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澜沧地区旱地作物金龟子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动态调查
1
作者 李正飞 杨宝云 +6 位作者 杨虎权 颜朝涧萍 曹湖英 王广 何艳艳 陈斌 杜广祖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39,246,共8页
为明确云南澜沧地区旱地作物金龟子种群的发生动态,于2023年通过灯光诱集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各地旱地作物金龟子的种类、优势种群的发生动态及其雌雄性比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澜沧全区共采集到金龟子3科7属13种,主要优势种为小黄鳃金... 为明确云南澜沧地区旱地作物金龟子种群的发生动态,于2023年通过灯光诱集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各地旱地作物金龟子的种类、优势种群的发生动态及其雌雄性比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澜沧全区共采集到金龟子3科7属13种,主要优势种为小黄鳃金龟Metabolus flavescens、黑条异丽金龟Anomala vittata、黑阿鳃金龟Apogonia cupreoviridis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分别占诱虫总数的46.66%、18.20%、13.04%和7.35%。澜沧地区金龟子发生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金龟子出土前期随温度持续上升开始大量出土,并于5月25日、6月9日和6月19日出现3个高峰期。小黄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黑条异丽金龟的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底,黑阿鳃金龟的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下旬。暗黑鳃金龟和黑条异丽金龟雄虫多于雌虫;小黄鳃金龟雌虫多于雄虫。综上,澜沧地区金龟子种类丰富,小黄鳃金龟是优势种,金龟子出土盛期在5月和6月,该研究将为澜沧地区旱地作物金龟子的精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 优势种 种群动态 雌雄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配比和种植密度对单雌性工业大麻籽糠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郭孟璧 杨若菡 +5 位作者 杨明 郑建芬 牛龙江 木丽海 张园 陈璇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420、15630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 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420、15630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种植密度越大,麻籽、麻糠、麻秆及大麻二酚(CBD)理论产量越高;在最大种植密度15630株/hm^(2)下,20%雄株率下的麻籽、麻糠、麻秆及CBD理论产量均高于10%和30%雄株率的产量,其麻籽产量为5738.02 kg/hm^(2),麻糠产量为6087.14 kg/hm^(2),麻秆产量为9396.35 kg/hm^(2),CBD理论产量127.58 kg/hm^(2)。在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籽糠生产实践中,建议配置花期一致的20%左右雄株,保证授粉充足,实现麻籽和麻糠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雌性工业大麻 雌雄配比 种植密度 籽糠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公母比对本交笼模式下种公鸡性行为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张姚 陈玉琪 +4 位作者 杜金花 齐莎日娜 李文艳 朱庆 尹华东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6期54-60,共7页
为探究本交笼养模式下种公鸡的行为学特征,了解本交笼种公鸡的行为习惯。该试验在本交笼模式下选择594只50周龄的罗曼粉蛋种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9只鸡,试验1、 2组公母比分别为1∶8和1∶10,连续1周观察各处理组种公鸡... 为探究本交笼养模式下种公鸡的行为学特征,了解本交笼种公鸡的行为习惯。该试验在本交笼模式下选择594只50周龄的罗曼粉蛋种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9只鸡,试验1、 2组公母比分别为1∶8和1∶10,连续1周观察各处理组种公鸡的行为,并进行记录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本交笼养蛋种鸡的交配活动显著发生在下午,同时试验组1鸡只交配频率显著高于试验组2 (P<0.05)。鸡只在一天开灯时间内交配频率的时间分布结果显示,鸡只的交配频率主要集中在16:00—19:00,试验组1在17:00—18:00的交配频率显著高于试验组2 (P<0.05),在18:00—19:00的交配频率则极显著低于试验组2 (P<0.01)。试验组1中公鸡体重略低于试验组2,均匀度和平均交配次数高于试验组2,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种公鸡的等级进行划分,试验组1等级地位较高的种公鸡体型偏小,而试验组2等级地位较高的种公鸡体型则偏大;剔除笼内无效种公鸡后,种蛋受精率显著提高(P<0.05)。可见,试验组1种公鸡的均匀度和配种能力要优于试验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交笼 种公鸡 交配行为 公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雌雄成虫密度及性比对红彩瑞猎蝽繁殖力和寿命的影响
4
