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三角城市群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用途管制研究
1
作者 王江波 赵梦涵 +1 位作者 李义姝 苟爱萍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7页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安全和社会发展,但目前区域性风险评估还不够完善。该文选取地质灾害频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体系,得到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用途管制方法与建议。研究发现,研究区地质灾害高... 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安全和社会发展,但目前区域性风险评估还不够完善。该文选取地质灾害频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体系,得到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用途管制方法与建议。研究发现,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占比18.66%,高危险区面积占比14.76%,高易损区面积约占30%,整体具有高易发、高危险、高易损的特点。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呈现出中部较高、东部和西部较低的总体特征,高风险区面积达到4370.89 km^(2),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深圳等市。该文基于风险防范优先、规划合理引导、分级分类管控等用途管制原则,从边界管控、功能管制、审批管理三个方面提出管制措施,为珠三角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区划 用途管制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源-汇系统及其控储作用
2
作者 严宇洋 熊连桥 +5 位作者 何幼斌 陈莹 赵仲祥 刘圣乾 罗进雄 冯斌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7,共12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复杂,源-汇要素多变。基于钻井、地震、铸体薄片、碎屑锆石年龄测试等资料,开展了惠州凹陷源-汇系统及其控储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惠州凹陷古近纪发育低凸起断槽型、内源转换带型和外源转换带型3...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复杂,源-汇要素多变。基于钻井、地震、铸体薄片、碎屑锆石年龄测试等资料,开展了惠州凹陷源-汇系统及其控储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惠州凹陷古近纪发育低凸起断槽型、内源转换带型和外源转换带型3类源-汇系统。低凸起断槽型源-汇系统母岩以盆内花岗岩基底为主,经同向断槽搬运,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内源转换带型源-汇系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基底,经转换带搬运,发育中型辫状河三角洲,受峡湾地形影响,与相邻扇三角洲沉积体偶尔叠置;外源转换带型源-汇系统主要由盆外水系供源,搬运距离较远,仅局部有少量内源混入,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②研究区储层规模与物性受母岩成分、搬运距离、搬运通道形态、沉积相与沉积古地貌共同控制。③研究区发育内源溶蚀型、混源交汇型与低凸起滩坝型3类优质储层,其中外源转换带与盆内低凸起交汇处的混源交汇型储层物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低凸起断槽 内源转换带 外源转换带 辫状河三角洲 文昌组 恩平组 古近系 惠州凹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对大湾区内地九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
3
作者 郭栩东 张睿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从城市群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城际铁路对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的影响,利用2011—2022年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的城际铁路状况以及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多个指标数据,建立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计量模型,分析城际铁路对大湾... 从城市群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城际铁路对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的影响,利用2011—2022年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的城际铁路状况以及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多个指标数据,建立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计量模型,分析城际铁路对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城际铁路可以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2)通过空间模型估计,城际铁路的开通能强化一个城市的经济溢出,并能显著影响相邻城市的发展。城际铁路对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如果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可能会高估城际铁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城际铁路的开通缩短了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促进人员流动,但并未导致中心地区出现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中介效应 空间经济溢出 大湾区珠三角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价值测度及分区研究
4
作者 奉婷 周严 +1 位作者 董仁玲 李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44,共16页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难点在于厘清补偿主客体、评估补偿优先时序及精准测算补偿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责任合理分配。本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将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难点在于厘清补偿主客体、评估补偿优先时序及精准测算补偿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责任合理分配。本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将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相结合,测度2005—2020年各市生态补偿价值与标准,引入生态补偿优先级,最终划定优先支付、潜力支付、平衡、潜力受偿及优先受偿5类分区。结果表明:1)2020年经济带生态补偿赤字为288.09亿元,广州支付价值最高为185.14亿元,人均生态补偿标准为987.92元,仅崇左获生态补偿,受偿价值为0.68亿元,人均受偿标准为32.62元。2)广州、佛山与南宁长期为优先支付区;崇左长期为优先受偿区;肇庆、柳州及百色近年转为潜力支付区;来宾、贵港、梧州与云浮为平衡区;经济带优先受偿区与潜力受偿区逐步转为优先支付区、潜力支付区与平衡区。3)广州、佛山及南宁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平衡经济带区际生态保护责任,协调区际生态保护共治关系;应优先给予崇左生态补偿以实现生态保护受益,获得生态环境治理的经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足迹 价值测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综合分区 珠江—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组织关系的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关联格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斌 吴坤彦 +2 位作者 汤晟 周天怡 王岩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9,共15页
