俄网络安全观的对比研究,可为研究全球网络空间博弈及制定我国网络空间战略提供必要的借鉴。[研究方法]以网络安全观理论为基础,以冷战后美俄国家安全战略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对美俄网络安... [研究目的]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影响国家安全,对美俄网络安全观的对比研究,可为研究全球网络空间博弈及制定我国网络空间战略提供必要的借鉴。[研究方法]以网络安全观理论为基础,以冷战后美俄国家安全战略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对美俄网络安全话语演变的特点、认知逻辑与差异原因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论]研究表明,美俄网络安全观演变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两国不断因势调整,在网络安全理念、网络安全战略、网络安全维护手段上呈现内外、技术、主权等差异特征。我国高度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动态,通过健全战略体系、完善规则体系、强化防御体系,不断推进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网络安全观 网络空间 安全话语 美国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进程中美国情报工作演进趋势
7
作者 胡尔贵 帅珊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3,共8页
[研究目的]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能促进情报工作的优化发展。美国作为全球情报体系最健全、情报模式最先进的国家,研究其数字化进程中情报工作演进趋势,不仅能正确认识情报工作与数字技术发展的关系,也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美国对华... [研究目的]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能促进情报工作的优化发展。美国作为全球情报体系最健全、情报模式最先进的国家,研究其数字化进程中情报工作演进趋势,不仅能正确认识情报工作与数字技术发展的关系,也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美国对华情报渗透。[研究方法]针对美国情报工作的主要目标、关注对象、重点任务、体系建设四个关键变量,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数字技术发展阶段为主线,对美国情报工作演进趋势展开进程分析。[研究结论]美国情报工作在数字技术迭代升级进程中呈现出以下演进趋势:主要目标从助力美苏竞争调整为战后国际秩序重塑、地缘政治紧张对抗;关注领域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重要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重点任务从聚焦美苏全面竞争变化为应对新安全威胁、数字技术赋能优化;体系建设呈现出现代化、一体化和数字化的演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数字化 情报体系 情报工作演变 国家战略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政策、逻辑及其安全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葛汉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55,I0002,I0003,共22页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主导、为创造和维护国际和平实施的重要政策工具。美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缔造者和重要参与方之一,其政策态度往往决定了后者的使命、规模、运行与成效。1948年以来,美国相关政策经历了阶段性摇摆和选择性参...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主导、为创造和维护国际和平实施的重要政策工具。美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缔造者和重要参与方之一,其政策态度往往决定了后者的使命、规模、运行与成效。1948年以来,美国相关政策经历了阶段性摇摆和选择性参与过程。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争、力求“规制、主导”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倾向与实际影响力下降时企图“抵制”多边行动的矛盾,以及美军对参与维和行动的认知与其认定的“核心使命”存在背离,是美国政策出现重大起伏的内在根源。随着“大国竞争时代”到来,美国相关政策将继续受制于上述数组矛盾而波动摇摆,联合国维和行动很可能成为美国“战略竞争”的新战场,恐将再度陷入类似冷战时期的低潮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维和行动 美国 大国竞争 安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五眼联盟角色定位的演进及启示
9
作者 何洪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0,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五眼联盟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角色演进,特别在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后,五眼联盟的定位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研究方法]以美国历届政府所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有关五眼...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五眼联盟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角色演进,特别在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后,五眼联盟的定位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研究方法]以美国历届政府所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有关五眼联盟的术语为主要分析内容,结合相关案例,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比较法,研究在不同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五眼联盟的角色定位及演进情况。[研究结论]五眼联盟战略定位的演进受到国际形势变化、信息技术革命及联盟内部关系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自1987年起,五眼联盟经历了“对抗苏联的战略情报中枢—多元威胁监测平台—反恐活动中心—助力大国博弈的战略协同体”的角色转变。作为美国的战略追随者,当前五眼联盟的定位冲击着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秩序;对我国实施网络监控与信息压制;加剧了印太地区的紧张局势。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推动多元市场合作,提升科技自主创新与治理能力,增强网络、信息、数据等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维护并拓展区域及国际伙伴关系从而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眼联盟 战略情报 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推行对外科技投资审查政策及中国应对
10
作者 张路 张心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8,共8页
[研究目的]梳理美国对外科技投资审查政策的演进和机制构成,研判政策未来走向,为中国相关情报应对工作提供思路。[研究方法]以相关法律法规、行政命令以及拟议规则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总结归纳美国对外科技投资审查政策的基本内容... [研究目的]梳理美国对外科技投资审查政策的演进和机制构成,研判政策未来走向,为中国相关情报应对工作提供思路。[研究方法]以相关法律法规、行政命令以及拟议规则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总结归纳美国对外科技投资审查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未来走向,并据此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论]美国对外科技投资审查政策经过早期酝酿、国会立法和政策落地三个阶段演进,其审查机构、审查程序和审查范围等核心内容已日趋明朗。未来美国或将进一步精准定位审查内容,科学优化审查程序,构建多边投资审查机制,以提高政策效力。对此,建议中国从优化情报收集机制、培训情报人员和跨部门情报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外科技投资 投资审查 审查政策 审查机制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官方非传统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逻辑构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跃进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2期117-129,159,共13页