作者 游梓翊 夏长剑 +2 位作者 蒲小明 孙郑 邓海滨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室内条件[温度(28±1)℃,相对湿度70%±7%,光照周期16 h(L)∶8 h(D)]下,测定不同雌雄成虫密度(雌∶雄=1∶1、2∶2、3∶3和4∶4)和不同性比(头/盒)(雌∶雄=1∶0、1∶2、1∶3、1∶4、2∶1、3∶1、3∶2和4∶1)对捕食性天敌红彩... 在室内条件[温度(28±1)℃,相对湿度70%±7%,光照周期16 h(L)∶8 h(D)]下,测定不同雌雄成虫密度(雌∶雄=1∶1、2∶2、3∶3和4∶4)和不同性比(头/盒)(雌∶雄=1∶0、1∶2、1∶3、1∶4、2∶1、3∶1、3∶2和4∶1)对捕食性天敌红彩瑞猎蝽(Rhynocoris fuscipes Fabricius)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孵化率、寿命和子代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彩瑞猎蝽成虫繁殖存在孤雌生殖现象,可产下有效卵。不同雌雄成虫密度和雌雄性比对红彩瑞猎蝽产卵前期和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对产卵期、产卵量、子代雌雄性比和雌雄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总产卵量随着配比中雌成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每雌产卵量和孵出若虫数量逐渐减少;雌成虫、雄成虫平均寿命均随着雌雄成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雌雄性比为2∶1的处理平均产卵期最长(39.5 d),平均每雌产卵量最高(136.40粒),每雌孵出若虫数最多(130.30头)。在交配过程中,红彩瑞猎蝽成虫密度过大会出现种内互残现象,基于研究结果中各项繁殖力和寿命参数结果,雌雄性比2∶1是人工饲养红彩瑞猎蝽成虫繁殖的较佳密度和性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彩瑞猎蝽(Rhynocoris fuscipes Fabricius) 性比 雌雄成虫密度 繁殖能力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公母比例下威宁牛原位保种群体遗传漂变的计算机模拟
5
作者 鲁立刚 鲁绍雄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威宁牛原位保种群在假定实行随机留种、随机交配、世代不重叠、群体间个体无迁移、整个保种过程中基因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50个世代中不同公母比例对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公母比例越... 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威宁牛原位保种群在假定实行随机留种、随机交配、世代不重叠、群体间个体无迁移、整个保种过程中基因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50个世代中不同公母比例对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公母比例越大(1∶99、1∶49),由于世代间随机遗传漂变而导致的等位基因A_(1)的频率达到极大值(A_(1)=1.0000)被固定的世代就越早出现、基因型A_(1)A_(1)、A_(1)A_(2)、A_(2)A_(2)的频率达到极值(1或0)的世代数也越早,保种效果较差;公母比例越小(1∶4、1∶9、1∶19),等位基因A_(1)被固定、3种基因型频率达到极值(1或0)的风险就越低,保种效果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母比例 威宁牛 原位保种 遗传漂变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Ⅱ.父母本花期相遇的适宜播差期 被引量:13
6
作者 肖华贵 饶勇 +2 位作者 陈静 李超 张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制定黔油 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 ,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差期和最佳播期 ,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1999年 9月 18日至 11月 6日共进行了 9期相隔 6 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 :父母本最佳播差期为 6 d;最佳播期在 9月中旬... 为制定黔油 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 ,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差期和最佳播期 ,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1999年 9月 18日至 11月 6日共进行了 9期相隔 6 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 :父母本最佳播差期为 6 d;最佳播期在 9月中旬至 10月中上旬 (父本最迟播期为 10月 12日 ) ;在最佳播期内 ,父本比母本提前 6 d播种的花期相遇较好 ,异交结实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期相遇 播差期 杂交油菜 黔油12号品种 制种技术 父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侵染不同甘薯品种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宏宝 李茹 +3 位作者 付佑胜 赵桂东 梁照文 张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8,共6页