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数据构建网络,分析2005—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关联格局。结果显示:1) 2005—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数量增长迅猛,企业跨城市联系增强,深圳、... 运用连锁网络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数据构建网络,分析2005—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关联格局。结果显示:1) 2005—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数量增长迅猛,企业跨城市联系增强,深圳、广州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关联网络的控制中心。2)城市群整体关联结构从2005年的广-珠-深及连线城市组成的单三角形转变为2020年的广-佛-深和广-珠-深及连线城市组成的双三角形,网络密度提升,不对称性减弱,由单区域中心向多区域中心转变。3)分行业看,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间差距明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网络联系最强,金融业最弱,制造业居中,深圳、广州双核心地位凸显,肇庆、江门位于网络边缘。4)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增强城市间数字经济合作,更好地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边缘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和基础设施;在细分行业上统筹规划行业布局,促进各行业均衡发展,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网络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经济 上市企业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权衡/协同网络及非线性阈值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婷 李志文 +2 位作者 陈登帅 李辉霞 徐皓帆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8-2291,共14页
非线性关系研究是理解生态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复杂交互作用机理的重要基础。综合运用InVEST、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地理加权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刻画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格局,明确不同服务簇中权衡/协同网络结... 非线性关系研究是理解生态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复杂交互作用机理的重要基础。综合运用InVEST、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地理加权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刻画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格局,明确不同服务簇中权衡/协同网络结构和非线性阈值特征,并据此提出差异化生态管控建议。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分5种类型,由中部向四周呈圈层分布:都市生态型-生态匮乏型-农业生态型-生态降温型-生态保育型;2)不同服务簇的权衡/协同网络中,碳储存与城市降温维持较稳定的协同关联,其他服务之间则存在明显差异;3)不同服务簇的非线性阈值效应中,生态保育型和生态匮乏型最强,农业生态型和生态降温型次之,都市生态型最弱。建议基于关键阈值划定差异化的重点管控区,并结合各服务簇内部关联机理制定针对性的分区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 权衡/协同 生态功能分区 非线性关系 阈值效应 城市群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和傅立叶和谱分析的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勇 周永章 +5 位作者 窦磊 杜海燕 赖启宏 林小明 范瑞 杜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261,共9页
分析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顺德区208个蔬菜地表层土样Cu、Ni、Cr、As、Pb、Zn、Cd和Hg等8种重金属的全量,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Cd和Hg的最高浓度和变异系数分别为6.54mg/kg、115%和4.82mg/kg、151%,暗示Cd... 分析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顺德区208个蔬菜地表层土样Cu、Ni、Cr、As、Pb、Zn、Cd和Hg等8种重金属的全量,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Cd和Hg的最高浓度和变异系数分别为6.54mg/kg、115%和4.82mg/kg、151%,暗示Cd和Hg的人为来源。多元统计与傅立叶和谱分析的结合,解释了Cr、Ni和Cu的自然来源,Pb、Zn、As、Cd和Hg的人为来源;傅立叶和谱分析进一步阐释了Zn与Cu的双重来源,并推断土壤Hg来源于大气沉降。研究区内大约21.7%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表明需要调整该区的农业生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多元统计 傅立叶和谱分析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分区及其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汤连生 廖化荣 +1 位作者 廖志强 万军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29-233,共5页
依据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结合地质环境质量及已知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组合和灾害的发育程度,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及地质灾害分布的共同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Ⅰ、西部山... 依据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结合地质环境质量及已知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组合和灾害的发育程度,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环境质量及地质灾害分布的共同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的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Ⅰ、西部山地丘陵中灾害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Ⅱ、东北部平原丘陵中灾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Ⅲ、中部三角洲平原弱灾害地质环境质量差区和Ⅳ、南部丘陵重灾害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四个区,并对每个分区的环境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为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和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预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地质环境 灾害 分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河水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2