中国官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先是以"新安全观"的名义,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后又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提法,在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 中国官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先是以"新安全观"的名义,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后又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提法,在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表达了一种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观,最终在2002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非传统安全观。此后,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不断发展和丰富,在理论内在逻辑上既有对安全构成要素的非传统认知,又有对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威胁因素的非传统认知,还有对安全保障问题的非传统认知,而且在这些方面又都包括了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两个领域以及国家安全中的对外安全与对内安全两个方面,因而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非传统安全观。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的国家安全论述,再次从安全构成要素、安全影响因素和威胁因素、特别是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这种既包容非传统安全问题又包容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非传统安全观,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国家安全保障顶层设计的新思路,在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具有强烈的非传统安全保障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安全 安全构成 新安全观 非传统安全观 国家安全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战略评估的再思考: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少华 李卓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9,156,共18页
战略评估是指关于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综合评价和衡量,主要体现为大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综合分析。战略评估是整个战略决策流程中的重要部分,高质量的战略评估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最终战略决策,但是最终战略决策和外交政策必须依赖战略... 战略评估是指关于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综合评价和衡量,主要体现为大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综合分析。战略评估是整个战略决策流程中的重要部分,高质量的战略评估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最终战略决策,但是最终战略决策和外交政策必须依赖战略评估。当代美国的战略评估制度,有一套完备体系和科学手段。内容上涵盖了长时间、大空间和多重领域,对政治、经济、军力、科技甚至产业现状和未来趋势做出评估。本文从美国战略评估理论的发展、战略评估的特点出发,以净评估方法为例,深入探讨美国战略评估的方法,进而讨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分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只有掌握美国战略评估的理论、逻辑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国战略评估的文本背后的政策含义,从而为应对来自美国的外部挑战提供更为准确的对应措施,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战略评估 净评估 战略环境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委员会运作的国际经验、职能定位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钟开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共11页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发挥其在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咨询和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际潮流。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认知和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产生的三个主要驱动因素。国家安全委员会分为协调型、咨询...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发挥其在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咨询和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际潮流。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认知和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产生的三个主要驱动因素。国家安全委员会分为协调型、咨询型与决策型三种类型,形成自上而下由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组成的金字塔结构,一般通过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我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明确机构的职能定位,界定机构的业务范畴,确立机构的法律地位,制定机构的运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委员会 非传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邢悦 陆晨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155,共22页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文称报告)是冷战末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阐述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文件,历份报告体现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其中2017 年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报告首次在冷战结束后将大国竞争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该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文称报告)是冷战末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阐述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文件,历份报告体现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其中2017 年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报告首次在冷战结束后将大国竞争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该报告被认为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然而,既有文献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原因的解读不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家利益的调整与总统党派更迭成为三种可能的解释。本文对历份报告进行词频统计,将报告中的高频词汇按照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识别、对战略手段的选择等组别进行分类,并按时间顺序整理这些数据,得出历份报告的词频变化图谱,以此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变原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美国政府对战略环境的认知的改变构成了美国安全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其中重大事件对战略环境判断的影响直接而明显。与其对战略环境判断的多变性相比,美国政府对由军事安全、经济繁荣与价值观作为其主要的构成要素的国家利益的界定具有稳定性。总统个人党派背景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体现在对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并不构成导致国家安全战略转变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安全战略 战略环境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制度·工具——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一种分析框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石斌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157,共26页
各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家安全体系一般都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内外环境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要素的演变历程、具... 各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家安全体系一般都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内外环境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要素的演变历程、具体内容和实际作用可能大不相同。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拥有最为庞大、完备且富于自身特色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指导思想、法律制度和保障工具三类要素构成。其指导思想是维护全球性主导地位,并带有绝对安全倾向;决策机制既遵循一套完整的跨部门分级流程,也涉及各种非正式决策模式;法律制度与监管机制系统完备;保障工具与手段多样有力,包括超强的军事能力与联盟体系、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情报体系以及广泛的社会基础。然而,作为一个在冷战中形成的"安全化国家",美国的安全目标与手段、资源之间存在持续张力;空前庞大的国家安全体系也会受到内外条件的制约,经常陷入能力捉襟见肘、行为进退失据的境地;尽管在国际体系中拥有显著的"权力优势",美国同样面临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安全体系 指导思想 法律制度 保障工具 国家安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中美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夏立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37-55,I0002,I0003,共21页