通过在不同抗性甘薯品种上接种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来研究线虫群体繁殖量、性比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基因型B群体De YL随着接种数量的增加,线虫在不同甘薯品种下繁殖数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在栗子香品种上的繁殖量增加最高,与其它2个... 通过在不同抗性甘薯品种上接种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来研究线虫群体繁殖量、性比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基因型B群体De YL随着接种数量的增加,线虫在不同甘薯品种下繁殖数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在栗子香品种上的繁殖量增加最高,与其它2个甘薯品种相比,线虫繁殖量在(P<0.05)上差异显著;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在栗子香上线虫性比从0.77增加到1.44,表现线虫向雌虫方向分化;在徐薯18上同样表现为线虫向雌虫分化,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胜利百号、栗子香、徐薯18甘薯品种上,线虫群体繁殖量与性比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477、0.984;同一接种量下3个线虫群体的繁殖量与性比测定结果显示:3个线虫群体繁殖量、雌雄比在不同甘薯品种下差异显著,证实了线虫生长环境对于线虫的生长发育,性比有一定的影响;3个线虫群体均表现为感病品种栗子香上繁殖量高,雌雄比高,线虫性别偏向雌虫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营养环境 繁殖量 雌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鲻鱼的性别比例及其性腺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方永强 翁幼竹 +2 位作者 林君卓 李弘彦 刘怀如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3-56,T001,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全雌鲻鱼培育过程中 ,未经激素处理的对照组鲻鱼雌雄性比例为2 .5%和 97.5%.在对照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别处于精原细胞期和卵原细胞期 ,而实验组则进入小生长期 .同时 ,还观察到两尾鲻鱼为雌雄同体 ,其中一尾以精巢为主 ,只... 本文报道了在全雌鲻鱼培育过程中 ,未经激素处理的对照组鲻鱼雌雄性比例为2 .5%和 97.5%.在对照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别处于精原细胞期和卵原细胞期 ,而实验组则进入小生长期 .同时 ,还观察到两尾鲻鱼为雌雄同体 ,其中一尾以精巢为主 ,只存在少数小的卵原细胞 ,另一尾则以卵巢为主 ,精巢正在发育 .文中还讨论了对照组雄性比例高可能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雌雄比例 雌雄同体 卵巢 精巢 铒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波长太阳能灯诱杀核桃楸大蚕蛾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建军 栾庆书 +3 位作者 金若忠 云丽丽 王琴 姜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核桃楸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的方法,采用320~585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开展了林间诱杀研究,筛选了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和置放高度,比较了不同时段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雌雄...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核桃楸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的方法,采用320~585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开展了林间诱杀研究,筛选了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和置放高度,比较了不同时段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雌雄性比,以及雌蛾的携卵量和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结果表明:360nm太阳能灯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总量显著大于其他波长灯的诱杀量;以19:30—21:3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诱杀到的核桃楸大蚕蛾的雌雄性比2.3∶1;白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将盛水容器置于地面对核桃楸大蚕蛾有更好的诱杀效果;诱杀的雌虫携卵量最高为366粒,平均(121±13)粒,73.0%的雌虫携卵量超过20粒;360nm灯对其他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诱杀量与对照灯的诱杀量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波长为360nm的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杀核桃楸大蚕蛾的最佳灯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大蚕蛾 灯光诱杀 单波长 雌雄性比 物理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Ⅰ型不育系繁殖父本花粉密度与母本异交结实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大军 于静娟 +3 位作者 文建成 顾晓明 房毅 李伟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1-294,333,共5页