9
作者 欧阳婷萍 匡耀求 +2 位作者 谭建军 郭国章 顾立松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采集了29个河水样品,利用高分辨率仪器ICP MS测量了河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河水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按西江、北江、珠三角河、深圳河、东江的顺序呈增加趋势;珠三角河及深圳河具有较高重金属含量,西江和北... 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采集了29个河水样品,利用高分辨率仪器ICP MS测量了河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河水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按西江、北江、珠三角河、深圳河、东江的顺序呈增加趋势;珠三角河及深圳河具有较高重金属含量,西江和北江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东江居中。经分析发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河水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起主要作用;人类活动是影响重金属分布特征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重金属 空间分布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珊珊 张勇 +3 位作者 龚淑云 于开宁 林曼曼 毕世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71,共9页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1 871个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相关地质资料,阐述了该区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As为8.12×10-6、Cd为101.53×10-9、Cr为74.79×10-6、Cu为19.33×10-6、Hg为34.87×10-9、Pb为22.31×10-6、Zn为67.13×10-6;空间分布上,元素含量从象山到乐清沿岸普遍偏高,而最低含量区见于江苏海岸;以综合指数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重污染区分布在长江口河道内,轻污染分布在长江口附近海域、宁波-温州附近海域,清洁区主要分布在苏北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承接地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凤桂 张虹鸥 +1 位作者 吴旗韬 叶玉瑶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8-643,共6页
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区以外的各个县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模型进行适宜度和优势度评价。结果显示,在珠三角经济区以外的80个县区中,有14个县区为最优产业承接... 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区以外的各个县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模型进行适宜度和优势度评价。结果显示,在珠三角经济区以外的80个县区中,有14个县区为最优产业承接地,另有22个县区适宜承接产业转移,这些地区不仅资源环境条件优越,还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其中粤西地区是优选产业承接地最集中的地区;粤东则是另一集中地,尤其是汕头市,该市除海岛县——南澳外,其余县区均列为优选产业承接地;粤北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三大区域中优选产业承接地比例最低的区域,今后的发展仍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珠三角经济区 产业承接地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卓慕宁 吴志峰 +2 位作者 王继增 刘平 朱立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本文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为基础 ,构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分析和阐述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可持续发展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的双轨城市化 被引量:24
13
作者 沈建法 冯志强 黄钧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4,共6页
讨论中国在改革时期双轨城市化兴起的政治经济因素。随后分析双轨城市化在珠江三角洲的趋势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含义。1980-1990年代,城市化有扩散的倾向,但同时又选择性地集中在新发展的经济特区。但是,此后珠三角出现了国家主导的城市化... 讨论中国在改革时期双轨城市化兴起的政治经济因素。随后分析双轨城市化在珠江三角洲的趋势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含义。1980-1990年代,城市化有扩散的倾向,但同时又选择性地集中在新发展的经济特区。但是,此后珠三角出现了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在主要的城市中心集中的新趋势。本文所展示的复杂现实,对现有基于城市或小城镇的城市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 经济转型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城市不同功能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污染评价 被引量:36
14
作者 祁士华 王新明 +2 位作者 傅家谟 盛国英 闵育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2,共6页
以WHO的苯并(a)芘标准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春季区域性背景为依据 ,对区内主要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功能区 ,冬春季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含量及... 以WHO的苯并(a)芘标准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春季区域性背景为依据 ,对区内主要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功能区 ,冬春季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含量及污染程度较夏季的高 ;同为冬春季节 ,商业、居民集中和交通复合功能区的PAHs污染最为严重 ,交通或居民集中单一功能区次之 ,工业区较轻 ;同为夏季 ,工业区的PAHs污染程度较大 ,而商业或交通单一功能区较小。还提出了一个尝试性多参数公式。并建议在常规大气环境监测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控多环芳烃 大气气溶胶 功能区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及区域差异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游珍 雷涯邻 +1 位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4,89,共8页
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模型,从城市群、分地市、分县3个尺度,定量揭示并对比... 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模型,从城市群、分地市、分县3个尺度,定量揭示并对比分析了三大城市群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程度、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长三角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最高,地市差异最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社会经济协调度县域优良率分别为100%、97.92%和87.10%,讨论并提出了其形成机制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社会经济协调性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磊 武友德 李君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5期43-48,共6页