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因此美国总是将中国放在其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国际战略格局全局和亚太地区战略态势全局来观察和分析,并据此制定对华政策和确定美中关系走向。中美之间的互动也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 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因此美国总是将中国放在其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国际战略格局全局和亚太地区战略态势全局来观察和分析,并据此制定对华政策和确定美中关系走向。中美之间的互动也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冷战时期,美国制定对苏遏制的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是根据中苏关系状态来确定美国对华政策和美中关系。冷战后,美国根据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全球反恐的国家安全战略,对华交替采用“接触”与“制约”政策。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反恐取得一定进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涉华议题越来越多。在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其全球主导地位后,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从“大国战略竞争”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存在三大内在矛盾,中美关系正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对华政策 接触与制约政策 美中关系 中美关系 中国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法内涵及其实施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泽伟 张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全球安全倡议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既明确了维护全球安全的理念指引,也提出了保障全球安全的重要原则,还指出了实现全球安全的具体方法。全球安全倡议是国际法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夯实了全球安全规范的框架,有助于“...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全球安全倡议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既明确了维护全球安全的理念指引,也提出了保障全球安全的重要原则,还指出了实现全球安全的具体方法。全球安全倡议是国际法上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夯实了全球安全规范的框架,有助于“全球安全法”的形成。全球安全倡议的实施,要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其宗旨和目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兼顾发展与安全问题等。全球安全倡议为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契机,中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应统筹维护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及时填补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缺漏。此外,全球安全倡议是为应对全球安全挑战而提供的中国方案,因应了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它的实施有赖于国际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安全共同体 《联合国宪章》 《国家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k Tok争议中的美欧数据治理路径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海乐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0,131,共8页
[目的/意义]Tik Tok在美欧投资遭遇的法律障碍差异,本质在于美欧数据治理模式差异。美国数据治理模式以行业自律与数据自由为基础,但同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进行限制。欧盟数据治理以个人权利保护为基础,更多注重数据安全而非国家安... [目的/意义]Tik Tok在美欧投资遭遇的法律障碍差异,本质在于美欧数据治理模式差异。美国数据治理模式以行业自律与数据自由为基础,但同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资进行限制。欧盟数据治理以个人权利保护为基础,更多注重数据安全而非国家安全。该研究有助于剖析美欧数据治理路径对我国互联网企业投资的法律壁垒,明晰我国应对与立法方向。[方法/过程]通过文本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式,对美欧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回顾,并以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美欧数据治理模式如何服务于其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结果/结论]美国采用的国家安全手段同时服务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诉求与美国数字经济保护。欧盟对数据安全的偏重足以同时保护敏感信息与投资红利。对我国而言,法制手段无助于破除美国式偏见,但我国企业完全可以遵守欧盟的信息本地化要求。数据治理模式可以整体遵循欧盟模式,坚持法制化取向的同时谨慎援引国家安全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敏感信息 数据安全 国家安全 美国 欧盟 Tik To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海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3期145-150,共6页
近年来,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成果频出。在概述其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围绕气候变化影响美国国... 近年来,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成果频出。在概述其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围绕气候变化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美国的应对之策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其突出特色是:第一,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与时俱进,转型较快;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既视野开阔,又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在研究水平上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第四,在研究体制上,形成官、学、研三位一体的联合研究体制。当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气候变化 国家安全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初期美国“隐蔽行动”政策的制订 被引量:18
20
作者 白建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3,共9页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各国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政策之一。冷战爆发不久,杜鲁门政府即制订了关于隐蔽行动的第一份文件NSC4-A,强调要实施隐蔽的心理战。其后又相继通过了NSC10/2、NSC10/5号文件,将隐蔽行动全...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各国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政策之一。冷战爆发不久,杜鲁门政府即制订了关于隐蔽行动的第一份文件NSC4-A,强调要实施隐蔽的心理战。其后又相继通过了NSC10/2、NSC10/5号文件,将隐蔽行动全面展开。1954—1955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制订了本届政府关于隐蔽行动的文件NSC5412系列,将隐蔽行动扩大到整个共产主义世界。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制订的关于隐蔽行动的一系列文件深化了冷战,凸显了东西方矛盾的尖锐与冷战的严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时期 美国 国家安全委员会 苏联 东欧 “隐蔽行动”政策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