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不育系繁殖田,通过每平方毫米内父本花粉量和母本异交结实粒数的调查,利用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6.254+4.189x,相关系数r=0.719,决定系数r2=0.517,︱r︱=0.719>r0.01,13=0.641。结果表明:父本花粉量与母本异... 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不育系繁殖田,通过每平方毫米内父本花粉量和母本异交结实粒数的调查,利用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6.254+4.189x,相关系数r=0.719,决定系数r2=0.517,︱r︱=0.719>r0.01,13=0.641。结果表明:父本花粉量与母本异交结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1mm2内父本花粉量每增加一粒,母本异交结实粒数增加4.189粒,母本结实粒数有51.70%由父本花粉量决定,随着父本花粉量减少,母本异交结实粒数也随之减少。田间温度28.0~34.4℃,相对湿度62%~78%范围内,父母本花时差较小,分别在10~23min之间,对异交授粉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不育系繁殖 父本花粉密度 母本异交结实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草地贪夜蛾灯诱监测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11
作者 姜玉英 刘杰 +6 位作者 杨俊杰 赵文新 尹丽 刘媛 叶少锋 覃宝勤 宋梁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2,156,共6页
2019年草地贪夜蛾灯诱结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天津8省(区、市)14个高空测报灯观测点,6月始灯下陆续见蛾,8月-10月多数观测点出现明显蛾峰;湖北、河南、天津3省(市)8个常规测报灯观测点7月-10月灯下见蛾,9月下... 2019年草地贪夜蛾灯诱结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天津8省(区、市)14个高空测报灯观测点,6月始灯下陆续见蛾,8月-10月多数观测点出现明显蛾峰;湖北、河南、天津3省(市)8个常规测报灯观测点7月-10月灯下见蛾,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出现蛾峰。因此,高空测报灯可用于草地贪夜蛾区域性种群动态监测,种群超过一定数量条件下常规测报灯有效,灯具需选择合适地点设置。多数高空测报灯下雄蛾量明显高于雌蛾量,常规测报灯雌雄比差异不大,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诱虫灯 诱集效果 诱蛾量 蛾峰 雄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光合特性和呼吸速率的遗传变异性及杂交亲本筛选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3 位作者 周建革 程亚平 肖纪军 翁春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为研究杉木育种园亲本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亲本家系的呼吸速率的大小和遗传变异,以便给杉木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双系育种园的建立提供优良的母本和父本。以遂昌杉木育种园中(即1.5代种子园)40个亲本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展开净光合速率和... 为研究杉木育种园亲本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亲本家系的呼吸速率的大小和遗传变异,以便给杉木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双系育种园的建立提供优良的母本和父本。以遂昌杉木育种园中(即1.5代种子园)40个亲本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展开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和遗传变异性研究。结果发现:(1)展叶速生期,杉木的总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因此可用此时的总叶绿素含量来预测其净光合速率;(2)杉木亲本无性系间的光合特性具有中度的遗传变异性(GCV=17.56%)和强度重复力(R=92.71%);有龙8、1244、1269、1366、1419、1278、龙15、丽55、丽8、丽4、1218和1276等12个亲本净光合速率较高,适合做杂交的母本。(3)与光合特性一样,杉木亲本家系的呼吸速率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变异性(GCV=41.67%)和强度广义遗传力(96.42%);有1339,丽55,靖70,1278,云17,龙4,苍2和1218,共有8个亲本家系,其亲本适合于做杂交的父本。有丽55、1278和1218 3个亲本无性系既可作杂交的母本,又可作杂交的父本。(4)在杉木中,亲本间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存在负的弱的秩相关(rs=-0.202 1),并仍存在如下现象:少数优亲,其净光合速率高,但其呼吸速率往往较低,反之亦然。因此从遗传育种学的角度看问题,要获得优良的种子,只有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来聚合杉木优良的光合和呼吸特性,并采用双系育种园的方式或无性利用的方式来利用杉木杂交育种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遗传变异性 杂交母本 杂交父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基因频率下闭锁群体遗传漂变的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鲁绍雄 毛华明 +3 位作者 鲁立刚 严达伟 苟潇 连林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996,共6页