运用区域重心分析、地理集中指数及不一致指数等方法对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的分布与耦合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圈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部,区域间人口与经济分布失衡,经济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人口重心... 运用区域重心分析、地理集中指数及不一致指数等方法对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人口与经济的分布与耦合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圈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部,区域间人口与经济分布失衡,经济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明显,两重心呈不同的演化特征;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人口与经济的主要集聚轴为东南沿海,次要集聚轴为长江,随时间发展,经济呈沿海扩散、沿江集聚的态势而人口则逐渐由西部向东部集聚;人口与经济重心的空间重叠性有所提高,但变动一致性较弱,两重心的耦合态势较弱;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均衡方向演化,依据不一致指数,可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人口—经济协调型、人口超前型、人口极化型五种耦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人口集聚 空间耦合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土壤^(238)U·^(226)Ra·^(232)Th和^(40)K含量水平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富英杰 宋刚 +1 位作者 陈迪云 冯颖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582-18584,共3页
[目的]为了调查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和分布。[方法]利用高纯锗γ谱仪,调查珠三角区域内采集的796个土壤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土壤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2.4、135.9、196.9、670.2 Bq/kg。... [目的]为了调查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和分布。[方法]利用高纯锗γ谱仪,调查珠三角区域内采集的796个土壤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土壤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2.4、135.9、196.9、670.2 Bq/kg。[结论]珠三角土壤中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含量,主要表现为土壤铀、钍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李京文 李剑玲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5年第2期13-17,共5页
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内以及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京津冀区域的比较优势,寻求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策略。转变阻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互动,实现资源、市场和信息的共享,找准定位... 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内以及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京津冀区域的比较优势,寻求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策略。转变阻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互动,实现资源、市场和信息的共享,找准定位、调整战略,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城市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博经济圈形成基础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泓 甄峰 于涛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会展旅游全球性的迅速发展归因于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以及带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技术等无形利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对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世博经济特征和效应。其次,探讨了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基... 会展旅游全球性的迅速发展归因于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以及带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技术等无形利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对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世博经济特征和效应。其次,探讨了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基础,认为世博经济圈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多层面(区域、城市和公司)相互联系的城市网络,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必须拥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最后对世博经济圈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世博经济圈形成的重要动力,经由制度创新、文化协调、区域管治,推动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利益主体的融合实现区域共生;通过核心城市的进一步中心化和节点城市的专业化实现更加分散和互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旅游 世博会 经济圈 长江三角洲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媛 李甲亮 +4 位作者 程建光 刘庆 田家怡 赵怀浩 管银屏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5-50,57,共7页
采用谢高地分类系统和评价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分布,并与Costanza分类系统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从生态类型来看,湿地、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 采用谢高地分类系统和评价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分布,并与Costanza分类系统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从生态类型来看,湿地、森林、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63.3%,20.7%,15.6%,0.43%。从生态服务功能来看,废物处理、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的价值较大,分别占总价值的23.37%,21.88%,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