在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群体间无个体迁移的情况下,群体内实行随机留种,随机交配,世代不重叠,且每代参与繁殖的个体数相同。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基因频率、群体规模和公母比例下闭锁群体内单个双等位基因座位的遗传漂变。... 在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群体间无个体迁移的情况下,群体内实行随机留种,随机交配,世代不重叠,且每代参与繁殖的个体数相同。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基因频率、群体规模和公母比例下闭锁群体内单个双等位基因座位的遗传漂变。模拟试验共进行了50个世代,100次重复。结果表明:群体规模较大,公畜数较多以及初始基因频率处于中等水平时,基因频率在世代间发生随机波动的幅度较小,基因由于随机遗传漂变而发生丢失或固定的概率也较低。群体规模太小、公畜比例过低以及基因的初始频率过低或过高,均会增加基因丢失或固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规模 性别比例 基因频率 遗传漂变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麻疯树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何亚平 费世民 +5 位作者 徐嘉 陈秀明 蔡小虎 雷彻虹 王乐辉 罗建勋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研究了四川麻疯树雌雄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初步描述了麻疯树的花序结构和生殖物候,分析了雌雄花数目和比例的影响因素。麻疯树为单性花同株,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雌花一般着生于有限花序的顶端,雄花由无限花序的顶端产生。由于资... 本文研究了四川麻疯树雌雄花序结构和雌雄花动态,初步描述了麻疯树的花序结构和生殖物候,分析了雌雄花数目和比例的影响因素。麻疯树为单性花同株,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雌花一般着生于有限花序的顶端,雄花由无限花序的顶端产生。由于资源限制,麻疯树花蕾期雌花和雄花并不能全部发育至开放阶段,中途出现萎蔫、脱落。生殖物候存在很大的样地间差异,也存在样地内麻疯树着生微环境异质性的差异。麻疯树雌花比例和数目存在较大的样地间差异,可能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开花时间也会影响到雌花比例和数目,头茬花高于二茬花,早花高于晚花。结果枝的大小会影响到雌花数目和比例,结果枝越大,雌花数目和比例越大。综合分析,麻疯树单枝雌花数目、雌雄花比例可能受单枝头年的将来投资和样地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单性花同株 生殖物候 雌雄花比例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动素KT对麻疯树花器性比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绪 刘济明 +5 位作者 丁贵杰 徐国瑞 徐雪娇 李敏进 廖小锋 张东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为了探讨提高麻疯树雌雄花比例的方法,以提高麻疯树的生产能力,进行了激素KT对麻疯树头茬花的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中以3 mg/L激动素KT对雌雄花比的影响最大,雌雄比为1∶11.9;5 mg/L激动素KT对雌、雄花的分化均表现出促进作用。... 为了探讨提高麻疯树雌雄花比例的方法,以提高麻疯树的生产能力,进行了激素KT对麻疯树头茬花的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中以3 mg/L激动素KT对雌雄花比的影响最大,雌雄比为1∶11.9;5 mg/L激动素KT对雌、雄花的分化均表现出促进作用。激动素KT对雌花和雌雄比的诱导率在浓度为1~3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之后则呈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雌雄比 激素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波长太阳能灯诱杀栗山天牛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建军 栾庆书 +3 位作者 王敬贤 王琴 白慧敏 张伟一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方法,采用303~580 nm中18个单波长太阳能灯于19:30-23:30,分4个时段,在林间开展诱杀研究,筛选诱杀栗山天牛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比较不同时段诱杀栗山天牛的雌雄性比和对非靶...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方法,采用303~580 nm中18个单波长太阳能灯于19:30-23:30,分4个时段,在林间开展诱杀研究,筛选诱杀栗山天牛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比较不同时段诱杀栗山天牛的雌雄性比和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结果表明:330 nm太阳能灯诱杀栗山天牛的总量(126.7头)和雄虫量(105.3头)最大,340 nm太阳能灯对雌虫的诱杀量(32.7头)最大;20:30-22:3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诱杀到的栗山天牛在4个时段雌雄性比逐渐增加,整体比为0.37∶1;红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330 nm诱虫灯可作为诱杀栗山天牛雄虫的最佳灯具,340 nm灯可作为诱杀栗山天牛雌虫的最佳灯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山天牛 灯光诱杀 波长 雌雄性比 物理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庆珍 张立永 +3 位作者 王国华 尹伟平 郄丽娟 赵付江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58-62,共5页
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及配置的F_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 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及配置的F_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中青果期果实的平均硬度较高,转色期和红熟期硬度下降明显加快;P27、P31、F_1组合15#红熟果平均硬度分别为13.27、10.88、12.28 N;红果期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F_1组合15#红熟果的果形指数为0.87,果实圆形,果皮厚度0.7~0.8 cm,5~6个心室,单果重258 g,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番茄果实硬度与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心室数、单果重没有必然的联系,果形指数可作为番茄硬度的间接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F_1组合 母本 父本 硬度 质构仪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榆A繁殖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大军 谭亚玲 +1 位作者 李炎渊 顾晓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繁殖田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 10个不同父母本栽插行比的分析结果表明 :黎榆 A繁殖产量以父母本栽插行比为 2∶ 18最高 ,达 2 92 .0 9kg/6 6 7m2 。增加有效穗对于增产的效应要比增加结实率大 ;有效穗与产量... 繁殖田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 10个不同父母本栽插行比的分析结果表明 :黎榆 A繁殖产量以父母本栽插行比为 2∶ 18最高 ,达 2 92 .0 9kg/6 6 7m2 。增加有效穗对于增产的效应要比增加结实率大 ;有效穗与产量、结实率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 ,且有效穗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为 :y∧ =15 5 .6 2 83+4 .86 6 0 x1 +0 .2 34 2 x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母本 有效穗 结实率 产量 父母本行比 水稻 黎榆A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杂交大豆制种的几个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卫玲 刘博 +3 位作者 樊云茜 杨海峰 肖俊红 周安定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18,22,共5页
为了探索不同因素对大豆杂交制种产量影响,设计了播期、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裂区试验和播期、母本与油葵距离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制种产量影响显著,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之间两两互作、三者互作均对制种产量影响... 为了探索不同因素对大豆杂交制种产量影响,设计了播期、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裂区试验和播期、母本与油葵距离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制种产量影响显著,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之间两两互作、三者互作均对制种产量影响不显著。播期5月10日、行距50 cm、父本:母本=1:2处理时制种产量最高。母本与油葵距离对大豆制种产量影响极显著。母本距油葵90 cm处理下产量最高。结论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较早播期、较短母本与油葵距离,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播期 行距 父母本比例 与油葵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公母比例对本交笼养种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岩 詹凯 +6 位作者 诸立春 李俊营 刘伟 马瑞钰 崔海军 张新 柳哲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筛选出最佳公母比例和改善本交笼养殖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公母比例对本交笼养种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的影响。1 500只27周龄体重相近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饲喂于全封闭式鸡舍四层层叠式本交笼,试验鸡随机分为5... 为筛选出最佳公母比例和改善本交笼养殖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公母比例对本交笼养种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的影响。1 500只27周龄体重相近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饲喂于全封闭式鸡舍四层层叠式本交笼,试验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笼。试验1组每笼饲喂11只公鸡和89只母鸡(用11♂+89♀表示),试验2组10♂+90♀,试验3组9♂+91♀,试验4组8♂+92♀,试验5组7♂+93♀。试验期间测定各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公母比例对种鸡产蛋率有显著影响(P<0.05),特别是试验2组产蛋率最高,对其他指标包括种鸡死淘率、破蛋率、孵化性能、蛋品质(除蛋黄颜色外)、血液生化指标、羽毛覆盖和抗体水平均没有影响。研究表明产蛋高峰期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公母比例1∶9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母比例 本交笼 种鸡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羽毛覆盖 抗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